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九年十二月
○己丑朔。以营建乾清、坤宁宫,遣成国公朱辅、驸马都尉蔡震、定国公徐光祚、工部尚书李鐩、礼部尚书刘春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及山川、城隍、太岁等神,魏国公徐俌祭告孝陵。其有事江淮等处,即命所遣官一体祭告。
○河东巡盐御史杨时周奏:“河东盐池不结,额盐四十二万引,宜俟次年捞补。”户部覆议。从之。
○命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 李淳充右参将,分守大同西路,锦衣卫指挥李英守备山海关,宣府前卫指挥佥事董升守备永宁城。
○辛卯命左·都督时源充总兵官,镇守山西地方兼提督三关。
○壬辰命顺天府官祈雪。
○自十一月甲申至是日申刻,金星昼见于未。
○乙未命阳武侯薛伦 兼管府军前卫印,南京府军左卫署指挥·佥事 陈贤南京神机营坐营管操。
○赠江西兵备·副使李情为本司按察使,赐祭,仍荫其子为国子生,以死姚源洞之难也。
○四川酉阳宣抚司土官石镇等遣通事石崇等贡马。给赏有差。
○丙申户部请令山西运司每岁盐花盛结,于常额外再捞二十万引,开中以备王府禄粮之用,如岁伤水捞,仍供正额。从巡抚都御史王珝 奏也。
○先是,以宣大失机,下巡按御史于鏊逮问失事者指挥佥事王臣、副千户张伦等。至是,鏊以狱上,并劾:“分守参将詹冕及太监王纲、总兵刘淮、都御史孟春亦宜逮问。”诏:“臣、伦俱谪戍,冕逮问,淮、春已降级,刚已取回,宥之。”
○戊戌升赏陕西沙塘川获功阵亡官军西宁卫指挥使潘玉等一百一十人有差。
○庚子朵颜三卫夷人花当等已得厚赏,再请增数如前。兵部复会议,以其徼请无已,不可从,宜令通事省谕,遵守旧规,仍勅镇巡等官练兵严备。诏可。
○升赏汀漳等处平贼有功官军赣州卫·指挥使王麒等一千八百一人有差。太监商飈、都御史周南各赏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御史贺泰半之;副使杨璋、宗玺,参议郑毅,都指挥李胤各升俸一级。死事知县蒋玑赠府同知,荫子一人为国子生。
○辛丑 直隶南和县故有唐相广平郡公宋璟祠,未载祀典。至是,知县李希夔以请。诏以“璟守法持正,为唐名相,其令有司岁以仲春致祭。”
○靖远伯王宪卒。宪,直隶束鹿人。曾祖骥,历官兵部尚书,宣德间以军功封靖远伯,赐诰券世袭。宪,骥之曾孙。成化十五年,父添卒,十九年宪始嗣爵。弘治初,管红盔将军侍卫直宿,八年五军营右掖坐营管操,十三年改三千营坐司,明年仍转五军营右掖,后兼掌府军前卫事,皆循常守职。至是卒,赐祭葬如例。
○癸卯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仪宾杨淳祭陵寝。
○礼部言:“每岁庆成宴预进宴图,后有因事故临时进退者,悉以上闻,涉于烦渎,及公侯伯亦有临宴争坐次者,所宜申警。自今凡正旦以后,按日定图,至宴期前三日进览。有事故者,本部移光禄寺扣除宴席以闻。其公侯伯爵同者,以中左右前后为序,府与爵俱同者,则序以历年深浅,不得临宴执论。”从之。
○甲辰给赏山东高密等县地方获功官军人等周隆等八十四人及日照等县获功指挥杨享等八十五人银币有差。
○乙巳陕西洮州卫地震。
○丙午广东道·御史王光言:“近年变异非常,乾清既灾,而天鸣地震,雨雪非时,冰雹骤至,或星见如轮,或昼晦如夜,揆厥所由,皆人心不安所致。人心不安者非一,其大则皇储之未建也。自古帝王初纂大业,即建储贰,正以安人心,遏乱源。皇上嗣登大宝已及十载,皇储之位尚虚,天下之心安得不忧,而上天之戒亦岂虚示也哉!伏望念创业之艰,重天下之本,择宗室之贤者一人,选正直之臣辅导预养之,待皇上诞育,仍遣归藩,则人心悦而天意回矣。”疏入,不报。
○升赏各处擒斩流贼并阵亡官军淮安等处地方老人王度等一千五人、凤阳等处义勇潘义等二百三十二人、徽州大畈等处舍人周思义等一百五十三人,各有差。
○夜,南方流星,青白色,光如盏,自井宿西南行至近浊,后五小星随之。
○丁未朝鲜国王 李怿遣陪臣礼曹参判李长坤及佥知中枢府事 柳希渚等各贡马及方物。赐宴给赏有差。
○戊申降榆林卫纳级都指挥·同知陈瓒为指挥同知,纳级都指挥·佥事 崔镗为指挥佥事,俱以御虏失事也。
○己酉盗劫安南进贡方物于池州府之乌沙岸,伴送百户钮钻、驿丞彭重俱被伤。事闻,兵部议覆,得旨:“强贼掠进贡方物,各误事官俱停俸,限一月捕获。”
