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9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八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第19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八

作者: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0 10:43:28 来源:文学城

正德元年十月

○丙午朔。享太庙,奉孝宗敬皇帝 神主,诣庙享祀。

○边爵等族番人掜古等贡马匹盔甲等物,赐宴赏彩叚钞锭各有差。

○四川·播州·宣慰使杨斌遣长官刘彬等贡马贺万寿圣节,赐宴赏彩叚钞锭各有差。

○丁未贵州·左·参议林沂奉表贺万寿圣节,中途闻诏免贺,遂止不进,上疏曰:“陛下于节日不御正殿,不贺朝贺,所以存哀素之心,示通丧之制,此前代之主所难者也。但臣子忠敬之心,欲致君父于尽善尽美之地。昔唐太宗生日,谓群臣曰:‘今日吾生日,翻成伤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柰何以劬劳之日,而更为欢乐乎?’去今千载读之,未尝不伤其意,而称其孝。今先帝之丧,方在小祥之外。虽陛下勉从遗诏,以日易月,而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实孔子之训,且先帝于太皇太后,祖母也。三年之内,圣寿诸节尚俱免贺。今陛下于先帝,父也,其可行乎?推陛下平日惓惓孝思,知于此必有所不忍也。或谓今王府及诸司,多已捧贺表至。柰何臣闻宋宁宗诞日,时有孝宗之丧,群臣已班贺于外。朱熹上言以为群臣班贺,而朝廷从中郤之,尤为美事。伏望陛下特降敕旨,凡三节尚在通丧之内,俱辍视朝不受,贺表路费赏赐并行停止。俟通丧毕,然后如例举行。且自今去通丧除期,才数月耳。陛下于前既皆守礼矣,后其有不能行乎?陛下诚行之,则上以光皇天锡类之异,中以全继述之孝,下以为后圣法程。庶几明王以孝治天下之义,而人伦明风俗厚矣。”命所司知之。

○戊申吏部言:南京·御史李熙 等以灾异劾:“吏部·侍郎兼学士张元祯,礼部·侍郎王华,尚宝司·少卿祝祥,都御史李进、毕亨、欧信,南京·工部·侍郎叶贽,太仆寺·卿王珩及按察使李善,参政李文安、王琳、唐锦舟、刘约,参议蔡相、黄皞、林沂,佥事 范玶,知府 项经、邓琛、祝瀚、杨逊、陈晦,不职请俱罢黜。在内若华则已屡荷慰留,进已养病;信已物故;亨虽有侵克赈济官银之劾,宜核实区处。在外若琛已致仕,逊 宜调简,文安、琳、沂宜罢,善等宜移文抚巡官访其不职之实以请。惟元祯、贽、祥、珩去留,取上裁。”有旨:“元祯等,俱令如旧供职。”

○提督·抚治·郧阳等处·都御史孙需 奏:“续凊出荆襄、郧阳、南阳、汉中、西安、商洛等府州县流民一十一万八千九百七十一户,愿附籍者九万二千三百七十户。”户部言:“附籍者当给与户由。”从之。

○浚滏阳河。河,旧在顺德府,任县新店村之东北,源出磁州,经永年,曲周平乡,至穆家口,会百泉等河,北流两岸,皆徵粮地。景泰间,漳水并入漫流,冲曲周等县地方,沿河各筑堤以备泛溢。成化间,旧河淤塞于村之西南,冲决为新河,合沙洺等河,入穆家口,两岸亦筑堤备之。弘治初,漳水徙入御河,民弃堤不复修理。近年,漳水复入新河,西岸地皆渰没。任县民高旸等以为言,下巡抚官勘处。至是,具奏言:“穆家口,乃众河之委,请从此先浚。乃并浚旧河、新河,令两处分流,以杀其势。堤岸亦渐加修筑,庶民患可除。”工部覆奏,从之。

