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4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第14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作者: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0 10:43:28 来源:文学城

正德元年五月

○庚辰朔。给怀仁王府·故·镇国将军聪浙仕土□在宫人,养瞻米岁各五十石。

○太监陈宽传旨:“鼓勇营·御用监·太监吴轲调管效勇营,内官监·太监钟贤管神机营、右哨头司并鼓勇营。”

○宽又传旨:“内官监·太监姚举镇守江西地方。”

○辛巳升礼部·右·侍郎王华为本部·左·侍郎,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刘机为礼部·右·侍郎,俱日讲如故。

○升狭西·苑马寺·卿车霆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等处地方。

○巡按·山东·御史卢翊 奏裨益戎政四事:“一 令各司府州县,互相誊补旧有军黄二册,以防奸毙,便清查。一 逃军三犯,宜比杂犯死罪,准徒五年例,问发哨了满日,归伍差操。一 清军官拘三分之禁,妄将同宗同姓及亲佃近视之人解补。其负冤累逃食粮不及三年者,及妄报纪录未解者,宜准分豁;其拘于食粮三年莫敢分豁者,宜比幼军例,止终本身。一 北直隶狭西、山西、河南、山东原谪戍云南、贵州、两广、福建及四川·行都司、湖广·五开、铜鼓、宁远等卫者,既许改编近卫,又欲仍解原卫,事例不一,乞将弘治十六年以后者,径解原卫以前者,仍许改编。”兵部覆议:“其言可采。惟解补军士,照幼军止终本身,恐法立毙生,终将莫救,不可用。”从之。

○都督·佥事 杨玉卒。玉,先世为北虏人,国初归附从戎,授指挥·同知·世袭。玉既嗣职,累立战功,历迁都指挥使、都督、佥事。成化弘治间,每充游击·参将征讨诸边,寻佩印充总兵镇,守辽东居二年,召还左府·佥书。年七十二而卒,赐祭葬如制。

○壬午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毛珵为浙江·左·参政致仕。以珵自陈病不任事,援例请升秩归闲,故也。

○户部·左·侍郎王俨乞致仕。许之,仍进散官一阶,给驿而归。

○兵部覆议都给事中周玺等所劾:“镇守·山西·太监陈逵、镇守·辽东·太监朱秀 贪饕害民,宜代还南京奉祀。驸马·都尉杨伟、操江·安乡伯张恂、守备·魏国公徐俌物仪不容,宜谕令省躬思过。松潘·副总兵朱廷不职,宜行四川守臣勘其可黜与否。”报:“可,仍留 逵、秀。”

○哈密·忠顺王 狭巴遣使臣失拜烟答 等贡马驼方物,赐宴并彩叚等物有差。

○锦衣卫·镇抚司·管事·指挥·佥事 王锐、象房·管事·指挥·佥事 张铭以病嗽注门籍,不赴朝参。锐出城游玩,铭越关至涿州。东厂廉得其事,下刑部狱。铭英国公懋 子,锐中官家人,皆恃势纵横。时太监王岳莅厂事,法甚厉,俱罪如律,革见任。

○癸未户部奏:“河南、山东顺天保定等府州县,今年输纳东安门仓及安仁坊等场草束,宜听以原徵价银送库。”以京城水旱相仍,草价腾踊,小民输纳者,若于收买之难也。

○户部议如大学 刘徤等所言:“还商人谭景清等先纳奏买残盐之价,而追其引目入官。”景清等复陈乞如前买补。尚书 韩文等劾其桀黠强悍,敢行欺罔,宜逮治如律例,以为轻侮宪章者之戒。诏:“宥之,但趣令赴部领价。”

○升赏宁夏·中卫榆树沟口有功及阵殁被创官军,四十五人有差。

○仁和大长公主奏:“孀居禄薄,五子成长,不能自给。请浑河大峪山煤窰四座,搉利养瞻。”工部奏:“系皇陵近地。天顺、成化间,节有禁约,恐伤风水,宜勿许。”上是之。

○甲申端午节。以孝宗皇帝小祥,免群臣宴。

○南京·工部·尚书 李孟晹以老病乞休。上曰:“卿清慎老成,方膺委任,乃累陈衰老,情词恳切,特允所请。可给驿以归,有司仍给食米月二石,役夫岁二人。”

