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猫儿当家 > 第50章 第 50 章

猫儿当家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九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0:01 来源:文学城

050 半道有奇遇(下)

赵氏兄弟路上拾得巨款,自然不是什么天降大运,这是小猫猫的手笔,赵五郎帮了她的忙,替她省下一番波折,她便不介意送他一份机缘,了断这场因果。

好吧,主要也是她不缺这点银子。

说起来赵家跟苏家还真有一点缘份,赵老爹在茅家镇上的活计,便是帮人种蘑菇。

蘑菇坊并不自己种蘑菇,蘑菇坊主要是培育菌种,然后将大部分菌种以“赊账”的方式分发给左近乡民,这些人家将菌种养成蘑菇,一部分用于偿还菌种债务,剩下部分则卖还给蘑菇坊,以此获利。

正常情况一包菌种至少产出三茬蘑菇,五成用来还债,剩下五成卖给蘑菇坊,净入60铜子。

而蘑菇每隔二三十天便能收获一茬,三茬至多三个月。

三个月得60铜,看似不多,到码头扛三天大包就能挣到,但是,架不住这钱好挣啊。它不累人,还不用风吹日晒,便是老人孩子都能做,何况蘑菇坊又没说每户人家只给赊一包菌种。

有那能干的,20天出一茬蘑菇,一包菌种收四茬,都不用三个月,稳稳便有100钱入手。

以上,只是一干草民的算法,而在茅家镇一众小管事大伙计眼里,这点蝇头小利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味了。

偏偏他们还都近水楼台,各自都弄到三五包菌种的份额,放弃吧,不甘心,不放弃吧,家眷都在乡下,难不成还要自己种蘑菇?辛苦三个月,得钱60文?

便在这个时候,在码头扛活的赵家老四赵麦青帮大家出了一个主意:把菌种集中起来,雇人来种。

众人一算账,确实是个好主意:人工便宜,种蘑菇又是个轻省活计,包两顿饭,每个月再给100个铜子便足够了。这些钱摊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也就几个铜子,余下的便是尽赚,虽然赚的不多,但白来的铜钱没人会嫌弃。

于是,茅家镇外多出一个破落小院,院里两间低矮窝棚,这便是专门用来种植蘑菇的地方,而赵老爹,便是那个专门种蘑菇的种植工,这便是赵麦青帮自家阿爹找到的活计。

赵老爹带着妻女住在旁边的茅草屋里,赵阿娘和赵三妹还接些缝补浆洗的活计,再加上赵四郎的脚夫力钱我赵大仓的短工工钱,一家人勉强混个六七分饱,比之大多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赵家的日子要好上许多。

今日一大早,赵大郎带着赵小五匆匆敲开小院院门,看到两个儿子,赵老爹先是一愣,继而冲长子镇定点头:“进屋再说。”

二人进到屋里,见小五掩起房门,赵三妹极有眼色地拿起扫帚去到院外假装清扫。

屋子里,大郎将事情简短说了一遍,赵大娘飞快点亮油灯,这油灯平素就是个摆设,今日终于派上了用场。

父子三人凑到油灯下细细查看起银票,须臾之间三个人同时呼吸急促,脸色胀红。

赵家阿娘急的不行:“到底是不是银票,你们倒是吱一声啊!”

赵禾头不太确定地看向兄长,银票于平头百姓来说是个稀罕物,他和阿爹认识的大字很有限,家里只有大哥正正经经上过一年私墅。

赵大仓深吸一口气,从阿爹手上接过银票,又细细看了一遍,将其中两张递还给阿爹:“这两张都是五两,一共十两。”

然后,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最后这张银票的票面,那不舍和爱恋的模样,若是屋里还有不明就里的陌生人,只怕都要浑身恶寒。

赵家这几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银票上面,没人在意赵大郎的举动。

好一会儿,赵大郎才半闭了一下眼睛,如同上刑场一般将银票递给阿爹,道:“这一张,足足二十两。”

屋里几人的呼吸又一次急促起来,赵老爹看着手里三张银票,半天做声不得。

赵老爹说是老爹,实则刚刚四十出头,以前他家在村里也算是殷实人家,上好的田地足有十五亩,不然也没可能送长子进私墅了。所以,他不是没见过银子,当年为了给大郎购买习武大药还卖过一亩田地呢。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三十两啊,这可是救命的三十两!