○给赐宣府沿边墩堡守嘹官军、夜不收人等一万二千三百一十七人,折寒衣银两,每袄裤一副折银一两四钱,凡给银一万七千二百四十八两。

○己酉初,尚书 林瀚等请:“清查南京·御马监马匹。”给事中牧相、监察·御史吕镗,奉旨清查给军。太监李棠拘留不发,相等疏言:“本监原设马匹,年久无存。后将牧马所送印,种马遂行收养,而滥役滥费之弊,不可胜言。夫一军足以饲一马,本监见马仅八十九匹,而养马旗军役占至七百余名,皆按月输钱。又有看守金鞍库料、豆仓等余丁三百名,此滥役之弊也。计八十九匹之马,岁用饲秣草三万余包,豆一千六十余石。今该部给草至六万包,豆一千五百石,又苜蓿园各有采取办纳,此滥费之弊也。况南京近年粮草告匮,戎马缺乏,岂可以有限之物,供无穷之费哉。棠贪婪无厌,不知成命为重,肆无忌惮,宜明正其罪,仍追其占留马匹。今后该所及应天卫孳生马驹,俱听南京太仆寺印烙,给各卫旗军领养。其苜蓿、莞豆二园,行南京·兵部差官踏勘,召人承佃起科。庶事体归一,而浪费可绝。”既而棠等奏:“系洪武初额设,不可轻动。”有旨:“遽从之。”相等劾奏如初,下兵部议,宜如相等言。不听。

○肃州地震。

○庚戌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遣头目忽秃都等来朝贡马,赐宴并彩叚金织衣物各有差。

○降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 费锦 为沈阳·中卫·指挥·同知,广宁·左卫·指挥·同知惠绮、定辽·前卫·指挥·同知王用俱为正·千户。坐贼入境杀掠,失于备御也。

○辛亥降守备·临清·署都指挥·佥事 刘全为署指挥·佥事,坐受赇及多役军丁罪也。

○壬子升河南·左·布政使崔岩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兼赞理军务。

○旌表孝子应纲等二人、节妇朱氏等九人。应纲,浙江永康县人,为归德州学·训导。幼丧父,事其母至孝,尝渡钱塘江舟覆,同载者俱溺,纲以母老孀居祷水中,若有援者得不死,人以为孝感。黄文会,福建侯官县人。父死庐墓三年,表其门曰:“孝行”。宋氏锦衣卫·小旗李塘妻,程氏顺天府霸州举人李裕妻,孟氏霸州民赵裕妻,吴氏万全·都司·永宁卫·生员王纶妻,冯氏浙江·慈溪县民赵胜 妻,萧氏江西·宜春县·生员刘颙 妻,陈氏福建·长乐县·生员高伯明妻,陈氏莆田县·民林仲熹妻,何氏山西·猗氏县·生员王臣妻,俱少寡守节,终始不二,表其门曰:“贞节”。

○刑部·右·侍郎郝志义卒。志义,字宜之,狭西清涧县人。成化己丑进士,授大理·评事,进寺副。升山西·按察司·佥事,整饬鴈门关等处兵备。升副使坐事,左迁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明年复,升福建·按察司·副使。以忧归服阕,改山东。升四川·按察使,历山西、四川·左·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进刑部·右·侍郎,未上而卒。子举人序奏乞祭葬。逆瑾以其雅不附已衔之,寝其奏,仍革序举人。瑾败,乃复。志义,性严毅狷介,持已处人皆循蹈榘矱,居官以廉慎著闻,人无能訾议之者。

○癸丑都给事中艾洪等劾:“都指挥·佥事 高得林以司礼监·太监高凤之侄,命管锦衣卫事。内外偏重,恐非国家之福,乞并赐罢黜。”不从。既而监察·御史潘镗亦奏:“凤内为心膂,得林外为牙爪,非朝廷之体,亦非高氏之福。且旧制锦衣堂上官,俱从面简,以慎重其事。今旨从中下,则宦官弟侄更相效尤,而选法坏矣。乞两罢之,以惩垄断。”兵部覆请,会凤先以病免。上曰:“得林既用矣,已之。”

