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落闲池(第四爱) > 第12章 第十一章

落闲池(第四爱) 第12章 第十一章

作者:房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05:12:13 来源:文学城

我们接着来说说《氓》那个年代下频繁发生的故事吧。

这首讲述一女子不幸婚姻的诗歌,诞生于一个如《野有蔓草》般倡导自由恋爱的时代,后人对那个时代的描述是美好的。所谓‘举案齐眉’,也是为了歌颂那个时代的……爱情?不,是尊卑。

《氓》的第一章,两人于市集邂逅。

台上台下一回眸间,他们就对上了眼。

白小生给公孙杗的第一映像是,娇羞。明明是一大老爷们,磕磕巴巴半天都没一句完整的话。

最后还是杗先问的:“你是来跟我送花的?”

平常送花是对舞伎的仰慕,可在花朝祭时送花,却是告白的意思。

“嗯……但是,我没有花。”白小生来此并无准备,说话也越来越没底气。

“那就请你下次再给我吧。”公孙杗:“下半年的葬花期。我会期待你的最后一捧鲜花的。”

上半年的花朝祭是男子送女子花束表白爱意,而下半年的葬花期,恰好相反。

时隔半年多,他俩再见时,公孙杗都快忘了此事。她在接过白小生的花球时,还在想,跟前这男子好生眼熟。

公孙杗抱着那花球,与白小生散步在河堤边。她见附近男女介成双成对,再看看自己手中的花,这才意识到: “现在是葬花期,不是该我送你嘛?”

夕阳西下,将两人都笼罩在黄昏中。

公孙杗站在河堤上,手捧花球,桃粉色的鱼鳞纹舞裙裹挟着河风荡漾,层层叠叠,印着水面的粼粼波光。

“上次姑娘说,要我最后一捧花。我便天天盼着秋,盼着这最后的花期,来见你。就没在意葬花期的规矩。”白小生

公孙杗:“那我把花给你,就当是我送你的。”

“不可不可,葬花期的花是不能拒绝的。”

“我的意思是,我送你,正如你所说,葬花期的花是不能拒绝的。”

白小生像是被夕阳晃了眼,或者是晃了脑,试探着问:“你送我?意思是……我的那个意思?”

“嗯。我也没别的花,这最后的花期,你可接受?”

那时候民风开放,国家对情爱之事持鼓励态度。那时的爱情来得也容易,两人坐一排,聊聊天,相互见着顺眼就能在一起。

离别时,公孙杗问白小生:“你确定要我?”

白小生:“我确定。姑娘很好,我心甚欢。”

那花球,白小生终究是没拿。公孙杗大咧咧将花球背在肩上,问:“你就不怕是我装的?”

“不怕。姑娘举止温润,如东仙园之名,是落入凡尘的东仙。就是性格率真,与寻常女子家比,很是特别。”白小生

“你在笑我?”

“没有没有……”

而二章,那女子早已陷入情网。

公孙杗是公孙家的大姑娘,东仙园的舞伎,其为人豪迈,正如她的舞姿一般刚柔并济,又不失女子娇媚。只有看过她的舞乐,你才能窥得唐代诗人岑参笔下那句“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一抬手一投足,那都是以生命为歌书写的华章。

这若真嫁人去,那定整个是东仙园的大事。

“你就这么被他那两句蜜言打动了?”家主坐在高堂将苦茶慢饮,垂目着,不去看堂下的公孙杗。

“若非蜜言,我也绝不会动心。”但他说了,公孙杗自然软了。

“杗,你若真有决心,我也无法干涉。”家主行到公孙杗身前,收过她的软剑端举,语重心长的说:“这是我最后的奉劝。姑娘,不要过度沉迷于情爱。男子沉迷情爱容易脱身,女子就很难摆脱了。”

“是。”对此,公孙杗却笑着说:“我就是遇到个比较喜欢的男子而已。若他真有心,木板车来娶我我也愿,若无意,就是八抬大轿我也不顺。”

那时的公孙杗,并不觉得自己会向寻常女子家优柔寡断,也并不觉得自己会为一段感情付出太多。

还没等公孙杗撤步离去,却又听家主说: “姑娘,喜欢一词不可乱说。”

“为什么?”