○巡抚·山西·都御史何钧奏:“地方灾重,岁用不给。请令山西听缺知印、承差之纳银者,不候役满起送赴部。各处军民、客商、仕宦子孙之纳银者,冠带荣身。阴阳、医生、僧道之纳银者,免考授官。仍令河东运司贸易盐五十一万一千五百引,并各银两俱存留本处,以备大同、宣府、鴈门等关,及各王府军卫有司禄米俸粮之用。”上从之。

○乙酉升赏庄浪卫·红城子堡·比水槽沟有功官军,一百四人有差。

○山西·太原地震。

○丙戌孝宗敬皇帝小祥,上诣几筵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林岳祭泰陵。是日早,不鸣钟鼓。上服浅淡色服,视事于西角门。

○赐西河王书院额为“勉学”,颁《孝慈录》、《孝顺事实》二书,从王请也。

○太子·太保·刑部·尚书 闵圭以七十乞休。上不允,曰:“卿累朝耆宿,誉望素著,委任方隆,岂可引年求退,宜尽心职务。”越二日再请,亦不允。

○兵科·给事中潘铎言:“京师为天下之根本,固藩篱以安根本。在便总制,合兵力,盛军威,守要害,重将权,宥将罪,择将领而已。改驻都御史杨一清于花马池,则总制便。并安边新营官军于旧营,而领以守备一员,则兵力合。增花马池之戍为万人,定边舆武之戍各为三千人,则军威盛。改筑花马池东西三百余里之边墙,则要害守。委边将以权临阵,而不用命者听斩之,则将权重。交锋有所斩获,勿究其亏折我军之罪,则将罪宥。如致仕·延绥·参将王戟之练达戎务,协守·宁夏·东路·指挥保勣、延绥·把总指挥魏镇、宁夏·都指挥韩斌之谋勇出众,以充花马池等地副参、守备等官,则将领挥。乞会议举行。”兵部言:“其事在边,徒议于廷,恐遥制失宜,请行总制同镇巡勘议。”从之。

○巡抚·大同·都御史欧信奏:“各城守备官遇缺,率奔竞经营,故所用多不得人,宜豫简都指挥以下官,以年力、弓马、操履、干济四事之全否,定为等第,以次用之。”兵部言:“人鲜全才,法难专任。昔山涛固以启事为善,而寇准则以例簿为非,宜行总制会镇巡官议之。”报:“可。”

○戊子兵部言:“总制·狭西·军务·都御史杨一清以虏入隆德、会宁等处寇掠,先事失防,乞赐罢归。但一清当虏众深入之时,分布将士,振扬威武,又身率余卒拒守孤城,用能扼彼猖獗,功亦可嘉。今又引咎乞归,尤见不失为臣之义,所辞宜不允。”上曰:“一清已有旨谕留,其令用心修饬边务,以副委任。”

○己丑升提督仓场·户部·右·侍郎陈清为南京·工部·尚书。

○升户部·右·侍郎顾佐为本部·左·侍郎,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右·副都御史张缙 为户部·右·侍郎。

○庚寅遣太常寺官祭都城隍之神。

○先是,刑部奏:“旧例五年大审录罪囚,两京命司礼监及守备官会三法司,在外分遣郎中、寺正等官会巡按御史。兹当五年之期,请如例行。”既得旨,遂遣刑部·郎中董恬往浙江,孙燧江西,刘纲山东,张绰广东,廖云、腾云南、黄清河南,彭景南直隶,员外郎程乾四川,赵廉陕西,刘麟北直隶,大理寺·寺副刘潮福建,传习·湖广姜周辅山西,凡十三人。至是,三法司请司礼监官会审。上以命李荣又以天气暄热,传旨令宽恤。既而荣及尚书 闵圭、都御史张敷华、掌大理寺事·尚书 杨守随等会审奏:“死罪情真者例不原,其可矜疑者九十七人不孝,而其父母有息词者七人,当枷号者三十四人,请上裁。”得旨:“减死戍边者九十人,杖而释之者五人,覆讯者四人,不孝五人仍系狱,枷号者并释之。”