○莱州府·掖县天鼓鸣。

○甲寅升南京·户部·郎中胡振为贵州·布政司·左·参议。

○署内承运库事·太监秦文奏:“内府财用不充,事务繁剧。适遇大丧、即位之礼,相继举行,费已不赀。近日举行大婚礼,户部仅送银三十万两。用之六礼,用之铺宫,用之赏赐,及内官监造妆奁,御马监造宝册,银作局造仪仗,诸类通计费:金八千五百二十余两、银五十三万三千八百四十余两。是进入者少,而费出者多,将来何以应之?况圣诞、千秋节所用,秉舆服御所用,诸王府册封所用,皆不可缺。而官军折俸,每季该银十万余两,春季未给而夏秋又至矣,其将何所取办哉!”上览其奏,乃命集廷臣议处以闻。户部臣言:“财货之在天下,如水行地中。其源不浚,其流必竭。若不能节俭,用度无经,而欲讲求足国之道,良亦艰矣。今以岁入正数言之,夏税、秋粮、马草、盐课折银,及云南闸办各钞关船料银两,通计仅一百五十余万两。以岁出正数言之,宣大等六镇年例三十四万两,进库给军官俸粮共三十三万五千余两,至于内府成造宝册之类,其数不得与知,大约并前折俸不下五十万余两,通计用百余万两。然入每亏于原额,而出乃过于常数。姑以弘治十八年五月以后言之,诸边年例之外添送银二百七十七万四千余两,给赏征进京军六万九千六百余两,给过盐米商人二十五万余两,赏在京官军七十二万四千二百余两,各边官军六十九万三千三百余两,狭西赈济二十万两,密云、居庸、紫荆、倒马等关召买粮草共一十二万八千余两,大婚礼取四十万两,买金送内库二万六千五百余两,通前年例实用六百二十五万余两。又四川进金四千两,视旧例岁用之,外加至五六倍矣。**财用之足,帑藏之充,岂可得哉。伏望皇上悯生民财用之艰,躬行节俭,毋事虚文。今后成造,非乘舆器物及各王府宝册,不得用金。非圣诞、千秋令节,不得用银。凡游戏燕乐、鹰犬玩好,无益之费、无名之赏,一切罢止。仍严敕该库之莅事者,岁进银非军官折俸,及成造仪仗妆奁,一毫不许妄支。其岁入五十万两之外,一分不许妄取,务敦俭约,以图经久。”议入,上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此圣人明训,理财之大道也。今财用匮乏,百姓艰难。朕自当力加节省,量入为出。管库人员,于每岁出入之数,尤宜谨于会计,不许滥费妄支。”

○莱州府天鼓,鸣声如雷。

○乙卯丰城侯李玺乞追封其祖母景氏为丰国夫人,赠其前母卫氏、继母毛氏为丰城侯夫人,俱补给诰命。从之。

○韩府·襄陵王 范址 薨。范址,庄穆王长子也,母荆氏,宣德四年二月初二日生。正统七年八月,封镇国将军。成化十五年五月,袭封王。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恭惠”。

○升工部·郎中王寿为四川·布政司·左·参政、庐州府·知府 马金为贵州·左·参政,福建·盐运使吴泰为广东·右·参政。

○监察·御史秦昂言:“淮浙盐法,已命工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张宪、右·副都御史王琼 分行清理。凡禁奸革弊、变通张弛之宜,当责之专任。巡盐御史可暂止勿差,已差者可召还,庶事无掣肘。”户部覆奏谓:“大臣清理乃一时权宜,而禁奸革弊则御史专职也。况近者织造中官奏,带长芦引盐越境货卖、夹带私贩,其弊实多非。御史严加防范,人益无惧。巡盐之差,宜如旧,但行令同心协力,以清宿弊。”上是之。

○免辽东·定辽·左等卫所屯税有差,以水灾故也。

○广东惠潮二府·土贼 陈锦 等为乱。佥事 胡恩,都指挥何清,知府 吕大川、张时泽等,剿平之。初,锦 纠合江西·瑞金县贼 戴进受等攻县城,破之已,而避于河源程乡等县,山中有众约二千余,时出肆掠。至是平,凡擒斩千三百二十六人,俘获三百一十七人,获被掠者百二十二人。于是,总镇·太监潘忠、总兵官·伏羌伯毛锐以捷闻。上降敕奖励忠等,赍奏人赏钞千贯。

