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2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第12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一

作者: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0 10:43:28 来源:文学城

正德元年三月

○辛巳朔。孝肃太皇太后大祥,上诣几筵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裕陵。

○命:“狭西·都司·都指挥使阎纲充右·参将,分守宁夏东路地方。”

○壬午孔氏子孙·应贡·生员孔承诏,以车驾幸学,乞随众观礼。许之。

○升山东·左·布政使陶琰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地方。

○赏杨威等营秋班操军卲斌等若干人,各银壹两。故事登极之赏,惟降敕时见在者与焉。斌等九月番上在降敕后,以方营造泰陵,援春班例,欲均赏。户部覆奏谓:“均赏无例。”上以供役山陵有劳,特命减半赏之。

○命整理·宣大·粮草·户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王俨回京。俨奏:“所区画二镇粮料草束其多者,可支主客兵马二年之费矣。”

○昏刻,水星犯灵台上。星夜,流星如碗,色青白光,烛地起天市西垣内,东北行至紫微垣东蕃(为)[内],尾迹炸散,声如雷,二小星随其后,天鼓随鸣。

○癸未授服阕翰林院·庶吉士张禬为兵科·右·给事中。

○甲申上视国子监。是日,上具皮弁服躬,谒先师孔子,行四拜礼。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谢迁、户部·尚书 韩文、掌詹事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元桢、吏部·左·侍郎焦芳、吏部·右·侍郎梁储、户部·右·侍郎陈清、兵部·右·侍郎阎仲字,分献四配,十哲两庑。礼毕,幸彝伦堂,祭酒张澯、司业周玉讲书毕,上还宫。

○乙酉清明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黄镛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遣仪宾周钺祭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赐衍圣公孔闻韶并三氏子孙祭酒、司业、学官袭衣及诸生宝钞,仍宴闻韶等于礼部,祭酒以下免宴。

○发太仆寺银一万两,于宁夏买马。从巡抚·都御史刘宪请也。

○锦衣卫·千户屠璋 自狭西勘事还报:“虏众约五六万,以去年十二月十七日,自花马池毁垣而入,直抵隆德、静宁、会宁等处。至今年正月初四日,始从旧路遁去。镇巡等官先调各卫官军土,达召募民壮,九千七百余人委备冬。把总指挥任玺等分布沿边防守,都御史杨一清又调延宁、庄浪兵马邀击追剿。然或传报不豫,或备虏不谨,或应接不及,或心力不齐,以是失误事机,竟无成功。其初入花马池,参将霍忠等兵溃,遂转侵固原,围豫旺城。玺及操守·指挥陈辉与战于乾盐池,阵亡十八人。于是,由葫芦峡口寇镇,戎所寇黑水板井等堡,及静宁州所杀虏人畜甚众。还至乱马川,指挥张瑛、把总张元宇率军迎敌,瑛中流矢,死又十八人。虏大众出锦鸡口,时一清累趣兵,并力截其归路,然皆坐视不战。惟指挥郭溯追及余贼六骑于小盐池,与副总兵姜汉、守备都指挥侯勋 部下,各斩首二余,所获仅达马夷器而已。今贼已报出套东渡,顾虏性谲诈佯,若北遁而其谋叵测。况固靖等处粮草多者,或足支主兵二年,少者仅半年,如有警动调,客兵则不足矣。”兵部覆奏:“璋 所勘与一清奏报相类,诸将功过侍覆勘处之。防御之策,宜行一清督各镇守臣。豫处边储,宜责户部区画,以备不虞。”上是之曰:“其令一清督各镇巡等官,用心计处防御,不可有纤毫怠忽。粮草前此差官整理,方以充足归报,今乃又称不足耶?户部其从实查处以闻。”

○都给事中艾洪等言:“近以虏寇宣大,我军失利。太监陆訚暨御史刘淮等老师费财,冒功匿罪。差官往勘还报,奉旨谓:‘訚等功可掩罪,淮等姑置之。’仍令兵部查有功官军,并冲锋破敌、三次当先之例以闻。臣等窃惟赏罚,人君之大柄近者。将官假冲锋破敌、三次当先之名,以幸功掩罪,或身在京师,而冒报名姓,或令人项替,而妄作己功。前日大同之战,边军列前,多被杀伤,京军在后,辄蒙利益。纪录则属于京营,访勘独归于边伍,后有虏患,谁复用命哉?今宜停冲锋等冒滥之赏,而特论边军之功。訚及总兵官吴江、都御史周南,虽幸收后功,难赎前罪;至于太监苗逵、保国公朱晖敷奏失实,又不待报班师;御史淮纪功之册,增减无据;主事 王纶协同,失于救正;巡按御史夏时察勘,失之稽迟。皆宜寘之于法,则赏罚明,而纪纲振矣。”监察·御史汤沐等亦以为言,上曰:“功次俟查明,酌处之。”