家主却是一愣,眼神飘忽了去:“没什么。你已经十八了啊。”

公孙杗要离开,家主也不会限制她的自由。她相信公孙杗自有分寸,不会做出越规的事。可那个男子就不一定了。

“哦,白小生,挺厉害啊,什么时候搞了这个妞?”

市集上,公孙杗拿着行李刚与白小生碰上面,就被突然传出来的人声吓了个激灵。

那人长得干瘦,衣服也不好好穿,袒着个肚子就在大街上闲逛,还时不时抠抠肉。

“大哥……”白小生面对那人,瞬间没了笑意。

那人是白大毛,若是不说,杗很难想象他是白小生的哥哥。

他们俩兄弟碰上闲聊了两句,互问对方打算。杗就在旁边的商铺看了会东西,窃听着他们的话。

那位大哥说自己还得回家照顾老母,还叫白小生回去时小心点路上的蛇。

等他们聊完,白小生接过杗手中的行李,拉过她的手,再往下的路,没撒手过。

杗:“你与你哥还在和家人住吗?”

白小生:“是,不过我不常在家里待。我哥留在家里照顾老一辈,我一直在附近教书。”

杗:“那你向我求婚,是打算让我在哪儿住?”

白小生领着杗走出乡镇,步入乡间小路。两道的地里,各家农人忙碌在田埂上,拔竹条,收拾已枯的攀竿豆藤。

“先带你回家,给我娘瞧瞧。日后我们搬镇上去。”

在夜晚来临后,杗坐在院外的石墩上,眺望这月亮与远方。

今夜是最后一场蝉鸣盛宴,与渐枯的荷叶相伴的杗,在凉风中开始思考起未来的打算。

这家是普通人家,虽不算特别穷,但与公孙杗平时的生活水准相比,着实廉价。在她第一次见着白小生的母亲时,她就能在那人眼中见着尖酸刻薄的劲。

白小生的母亲虽然表现得很和善,但自从见着公孙杗后,就一直狠狠地攥住她的手抚摸,虽然嘴上说的满是夸耀她的话,可手上的动作,却给公孙杗一种绑上她身的感觉。

嘶——

干涸的荷塘,有什么东西从中掠过,引得枯枝乱颤。

“谁?”她闻声,举着灯笼探向一旁的枯池。

是……蛇?一条白蛇。

那蛇见了人居然不跑诶。公孙杗一人无聊,就想自我打趣: “你是白娘子吗?”

“什么白娘子?”白小生给公孙杗端来一碗热汤,坐来她身侧,将汤碗拿给她驱寒。

再回神望,那蛇,已经离去了。

公孙杗: “就是你怕的那个白娘子咯~”

白小生:“哪儿有,谁说我怕了。”

“我娘吓着你了吧。”两人聊着聊着,白小生就聊到了自己的家人。

“有点,她拽得太紧了。”公孙杗现在都还能感受到,刚才白家母抓她手的力度。

“她是怕你跑了。”白小生拿过那的手,帮她揉按:“我父亲死得早,我娘就盼着我和我大哥两个成家。可我大哥吧,他比较信佛,随性,对情爱似乎不感兴趣。”

“所以她把成家的期望寄托在你身上了?”公孙杗喝了一口碗中的水,一股苦味直窜脑仁:“咳!嗯……这是什么?”

“这是我娘备的药,说是觉着你体寒,熬给你补气血的。”白小生:“药我尝过了,是有些苦。若你真难以下咽,我去帮你煮些红糖姜茶来?”