○丙辰升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才宽为河南·右·布政使。

○增狭西·汉中府·金州并西乡·石泉·汉阴县茶课二万四千一百六十四斤。

○刑部会官审录重囚,得情可矜疑者十六人,具狱上请。得旨:“减死充军者十六人,以幼小释放者二人,妇人三人亦杖百释之。”

○戊午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健、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谢迁 求去位,许之。先是,健、迁 与少傅李东阳以内侍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蛊惑上心,连章请诛之,皆留中不出。司礼监·太监陈宽、李荣、王岳同至内阁议,且有发瑾等南京新房闲住之意。健等以为处之未尽,皆厉声曰:“先帝临崩,执老臣手,付以大事。今陵土未乾,而使嬖幸若此,他日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宽等乃辞去,其意未决。而岳素忠直,且提督东厂,与太监范亨、徐智皆有涣群之谋,将请于上有所处。八人者知之,以瑾尤巧佞狠戾,敢于为恶,乃谋使瑾入司礼监,与执事枢以为脱祸,固宠计。是夜,瑾遂传命搒笞岳、亨、智于内门。遣之南行时,健等以户部·尚书 韩文素刚正,令倡九卿,伏阙固诤,而岳从中应之。吏部·尚书 焦芳,乃泄其谋于八人。明早,健及 文等率九卿科道,方伏阙。俄有旨宥瑾等,遂皆罢散。健等知事不可为,即日疏辞政柄,故事辅臣乞休,必俟三四疏乃允。于是八人者,惟恐健等去之不速,上意亦以健等数有直言逆耳,遂听之。虽赐敕给驿,命有司月给食米五石,岁给役夫八人,犹循旧典而殊无眷恋之恩矣。一时朝野闻二老之去,莫不追伤先帝顾命,叹讶流涕而不能已。寻岳、亨行至临清,瑾使人追杀之,惟智幸免焉。

○太监李荣传旨:“命内官监·太监杨森守备天寿山,余俊 守备南京·三千营,太监张永调神机营·把总,提督十二营。调奋武营·太监魏彬代永,效勇营·太监吴轲代彬,显武营·太王润 代轲,尚衣监·太监贾和代润,兼管神机营·中军·头司。”既而命润 仍管显武营和管神机营·中军·头司并效勇营。

○命应天卫·带俸·都指挥·佥事 王钦 五军营·右哨坐营。

○河南·确山县天鼓鸣,地震声如雷。

○己未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乞致仕,言:“臣本疏愚,不谙世务。承先帝简任顾托之命,鞠躬尽瘁死于其职,臣之分也。但体质虚羸,素多疾病,谋虑渐短。于前日事,功每负于初心,以致国是多违,天灾迭见,罪咎累积过于丘山,徒拥虚名滥支重禄。若复贪荣冒宠,病国妨贤,上无以谢先帝在天之灵,下无以副天下苍生之望。含羞抱愧,死有余辜。”上曰:“卿辅导有年,劳勚显著。受先帝顾命,托以匡弼。盖欲隆政治也,上天垂戒,朕自当省。卿可安心供职,以副委任,毋再固辞。”先是请诛瑾等疏,实东阳秉笔。第太监陈宽等至阁议,时东阳辞颇缓,中人皆以为事不由之故,与健等同日具疏恳求去位,而东阳独留,人亦幸其留云。

○狭西·总制·左·副都御史杨一清奏:宁夏镇守内官岁贡红花,播种浇灌,薅鉏采摘,役军丁动以千计。其输送入京也,所至骚扰,为害甚多。兼地方孤悬河外,时有寇警。加之荒歉,军士尤宜宽恤,乞停其贡为便。工部覆奏:“宜从所请。”上不听,仍令进用。

