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论报恩的正确姿势 > 第16章 过继05

论报恩的正确姿势 第16章 过继05

作者:蒋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20:26:50 来源:文学城

十一岁的邵二郎将要入学,才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名字。

过继一事,族里自然是知晓的,当初也请了众人见证,只是邵太爷一心想要为得来不易的孙子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便打算先过继告慰祖先,等取好了名字再上族谱,谁知道还没等邵太爷决定下来,他就过世了,之后的守孝,也就没有人想起取名和上族谱的事情。二郎是他在顾家的齿序,邵家只有他一个,只是二郎叫习惯了,便沿袭下来,只是改了姓氏而已。

等到他要去屏山书院,董氏才想起这一遭,只是她已经老了不能出行,邵庭的话——胡氏又不愿意邵庭管邵二郎的事情,董氏便让邵二郎自己去往族里找族长族老记上族谱——然而,她也是此时才想起,孙子居然没有名字。

有心让邵庭取名,邵庭因为擅自做主提议去屏山书院的事,早已经惹怒了胡氏,此时哪里还敢再管这个儿子的事情,胡氏自己不识字又喜欢冷嘲热讽,董氏虽然识字但是毕竟也有限,一家子乱糟糟的,直到邵二郎出行,名字还没有定下来。

董氏便让邵二郎自己决定,邵二郎眼看着邵庭与胡氏时不会对这件事上心,苦思冥想许久,却也因为年纪小学识有限而不好抉择,最后只好选了自己在顾家的时候就已经取好的名。

顾家太爷早已经为他取了“显”字为名,本也是希望他能够崭头露角,为顾家显名,只可惜,他此刻,却是邵显了,留名易姓,从顾显到邵显,可是才十一岁的他,却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在邵家,到底能不能出头。

邵家虽然也有自己的排辈字,邵显这一辈名中该有一个“文”字,但是族里对这些其实也并不是很严苛,偶尔有谁家的后人因为八字与排辈字犯冲,不用排辈字也是可以的。故而邵显这名字虽然在同辈份的人中稍显怪异,但族里也并不是苛刻之辈,加之邵太爷这一支取名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以及看在邵太爷的面子上,族里也没多说什么便录入了邵太爷这一支的族谱。

当然,胡氏知道之后免不了又是一场大闹,偏偏之前她不肯也不会取名又不让邵庭决定,本也是为了敲打敲打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哪知邵显居然自作主张打了她的脸,她自然是怒不可揭,她本是想骂到族里的,董氏哪里由得她胡闹,拍板决定,邵显的名字才算是过了明路谁都不许更改——其实董氏也知道,邵显那是还念着顾家,不过她并不觉得有什么,邵显过继的时候也不小了,有胡氏这样一个“母亲”,要是不念旧,也不太可能。

她本来就是邵显的外祖母,而今变成了祖母,也愿意帮邵显保留这一点念想,毕竟若不是因为她与邵太爷,这孩子也不必离了自己父母兄弟,而今换了姓氏,便让孩子保有一个名字,也算是给孩子一点安慰。

邵显入书院时,年岁已经不小,又在家中荒废了数年,纵然守孝三年里他一直在温书,但是年纪太小,有先生教导与没先生教导,到底是不大一样,虽然他如愿以偿的过了入学试,却不得不与比他年纪小的稚子同窗。

要说不尴尬,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再怎么尴尬,也只能撑着,邵家的情形,不可能给他请一位夫子——哪怕是有银钱也办不到,因为胡氏不会答应的,何况,他身上其实并没什么银钱。

他潜心苦读,却又还要为生计发愁——诚然董氏可以贴补他,然而邵显没办法心安理得得拿董氏的钱,他总不能一直靠着家中已经年迈体弱的祖母帮扶着过活。

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能做什么,他学识不够,帮人写书信这种文雅事自然是不可能,太重的活他也干不了,所以他闲暇之余,跑去给人当学徒做跑堂的,所以即使书院距离虹安镇车马只需不到两个时辰,求学十余年,邵显却很少回家,因为舍不得那些车马钱,因为担心董氏又拿出自己私房贴补他。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要避开胡氏。

即使回家的次数那么少,每一次回家,胡氏都不会给他好脸色看,明里暗里嘲讽他回家是为了死要钱,殊不知即使说是死要钱,邵显求学,胡氏却从未出过一文钱。即使她不花钱,也阻止不了她对邵显的嫌弃,因为她知道董氏会给邵显钱——董氏还没死,胡氏便认定了董氏的私房应该是邵庭的进而应该是她的,董氏自己拿私房钱来给邵显“挥霍”“享乐”,那是在剜她的肉。

这日子,虽然还是要过下去,但是总是会让人心生绝望。

即使是这样,邵显却还是有些自己的固执的,在私下里为顾太爷守完孝之后,邵显终于在二十二岁那年中了秀才。

二十二岁中秀才,在本朝哪怕是平阳县所属的交州,其实都算不上什么,每年科举总会有一些惊才绝艳的人物出现,十几岁中举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对于邵显来说,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十一岁入学,学业上已经因为守孝耽搁几年,入学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常年为生计发愁,邵显别说是迎头赶上,他能将夫子所教的东西现学会就不错了。

即使夫子看好他,觉得他早几年入书院或许不会念书念得那般吃力,抑或者说他早几年入场,也未必拿不下那秀才的功名。

然而邵显却是最了解自己的,早几年入学抑或者在家中守孝时没有落下功课,的确是会更好,但是事实已经如此,已经是无法挽回,至于早几年入场——邵显是了解自己的,不入场除了要为顾太爷悄悄守孝之外,原因还在于早几年入场,他未必能拿下廪生的名额。

拿不下廪生的名额,意味着即使他拿到了秀才的功名,也没有官府发下来的廪米与廪饩银,没有官府发下来的廪米与廪饩银,意味着他即使拿到了秀才的功名,也依旧无法摆脱被胡氏指着鼻梁骂他只会死要钱只会吃白饭的日子。

那些廪米与廪饩银其实不多,却是能否继续考取功名能否出头的基础。

邵显的廪生来得并不容易,他也看到了自己学识上的不足,他若是想要进一步成为举人甚至想要成为贡生乃至进士,以他当时的所学,还是差的太远太远。

交州的学子出头本就比其他州郡来得艰难,更何况是交州南边的学子——在本朝立国将近百年,出过的进士也不过巴掌可以数得来的平阳县,成为秀才已经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然而对于邵显而言,这远远不够,他的抱负,不仅限于此。

当初的邵显,还正是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他不愿意止步于一个秀才,他还想更进一步,他想去交州城的书院——屏山书院并不是不好,可是再好也仅限于此罢了,屏山书院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渴求,他必须换一个更大更好的书院,否则难有成就。

他需要更多的沉淀,而不是乘着考中秀才的劲头直接下场乡试,他觉得自己至少需要三年的光阴,方才有可能在乡试中险胜而出——是险胜而不是必胜,他并不盲目自信的人。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他安心准备迎接三年后的乡试的前提,必须是他不应该再像过去十年那样,终日惶惶担忧生计——考中廪生是他所有抱负的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