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 第76章 第 76 章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第76章 第 76 章

作者:木青大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7 15:33:46 来源:文学城

阿爹和项扶苏在京中打探数日,返回邯郸。

阿爹风尘仆仆地进门,我见身旁没有项扶苏,想问又不便开口。阿爹瞥我一眼,心领神会地说:“长戈想一起来,我让他直接回郡衙了。他离开数日,公务堆积不少,我看他忧心得很,只是当着我的面不说。”

我点头,想来如此,又急着追问:“阿哥怎么样了?”

阿爹被阿娘服侍着坐下,端着秦菀奉上的茶渴饮了一大口,方说:“我们一入京,便去冯府找到了冯世子。据他说,那天殊儿的邻桌有个叫杨延庆的令史,此人一贯钻营,特意过来与世子打了个招呼,因而有印象。那日世子注意到,这杨延庆一直在留意听殊儿那一桌的动静。”

我说:“那八成便是此人了!”

阿爹说:“我们也是如此想,不过在动身去找杨延庆之前,长戈将殊儿的字画诗文拿了好些出来,请冯隧大人和世子赏鉴。冯大人一看之下,十分惜才,就让世子与我们一同去找杨延庆,还说会在朝堂上为殊儿美言。”

秦菀赞叹道:“这项扶苏真正心细如发、思虑周全。”

阿爹说:“是呢,我与长戈同行这几日,眼见他为人处世,一桩桩、一件件下来,真正是难得的,莫说殊儿不如他,怕是连我这一把年纪了,也没有他慎密。倒像是别人做事看三步,他已看在十步之外一般。我料他日后在官场上,必然还有一番作为。”

我听阿爹赞赏项扶苏,心中难免甜蜜,不过此刻更关心的还是阿哥,便追问:“然后呢,那杨延庆可承认了吗?”

阿爹:“若不是冯世子在旁,恐怕多半不认。去的路上,长戈已经与冯世子商议了对策,那杨延庆举报你阿哥和王家子弟,无非想换个功名。如今只要他承诺判案时有一说一,不添油加醋,也不需他改口翻案,否则便是得罪了秦、项、王、冯四家。如此软硬兼施,他自然是保证了。”

“后面长戈又带我去见了司马迁大人,司马大人端方君子,名不虚传,也是承诺从中斡旋。又想办法进蚕室见了殊儿一面。”

“殊儿怎么样?”阿娘捂住胸口、紧盯着阿爹问,身体微微发颤。

“消瘦了些,身体倒是无大碍,也没被用刑。还要多亏了长戈多方打点。”阿爹说。

阿娘“哎”了一声,泪如雨下,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放下心来。

阿爹交代完毕,看上去满面疲色,阿娘就命人安排沐浴,并令小厨房做吃的端上来。我和秦菀正预备出去,阿爹对我说:“我方才已经与长戈说定,让他不日便来提亲。”

“什么?”我一个紧急停步转身,后面的秦菀直接撞了上来,两个人的脑门都撞疼了。

我一手揉着自己的脑门,一手揉着秦菀的,眼睛却看着阿爹:“阿爹,您方才说什么?”

阿爹累得简直都不想多说一句话,摆了摆手,说:“他来提亲,不是正如你的愿。也不用准备什么,你且等着吧。”

“您……您和阿娘不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阿娘在旁边倒是毫不意外的样子,简直还有几分欣慰欣喜。

阿爹说:“你莫要以为是因为长戈帮了我们家,我便将你作为谢礼。实是这一次我看明白了,他看上你,是我秦家的福气。你日后嫁过去,好好地相夫教子,多听郎君的话,千万别给长戈添乱。”

我啼笑皆非。阿爹当初看不上项扶苏时,就视他为洪水猛兽;如今对他欣赏有加,又把我这个亲生女儿贬入泥里。

阿娘居然也在旁边帮口:“幸好我们一开始没有把话说死,否则可就耽误了一门好姻缘。”

我和秦菀从主房中出来,她对我说:“你如今可开心了。”

我含愁说:“阿哥的事情放在这里,如何开心的起来?阿哥不回家,我也是没心思成亲的。”

“无论如何,出事时家中有个能帮忙的男子,还是好的。”秦菀说话的样子若有所思。

几日之后,项府果然正式登门提亲。

上门的是邯郸城里有名的媒婆。按理,提亲还该有一名本家亲戚,不过项扶苏家族飘零,阿爹阿娘都理解,不仅一口答应了亲事,还请媒婆坐下喝了杯茶。

媒婆喜笑颜开地商定了正式下聘的日期,到了那一日,和聘礼一起登门的,还有我那素未谋面的未来婆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项扶苏的母亲。她穿着枣红色撒金曲袍,显是很重视这次会面。虽然隔着屏风,仍然可以看得出年轻时的美貌,只是声音低柔,还有些怯生生的。

