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庭芳 > 第16章 第16章

满庭芳 第16章 第16章

作者:榆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49:02 来源:文学城

从祖母的松鹤院出来,顺着檐廊走上数步,就到了偎雪坞。

一进偎雪坞,就瞧见院中拢共也就三四间房,四壁青砖高墙,除了她们进来的这个门,另在左侧开了个小巧的葫芦洞门。

葫芦洞门形似葫芦,极小、窄,只可容一两人并排通过。

林稹就沿着那葫芦洞门望出去,只瞧见水磨方砖,旁有几丛苍翠芭蕉,还能望见地栽的兰草和苍柏。

草草一估,隔壁院子光宽度就是偎雪坞的三倍。

林稹瞧着,颇有些不解,好端端的两个并排的院子,怎么造得一个太大,一个太小?

思及此处,她又张望了几眼,越看越觉得这偎雪坞倒像是隔壁院子分割出来的。

林稹思及此处,指着葫芦门,笑问道:“王妈妈,这小门连的是哪处院子?也能通来偎雪坞吗?”

王妈妈便笑道:“是疏香院,馥娘、窈娘和……闰姐儿的院子。”

馥娘、窈娘和闰姐儿?约莫是二房其他小娘子?

林稹虽觉得好端端一个院子被割成两个,很是奇怪,却也没多想,只是继续打量。

偎雪坞左侧是葫芦洞门,右侧便是一堵高墙,墙角有一棵参天的大杏树,茂盛的枝桠甚至探过高墙,延伸到外头去。

林稹一时好奇,“墙外是哪里?”

王妈妈一面招呼几个健妇抬着衣箱,一面笑道:“墙外头就是隔壁人家了。韩相公家。”

相公家?林稹恍然大悟,怪不得隔壁门庭若市,车马盈门,原来是宰相家。

她既来了汴京,叔父又是御史,父亲也要科举,多少总要关心朝堂事。

林稹正要细问,却听得王妈妈笑问道:“二位小娘子可要挑一挑房间?”

这院子里拢共也就三间房,一人一间,中间的那间多半是拿来会客用。两人能挑的,无非是靠左侧小门还是靠右侧高墙。

“我先挑!”娇姐儿抢先一步。

林稹没搭理她,只是细细打量。这一看之下才意识到,因着靠墙处有一株杏树,难免有些挡光。

“我要左边这间。”

果不其然,娇姐儿挑了临葫芦小门的这间,还嘟嘟囔囔的:“从前家里全是桑树。风一吹,晚上烦也烦死了。我可不要再住在树旁边。”

王妈妈讶然挑眉:“怎么会在家里种桑树?”

“为什么不能种?家家户户都种啊。”娇姐儿很不解。

这话呛得王妈妈一时哑然。

林稹只好替两人解释:“虽说桑音同丧,在家里种桑树意头不好。可乡下地方哪顾得上这个?多种些桑树就能多收几锭蚕丝。说到底,不过是生活所迫罢了。”

她坦坦荡荡的穷,闹得王妈妈都不好说什么,只能尴尬地笑了两声,打圆场道:“是老奴不懂事。”

林稹也客气道:“湖州与汴京风俗迥异,叫妈妈见笑了。”

王妈妈眉眼便舒展了些,又笑问道:“可是大娘子住右边,二娘子住左边?”

娇姐儿正要点头,林稹偏生插话道:“可否容我和娇姐儿商量商量?”

王妈妈自然点头。

林稹就把不情不愿的娇姐儿拉到墙角,低声道:“我也想住左边那间。”

“不成!我要住左边!”娇姐儿连连摇头,“你要是也挑左边,我就告诉娘去!”

林稹便不疾不徐道:“长幼有序,你要是不让我先挑,我就告诉爹去。”

“你!你怎么这样!”娇姐儿气得跺脚。

“你要想先挑,也行。”林稹嘴角微翘,“爹上京后,娘每个月都给你零钱,这些钱我是没得拿的。你要是肯分我一半我就让你先挑。”

“不成不成。”娇姐儿心疼坏了,眉头紧皱,连连摇头,“我就剩下二十文了。”

“所以娘真的每个月都给你零钱?”

“你、你又骗我!”娇姐儿被诈得瞠目结舌。

林稹瞧见她那副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笑道:“现在,你要是不想我去爹那里揭发……”

说着,她摊开手掌,只笑盈盈望着娇姐儿。

娇姐儿憋了一肚子气,又没办法,不情不愿道:“只给你十文,你既要让我先挑,也不许去爹那里告状!”

“行吧。”林稹便点头,“一会儿安顿下来了,你记得把钱送到我手上。”

她穷到浑身只剩下一文钱了。十文虽少,也是笔进项。

娇姐儿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头。

见两人挑好了,王妈妈即刻遣人去安置笼箱,又指了指身后跟来的两个天青色比甲的女使,说道:“这二人一个叫枣花,一个叫芙蓉。是夫人特意遣来照顾二位小娘子的。”

那个叫芙蓉的,生得白净,此刻上前一步,笑盈盈张嘴,利落道:“奴婢芙蓉,见过大娘子、二娘子。”

枣花就显得木讷些,生得也黑瘦,站在王妈妈后头,声如蚊讷:“枣花见过二位小娘子。”

林稹便对着两人笑笑。

一旁的娇姐儿交了十文钱,这会儿正不高兴,非要赶在林稹前头选女使:“我先挑!”

