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95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

正德七年十一月

○辛未朔。钦天监进《正德八年大统历》,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升尚宝司·司丞徐文焕为南京尚宝司卿。

○壬申总制四川军务·都御史彭泽奏讨贼事宜,其略谓:“蜀盗凶狡,非增兵选将,不足以折其奸谋。请选京营长箭神枪手一千,统之以都指挥张洪,指挥解恒调河南。镇守总兵官时源所部千人及狭西洮岷等卫官军二千,合源与洪,皆假以领兵名目,庶可制贼。又恐贼穷蹙,必奔云贵。请令两省守臣严兵防御,并听节制。总兵杨宏虽被劾罢,尚堪策励,可仍留之。军饷则宜再发内帑十万,以员外郎张嘉谟、主事 马应龙 调度赏格,亦宜视擒斩刘七等例而行。”兵部议覆:“泽言多可从。惟京军不必遣,宏已罢归,洪留别用。”诏:“是之。”乃命:“源挂平贼将军印,充总兵官,提督四川军务,延安卫都指挥·同知阎勋 充游击将军,协同讨贼,发太仆寺银五万两给之。擒获廖麻子者,赏银五千两,世袭指挥。同知职官升五级,余皆如奏。”源复以所部军已疲惫,请还镇更选千人以从。许之。

○癸酉夜,湖广常德府天鼓鸣。

○甲戌以明日冬至节,遣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崔元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周钺祭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乙亥冬至节。上诣奉先殿、奉慈殿,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使行庆贺礼。

○免文武群臣宴,赐以节钱钞。

○江西巡按·御史江万实以盗入萍乡县,劫掠库藏,劾府卫巡捕等官,及分守·参议林长繁、分巡·佥事 王奎、镇守·太监黎安、巡抚·都御史任汉、总制·都御史陈金、副总兵张勇,俱宜罪。得旨:“府卫巡捕官逮问,安、汉降敕切责,长繁、奎俱停俸,金、勇候事宁之日以闻。”

○丙子命保安卫赠都指挥·同知李良子淮袭升都指挥佥事,以良死于贼也。

○戊寅升定辽前卫纳级都指挥·佥事 张椿为中府都督佥事,铁岭卫纳级都指挥·佥事 傅铠为左府署都督佥事,海州卫署都指挥·佥事 孙文为辽东都司署都指挥使,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 王瑚为都指挥同知,宣府左卫都指挥·佥事 余震为署都指挥同知,大同右卫·指挥使孙镇为都指挥佥事,保定后卫·指挥使冯安为署都指挥佥事。录讨贼功也。

○升大理寺·右寺副刘鈗为尚宝司司丞。

○己卯诏:“给终餋御史陈茂烈月米三石。”初,茂烈以母老乞终养,清苦自励。吏部请改授晋江教谕,以资贫乏,茂烈辞。至是有司复请继之廪粟,乃有是命。

○庚辰宣府·太监王刚奏:“乞前镇守者地百二十一顷。”户部议:“宜覆核。”诏:“特与之。”

○癸未荫户部左·侍郎王琼 子朝翰为国子生。

○甲申以灾伤免万全右等卫所今年粮草有差。

○凉州镇守·太监许宣奏:“带食茶。”有旨:“准带七百斤。”户部执奏,不听。

○直隶怀来卫隆庆右卫各地震有声。

○乙酉郑王 祐释 奏:“臣先以郡王进封为王,乞追封故父东垣端惠王为亲王,并请入庙岁祀。”礼部议:“郑王进位,盖以上绍康王之封。东垣虽亲,有不得而子之理。”乃不允。

○丁亥先是,太监萧敬传旨:“兑调京营宣府官军,令其往来操习备御,兵部即会官议处以闻。”后又传旨:“调拨往来额数各三千员名。”兵部奏:“边军赴京防守,京军赴边操练,则更代烦扰,去住疲劳,是乃无故而常勤数千之兵,不惟虚费粮饷,抑且示人以弱。盖祖宗成宪,京军所以卫内,不以无故而外,出恐有四方窥伺之虞。边兵所以捍外,不以无事而弛备,恐有一旦仓卒之患。今使外兵拱卫,内兵轻出,恐非居重驭轻,安内攘外之要也。但当拣选各营将领,明信赏罚,猝有警急,内兵自足用矣。”廷臣会议,亦谓:“昔人云边兵弱,则夷狄为患。畿兵弱,则边兵为患。此乃国家动静之机,不宜轻举,以贻后悔。”有旨:“令再议。”廷臣复议:“臣子所当守者,祖宗一定之法也。初立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后又添设奋武等十二团营,使统领得人,节制有方,士气自倍,必不在边兵下。况今北虏在边,黄河冰合,边兵正宜在各镇防御。请候明年河开,或各边无警,徐议兑调。”议入,得旨:“卿等为国至意,朕已具悉。可即于宣府调三千人,限十日至京,京营赴宣府备御者,亦如其数。每年春秋更替,人赏银一两。”