○增设甘肃西路游击将军,以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 芮宁 充之,领永昌、山丹、甘州、高台、肃州兵二千人。总督都御史彭泽以番夷不宁,东路地远,难于征调,议请增设。
○庚戌夺工部·右侍郎刘永俸一年。永总理易州山厂,内官监奏缺供用柴炭。有旨诘责。永言:“该岁者起运已足,所司皆以补前任逋欠之数,故与奏报不合。”诏宥之,仍罚俸。
○辛亥革爵阳曲王庶人锺鍑自以年八十余,且有疾,奏乞优老于宫,令孙辅国将军表椲摄理府事。下礼部议:“宜令表椲以本等职事暂摄府事,凡应奏之事,仍启锺鍑径奏,以后不得妄请袭王爵。”从之。
○初,顺天府·府尹杨廉奏:“会试之费,出于本府者,居天下三分之一,民力不堪,乞令各布政司增数输银以助之。”礼部议:“增原定数至二千五百五十两。”有旨:“令查上科所费数酌定。”已而,本府查报多实数,而间有一二难据者,乃不果定。至是,会试并登科录进呈事竟,通计用银三千一百四十二两有奇,内除见有银数外,借支本府银一千一百九十七两有奇。礼部请以此为准,派征各布政司,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四川各增一百二十两,并原派各共输二百七十两;应天、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各增八十两,广东增一百两,并原派各共输二百两;云南、广西各增五十两,并原派各共输一百两。以后科分悉准此,责朝觐官赍纳。报可。
○山西解州、临晋、襄陵、安邑、闻喜、夏县俱地震有声。
○壬子夜,月犯氐宿。
○癸丑隆庆并白羊口等卫所守隘官军月粮,准照紫荆关例,石折银六钱,从户部奏也。
○甲寅荫故内阁·大学士丘浚孙郊为尚宝司司丞。
○给事中邢寰劾奏:“太常寺·少卿赵继宗进非正途,形复猥陋,不宜典祀郊庙,有玷明禋;大理寺寺丞李廷梧、浙江副使谢琛前以御史巡按苏松,贪污显著,形于民谣,俱乞罢黜。”吏部议覆。诏留继宗,廷梧、琛仍俟考察。
○掌太常寺事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田景贤引疾乞休。许之,加太子太保,赐勅给驿还乡。有司给食米月三石,人夫岁四名。
○升赏广西梧州、北流等县剿贼获功官军桂林中卫指挥门祖廕等二千二十五人有差。总督两广都御史林廷选、总兵官郭勋各赏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巡按御史舒晟,副总兵金堂,参将房润、张祐半之。参政蔚春,参议杨伟、左唐,副使翁茂南,佥事曹闵、薛金各银五两、紵丝一表里。
○工部奏:“营建宫室料价工役当用银百万两,宜派浙江等布政司并南、北直隶府州县均赋于民,每年带征十之二,恐征输不及,请暂于内帑借其半以济急用。”诏:“内帑银不必动。”
○夜,北方流星,青白色,起自紫微垣西蕃,光如盏,东北行,至近浊,后五小星随之。
○乙卯命成都前卫·指挥使杜琮守备四川叙泸大坝等处地方。
○致仕南京户部·尚书 雍泰卒。泰,字世隆,陕西咸宁县人。成化己丑进士,知吴县,擢监察御史,知凤阳府,改南阳,进山西兵备副使、按察使,山东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被劾除名。正德戊辰,言官潘铎等荐之,起为左副都御史,提督操江。未至,又升南京户部尚书。时吏部尚书许进偶触刘瑾怒,以进之推泰也,列上履历,而隐其除名一事为进罪,遂并泰皆勒致仕。泰,性刚,动必近名,与物多忤。为按察使,则杖知府于途;为都御史,则杖参将于庭。论者谓其粗暴任情,殊无大臣器度,其屡遭患难,亦自掇也。
○丙辰荫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王恕子承禄为中书舍人。
○户部覆议:“湖广枝江千户所·军余谢么儿侵占杨林湖等处田十三顷有奇,旧属辽府者,请仍给本府管业,其余田九顷,拨给本屯无田军余佃种。”从之。
○兵部覆御史汪赐所奏三事:“一、重治边将。谓恩威赏罚,不宜偏任。迩来将官失律,俱从轻典,是以进不用命,败幸免罚。乞一准律例,则皆勇于应敌,而虏患可无虑矣。一、厚恤边军。谓军士衣食充足,然后可用以敌忾。各边领军官员科敛军士,宜严加禁革,事发从重参问,则兵强而可用以战守矣。一、添设边备。谓于大同聚落、高山二驿,各添设守备官一员防守,宜行总制官议奏。”从之。
○湖广安陆州地震。
○丁巳以岁暮祫祭,遣定国公徐光祚告太庙,驸马都尉蔡震告懿祖皇帝、熙祖皇帝。