○是日酉刻,金星见未位。

○莱州府地连震,自癸丑、乙卯、丙辰、丁巳,至是凡二十五次。

○庚申大学士李东阳复奏:“臣蒙命勉留,惊惭无地。伏念臣昨与刘健、谢迁 各具疏乞休,而健、迁 皆荷俞允,臣独被留。以臣较之二人,病尤多,而才独劣。若依栖眷恋,苟幸安全,正恐累陛下知人之明,孤先帝顾命之重。”内批答曰:“具陈休致,臣下职也,而黜陟人才,朝廷自有公论。卿有疾,宜善加调理,勉副重托,慎勿再辞。”

○辛酉东阳复奏:“乞暂免朝参,昼日扶病入阁供事。”许之。

○壬戌以吏部·尚书 焦芳兼文渊阁·大学士,左·侍郎王鏊 兼翰林院·学士,并入内阁供事。芳素不协士望,惟以伏阙事泄,中人德之,遂有是命。

○癸亥诚孝昭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林岳祭献陵。

○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谢迁 陛辞,赐之敕曰:“卿出逢景运,历事先朝,首擢廷魁,荐登秘阁,诚心直道,博学宏才。昌辞大阐于谋猷,健笔弘敷于制作。清白之操,百炼愈精,刚毅之气,万人必往。荷先皇之末命,寔朕躬之是遗。嗣统之初,茂隆倚任,乃能开心辅德,随事纳忠。定国是于蓍龟,献箴言于药石。时当勤恤,义切臣邻。方一体之是资,遽累章而求退。勉留至再,祈请益坚,特示允俞,用成雅尚。命有司给驿还乡,月给食米五石,岁拨人夫八名应用,仍赐白金、彩币、袭衣以表眷怀。夫状元执政,自古为难,而全节完名,尤不易得。兼兹众美,式见于今。卿归养德,抱和颐神,益灵化善,良于乡里。贻官业于子孙,续安石之高风,酬王曾之素志。于戏!志力有余,年龄未艾,卿其保慎之哉!故谕。”

○吏、兵二部会议:“文职由军功升俸一级或二级,终身带支者,但照原官品级上加支。后复升官,不得随品加授。如由正七品论功,则终身止加从六品俸。”从之。

○升狭西·按察司·副使马懋 为四川·布政司·左·参政,工科·都给事中王缜 为山西·右·参政。

○升长芦·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李纪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狭西·庆阳府有流星,其声如雷。

○甲子吏部·尚书 焦芳、左·侍郎王鏊 各疏辞内阁命,不许。

○夜,四川威州、茂州地震。

○乙丑命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焦芳仍掌吏部印。

○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张泰奏:“赈恤过西安、延安、庆阳、平凉、凤翔、汉中、六府人户三十五万一千八百二十一丁,所用米麦榖豆六十一万四千五百石有奇,银一万五千二百一十九两有奇,铜钱二百五十六万六千四百文有奇。”

○太监李荣传旨:“以御马监·太监刘彝 管福建市·舶司事。”

○成都府地震有声。

○丙寅保定、河间、永平等府,天津等卫,地方水旱为灾。诏免税粮二万三千一百六十石有奇,草一十二万八千九十九束,银七百二十余两。

○命弘农卫·指挥·佥事 吕玺守备河南南阳等处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太监李荣传旨:“御马监·太监陈贵镇守宣府等处地方。”

○丁卯夜,月犯鬼宿东南星。

○戊辰大学士李东阳等言:“近日奉旨停免日讲,至明年二月以闻。臣等窃惟讲学明理,是人君治天下之本,最为紧要。先帝初年,日讲常至岁暮。皇上于去年,亦至十二月十四日方才停止。今年秋讲止得十一二日,且冬节尚远天未甚寒,停止讲读,似乎太早。诚恐圣心无所系著,或为玩好所移。且内外臣僚传闻,免讲不胜颙望,纵使励精于内,天下谁复知之?臣东阳亲受先帝遗命,有‘东宫聪明,常请读书’之言。近奉皇上敕旨,有‘倚托匡弼,勉副重托’之谕。臣芳、臣鏊 皆以讲读之旧臣,承辅导之新命,不敢不昧死上陈。伏乞收回成命,仍旧日讲。庶几圣学可成,臣民有赖。”不纳。