不行,林稹摇头。

这是另外的价钱。

她伸手,五指微张,对着娇姐儿比了个“五”。

娇姐儿瞧见了,一时心疼钱,一时又想起娘再三叮嘱的,不能丢脸。

这要是带个黑瘦丫鬟出门,脸都丢没了。

她不情不愿点了点头,“就要芙蓉罢。”

芙蓉便站出来,笑盈盈的,“二娘子好。”又站去娇姐儿身后。

林稹就招呼道:“枣花,你跟我来。”

一行人分作两拨,各自冲着自己房间去了。

入得房中,瞧见四壁干干净净,唯最靠墙一张六足如意彩绘床,悬着藕色帐子,旁有个盝顶四抹门圆角柜,约莫是拿来放衣裳的。

再过去就是个小巧的雕花鉴台,上头搁了一面铜照子。

林稹余光扫过那铜照子,却没说什么。

临着长格眼窗的是卷云纹清漆长案,挂一幅河溪山水图,一旁摆了个青绿花觚,插着一丛含苞待放的小荷。

瞧着倒是精心,只是林稹一见房内的装扮便哑然失笑。

先不说这些家具的料子都不太好,似有些开裂,单说那帐子,隐隐绰绰的,还有些味儿没散干净,多半是库房里堆久了。

再说了,如今已是五月仲夏时分,那山水图上尽是枯枝败叶,分明是秋日。哪儿有夏天挂秋日山水图的?

要么是库房里没合适的画了,要么是不上心。

只是自家前来投奔,人家又是好吃好喝的招待,又给地方住,感谢都来不及,哪儿还能挑三拣四呢。

林稹面不改色地行礼:“还请王妈妈替我谢过叔母,劳长辈费心了。”

“使不得,使不得。”王妈妈赶忙侧开半步避开,舒展了眉眼道:“哪儿能叫大娘子来谢呢,本就是应该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王妈妈这才带人走了。

室内只剩下林稹和枣花两人。

林稹就笑着去看枣花。

双手已洗过了,但皮肤粗粝,指缝略黑,有泥,是个做过粗活的。

一见林稹看她,枣花赶忙去倒水,瓮声瓮气地递过去:“大娘子喝茶。”

林稹见她拘谨,便玩笑道:“枣花,我生得黑,你也生得黑。我们黑娘子配黑女使,正是天生一对。”

枣花忍不住咧嘴一笑:“大娘子说笑了。”

“这可不是说笑。”林稹神色严肃,“到了晚宴那会儿,你可要记好了。”

见她神色这般肃穆,枣花也不敢笑了,连忙道:“大娘子尽管吩咐。”

“晚宴结束以后,你得牢牢跟着我。要不然到了黑灯瞎火的地方,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这可不好。”

“大娘子戏弄我!”枣花嗔道。

林稹便笑出声来。见她不拘谨了,这才细细问起枣花的出身。

原来枣花是大厨房里的烧火丫头,因为殷氏要调几个人过来伺候,没背景没人脉的枣花就被推来照顾她这个破落户。

“那芙蓉呢?”林稹好奇道,“她也是厨房的?”

枣花摇摇头,“芙蓉姐姐原本是伺候大郎君的,因着年岁大了,不好再留在大郎君身边,这才来的。”

“这位大郎君可是叔父的儿子?”

枣花点点头,“正是琨大郎君。”

林稹全懂了。方才在松鹤院里,钱氏说过琨哥儿快要说亲了。如此一来,俏生生的芙蓉就不好留在琨哥儿身边。

殷氏顺势把人打发来了二房。

没背景的枣花,被打发的芙蓉……只怕偎雪坞里其他两个负责扫洒的健妇,也都是殷氏不要的人。

林稹倒也不在乎,又打探起其他情况:“枣花,我初来乍到,这府里到底有哪些主子,你可知道?”

枣花虽是个烧火丫头,但大厨房人来人往,是个主子都得来这里拿饭吃,消息最是灵通。

她就一板一眼地开始数:“老夫人、郎主、二夫人、琨大郎君、玮二郎君,还有馥大娘子、闰二娘子……”

林稹就听明白了,二房共计两子三女,即琨、玮两个哥儿,馥、闰、窈三个姐儿,都不曾成婚。

细细探问了一通府里的情况,林稹也有些累了,便道:“枣花,我先去睡会儿。这里没什么要伺候的,你要是累了,也去歇歇。只记得在申时三刻前把我叫醒就好。”

