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论报恩的正确姿势 > 第15章 过继04

论报恩的正确姿势 第15章 过继04

作者:蒋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20:26:50 来源:文学城

二郎七岁,明事知礼仪,不像三郎那样古灵精怪讨“人”厌也不像四郎七郎“病歪歪”好似养不活,也不是长子——所以明知道二郎已经足够知晓很多事,胡氏却也“别无选择”的坚持要过继二郎,其实恐怕也是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教养孩子,所以挑别人已经教好了的省力。

顾家太爷与大爷没有办法,事先说好了除了大郎四个孩子任胡氏选,总不能再反悔,好在二郎已经不小了,劝说的话他也能听得进,听闻自己过继回外祖家是为了给外祖父与外祖母尽孝,被邵氏一通眼泪又被父亲祖父用孝道用责任压下来,倒也可以接受自己即将要离家改姓的事。

说来这世间事总喜欢让人措手不及,在顾家与邵家好不容易达成过继二郎一事,却又还没有选好日子之际,顾家大郎意外溺水夭亡,顾家悲痛之际,有心让邵家重新选一个孩子,胡氏却不依不饶,还是坚持要过继二郎。

上辈子董氏临死之前,迷迷糊糊拉着邵琰絮叨了许多,言道胡氏这一辈子做错,唯独过继二郎一事做对了,这也是她对胡氏放任的原因之一,只可惜也正是因为如此,顾家后来变成了那个样子,其实也是邵家的责任,董氏觉得自己可以放心去见邵太爷,去见邵家列祖列宗,却也担忧自己死后没脸见顾家的亲戚。

-

过继二郎一事,最终还是在胡氏胡搅蛮缠的坚持之下成为了事实,虽然对女婿家心怀愧疚,但也为此老怀安慰的邵太爷,在觉得自己后继有望之后,心中大石落下之后,六十岁的邵太爷很快便撒手人寰。

邵太爷一过世,董氏也跟着忧思过度沉湎床榻,暂时不能掌管家事,于是在嫁入邵家多年之后,胡氏终于有了“儿子”,也有了机会掌握邵家的内宅,她虽然不识字,但也是有手段的,不过几年工夫,她便将邵家内内外外牢牢握在了手中,即使是出了孝、身子也已经大好的董氏,也再也无法从她手中夺。权。

而此时刚刚为外祖父——此时应改口为祖父即邵太爷守完孝的二郎,作为承重孙为祖父守完三年孝的二郎,发现自己的学业被耽搁了。

在顾家的时候二郎便已经开蒙,几年下来也学了不少字,他算是早慧,说实话过继二郎给邵家,即使是大郎还在,顾家本也是舍不得的——顾家长辈皆认为后辈当中,于读书上最有天分的,莫过于二郎,好好教养的话,定然是能有出息的。

顾家其实非常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出头的后辈,只可惜那个看起来唯一能出头的后辈,被邵家给抢了。

虽然离了顾家,二郎天性里还是喜欢念书的,只是他也明白,自己此刻已经是邵家子,换了别人去亲戚家借读无可厚非,可是他不行。他这样的情况,再回顾家念书是不可能的,并不是说怕让邵庭、董氏伤心觉得他还念着顾家之类的,若是他肯上进,这两人只会欣慰赞同,可是胡氏这人——若他敢去顾家念书,她便能再度闹上顾家,二郎已经明事理,即使离了顾家,也不愿意再给顾家带来麻烦,那毕竟,也还是他的亲人,两家若是再起争执的话,最难受的,还是他。

然而虹安镇这个地方本来就不是个文风鼎盛的地方,连个像样的学塾都没有,再说了,虹安镇最有学识的莫过于顾家太爷,其次是邵太爷,而最适宜教他的邵太爷已经过世,其他的人也不过是略微识字罢了,就像邵庭这样的,虽然也识字,但是看看账本记个账还行,真要他来指导二郎的学业,邵庭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准的。

这个好不容易过继来的儿子,真要他教,也只是误人子弟反而会毁了二郎,然邵庭的确希望后辈有出息,更何况这人还是他“儿子”,邵庭便提议不如让二郎去平阳县的屏山书院里读书。

二郎倒是心动,然而不管是到书院里念书还是自己在家中请一位先生,束脩都是免不了的,可是那时候董氏已经被胡氏抢了管家权,邵庭又一贯的懦弱,邵家的钱财全在胡氏手中,而胡氏眼中读书这种事事一件浪费光阴浪费粮食浪费劳力的事情,二郎想要读书——可以,但要是想从胡氏手中拿到银钱,不可能。

邵庭懦弱,不敢拂了胡氏的意思,也不敢自己拿钱给二郎——胡氏甚至以当初过继二郎是为了邵太爷与董氏为由,觉得自己没必要管二郎的事,甚至提出分家,也即邵庭与她一家,董氏与二郎一家。

董氏却是气极了,她对于送二郎去书院是支持的,可是自她放手邵家的管家权之后,就算她能用孝道来压制胡氏,可若是胡氏就是不肯出钱谁也奈何不了胡氏,何况,如此一来,只怕胡氏会与二郎离心,虽然也没见胡氏贴心过这个“儿子”。