○丙戌祭酒、司业率学官、诸生谢恩。上赐敕谕之曰:“朕肇缵鸿图,率遵旧典,特视太学,释奠于先师,嘉与诸师儒,讲论治道,厥礼告成。惟古帝王在位,徽典绥猷,以成至化,政与教非二也。顾建学置官职,专而法备,所以成德达材,俾为世用,于政亦有资焉。自有经传以来,道在方册,非心领神会,身体而力践之,其何以措诸事业。朕方躬迪彝,教为天下先尔。师生尚懋乃敩学,惟忠孝节义,是训是守,以广业弘化,囿四方民物,归于太和。庶几复唐虞三代之盛,钦哉!”

○转广东·右·布政使柴昇为山东·左·布政使。

○改山东·按察司·副使李惟聪为宣府·兵备,听巡抚·都御史张鼐委用。惟聪时专理辽东屯田,以鼐荐其勇略,可分济边务,故有是命。

○巡按·江西·御史乔恕奏:“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岁遣太监赍送香帛,所至扰民。自从所降香帛,宜止令本处镇守同三司官领其事。”礼部议覆,从之。

○下中都·留守司·都指挥·同知王鼎、大宁·都指挥·佥事 丁玉、河南·都指挥·佥事 王佐、山东·都指挥·佥事 杨铭狱。以赴京操备所领军,多后期不至,故也。

○命:“惠安伯张伟督同坐营·都督李俊,署都指挥·同知许泰,都指挥张澄、刘祥,操练东官厅新选官军。”先是,都给事中艾洪等言:“近年武备渐弛,事循苟简,欲将团营官军精选二万四千人于东官厅,择才望武臣,坐营协赞,更番操习,勿令随例下场,以备警急。三月之后,请命官大阅,以第赏罚。”兵部议:“可。”故有是命。

○丁亥大学士刘健等言:“窃闻自古帝王,未有不资讲学,以成其德者。书称学于古训乃有获诗,称学有缉熙于光明,皆言君之不可不学,而学之不可不勤也。仰惟皇上嗣承大统,日新圣学。今年二月二日,肇开经筵。次日,即允臣等日进讲读。中外臣民,莫不忻忻相庆,以为圣德之光明,圣治之熙,皞实基于此矣。然自开讲以来,不时传旨暂免,计一月有余。进讲之数,才得九日而已。孟子曰:‘虽有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以今计之,则寒之者,又不知其几何矣。且中间暂免之日,多以两宫朝谒为词。近又云:‘择日乘马。’臣等愚见以为乘马等事,似与讲学两不相妨。至于慈宫问安往来,不过顷刻。太皇太后、皇太后俱以宗社为念,见皇上勤于讲学,亦必喜动颜色。今以顷刻之问安,而废一日之学业,恐非所以慰慈颜,承尊意也。痛惟先帝临终之时,特召臣等至御榻前,面受顾命,最后重加丁宁谓:‘东宫聪明,但未知好学。先生每常常请他读书,辅导他做个好人。’玉音在耳,死不敢忘。近又蒙圣谕,令臣等尽心辅导,重切战兢,窃惟辅导之职,劝讲为先,而今旷怠如此,将安所尽其心哉。此臣等所以忧惶惭惧,不能自己者也。伏望皇上念祖宗付托之重,与臣民仰望之切,惕然自省,日勤听讲,除旧例假日外,其余寻常之日,不暂停免,使臣等得以少效涓埃。庶几圣德日隆,圣治可保矣。”

○户部奏覆:“云南获功官军,应赏布绢、钞锭。若如旧,自南京内库支出赍送,则道远甚劳。请于本处库内支给,或无见贮绢,每疋折银五钱,布半之,钞每贯折银三厘。自后给赏各边,俱如此例而行。”从之。

○江西·按察司·副使邵宝 奏:“九江府·德化县·莲花峰下,有宋儒周惇颐墓。其东北数里,有濂溪书院,岁久荒颓。近者守臣重加修葺,自道州取其裔 孙伦 来属之守奉。然必正其秩祀,赡以闲田。庶久而不坠,实表章先儒风,励后学之盛典也。”礼部覆:“请如朱熹、婺源例。每岁春秋令府县官即书院致祭,仍给田五十亩以为修葺祠墓之资。”从之。

