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世离人歌 > 第21章 祈安

乱世离人歌 第21章 祈安

作者:麻雀闹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4 21:43:34 来源:文学城

天下成了战场,四处都是逃难的人们。路边白骨森森,青天寒鸦阵阵。不过总有人活着,幸运的人努力活到最后。

裴依寻和秦秋,外加腹中的胎儿,就是两个女人与四个孩子,简直是乱世里最好欺负的对象。

她们不敢穿好的衣裳,只得从路边死人身上扒下黏着腐肉的旧衣裹在己身,又把头发散开揉乱,脸上都敷满泥,再配上两根木棍杵着,活脱脱几条死人堆里钻出来的鬼。

衣服又脏又破,脑袋被乱糟糟的头发捂住,整个人散发着令人难以忍受的腥臭味。莫说走进看看男女了,就是稍微进一点儿,都能被这味道恶心得把隔夜饭吐出来。

然而裴依寻本人就好像闻不到这股味道一般,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津津有味地啃饼子。她背后是绿意葱茏的青山,鸟鸣婉转,清脆悠远。前面几步远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水叮当,闪耀着太阳的灼灼金光。

裴依寻望着那条小溪,吃饼的动作突然顿了下。她想跳进河里好好洗个澡。

话说她有多久没洗澡了,是从墨川城逃出来后吧。

她想起过去在裴家的日子,烛光暖灿,水雾氤氲,丫鬟们将花瓣香水倒入浴桶中,顿时那雾气里又多了些清香。她脱光衣服,半边脸埋在水里,玩乐似的学鱼吐泡泡。

丫鬟们说:“小姐别玩了!”又捧来干净柔顺的衣裳。裴依寻现在还记得柔软的丝绸划过自己肌肤的触觉,那般轻松惬意,简直是天下最享受的事。

后来嫁给唐阅,花瓣和香水没有了,但苍白的热气笼罩着疲累的身子,热水在细腻的肌肤流淌,带走一天的劳累和汗水,这样也是不错。

就是偶尔闯进的唐阅会看呆过去,裴依寻生气,泼他一瓢水。他就会慌的眼不知放哪儿,想要退出去,又一头撞在门柱子上。惹得裴依寻呵呵轻笑,骂道:“呆子,门在旁边呢!”

而现在,她很久没洗澡了,身上又黏又湿,随便一撮都能捡些污泥,还起了很多红疹,痒得不行。挠出血了,还是痒,夜里睡着了都能痒得醒过来。

仿佛只有跳进眼前那条河里好好洗洗,再换上行李中的干净衣裳,才能从这无休无止的痒意中解脱,重新变得轻快而舒适。

可她知道,她绝不能这么做。只要她跳进那条小溪,明日就会成为路边的又一具尸首。

裴依寻终是挪开目光,狠狠咬一口饼子。此时唐桑曈的声音响起:“娘,曈曈身上痒。”裴依寻又是一顿,却只对女儿笑笑:“没事儿,曈曈到了昌原,就能洗澡了。”

秦秋在旁边听着,满不是滋味儿,正要说什么,几个破衣烂衫的路人相互扶持着从前面走来。

她的心骤然提起,追过去问道:“大哥,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

路人摇摇头,身上情况不比秦秋他们好多少,叹声道:“我们是从怀隆逃来的,那里打仗了。本来要去墨川,可瞅着架势,仗马上就要打去墨川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还能去哪儿。”

“大娘,你知道天下间还有哪块地没有打仗么?”

秦秋身影晃了下,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回答。她想说昌原,但昌原有没有打仗,她也不确定。

裴依寻领着孩子们赶过来,见众人都是满面愁色,不禁问道:“怎么了?”

秦秋这才张口,声色颤抖隐约带些无助:“依寻,又打仗了。昌原呢,我不知道呀,那里有没有打起来。”

裴依寻神色一愣,下意识道:“谁知道呢,先过去再说吧。”

毕竟除了昌原他们还能去那儿呢?