“那就麻烦你了。”

至此,公孙杗对这家人的印象逐渐好转,《氓》的第五章也拉开帷幕。

公孙杗的母亲死的早,家中也无有血缘的至亲,他们的婚礼办得简单,为了避免麻烦家中长辈,两人均未要聘礼与彩礼,而是约定不留在夫家住,迁来镇上,过属于他们的生活。

白小生日常都在书院教人习书,余下的,有关生活的一切全是公孙杗在学着附近的妇人打理。

因为担起了家中琐事,公孙杗常被前来讨学的学子们夸一句师母贤惠,可到了旁人口中,就变成了什么都不会的笨女子。

每到这时,白小生是会为她辩护,说她本是贵小姐,能娶着她是自己的福气。说她能如此打理家事已仁至义尽,他已满足。

可公孙杗该说什么呢?她只能笑笑,对所有人点头附和。

这才不是她。她已经很久未跳过舞了。她不喜做这些活,也不愿听别人批判或赞叹 。他们的评判,那成了束缚她为人妻的枷锁。

他们制定的妻子应做的责任,公孙杗背负不来。

她想为自己着想一下: “白小生,或许你不懂,我并不想要你为我辩解什么。”

白小生确实不懂。他明明见着公孙杗是笑着的,却能清楚的知道她不开心。

或许在看见公孙杗丢到桌上的合围时,他该是懂的。可他啊……他或许是有用女儿家的好物件哄杗开心,陪杗出游玩乐,做好了寻常夫君该尽之责。

但杗啊,好想像家主一样,躲入槐花中,一个人,拿一段时光消磨。

【累了,可以逃。会变得半苦不苦的……就好过了……】她碎念着这些旧话,去习惯。

“你为什么要把我的户籍,上在你哥的户籍上?!”公孙杗摔下户籍册,当着官府大员的面扇了白小生一记耳光。

他们已婚期半年,白家母催孙急,杗就想着来查查户籍,看看他们家祖上辈都叫什么,好避嫌。

可这真是不查不知道,这一查——

“对不起,我也不清楚。”白小生自己也被打蒙了,可他知道,公孙杗现在很生气,那他就不能生气,如果吵起来,那可就不止是打一巴掌那么简单。

公孙杗承认自己冲动了,心慌得去捂着白小生被打红的脸:“我们回去问问,问问娘。我记得我们挂户籍时,是娘签的字……”

“我们这的习俗,老大都没娶妻,老二怎么能娶呢。”在和白家母对质时,她是那么的理所应当。她还说:“反正只是挂个名头,又没真要你和大毛在一起,至于嘛。”

“至于嘛?你问我至于嘛?跟我拜堂的是白小生,不是大哥。娘,你也是女人,你怎么能这么险恶。”公孙杗

他那娘也真是可怜,一生都被男人圈养,好不容易熬到男人死了,自己却以为自己站上了最高点,再去把别人圈养。

“你说我恶?”白家母一把揪起杗的耳朵,将她狠狠往地上摔去:“别不知好歹,你嫁来小半年了肚子都没个消息,我还伺候你?我都是见你贞洁,没让你服侍两个男人就已经很尊重你了。”

“娘!”

“我没你这儿子,别叫我娘!”白家母踢了一脚白小生,恶狠狠发话:“我养你这么大,你倒是给我养老了?找个姑娘跑镇上住,留我一老太太在这穷僻地。要不是大毛还照顾着我,你怕是巴不得不见我。”

“娘,你把杗放开。我求你了。”白小生夺过公孙杗,抱在自己怀中。可他又不敢违逆自己的母亲,只能用手护住白家母想要掐她的地方。

“娘,怎么呢?”闻声去,原来是白大毛干完农活回来了。见着自家弟弟和弟妹都被娘欺负着,他便赶忙进来询问事。

“没怎么,你弟媳想回来看看你。”白家母

“哟,我有啥好看的,怕不是回来看娘的。”白大毛杵着个扁担,往屋中板凳上一座,便是一个不羁的浪人模样。

此时的公孙杗已经心力交瘁,再无力鸣泣,由白小生抱于怀中。

这情况,白大毛看都能看出来,是他的老妈子又犯病了。

白小生抱起杗,向他们告别道:“娘,大哥,我先带杗回去了。再见。”

“嗯,我送你们一阵吧,外边正闹蛇呢。”

朝代背景参考秦汉,但服饰参考中唐。

文中提到的唐制鱼鳞裙……我想的其实不是一片式的印花布,而是一片叠一层的舞裙,虽然还是在唐制的基础上,但应该不能完全定义为汉服(所以才说是舞裙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