好似惊喜来的还不够大,赵大仓又从怀里摸出一个钱袋子,打开袋口,接二连三从里面倒出一块又一块白花花的银锭子,一并递给赵老爹:“这里还有现银,我数了数,一共十三两六钱。”

旁边赵阿娘一把捂住嘴,竭力压下喉咙里的呜咽声。

屋子里落针可闻。

好半天,才听到赵老爹哑着嗓子道:“我们得想法子尽快离开江安县。”

赵阿娘不住点头:“对,走远点,想办法重新立户,这银子足够买下几亩好田了……”

赵老爹却坚定摇头,断然道:“不,不买田。家里要重新送大郎去学武,他有天赋,以前是没银子买不起大药,然后又叫灾祸给耽误了。看看这世道,不管会不会乱,不管老天爷下不下雨,我算是看明白了,只有大郎习武有成,我们一家子才有活路。”

……

同一天清晨,旭日东升,茅家镇镇东头的住户们走出家门,先看天色,后骂老天爷。

这贼老天,热就算了,它还不下雨,这是打定主意要将田里的庄稼都活活晒死吗?还让不让人活命了?

不过,在一众牢骚满腹中总归还是有那几个异类,这几人笑眯眯跟邻居打过招呼,背起手,踱起方步,在一众艳羡的目光中施施然走出镇子,走向官道那边的双扇大木门,加入到大门外面等候的人群中。

仅仅是在一年半以前,这里还是一大片农田,路边稀稀疏疏住着几户人家。

如今那些农田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简陋草棚,草帘作墙,低矮潮湿,跟流民营一个式样。不过,流民营一眼望到底,这些草棚的外面却围了一圈高高的土墙,遮挡住所有的窥探目光。

辰正时分,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围墙上的厚重木门打开,几个少年冲到门外,冲着人群高声叫喊:“不准争抢,都在原地呆着,叫到名字的进来……”

木门后面有一块空地,空地正中支着一个四面漏风的草棚子,棚下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左右各有两个少年,少年脚边放着一溜大箩筐,箩筐里面堆满菌种布包。

苏有林坐于八仙桌后,看着手上花名册,开始喊号:“张二狗,两包;李石柱,三包:许山娃,三包……”

随着他的唱名声,几个男人走出人群,一溜小跑进入大门。

他们来到桌边,从少年手中接过菌种包,并在少年的注视下将带来的空布包放入桌上的小竹筐里,然后来到苏有林面前,谦卑恭敬地在名册上按下自己的指印。

苏有林一次只叫八个人,等到这几人按下手印才叫下一组,整个过程紧凑有秩。

这里,便是现今风头正盛的蘑菇坊,而门外这群男人,便是获得了蘑菇种植资格的幸运儿。

谁都不是傻子,自打蘑菇坊开始往外赊菌种,大家便将账目算的明明白白:

一个月轻轻松松呆家里就能挣得20文钢钱,这等好事,错过了这个村,上哪儿找下家店去?

他们可不是米粱帮的管事,平常时候一文钱都要省着花,没人觉得20文钱是鸡骨头。

若是运气好能够赊它七包八包的……啧啧!

所以消息一经传出,茅家镇连带周边几个村子全都炸了锅,奈何僧多粥少,为了拿到菌种大家也是拼了,有上门送礼的,有拦路攀交情的,还有当街下跪卖惨的……前年冬天,苏有林不得不躲到蘑菇坊的围墙里面,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回家。

便是到了今日,蘑菇坊早已步上正轨,苏有林仍要面对各种托情,其他人还好,九里村苏家那边却着实是棘手。即便断了亲,他也不敢不认苏老坎姚氏这对爹娘,最后还是米粱帮出面才让苏家人老实下来。即便如此,他还是将发放菌种的地方由大门外移到大门内,以此避开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跟往常一样,苏小猫悠哉游哉自蘑菇坊大门外面经过,视线往人群中一扫,很好,没有苏家人,他们这是终于认清了现实吗?

她没看到苏家人,目光轻飘飘扫过人群中的赵家兄弟,注意力随即转到路边某个破旧小院,骨瘦如柴的半老女人正站在门扉的阴影里,沉默注视着官道那边的热闹人群。

小猫眨眨眼睛,收起潜行术。

妇人目光随之一凝,也不知是她天赋过人,还是仇恨可以强化一个人的感知,转眼间她的视线便精准落到小猫身上,无神的双眼陡然睁大,表情也在一刹那由木然转换成狰狞。身体却是下意识往院里缩了缩,将自己藏到阴影更深处,只用一双阴冷的眼睛死死盯着猫儿的背影。

这人便是当年那个被苏牙人买通的船家的媳妇,以前她跟儿子站一起,母子俩一起死盯苏猫。

——好像有一阵子没有看到她儿子了……猫儿后知后觉的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