那几个路人加入她们,因为他们也没有去处了。

田里的稻子熟了,村子却被战火掩埋,割稻子的人流亡他乡,成为路边一具无主白骨。

他们继续往前走着,又遇上几个躲避匪患的百姓。前面山林有强盗,大家都不敢从那儿过,只能绕原路。

夜里下起了雨,众人慌得像地里的老鼠,抱头四处乱窜。终于他们找到一间破茅屋,屋顶只剩下半边。十几个人就立在那半边屋顶下,倾盆大雨落下的声音就在他们耳边响起,潮湿的水雾在众人间蔓延,很快就湿了衣服。

大家在水里站了一夜,等到第二天雨停才继续踏上茫茫无知的前途。

裴依寻额外难受,微微隆起的肚子隐隐生疼。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走下去了,前方是祈安县。

祈安,祈求长安。

多美好的名字呀!队伍里有些人仿佛从这个名字里看见了安宁祥和的未来,便不走了。

但这里在墨川去昌原的必经之路上,经常受到流寇匪徒洗劫,城里建筑破败凋零,随时可见背起行囊离乡的百姓们。

另一些人见此,摇摇头,叹一声,继续往前走去。

裴依寻也是留下来的人之一,秦秋捧着她的双手万分不舍,沉声说道:“你这身子要个人伺候——”

“大娘子,别说了。”裴依寻打断她的话,嘴角挂着轻松的笑,柔声安慰,“世道如此,哪里都一样。我就不走了,你走吧,搁这里陪着我不划算。等你在昌原安顿好,我再来找你。”

秦秋又抹了两把眼泪,牵起一双儿女,对裴依寻喊道:“你可要记着,我老家在昌原秦家寨!”

裴依寻对远去的人招招手:“我记下了!”

当初离开墨川时,她从唐阅那儿顺了不少银子。心里想着,夫妻离婚都还要分割财产呢。唐阅一个将军,自己拿点盘缠应该不算过分。

如今她便用这笔钱买了一个带独院的小房子。主人家急着逃难,价钱给得特别便宜,屋里一切都是现成的,院里墙角还堆着干柴火。旁边有几户没搬走的人家。

搬进新家第一天,她就给自己和女儿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重新换上干净的衣裳。这是母女二人自墨川逃难来最高兴的时刻,开 心地在床上滚来滚去。

人就像种子,一旦在哪里停住了,首先要往地里扎根。

裴依寻把院子里的空地开辟出来,撒了些萝卜、茼蒿、青菜的种子。这些菜都是不用等长大也能吃的。作为农家人,最不能舍的就是种子。乱世里种子不好找,裴依寻一直放在胸口,就是怕弄丢了。

现在不是播种的好时节,她撒的有点少,打算再过段时间,可以种些贡菜,如此一来就算在这里定下来了。

目前种子还没发,裴依寻还要操心娘俩今后的生活,便在街上买了些米面,一方备在家里,一方送给周围邻居,向他们打听一下祈安县的情况。

这才得知原来的祈安县也算一方富庶之地,可由于其地理位置尴尬,墨川和昌原两边谁都不愿管,又要伸手问其要粮要兵。

祈安县百姓们不堪重负,纷纷背井离乡。城里人越来越少,山上的强盗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山上的强盗打下来。县里但凡青壮男子不是当兵去了,就是逃难去了,根本无力抵抗。

县令只好派人去和强盗头子谈判,一天一夜,商量出个窝囊至极的法子。官兵们捆了十三个妙龄女子和三十石粮食,并着从百姓们家中搜刮来的银钱一齐送上山,乞求山大王们能放过祈安县。

强盗们同意了,只不过从那以后,山上但凡缺什么,想要什么,都会派个人去城里县官家坐坐。第二天,县官就会把强盗们想要的东西送上山去。

当然县官们不会动自己兜里的一分一毫,都是威胁百姓们,若不交人交钱,强盗就会杀下山来,到时候莫说钱财,就是小命都难保。

若舍点钱就能保命的话,百姓们就算掏出全部家当也是乐意的。问题关键是,强盗不仅要钱要粮,还要老百姓家中的好闺女。

那哪儿能成?