○太监陈宽传旨:“惠安伯张伟令同英国公张懋、保国公朱晖,提督团营操练。”

○辛卯仁宗昭皇帝 □辰,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献陵。

○兵部·尚书 刘大夏奏:“年踰七十,老病误事,乞放归田里。”上不允,曰:“卿久谙兵政,素著清勤,引疾求退,已屡有旨勉留,宜善加调摄,以副重任。”

○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刘洪奏松潘叠溪御夷八事:“一 平险阻。松潘至茂州三百里,山觜险恶。一蛮掷石,百人不能过也。且其路随河曲折,蛮下山抢掠为易。前副总兵姚彧尝削其坡陀为陡坎以制之,而今渐平夷矣。又小东路一带偏桥陡峻,人马时坠而没焉,宜凿其未通山觜如彧法,刬削其坡辟路,令广立桥,令固险阻既去,夷无所恃矣。一 查袭土官。祈命族等八长官司,所摄番夷多者至三十寨,少亦二十余寨,环布松叠两河。其土官已故子孙,自相承管,未尝请袭,宜命查勘。有原降印信者,必请而袭,自相承管者,别为处置,以尽羁縻之道。一 修关堡。松叠茂所辖关堡,城垣多卑坏,营房多倾圯,宜委官查勘,循次修理,务坚实可久,以壮边方之观。一 肃纪纲。凡遇官军上班,无令包揽州县人民粮米,及严敕通事不许通番借钱,及伪立军人借番银两。文约无主名者,不许代还。如番据险横索,究该管通事交通之情,如律重治。一 修东路。松潘天寒地瘠,物产不多,负贩者皆以险远难。其东路自江油县入山口,至彼七百余里。如猪儿觜、野猪山等处甚险,然俱可开通偏桥。如七里阁、黑漩窝、泥儿湾等处甚危,然有可改河移之彼岸者,有可用石叠为堤者。又松潘新开一路至水草坪,与旧路接,当立一墩,宜相度修改。非惟粮运便益,而物价亦稍减矣。一 恤舍余。松潘、茂州二卫,叠溪、小河二所,舍余已简其精者。练习其简退者,多遇于各州县屯所,每年各出银一两五钱,宜徵银输之兵备发各卫所。将见操舍余无人供送者,量给之。一 重仓储。安绵兵备,宜如松茂兵备,兼管仓粮。又叠溪仓奸毙尤甚,乞委官收放。一 据形胜。泸州卫原设于泸州,成化初调于渡船铺以御大坝蛮夷。然泸州当长江之中,资江永宁之口,滇蜀之冲,乞取卫回州城,守渡船铺量留五百户所官军,及抽选余丁守之。一 定体式。副参、游击,公会出入,坐次行移,乞定与体式。游击将军,宜听副总兵节制。”章下,兵部覆议:“宜行四川镇巡会官查奏。其游击将军、参将,俱听副总兵节制侍坐,由傍门出入,其行移如例。”从之。

○壬辰遣太常寺官祭汉前将军·寿亭候。

○录·故·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瑄孙 葵于中书舍人,习字出身。初,葵援大学士李贤□辂、徐溥例以请。吏部言:“贤等官至师保,瑄止卿,亚加恩似宜有差。但瑄负德望,尝入内阁,亦著劳勚,身后未沾荫叙,惟上裁。”上曰:“延赏世禄,皆帝王盛德仁政也。况瑄名臣,荫叙宜厚,其许之。”

○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刘洪以其父卒,乞祭葬。许之。

○宁夏·守墩军收获夷人驼牛,于塞垣之外。诸夷数率众来取,与之遇者,或縳以去,或射而伤焉。守臣取所获市之因,以闻。兵部言:“中国之于夷狄,在谨大防,不贵于小利之得也。今各夷牧放未尝深入我地,我军辄窥其无备出境取之。曲既在我,彼得为词来犯,亦何利焉。宜命总制·都御史杨一清转行宁夏镇巡官,将原获驼牛,责各墩军召各夷认领。非惟存中国之体,亦可示结纳之恩,仍通谕诸边,戒墩军毋擅出境,规小利以启衅端。”报:“可。”