○大学士杨廷和等奏:“顷以营建兴工,赐臣等紵丝罗各二表里、白金五十两,闻命之余,惭悚无地。切念臣等任非提督,不与经画之劳;官异职司,未效奔走之力。无功受赏,于心未安。况臣等平时入告之谋,动以节财为说,今日大工之建,方以乏用为忧,乃于兴事之初,遽受殊常之赐,已且内愧,人其谓何?伏望圣意特垂鉴察,收回内帑,以待有功。”不允。
○赏四川擒斩剧贼有功官军王建中等一千二百一十二人银币,及军中效劳官吏韩平等一百六十九人钞币各有差。
○丰城侯李旻任贵州总兵,以掊克被劾取回,奏乞南京后府带俸。许之。
○兵部覆总督军务·都御史彭泽议处四川地方三事:“一、添设关隘,以严巡察。谓苍溪县八字堡、火井坝二处,宜各设巡检司防守;云阳县铁檠巡检司,宜改设于五溪坝,更名五溪;达县明通巡检司,宜改属新设太平县提调。一、简练官兵,以肃武备。谓四川官兵久不练习,今后领军官员,务令时常整搠守御地方州县佥选民壮,相兼会操,以备调用。川北、川东二道守巡官宜令携家久驻要害地方,往来督视。一、量增驿站,以苏民力。谓广元县问津水驿宜改为水马驿,添设马匹,以节龙潭、沙河二驿之劳,内江县安仁驿改入县城,以便接递。”从之。
○戊午祫祭太庙。
○以明年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崔元、林岳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遣仪宾周钺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是岁,天下:
户:共九百三十八万三千五百五十二户,
口:共六千二百一十二万三千三百三十四名口(抱本“三十四名口”作“二十四名口”),
田:四百六十九万七千二百三十三顷一十六亩九分二厘七毫五丝四忽九微五纤,
田赋:二千二百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六石九斗八升一合四勺五撮五圭三粟三粒七微,
麦:四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八石七斗三升九合一勺八抄二撮七圭七粟九粒四微五纤,
丝:三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斤一两三厘一忽四微五尘,
绵:一十六万九千六百斤一两九钱八分八厘七毫七丝,
绢:一十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七匹三丈六寸六分二厘一毫八丝三忽,
布: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四百六十匹四尺四分,
绵花:一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斤一十一两二钱二分二厘四毫三丝三忽,
草:二千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二百四束,包六斤五两二钱八分九厘三毫三丝九忽七微六纤,
户口钞:八千七百九十七万六千六十七贯七百七十八文五分六厘(广本抱本“六厘”作“二厘”),
杂课钞:七千三百九十二万七千一十九贯,折米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三勺,
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二百四引九十一斤九两三钱三分六厘,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四万六千六十三匹一丈八尺五寸五分八厘,
茶课: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斤九钱七分,
屯田:一十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七顷一十八亩四分四厘四毫七丝一忽,
粮:一百四万一百五十八石三斗九升一合五勺八抄九撮,
金银课:三万二千九百二十两,
水银:二百二十九斤,
硃砂:四十六斤八两,
攒运四百万石,各处运纳一千一百七万五千六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一合三勺三抄三撮七粟六粒,
减免粮一十六万一千六十石八升四合二勺四抄七撮六圭二粟五粒,减免草三万九千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