百姓们不干,官兵们就动手抢。女孩儿哭哭啼啼,父母捶胸顿足,到底是世道如此,两边都无可奈何。

如此一来,城里的人更少了。

裴依寻听罢,忽而想起了贺兰章,那个同样在夹缝里生存的郦阳太守,本是一介书生,却愿为一城百姓,和匪军殊死一搏。他坑了许多权贵富贾,也坑了自己,但至始至终都没有要求百姓们什么。

过去她对贺兰章总怀一分恨,可这一路走来,她心里那点恨早就被无望的苦磨干净了。如今再次想到贺兰章,只有一声感叹:倒是个好官!可惜不在祈安做事。

乱世里百姓们都过得苦不堪言,却一点儿也不妨碍奉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们纸醉金迷。

慕容奕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朝堂上的吉祥物,平日没什么事可做,就只能吃喝玩乐。然而天天山珍海味,也有腻味的时候。

他觉得无聊,玉窈便趁机提起宫外的趣事儿。几番下来,慕容奕果然心动,想让玉窈随自己出宫微服私访。

若是以前的玉窈断不敢答应这事。不过现在,萧贵妃害怕杜家二女得宠,反而乐意皇帝缠着玉窈。

毕竟一个宫女出身的妃子,再得宠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皇帝微服私访,肯定不能搞大阵仗,就慕容奕和玉窈并几个武功高强的侍卫,还有德安公公。

德安是慕容彻的探子,玉窈伴驾出宫不在慕容彻的计划中,他必须弄清楚玉窈此举有何意图。

皇宫外的皇城车水马龙,热闹繁华,可谓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人烟辐辏。慕容奕刚出来,确有几分新鲜劲儿,立在卖山亭的小摊子前和身边人议论,这宫外的东西到底不如宫里的精致。玉窈颔首乖巧地应一声:“爷是天下最尊贵的人,用的东西当然都是天下最好的。”

不一会儿,他又闻到一股油糖混合的香味儿,便不顾周边的人径直来到卖炸糕的摊子前,兴冲冲问:“这是什么,朕还从来没见过。”

他一时兴奋,竟忘了改自称。不过街上太吵闹,也没人注意到这一点。玉窈款款走来,为他解释道:“爷,这是炸糕,也叫糖糕,是用糯米粉和糖水做的,本是百姓们用来哄孩子的零嘴儿,哪能做御膳。”

慕容奕一听,立刻就要尝尝这平民的事物,德安立刻叫摊主包了几个,双手捧着送到慕容奕面前,无比谄媚道:“爷,您小心烫!”

吃了食儿,就该消遣了。男人消遣的地儿就那几个,秦楼楚馆。玉窈以女子不方便为由,没有跟随。

慕容奕的眼和心都被隔岸临水歌台上的歌姬吸引去了,只摇摇手:“既然如此,德安,伴玉妃娘娘回去。”

德安领命,玉窈却没回宫。慕容奕出来是为新鲜,她出来是为找帮手。如今当个衙役都要塞银子,那些书院外,多得是不得志的贫家失意才子。

她来到京城书院外的小酒馆,点了一壶清酒,坐在最中间的桌子上静静小酌。德安收了她不少好处,对她的逾越之举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书院里的书生们书读累了,就来这里伴酒而歌,还有些收摊的小贩们、做事回来的长衫客、光着膀子的赤脚汉子等等,形形色色的人都聚集在这个小小的酒馆里。

书生们酒喝多了,正在那里抱着酒壶郁郁不得志,感叹明珠蒙尘。周围人也议论起来当今天下大势。

不过就那几句话,圣上爷被蒙蔽了,几位王爷狼子野心,西夷蛮族杀人不眨眼,民生维艰,天下越发不太平。

又说到句俗话,乱世出英雄。关于谁是那个英雄,众人这下口径一致了,都说住城郊竹林的南宫先生有治世之才,奈何不愿与朝廷上那帮奸臣庸臣为伍,落到山水间放浪形骸。

玉窈听到这里,手里的酒盏落下。店里的小儿不知她何时走的,回过头来时,中间那张桌子上就只剩下半锭银子。他眼睛一亮,笑呵呵收了,对空荡荡的门口躬身一拜:“爷,您慢走!”

外面太阳大,德安擦了擦额头的薄汗,又斜眼瞧瞧天上日头,蹙着眉头道:“娘娘,我们该回宫了。”

玉窈拽下腰间玉佩,送到他面前,笑意嫣然:“公公再陪我走一段吧!”

德安望着那玉佩,身上顿时就不热了,乐滋滋收下问:“娘娘这是要去哪儿?”

玉窈一甩扇子,抬首阔步前去:“城郊竹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