○兵部言:“辽东·镇巡官招幕军士,乞量升为首者职。缘招幕事例,止言有功日升赏,无为首升职之议。今镇巡官既误引旧例,彼缘招而费广,宜量加恩赏,以劝之。凡幕过二百名以上者,赏纻丝表里四。其百名以上者,半之。百名以下者,又半之。内白衣者,卑之冠带。故有冠带者,其赏有加焉。若为首者愿统所幕,协同操守,遇警从征有功,则如例升赏,以酬其劳。”从之。

○密云地震。

○雷震青州,南局·衣甲库·兽吻有火起库中。

○癸巳命原任·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洪钟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

○升提督鴈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何钧为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

○乙未改刑科·右·给事中许诰为翰林院·检讨。诰父进为兵部·左·侍郎,以例引避,乞改调,故也。

○诏:“王府长史,非进士出身者,历任九年,方许奏保。”

○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陈震以疾乞致仕,许之。

○户部议覆本部·左·侍郎王俨言边务四事:“一 清边地谓:宣府平衍土地,故屯田也。景泰中,被在京僧寺夤缘陈乞霸占,为庄者不下十余处,以致屯种失业,边饷匮乏。宜行抚按等官核实,分给无屯军人及新招土兵承种,验亩定赋,徵收子粒。庶屯额不失,而边储有赖矣。一 计边饷谓:大同、宣府二镇城堡,道里远近不同,折放官军俸粮、银两,宜区别定撮,分为等第。如宣府北路独石、马营、青泉、云州镇、安镇、宁等堡,孤悬口外,输运颇艰。大同·右卫霜早地寒,谷粟少生之所,为一等,每石不得过七钱。四海冶、赤城、龙门、雕鹗、滴水崖、金家庄,并中路葛峪等堡,西路万全·左右、怀安等卫,沿边洗马林、柴沟堡、西阳河、大同·左、威远、平虏、井坪、怀仁等卫所并二镇,会城阳和,天城,为二等,每石不得过六钱。朔州、应州、浑源山、阴马邑、蔚州、广昌、顺圣川东西二城、保安、怀来、隆庆、永宁,为三等,每石不得过五钱。如遇年谷丰歉,巡抚管粮官因时酌量,平准增减。庶轻重不至无别,而公私俱得其平矣。一 处仓场谓:大同威远仓廒,原设数少;平虏及顺圣川西城草场窄隘,所积不多;天城草场岐为二处,且逼近居民,难免意外之患。宜行二镇巡抚管量官踏勘,从宜增展改移,及将天城草场并作一处,以便护视,或外筑夹墙一道,以远烟爨。庶储峙可多,而外患可免矣。一 迁站堡谓:大同高山站堡,传报声息,按伏军马,实当驿路要冲之地。但堡基下湿潮鹻,粮草损浥,宜行镇巡等官酌量议处,即为相度高燥善地,修筑城池,起构仓场,以储粮草。庶边军遂安土之愿,而蓄积免亏损之虞矣。”诏:“如议。”

○补荫·致仕·南京·户部·尚书 熊翀 孙 振濠为国子生。

○注南和伯方寿祥于南京·前军·都督府,管理操江。

○注忠义·左卫·指挥杨振等七十七员于在京·蔚州·左等卫所。时忠义·左卫改泰陵卫,振等以剩员,兵部奏调之。

○丙申升肇庆府·泷水县·知县翟观为本府·同知,仍知泷水事。泷水与猺獞邻,号为难治。观善于抚驭民,獠感畏。寻以丁忧归前,巡抚·都御史刘大夏访其服将阕也,奏加俸二级,还旧任。至是,以疾求退。巡抚·都御史潘蕃言:“观每亲抵贼巢,推诚抚谕。异其悔悟有强梗不服者,又能用计督兵,相机擒剿。干办公事,必尽其心。在县令中勤能最著,宜升职以旌之。”吏部乃请如蕃奏,升观前职。