她提到项扶苏与我的亲事,说本以为自己要眼看着儿子绝后,没想到二娶能娶到我这样的,实在好运。

这话听起来实诚到有几分天真,阿爹阿娘相视一笑,立刻喜欢上了这位准亲家。那天他们留项扶人坐了良久,我躲在屏风后面,从未来婆婆口中,听到了好多项扶苏小时候的事情。

项夫人说,项扶苏的父亲在他七岁那年就因病过世,之后母子俩守着薄产过日。虽然花销极俭,项夫人可从不愿省了项扶苏读书的开销,从来都是找最好的夫子、入最好的私塾。

有一次换了个私塾,项扶苏说管午膳,每日不让母亲早起照料,自己天刚亮就起,喝几口水、拿一块凉饼就走。如是过了一年,项扶人才知道自己被骗了,私塾哪里管什么午膳,项扶苏就是每日用一块凉饼撑到散学,想要为家里节省些银钱,也为母亲节省些操劳。

项夫人说到这里,语带哽咽。我在屏风后也红了眼眶,想着那小小的少年,恨不得能够穿越时光去给他送吃送喝。

阿娘说:“这孩子真懂事,让人可心疼得很!我说句体己的话,你一个人带着他这么些年不容易,就没有合适的人家——还是为了长戈,一直没有再嫁吧。”

项夫人说:“他倒是一直劝我,若有合适的人家,不必守着。还是我自己图清净。后来他长到九、十岁,就日渐得夫子的赏识,允他在私塾里帮着讲学,得些报酬。再后来他又替人代笔、润色,日子也就拉扯着过来了。”

阿爹点头赞道:“孝悌之行,仁义之本。长戈心性端正,如今羽翼渐丰,正是高飞之际。”

项夫人说:“他从小就爱读书,前段时间和我说又在考学,具体考的什么,我也不大清楚。”

阿爹说:“是博士官吧,小英告诉我们了。最近也该放榜了。爱读书是好事,长戈这样好学,我们应该高兴。”

项夫人嗟叹:“就是太辛苦。这孩子自小一苦读就眼见着消瘦,无论吃多少也克化不动。不过他考这个……什么官,也是为了小英,他说,他如今的官职是赵侯找人荐的,日后小英嫁过来,总归难免不自在,要考个别的官,挪一挪才好。”

原来项扶苏一心考博士官,还有这么一层深意。他从未对我说过,我也未想到,竟是都为了我在打算。

阿娘说:“这孩子考虑得周到!”

项夫人说:“他啊,我是从未见他这样喜欢过哪个姑娘。可惜我没福气,还从没见过小英。”她说着,满脸遗憾,一点也没想到我此刻就在咫尺之外的屏风对面。

阿爹阿娘又对视一眼,阿娘说:“我们也不是死守礼节的人家。就叫小英出来见一见,又何妨?”

阿娘冲着屏风轻唤:“小英,你就出来吧。这里横竖没外人。”

我听到阿娘的呼唤,深呼吸了一口,压抑了一下脸上的红晕,就从屏风后慢慢地走出,走到项夫人的面前,也不好意思抬头,冲着那枣红撒金的群裾跽坐下,拜了一拜,说:“见过项夫人。”

她向前移过来,激动地握住了我的手。我一抬头,和她的眼睛对视,她笑得鱼尾纹都挤出来了,突然又掉下泪来,将我一拉,半拥在怀里,说:“小英,好孩子。”

我被她搂着,丝毫不觉得突兀,反而觉得有种天然的亲近,好像已经见过好多回了似的,也落下泪来。

项夫人牵着我的手回了座位,款款对阿爹阿娘说:“亲家别笑话,我见到小英,心里实在欢喜。你们有所不知,从前我住在关内侯府中,见着长戈与他前妻相处的光景,心中实在难受……本以为他这辈子是遇不着好姻缘了,怎么想到能有小英……”她说着,又如珠似宝地抚摸我的手,说:“这孩子长得真好看!”

阿爹阿娘也深受感动,阿爹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长戈这孩子,我很喜欢。小英以后嫁过去,要听夫婿的话,孝顺婆母。”

“嗯。“我含羞应了一声。

阿爹又说:“那这婚礼,就请亲家母在黄历上择个好日子?”

项夫人说:“我自然是想早一些的。但长戈说,一定要等小英阿哥回家后再办婚礼。”

我其实心中也是这个意思,与项扶苏想到一起了。阿哥若不回家,我实在没心思出嫁。

阿爹叹了口气:“这孩子的心意我明白。只是……”

我插话道:“阿爹,阿哥很快就会回来的!”

阿爹看我一眼,阿娘擦着眼角。

阿爹终于把原本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说:“很快回来,很快回来……”

项夫人走了,临走前将手下的羊脂玉镯抹下来,套在我手上,说:“我的首饰不多,但这是个好的,是长戈阿爹留给我的东西。”

我看那玉镯,光润凝练,宛如刚刚切下的羊脂,洁白中又透着隐隐的淡黄色,真是上好的宝物。我知其贵重,但因为是长辈祖传的,也就没有推辞,低头说:“小英定妥为保管。”

项夫人的马车消失在街角,我摸着手腕上的羊脂玉镯,从今往后,我就是个订了亲的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