○怀仁王奏请书籍。诏:“赐《为善阴骘》、《孝顺事实》、《洪武正韵》、《四书集注》各一部。”

○己巳听文渊阁·大学士焦芳辞吏部印内阁处密勿之地虽与闻机务而不得专进退百官之权兼掌部印实芳所欲也大学士李东阳与芳有同年之契知事体不可为芳忠告于是芳乃恳辞

○庚午命:“翰林院·侍读·学士吴俨、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李旻纂玉牒。”

○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傅圭清理军职贴黄。

○莱州府地震至丙子,续震者七次。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健陛辞,赐之敕曰:“卿以宏才正学,直道谠论,简在先皇,超登秘阁,谟明弼亮,盈二十年,王言大宣,德政遐布,**校绩,惟尔之贤。暨当末命之初,尤切眇躬之托。比予嗣统,倚任益隆,乃能佐理政机,敷陈善道。坚贞之操,久且不渝,忠义之气,老而弥壮。方当任重,恳乞优闲,轸念耆儒,勉留再四,重违雅尚,特赐允俞。命有司给驿还乡,月给食米五石,岁拨人夫八名应用,仍赐白金、彩币、袭衣以表眷怀。于戏!完名全节,世以为难,载籍所稽,世不多见。卿之履历,亦既违矣。今归其涵泳德义,安享期颐。挹司马之遗风,寻欧阳之乐事。茂延庆泽,贻厥子孙。非徒为一代之名臣,而于后世亦永有闻哉!故谕。”

○夺南京·左军·都督府·管府事·保定侯梁任俸四月。坐托故不赍贺表,为南京守备官所论,故也。

○荣王奏:“弘治十六年六月内,奉先帝命将之国而未行,随侍官校已一再先行至彼。其衣与食,皆仰给于臣,而臣在京禄米止三千石,无以给之。乞岁加二千石,庶可供两地之费。”户部覆奏,上曰:“朕念王窘于用,特加千石,俱本色,以慰其意。”

○赵府·汤阴王 见准弟五镇国将军见潲初以使酒毁骂宪臣,革禄三之一。至是欲肆淫行,手欧平人至死。都察院上其罪状,有旨:“见潲累犯不悛,法当重治,姑从轻革爵间住,乃敕赵王约束。”

○壬申户部议覆御史李熙 等奏言:“国家盐课,为济边而设。旧制,盐有定斤引、有定价,商人输粟以饷边,朝廷给盐以偿粟。彼此相易,公私俱利。当时权势有禁,私贩有禁,阻坏夹带有禁,故在边无缺饷之虞,在场无亏课之患。自后法弛弊兴,皇亲之家大肆侵夺,权豪之徒多方包,中卖窝转,贩莫有纪,极影射夹带,何啻倍蓰。用是商人困于守支,灶户疲于煎炒。国课日亏,边储岁缺。迩来,又有折纳余盐银两事例,其弊愈滋,欲将商人秤掣引盐,务遵旧制斤两,及折纳余盐银两,各要出给印信明文,并将大引者加纳余盐装载者,加收料钞。”议入,从之。

○命:“工部营造皇亲夏儒居第。”时工部为儒访求房,二区与儒所居邻。有旨以为卑隘,欲拓其址而新之。尚书 曾鉴等因言:“其房完整,不必改作。今公私匮乏,改作甚难。况所居之傍,皆百年以来安土居民,势难迁徙。再欲开拓,必生怨谤。愿寝其役,俟年丰财裕以渐。”议之,不听。