○兵部·尚书 刘大夏上力辞,且曰:“若复贪位恋恩,必至失已误国。”上以其情词恳切允之,且有勤诚为国才猷茂著之褒,加太子·太保,赐敕给驿以归,令有司给食米月四石,役夫岁六人。

○仍给南京·内府·神帛堂各匠役,粮月三斗。

○禁官员人等,毋得僣用玄、黄、紫三色。民庶之卑贱者,毋得衣纱罗、纻丝。在京三品以上官,暑月许用大扇。四品以下官,止许用撒扇遮日。

○内织染局奏:“行苏杭等府织造两宫,上用等叚计二万四千七百六十匹。”尚书 曾鉴等言:“四方多事,公私匮竭,科徵不息,民何以堪,宜暂停或量减。”上是之,曰:“既连岁灾伤,其减三分之半,以苏民力。”

○丁酉升广东·左布使徐节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鴈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

○升光禄寺·卿王质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地,兼理军务。

○转湖广·右·布政使王纶为广东·左·布政使。

○升四川·布政司·右·参议郭祥鹏为湖广·布政司·左·参政,兵部·署郎中刘鉴为山东·左·参议。

○升狭西·按察司·副使燕忠为狭西·苑马寺·卿。

○升湖广·永州府·知府 王爵为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爵随乞致仕,许之。

○赐隰川王 聪羡所建书院为“崇礼”。

○以《皇明祖训》及《皇明典礼》二书,赐沈王庶长子铨钲。从所请也。

○巡抚·甘肃等处·右·副都御史毕亨以父母卒,乞如例祭葬。许之。

○戊戌戒科道官,毋得挟私举劾。先是,吏部·尚书 马文升、南京·兵部·尚书 王轼 既得请致仕,吏部方会官推补。监察·御史王时中言:“铨衡参赞,皆重寄。补其缺者,必得端方硕望,文武兼资。如文升与轼 庶称倚任;若刑部·尚书 闵圭和媚不端,且有挤井下石之嫌;兵部·尚书 刘大夏昏耄侵寻,兼有蹊由夺牛之状;南京·户部·尚书 秦民悦 衰老不振刚,方未闻之。数人者,不当在推举之列。”户科·给事中刘茝 乃言:“别天下之贤才在公论,寄天下之公论在科道。若公论不明,贤不肖倒,置天下未有不乱者。大夏官至二品,不为子乞恩,历官数十年,家不踰中人之产。其持身如此,盖亦一时之望也,而言者亦断断不可,则是非乖谬甚矣。且挤井夺牛之说,若为文升不平焉者。夫文升官一品,寿八旬,投闲颐老,寔惟其时,亦惟愿也。况予夺之柄在朝廷,大夏何能夺之牛圭,何为挤之井哉?乞究治造言无实之人,庶老成得安其位而行其志。”章下,所司看详。于是,吏部覆奏谓:“给事中·御史,皆朝廷耳目之官。时中之劾,与茝 之辩,或各有所见。然诸臣之操存树立,皆不能逃于圣鉴。今 文升、大夏俱致仕,圭乃旧职。惟皇上包荒以全,大体茝 所称。今后科道官言事务,宜同寅协恭,削去繁苛,仰裨新政。诸司覆奏章,俱照祖宗时旧规,切实陈说,期于易晓,不许烦文少实,眩惑聪明,则宜移令一体遵行。”上曰:“科道官,乃朝廷耳目所寄。举劾事情,当指陈实迹,允合公论。可挟私妄言,以乖治体乎?自今而后,有违者,必罪不宥。”

○吏科·给事中吉时劾:“镇守·辽东·太监朱秀 于山海关外八里铺,奏立官店以驻往来车两。初欲取其税,以备犒夷之费耳。而乃私之,凡一车必银一两。过者,皆不免焉,实未尝用之于公。又强占广宁右屯一卫军田至七十顷余,盖莫知其数也。往往役军佃种,而时遣私人督之,贻边方之害甚矣。乞正其罪,而择人代之。”下其章于所司。未几,秀 罢归。兵部请如时言,停官店之税,以屯田给主。而秀 奏辩谓:“先朝有旨,听镇守官管业,非占据者。”兵部请:“治秀 强辩之罪。”诏:“宥之,店田付镇守管业如故。”