○命:“浙江·钱塘县建忠节祠,祀宋赠秘阁·修撰徐应镳。”应镳,字巨翁,衢州江山县人。咸淳末,试补太学生。德佑二年,元将伯颜 师次皋亭山,受宋降,迁三宫北去。两府及庶僚三学诸生,皆随行。惟应镳不从,与子女誓祭岳飞祠下,同登梯云楼,纵火**,诸仆争灭火,得不死;乃共投岳祠井中,出其尸皆僵立,瞠目如生,殡西湖·金牛僧舍。益王立福州,褒其节,赠朝奉郎·秘阁·修撰。其后同舍生刘汝钧等牧葬之方家峪,私谥曰:“正节”。先生岁久,遗迹渐堙,守臣请修培旧冢,建立祠宇,乃赐额,命有司春秋致祭。

○赐永顺·宣慰使彭世麒大红织金麒麟衣一袭。以其从征有功,故也。

○山西·大同府地震。

○戊子改封沈王·庶长子·西阳王 诠钲为沈世子。

○升福建·布政司·左·参政刘孟为广东·右·布政使,监察·御史谢朝宣为浙江·按察司·副使。

○己丑录宣大御虏功:官旗军舍人等,擒斩为首,从及鏖战,督阵被伤,阵亡者四千六十一人,各升赏有差;先入贼阵,并三次当先者一千三百五十六人,照例给赏;太监苗逵以监军,陆訚以镇守,各岁加禄米十二石;总兵官·保国公朱晖,加太保;故·提督·军务·右·都御史史琳,赠太子·少保;左·都御史·大同·总兵·都督·佥事 吴江、京营·左·参将·都督·佥事 神英,各升一级;总督·粮储·户部·左·侍郎王俨、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周南,各加俸一级;监枪·太监张琳、故·京营·右·参将陈雄、延绥·右·参将王戟、副总兵曹雄、游击将军姜汉,各赏彩币二表里、银二十两;儧运粮储·户部·郎中孙禄、主事 余寰,各彩币一表里、银十两。

○登州卫用海船十有八只,运青、登、莱三府布花、钞锭往辽东给军。初,皆福建、湖广、浙江、江西四布政司分造。弘治初,因福建守臣奏,遂改于南京、龙江提举司造之。又以料价坐派于四川等布政司并直隶安庆等府,其徵解之弊甚多。每造一船用银六七千两,既成复不堪驾运,其遭风而毁者,所鬻之价,仅得四十分之一。南京·科道官以为言,工部请移文南京·工部议处,至是以闻。工部覆奏言:“近者,山东巡抚官奏,减海船,止用一十四只矣。今宜如旧例,令湖广、江西各造四百料者四只,南京遣匠往彼,就料完造。浙江、福建各五百料者三只,则定价银五千两,徵送本部造完,但立限责,其早完如式,期于经久。四川并直隶等司府所派料,停止勿徵。”从之。

○庚寅命:“湖广·辰州府·知府 张濂致仕。衡州府·知府 王鹏、陕西·巩昌府·知府 孙玺、山东·兖州府·知府 胡璟,各调事简地方。”初,监察·御史石玠劾奏:“布政使任弘、俞深、李韶,参政李文安、佟珍,副使李惟聪、王敕,知府 张祯、徐以贞及 濂等,或年老,或罢软,或升迁不协,宜黜调有差。”吏部议覆,上乃黜调濂等,余皆留之。

○升赏宣府·独石马营等堡,获功并阵亡被伤官军旗舍人等,五十一人有差。

○辛卯旧新开岭关墩军,私出境外,为贼所虏伤。百户时胜、指挥使谷永昌等失于约束,又匿不以闻。蓟州守臣发其罪,并劾参将高瑛号令不严。上命:“逮胜 等治罪,而夺瑛俸二月。”

○壬辰六科·给事中张文等,十三道·御史李钺等,各以星变天鸣上:“一曰重辅导谓:内阁典司政本·大学士刘健等皆顾命老臣,宜数赐召对,咨访治道,臣民章、诸司覆奏,宜悉付看详,然后决遣,不可轻从中出使,不与闻或遂改所拟,不复商略。一曰抑权幸谓:太监高凤恃宠弄权,交通李荣,引进商人谭景清,固欲买补革退残盐;李兴岁兴工役;甯瑾虚费钱粮;苗逵占恡地土,觊幸边功,宜究治,以彰厥罪。一曰清弊源谓:刘健等执奏盐法等十事,虽有旨斟酌查奏,而犹未决行。蓟州草场地土,虽有查拨之命,而小民犹未得业。大臣如南京·工部·尚书 李孟旸等之不职,而复留管事。宣府·巡抚·都御史李进之失机,而仍容餋病。都督·佥事 神英父子之赃罪,而未议黜罚,皆弊之大者也。”下其章于所司。