○大学士李东阳等言:“向因司礼监传示圣意,欲将京边官军兑调操习,尝具陈利害,未蒙俞允。特下兵部会多官议处,随该各官会议,以为未便。臣等展转思,惟诚见有未便者。盖京边官军各有分地,必有急事,乃可互相应援。今无事而动,一不便也。京军备边,不习战阵,难保必胜,恐损国威,二不便也。边军入京,骇人耳目,传闻各处,未免惊疑,三不便也。京军出外,倚恃强势,占住房屋,索要钱谷,需索酒食,强买货物,奸污妇女,将官护短而不肯禁,边方受害而不敢言,四不便也。边军在内,狎恩恃爱,傲睨军民,蔑视官府,小则怠玩,大则违犯,治之则或不能堪,纵之则愈不可制,五不便也。违远乡井,抛弃骨肉,或风气寒暖之不相宜,或盘费供给之不相继,六不便也。粮草之外,必用行粮,布花之外,必湏赏赉,非紧急不得已之时,为糜费无纪极之计,七不便也。往来交替,无有宁息,仓卒之际,或变起于道途,厌倦之余,或衅生于肘腋,八不便也。示京营之空虚,见中国之单弱,九不便也。西北诸边,见报声息,唇齿之地,正湏策应,脱有疏失,咎将谁归,十不便也。凡此一事,五府六部及科道等官皆以为不便。臣等居辅导之地,若委顺曲从,是满朝之臣皆有为国之心,而臣等独当误国之罪,万死已不能塞责矣。伏望圣明博采人言,务求至当实,宗社万万年无疆之福也。”亦不纳。是后,四镇四马团操于大内,号为外四家军,依凭威宠,市里畏而避之。

○命:“署都指挥·佥事 桂勇充参将,分守保定地方;四川都司都指挥·佥事 吴坤充左参将,协守东路,暂管松潘地方。”

○戊子以易州库银四千三百两,借支涿鹿等卫官军月粮。从户部奏也。

○驸马·都尉杨伟卒。伟,故兴伯善之孙也,成化二年选尚崇德公主。弘治九年,领敕之南都,奉祀孝陵及历代帝王功臣等庙,凡在南都十有七年。至是卒,赐祭葬如例,官其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己丑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张维为山西布政司左参政。

○复中府都督·佥事 温恭职。恭,先充大同总兵官失事,降指挥同知,寻充参将,以杀贼功升都指挥同知。至是奏乞复原职,许之。

○赐礼部·左侍郎毛纪父赠礼部左侍郎敏母太淑人刘氏祭葬,从其请也。

○壬辰升礼部·右侍郎李逊学 为左侍郎,南京礼部·右侍郎吴俨改礼部右侍郎。

○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吴江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癸巳召巡抚保定·都御史甯杲提调天津兵备,都御史陈天祥回京。以给事中潘埙、御史于鏊 劾其贪暴也。

○甲午升刑科·都给事中闵楷为山东布政司左参议。

○初,巡抚狭西·都御史蓝章既去汉中,廖贼收余党北掠巩昌之徽成,复往御之,及贼还走蜀。有旨:令章仍赴汉中经略。章以“汉中去徽成二千有余里,兼之兵寡,往来徵调,未战先疲,且贼穷必复入狭,乃请专驻徽成境上,以郧阳抚治·都御史刘琬同副总兵蓝海屯汉中,庶克两济。”兵部议:“章久历汉中不宜遽撒,而荆襄郧阳亦贼奔突之所,宜仍令章驻汉中,琬驻郧阳为便,俟事宁,乃以汉中属琬。”从之。

○乙未巡按狭西·御史成文奏:“自六年正月以来,虏酋阿尔秃厮亦卜剌为小王子所攻,部众奔甘凉、永昌、肃州等处驻牧,伤残疾疫死者甚众。官军掩取虏尸,辄以报功,间有斩获,不逮十之一二。而镇守·太监宋彬、巡抚·都御史张翼、总兵官王勋 同肆欺罔,隐匿丧败,致使分守太监张昭,去任总兵官卫勇,右副总兵苏泰,右参将赵承序、芮宁,纷纭诈冒,共受奖励。敕书计三十八道,升职者三十二人,其迹皆可验,乞将彬、翼 等俱逮问,仍追夺敕书,革罢升职,以戒冒功。”兵部覆请:“命给事中郎中各一员,会巡按御史查勘,并按指挥以下官罪。彬、昭先已调任,翼 等亦宜代还。”得旨:“诸事情但令巡茶御史查勘,翼 等仍俟勘结奏处。”

○司礼监·太监张永既罢,以旧理御用监事托言,欲有稽查,令库官吴纪等窃出银七千余两,舁入私宅,造作玩好诸物。御用监太监丘聚发其事,执纪等付镇抚司鞫治,具得情实以闻。永,多方营捄,仅调御用监闲住,纪等降调有差。

○丙申升通政司·右通政林廷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关。

○升顺天府尹杨旦 为南京礼部右侍郎。

○升河南布政司·右参议王溱为狭西行太仆寺少卿。

○免山东文登等县正德五年六年负欠税粮,已徵者存留支用,以为贼残破故也。

○降监察·御史雷宗为湖广浏阳县典史。宗纪功河南,以枉道汝宁失事,为都御史彭泽所劾,徵系锦衣卫狱。会贼平,法司议:“宗罪固当坐,功亦可录,乃降杂职调外任。”

○戊戌大慈恩寺·法王乞修造僧房,许之。工部以民穷财尽为言,不听。

○己亥增置紫阳县于汉中府紫阳滩,以地僻多盗故也。

○庚子升南京·左通政杨廉为顺天府府尹,吏科·都给事中杨禠为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

○升南京礼部·郎中石昭为河南布政司右参议,起闲住;户科·左给事中徐昂为广东右参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