○己亥诏:“逃亡军伍,在弘治十八年清勾者,但离原籍五千里外,俱改编附近卫所。十八年以后清出者,仍解原卫。”兵部覆浙江·清军·御史程材奏也。

○礼科·给事中葛嵩言:“苏州·海贼 施天常等聚众美兵,势甚猖獗。乞简大臣一员,调兵征剿,或仍敕彼处巡抚等官,留心擒捕。”事下,兵部会议:“宜请敕二道,一付巡抚·都御史艾璞,一付巡江·都御史雍泰,同巡按·浙江·御史,督军卫有司随宜剿捕。”上是之,敕璞、泰尽心剿捕,以靖地方,勿得因循误事。

○太监陈宽传旨:“御马监·太监魏彬管神机营中军头司并奋武营。”

○庚子兵科·给事中王珝、张禬以兵部·尚书 刘大夏致仕,各上言:“大夏谙练兵务,为先帝心膂之托。且国家多事,边警未息,乞赐勉留,以禆新政。”吏部言:“大夏练达老成,众望攸归,宜如珝、禬言。”不从。

○太监陈宽传旨:“调神机营·中军并显武营·御用监·太监张永于三千营,兼管三千哨马营。而以神机营·中军·二司·御马监·太监王润 代永,内官监·太监张恩代润。”

○辛丑升广西·按察使沈锐为广东·左·布政使,山西·左·参政曹凤为湖广·右·布政使。

○升监察·御史王凯、石玠俱为按察司·副使。凯狭西,玠山西。户部·郎中史学 为四川·布政司·右·参议。

○壬寅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使赵鉴卒,赐祭一坛,命官为营葬事,不为例。

○癸卯南京·吏部·尚书 林瀚等言:“陛下嗣统以来,数月之内,天鸣星变,地震山移,乾道之不清,坤道之不宁甚矣。臣等谨条今时要务所当兴革者十二事,望俯赐允行。庶几天意可回,灾异可弭。一 隆大孝谓:宜痛念先帝,不改其所倚用之臣,及所贻谋之政。如远近习、抑贵戚、饬边备、节财用、慎名器、惜人才,皆遵成宪而力行之。一 集群议谓:宜延接大臣,讲求庶政,并召内阁谋议,以复祖宗旧规,不宜輙降中旨施行。一 广言路谓:迩者,科道陈言多被切责,宜赐容纳。一 崇俭德谓:今公私俱困,如近幸之所赏赉,贵戚之所请求,不急之工作,传奉之冗食,皆宜裁革。一 改州治谓:昌平陵寝所在,宜改县为州。割密云、顺义、怀柔三县隶之,以便供应。一 省虚费谓:南京·御马监马骡八十余匹,初非御用,而役旗军七百余人,其外又用军民及匠不知其几,岁耗粮料草束,多为无益之费。且初定苜蓿地以供牧马,今不课人采取,而索价于诸卫,岁不下千百余两,俱宜查革。一 增贡举谓:两京·国子监·监生以纳马纳粟增历减历,迄无常规,以致坐班数少,差拨不敷,宜量增科贡额数以充任使。一 修武备谓:南京盗贼纵横,兵威不振。旧虽有操兵十余万,而逃亡役占者多,宜严加查究。一 省匠役谓:南京内官监在天顺时,以修理花园借取上元、江宁二县夫八十名。成化中,又以起运筛簸、铜丝、龙凤膳盒等,又借取供役一百八十九名。今数十年不行放免,岁令纳银千五十余两。官无所措,不免赋之于民,宜行裁革。一 节工役谓:南京工役,烦兴重累,铺行不急之务,宜暂令停止。一 清吏役谓:宜禁吏役之隔越府县充参,且无令在官候缺数多,以致奸毙。一 清马政谓:先年,官马倒死,责偿本主。后立朋合桩头之法,以相补助。既每匹又增租地银四两,然往往为诸将侵渔,以致各军办纳不休,逋负如故。且南京见马未及原额,而不任骑操者居多。宜令阅视仍如例积银,以备买补之用。”章下所司有详。既而,兵部为覆:“省虚费、修武备、清马政。”工部覆:“省匠役。”诏:“从之。”