林稹生怕睡过头,错过了晚上的接风宴。

见枣花点了头,林稹径自去歇息。

窗外风弄杏梢,碧叶飒飒。

林稹一觉酣眠,昏昏沉沉间听得外间似有人声。

“大娘子可醒了?”听这声,似是王妈妈在问枣花。

林稹睁开眼,呆坐了一会儿,这才撩开纱帐,起身,下床,趿拉上布鞋,往外走。

清漆长案上搁着铜盆、铜镜、牙刷子、香药等等。

见她洗漱完,王妈妈赶忙道:“大娘子,夫人想着二位来得匆忙,恐怕没带多少东西。特意叫我送件衣裳来,晚上家宴正好能穿。”

林稹客气道:“劳烦王妈妈替我谢过叔母。”

王妈妈不由得笑起来:“大娘子客气了。”说着,便吩咐身后女使端来衣裳。

林稹瞧了瞧,这料子,轻薄飘逸,应当是纱罗。

衣裳繁琐,配饰又多,林稹尝试着自己穿,偶尔再请王妈妈和枣花搭把手。

然而一上身,林稹就发现袖子有些长。

她略一思忖,便知道这衣裳多半是旁人穿过的旧衣。无外乎是馥娘、闰姐儿、窈娘这三个人的。

林稹倒也不在乎,乡野人家,一件衣裳姐姐穿不上了,改小了给妹妹穿也是常有的事。

况且殷氏白送了她一件好衣裳,她总不能不识趣罢。

见王妈妈尴尬的样子,林稹就出言解围道:“妈妈,这环佩要怎么系?”

“哎,奴婢来就好。”王妈妈赶忙应了一声。

待把最后一枚水晶环佩悬在腰上,林稹下意识看了眼铜镜。

王妈妈顾念着方才的尴尬,赶忙安慰道:“大娘子底子生得极好,胳膊也白净细腻。只是脸和脖子稍晒黑了些。到时候捂一捂,白回来,保管好看。”

林稹发笑,她看铜镜可不是为了这个:“王妈妈,你不必安慰我。我成天在外头干农活,风吹日晒的,能好看到哪里去。”

她这么坦诚,倒把王妈妈弄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关键是王妈妈真没骗人,林稹底子好,也就皮肉被晒得微黑。即使如此,也当得起一句黑里俏。

若捂白回来,保管是个顶顶的美人。

所幸林稹也不想难为她:“我这边都弄好了,妈妈尽管去娇姐儿那里。”说着,坐在圆凳上,径自开始梳头。

王妈妈赶忙拦下来:“哪能叫大娘子自己动手。夫人特意遣我来,不就是为了我这手梳头手艺吗?”语罢,取了鉴台上一柄红漆榉木梳给她梳头。

一梳到尾,反复数次理顺头发,王妈妈这才开始挽发……乘着这会儿功夫,林稹就和她搭话。

“妈妈轻着些。”

“哎呦!可是弄疼小娘子了?”

“不是。”林稹摇头,“我怕弄痛了梳子。”

“这梳子瞧着比我头发都贵。”

王妈妈被逗笑,轻手轻脚道:“小娘子是主子,可不能这么说。一把梳子罢了,哪能比得上小娘子贵重。”

“那这梳子多少钱啊?”林稹好奇道。

“不贵,三百文而已。”

“三百文还不贵?!”林稹故意睁圆了眼睛,惊叹道:“我们乡下自家做把梳子都不要钱的。果真是汴京,居大不易啊。”

王妈妈笑眯了眼睛,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到底是京城,哪里是乡下地方能比的。”

话一出口,她立马后悔不迭的描补:“说来湖州也是个富庶地方,否则当年先郎主赴任途中,怎么会选择湖州落脚呢?必是那里山清水秀。”

林稹点点头,“妈妈说得是。”

眼看着林稹似乎并不介意,王妈妈又笑笑,打起精神来继续给她梳头。

林稹有一搭没一搭地问:“妈妈,那这个红丝缯发带要多少钱?”

要不怎么说王妈妈是殷氏心腹呢,平日里账册往来她大一半都心里有数。这会儿给林稹报起数来毫不含糊。

“五十文。”

“这个呢?这个胭脂盒看起来不贵。”

“那是檀木的,足要七八百文呢。”

林稹又佯作好奇:“越小的越贵?那这铜照子呢?看起来又大又重,岂不是很便宜?”

王妈妈听得发笑,“铜照子自然是越重的越贵。这面缠枝四花镜是宫中文思院铸的,重一斤二两,买的时候要两贯钱呢。”

林稹听得大为震撼,这个铜镜平均下来一两一百六十六文。

而她买的时候,才一两六十文。

“宫中产的铜照子会格外贵一点吗?”林稹声音都有些颤抖。

“那倒不是,湖州的、建康的、饶州的,都挺有名气的。价钱嘛,也大差不差。说到底也得看照子打得好不好……好了,三娘子,你瞧瞧,流苏髻、飞霞妆。”

王妈妈搁下手里的木梳,立在她身侧,笑盈盈道:“三娘子可喜欢?”

林稹抑制住心里的激动,嘴角微翘,伸手摩挲着眼前缠枝四花镜的边缘,轻声道:“喜欢,我可太喜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1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