董氏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给二郎,胡氏却将董氏的银子抢走,说自己拿去帮忙兑换却再也没了下文,二郎又不敢与董氏说胡氏拿走了银子没有拿回来——明知道不应该,可是为了自己的学业自己的前程,他只能回顾家求助。

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在顾家时虽说也算不上锦衣玉食,至少也是衣食无忧,原本珠圆玉润的模样,不过三年的光阴,却生生变得骨瘦嶙峋,他踟蹰许久,才期期艾艾的开口,说自己想去书院读书。

他没有抱怨为何自己亲生父母要把自己送出去,也没有说为何会回顾家说那样无头无脑的话,可是邵氏不用想也知道,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二郎也不会这般模样——这其中,定然有胡氏的缘由。

顾家对于胡氏这个亲戚早已经是无可奈何,又不愿意让二郎就此被胡氏所毁,虽然已经过继出去,但毕竟是自己骨肉,哪里有不心疼的,邵氏爱子心切,与顾大爷偷偷支付了二郎的束脩与拜师礼,二郎的学业这才得以为继。

胡氏自己不愿出钱,听闻顾家出了钱,她便又闹上了顾家——指责顾家多管闲事阻挠她教子、挑拨离间他们母子关系,又讽刺二郎明明是邵家子却向着外人乞讨银子。

即使明白自己若不是被胡氏所逼也不会求助于自己亲生父母,觉得自己并无多大错处的二郎到底还是因为胡氏的所为自此绝了向顾家求助之心,纵然血缘无法割舍,但若是自己每次稍稍亲近顾家,都会为顾家惹来这样的麻烦,二郎也是于心不忍的。

偏偏基于孝道,哪怕是自己的舅母,也是长辈,不能不敬重——哪怕她不值得敬重也不能与之争吵,何况此时的胡氏,早已经是他名义上的“母亲”。

他自己的亲生父母,即使还是舍不得他,却在宗族礼法上,也不过是“外人”了。

那年的二郎,也不过才十岁出头,邵琰不知道当时的他是否是满心的悲呛,邵琰印象中的邵显,是慈父,可是从不会在别人面前显露脆弱,有泪不轻弹。

可是前世邵氏过世的时候,邵显哭了。

亲生母亲的过世,让当时已经中年的他依然还是承受不了,他哭得跟个小孩一样,跟邵琰说起少年时他求学的艰辛,说到他的束脩乃至后来住宿书院的花费,胡氏从未给过他一分一毫,他靠着董氏偷偷给的私房钱、靠着自己去做学徒,在书院艰难度日。

胡氏那般苦心积虑将他过继过来,却似乎从来不曾打算教养,一切皆是放任自流,作为一个“母亲”,邵显这辈子都没有从胡氏身上得到过任何的关爱,就仿佛他过继入邵家多年,胡氏从来不曾为他添置过任何衣物,即使过继到了邵家,他的衣物也还是邵氏做好了偷偷摸摸托人送给他的。

年少时不是没有过期待,只是后来还是被胡氏的无情所消磨,在邵氏去世那一天,从不肯示弱的邵显却在自己幺女面前哭得无法自抑,他说他这一辈子有两个母亲,其实却只有半个而已,养母过继他只是为了过继而已,生母就算有心想要照料,却又仿佛做贼一样,藏着掖着生怕被人知晓。

他亲生的母亲过世,因为有胡氏在,他连为自己母亲守灵的资格都没有,他连为自己母亲拜祭的资格都没有——他可以去邵氏灵前长跪,可若是他真的去了,却是害得自己的母亲连最后一步都走得不安宁,他连为自己的母亲哭灵,也还是偷偷摸摸的。

邵显过继到邵家的时候已经八岁,早已经识字知理,正是因为明白,所以才会记挂,后来他在邵家过得越不好,他越是怀念儿时在“自己”家中的日子。

即使他早已经接受了自己是邵家子的事实,可是在情理上,他却始终无法融入邵家。

所以他在平阳县求学,哪怕他们这一支在血缘上早已经与嫡支疏远,若论亲疏甚至比不上已经分宗了的宁远邵姓嫡支,但依旧还是同宗族之人,他若是上门求嫡□□边照拂,定然也是能得到一些帮扶的——要知道,虽然邵家出不了读书人,可是平阳这种地方,屏山书院本就是邵氏宗族所扶持起来的,屏山书院的“屏山”二字,指的便是邵家嫡支所拥有的私家园林——就算血脉疏远,靠着邵太爷留下来的关系人脉,他完全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可是胡氏的苛待,总是时时提醒着他与邵家的格格不入,他骨子里“顾家”的血脉让他无法安然当自己是邵家子,他骨子里“顾家”的坚持让他不敢轻易寻求邵家的宗族庇佑。因为这些格格不入,即使是改姓邵,他也始终无法当自己是邵家子,邵太爷在邵家宗族里经营多年的人脉,生生被他舍弃了,所以后来他们家出事,邵家宗族那边视而不见,其实也是理所当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