○寄住毛怜卫·女直·都指挥重塔 等来朝贡马匹,赐宴赏袭衣彩叚绢布有差。

○劄岭卫·指挥使亦剌速以受任逾二十五年,乞升。命为都指挥·佥事。

○命:“羽林前卫·都指挥·同知王保 领班于宣府备御。”

○癸巳命:“金吾·右卫·都指挥·佥事 宋振充右·参将,分守怀来、永宁等处;万全·都司·都指挥使孙成充左·参将,分守万全·右卫等处。”

○丙申添设汶上县·袁家口·寺前铺·二石闸。以其地在南旺之南,开河之北,地势高下悬绝,至春末,水浅舟胶,漕运阻滞,故也。

○丁酉泰陵香殿奉安神榻,遣驸马·都尉蔡震行祭告礼。

○普安州·女土判官适擦 袭夫职,事遣使贡马赏如例。

○戊戌礼部以大学士刘健等言:南海子阉人选入千余,蟒龙玉带之赏太滥。覆议谓:“私阉累有禁例,其潜住京城者,宜严加斥逐,蟒衣玉带之滥赏者,请命司礼监查究追夺。”上是之,私阉令通查旧例,申明禁约,而严治其敢犯者。

○户部覆大学士刘健等所奏:“请追收商人谭景清等残盐引目,给与原价。其皇庄田土不必差官往勘,请令巡抚都御史查明,召人领种,每年子粒有司如例徵完解部,转进两宫。其内库金银等项,请依太监龙绶所奏非具本传取者,敕下司礼监会同内阁查究用余之数,责令还官。”上曰:“庄田第令巡抚官勘明,子粒有司徵完交管庄内官进送,内库金银等项令该库经管官员查奏。”

○己亥吏部·尚书 马文升乞致仕,不许。时御史何天衢劾奏文升言:“大名府·同知王鲸,文升郡人也,以酷杀平人例为民,夤缘致仕,令巡抚·都御史王璟又阿附文升曲为出辩而复其职,物议喧然。又文升欲私其婿崔志学,乃擅改管理易州柴厂,青州府·知事员缺,为通判以补之。又尝多除南京·户部·主事一员,遂与郎中邓琛符同妄奏,輙增置主事六员。文升每建言革冗职,今乃任情增置,乞将文升及 璟、琛、志学 明正国法,以为欺罔之戒。”章下,所司看详。于是,文升始不自安,力求去矣。

○庆府·安化王 寘鐇以祖母葬地不吉,请迁韦州螺山祖茔之侧。从之。

○先是,巡按·陕西·御史季春同、都指挥费梁、左·布政使柳应辰、按察使谢罃审录,误释重囚。至是事闻,春与应辰已迁官。上命:“逮治罃等,而春与应辰纪录如律。”

○夜,月犯斗宿西第三星。

○庚子补荫故·工部·左·侍郎陈政子望为国子生。

○太监陈宽传旨:“御马监·太监王宏管神机营·右掖·三司,寻命宏管本营·左掖,并耀武营张景昌管·右掖·三司。”

○夜,流星如弹,色青白,有光起自牛宿行丈余发光如盏,东北行至垒壁阵尾迹炸散。

○辛丑刑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何鉴奏:“清查过荆襄、南阳、汉中等处流民,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余户七十三万九千六百余口。其愿附籍者,请各给户由,收入版籍;愿还乡者,量宽赋役;如有产业已成,既不还乡,又不附籍,两相脱漏影射者,勘明籍贯,将各丁产造册在官,一体给与户由,过税当差;原系军匠灶户,填注卫所局场,仍查各原籍户丁,听继帮贴;又编造黄册奸弊多端,请令所司查照先年编排迁民里社,起科钱粮,及今次清出顶补旧里,增编迁民,俱与土民里分一例造册;如有将殷实者,诡在畸零,或将逃绝者,伪当正管,或隐漏税粮,或卖放人户,及买田不过割者,书手发戍边卫;又外来商贾并仕宦人等,买田住久,并本处富豪之家,有田无粮,遗累小民,宜行查勘,以均田赋。”户部·尚书 韩文等覆奏,上曰:“黄册奸弊,尔等再议以闻,余如所拟。”