○茂州汶川县地震。

○癸酉刑科·给事中吕翀 言:大学士刘健、谢迁 上疏乞休,陛下即赐俞允。诏命一下,人心惊骇,皆谓当此主少国疑之时,二臣未可言去,而陛下亦未可听其去也。臣窃思之二臣生圣朝,位师传受。先帝之付托膺,陛下之委任,可谓非常之遭际矣。其心岂不欲竭诚辅导,以建非常之事功乎?顾乃汲汲求去,岂得己哉。盖以维新之政,未能一一尽善。其随事救正冀以感悟君心,尽其职业而章疏每上,虽辄荷忠爱之褒,未必见之行事。若复苟安其位,必取尸素之讥。此所以决于求去,而有不俟终日者也。夫二臣之去,其自为谋则善矣,而陛下听之则未见其可也。昔孔子称孟庄子之孝,以不改父之臣为难。二臣皆先帝所简用,当大渐之际,又以陛下托之辅导。今山陵甫毕,言犹在耳,皆无故而罢遣,何以慰在天之灵、昭思慕之孝乎?此不可听其去者一也。且其乞休也,虽以老疾为词,实由言违计,沮不得其职而去。陛下所以听其去者,亦以其不能顺旨从欲,非真悯其老疾而许之也。在二人可谓得去就之义,而陛下则有轻弃老成之嫌。载之史册,不为圣德累乎?此不可听其去者二也。况今民穷财尽,而府库空虚,将弱兵寡,而夷虏强盛。水旱盗贼,无处无之,星象草木,妖变迭出。万一祸生不测,国无老成,谁与共事?此不可听其去者三也。夫自古用人刚正者,每病其难。合柔顺者,又足以偾事。二人既不合而去,则将择何等之人而用之乎?仍用正人欤则必不能顺。陛下今日之所为,以遂左右之人之所欲,亦不免于去矣。若别用柔顺之人,又非国家久远之福,此不可听其去者四也。《书》曰:‘无遗寿者。’健等辅导先帝十有八年,履历请练,恐非新进者所可及。今乃同日而去,天下后世将谓陛下喜新进而厌耆旧,此不可听其去者五也。望念先帝顾命之重,今日守成之难,曲加慰留使,与大学士李东阳同心辅导,以赞成太平之治。臣度二臣之心,岂忍遽忘陛下知遇之恩哉!使果勉留而彼或决去,则其责固有所归矣。臣以二大臣之去留,国家之安危所系,天下之事未有大于此者。是以冒昧上陈,夫内交于既退之老臣非所以于福违忤乎用事之近幸适足以召祸但一念为国奚恤其他。下吏部议,请如翀 言。不听。

○太常寺·少卿乔宇祭中镇还,以“所历山西、狭西诸郡县连年兵歉,而守令多非其人。请敕抚按官巡历纠察,痛革迎送之弊,勿以承奉趋谄为能。其间廉而有为者,则在旌举之列,或慎于守己而才干不及者,亦从而勉劳之。若所守所为,俱无可取,或干办虽优,而巧于剥削者,必行罢黜。如此则人知劝惩,士风可正,而民病可少苏矣。”从之。

○调福建道·监察·御史秦锐为江浦县·知县。锐,侍班纠失仪者,而步趋迟慢,上命执付镇抚司鞫问。狱上,诏:“勿拟罪。”遂杖而调之。

○甲戌天寿山·守备·太监贾性所为多不法,淫刑致死无罪者六人,为东厂所发。下锦衣卫、镇抚司逮问,狱具送刑部拟徒。诏以“拟未当。令都察院会锦衣卫堂上官及科道官,于阙下会审。”改拟斩,遂劾刑部原问官朱鉴等失出死罪,大理寺官吴伟等参驳未详,并及其堂上官闵圭、杨守随等俱宜究治。得旨:“性减死发充南海子净军,圭等并鉴等姑宥之。”

○福建·汀州·府永定、上杭二县地震,空中有声如雷。漳州府地震,有星大如椀陨于地,其声如雷。

○乙亥改兵部·尚书 许进为吏部·尚书。进疏辞,不许。

○调刑科·右·给事中汤礼敬外任,停给事中吕翀、陈霆、刘泽俸各两月。以礼、敬等言:“决囚之日,仍有奏诉者,宜勿封进,非旧制。”故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