○命:“守备·葛峪堡·纳粟·都指挥·佥事 刘淮充右·参将,分守顺圣川、蔚州等处地方。”

○注武平伯陈勋 于右军·都督府,平江伯陈熊 于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颜玉于左军·都督府,各佥书管事,更番巡城。

○甲辰先是,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陈清、兵科·给事中徐忱各言:“仓库空虚可虑。”户科·都给事中张文等又极言:“国用不给,当亟议经制之宜。”上曰:“此重事也。户部宜会多官议处,画一开具以闻。”于是,尚书 韩文会英国公张懋 等议谓:“京库银两岁入者,为一百四十九万两有奇。以岁用言之,给边折俸及内府成造宝册之类,为一百万两余,皆贮之太仓,以备饷边急用。故太仓之积,多或至四百万,而少亦半之。近岁,所入以积欠蠲,除亏于原额而所出,乃遇于常数焉。盖一岁之用,已至五百余万两矣。今海内虚耗,兵荒相仍,以有限之财,供无穷之费。若非痛惩侈靡,务为节缩,岂能转啬为丰,以济一时之急邪?因条具经制八事。其一 崇节俭言:君身为万化之本,乞敕司礼、御用等监,凡上用舆马服饰、器用玩好,屏去淫巧,务从朴素。光禄寺查减内外近侍官,日常滥费酒馔。使臣民仰体圣意,翕然向化,尽革屠靡之俗。其一 裁冗食言:冗滥者,查革未尽,乞敕该部将内外诸司之事少官多者,文武官之传升、乞升者,军士之投充占用者,光禄寺厨料之非急用者,内府各监局人匠之非额设者,内官等监派办物料之在所当缓者,尽为裁省,庶民力少纾。其一 节冗费言:先朝财赋,皆以十之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兵荒。迩来费出无经,国用愈困。乞令户部约祖宗以来岁赋之数,查正统以前岁用之,则酌为中制,永示遵守。自今非成造上用器物及王府宝册,不得用金。非圣旦千秋,诸重事不得用银。每年输银于承运库,不得过五十万两之数。凡庄严佛像及斋醮赏赉之类,俱不得妄求浪费。其一 罪人纳粟言:今帑藏空虚,公私告之。宜通行天下巡抚、巡按及司府州县,将一应赎罪赃罚等物,暂令折银解部备用。其一 处置盐法言:国朝盐法,一坏于盐徒之私贩,再坏于势要之占种芦荡,或强夺于土豪,额课多侵欺于奸灶。乞命风力才干大臣二员,往两淮、两浙、长芦、福建地方,清理究治。山东、广东、云南、四川等处,行户部原委主事查理。其一 清查积朽言:各省司府库藏所贮钱帛珍宝赃罚等物,岁久而腐烂者多矣。宜差官会巡按官查盘,估计易银送部。其一 钱钞折银言:两京广惠等库所储钱钞颇足支用,宜通行天下司府州县,将明年该徵,先年拖欠户口食盐钱钞,起解两京之数暂令折银,及崇文门分司税□钱钞亦折银,俱送部发太仓,贮库给边。其一 清查草场言:坝上等十九马房、草场,未曾清理,置之无用。乞敕科道部属官亲行踏勘,将马房傍近地量留若干牧马,其余给附近军民佃种,照例岁办子粒银解部应用。”议入,诏:“是之。仍令户部详究近年支用日渐增加,多至数倍之由,及运送各边银两已用、未用之数,并有可行长策,仍议处以闻。”

○乙已敕锦衣卫·指挥使赵良提督官校捕盗。

○丙午升兵部·左·侍郎许进为本部·尚书。

○翰林院·学士刘忠以病乞致仕,不允。

○升广西·按察司·副使张吉为本司·按察使,浙江·衢州府·知府 沈杰为山西·布政司·左·参政。

○是日晓刻,月犯昴宿西第二星。

○丁未命:“都指挥·佥事 毛伦 坐显武营,都指挥使杨敬坐扬威营,各管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