○太监陈宽传旨:神机营·左掖·太监马永成调中军·二司,管练武营;兵仗局·大使孙和管神机营·右掖。

○命:“大宁·前卫·指挥使江谅守备涿州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壬寅泰陵成。其制:金井、宝山、明楼、琉璃照壁各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门三座,香殿一座为室五,左右厢纸炉各二座,宫门一座为室三,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五座,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各一所。

○以泰陵成,遣驸马·都尉游泰、崔元、林岳祭告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驸马·都尉黄镛祭告后土之神,工部·左·侍郎李鐩祭告天寿山之神。

○文武官、平江伯陈熊 等四百四十四人失朝,各夺俸一月。学士刘忠以是日经筵进讲,特允之。

○癸卯制敕房办事,太常寺·少卿刘棨为其父陕西·按察司·副使刘瀚乞葬。上以棨在春宫,书办效劳,特予之,不为例。

○甲辰遣行人存问致仕·南京·工部·尚书 胡拱辰。赐之敕曰:“卿以优裕之才,清慎之操,剔历中外,多历年所,茂著劳绪,为时名臣。既遂退闲,懋修靡懈,德望愈隆,寿考康宁,年跻九十,完名盛福,求诸今盖仅见焉。朕方孝奉两宫,推恩臣庶,爰稽尊贤养老之典,特遣行人赍敕存问,并赐羊酒,仍令有司月加食米二石岁,加人夫二名,以示优春。卿其体朕至意,颐餋天和,益延寿祉,表仪乡郡,以为国之光,故谕。”

○丙午驸马·都尉马诚奉命往南京,祭孝陵等陵。至东昌,足疾不能行。奏至,命:“南京奉祀,驸马·都尉杨伟代之。”

○升府军卫·带俸·署都指挥·佥事 李隆为中都·留守司·正·留守,孝陵卫·带俸·指挥使梅纯为署·副留守,神策卫·指挥·同知詹济协同·佥书管事。

○丁未南京东安门皇墙脊瓦并大报恩寺塔,以雷震而损。守备·太监傅容等既修葺皇墙乃奏,欲并修寺塔。工部议:“根本重地,雷震禁垣。其灾非他所可比,天心示戒,祖宗之灵,恐亦弗宁。若复修理寺塔,兴土木之工,劳军民之力,非所以答天戒也,愿已之。”上是其言,诏:“南京灾变非常,朕心祗惧。其令守备等官同加修省,以回天意。”

○先是,遣翰林院·修撰伦文叙 使安南。至赣州,闻父丧,具疏以闻。命:“编修鲁铎代之。”

○移紫荆关·把总指挥于大龙 门口增保定、茂山等卫所官军二百六十人。移倒马关把总指挥于插箭岭口增真定、定州官军一百五十九人。以二口要害,虏尝由此出没故也。

○六科、十三道俱言:“频年以来,征歛无艺。土地所产者,既疲于额外之供,所不产者,复困于陪纳之苦。湖广、四川,杉楠大木宜停取。凡非土产者宜勿浪派,他工料亦宜以荒旱暂停。”工部会议言:近年工役繁兴,民力甚困。今后凡不急之工,俱不许奏扰修理。其非得已者,听本部酌量派办。湖川木植已到水次者,可以渐解京。余大木及尚在山中未出者,俱暂停止。从之。

○御马监·太监陈贵奏:“各马房马多病,恐风水不利,乞相看迁改。”上许之,命钦天监官倪谦 往视,因谓:“其中檐水相射,房舍及众塔错列,有伤生气,宜迁改修理。”给事中陶谐等言:“马房建立已百余年,贵一旦归罪风水,欲事迁改。盖假公营私,图屋宅之新,以极便安。因土木之兴,以肆侵克耳。而谦 等敢辄阿附,俱宜治。”工部·尚书 曾鉴等覆奏,上命如前旨修理。鉴等复执奏谓:“马房原系钦天监相看营造,制已定。今称房屋塔座有碍风水,必其后任意所增,宜令拆毁改正,葺以已赀。庶牧餋无妨,而民不劳费。”从之。

○戊申遣太常寺官祭东岳太山之神。

○尚膳监·太监刘杲以病乞监督京仓。许之。户部·右·侍郎陈清、监察·御史朱廷声各奏:“仓场近岁添设冗员,明诏方议裁革,岂可复增,以失信于天下,请罢杲勿用。”不从。

○是夜,山西·太原府有火光大如斗,坠宁化王府殿前,空中见红光,如弯弓长六七尺,旋变黄又变为白,渐长至二十余丈,光芒亘天,移时而灭。

○乙酉辽东·广宁墩台有火,发于旗竿,凡六处。

○顺德府·沙河县民秦友智妻杨氏一产三男,命给赏分养如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