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陆小娘食肆 > 第26章 荷花池

陆小娘食肆 第26章 荷花池

作者:明月似归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08:39:18 来源:文学城

诗会定在巳时开始,也就是早食过后,所以陆琼她们天还没亮便忙活起来。

屡屡炊烟从陆记的屋顶升起,倒水、揭盖、炸油声此起彼伏,屋内一隅还点了几盏灯,在墙上映着几人做事的身影。

灶房开了两口锅,分别煮着杨梅渴水、木瓜渴水,无需炖多久便都化开。陆琼揭开锅,倒入小半碗冰糖,用长木匕搅拌几回,空气中便散发着甜蜜的气味,很香甜!

毕竟今儿选的是番木瓜,果皮偏橙黄,比起偏青的木瓜,这种木瓜的果肉更软更绵,即便生吃也不会觉得硬。

渴水还呼呼冒着热气,陆琼把它们一勺勺盛进器皿里,拖到墙角放好,等走时再把冰块放进去:“这也能蒸糕点了。”

杨姐儿应声好,就把第一批捏好的广寒糕放在甑上,架在锅后顺手掩上木盖,等下一批捏完就放到旁边新起的灶上。

陆萱挨着灶台坐,双膝合作一拢,低头凑近灶口,时间一长脸上便被火烤得通红,手里的蒲扇也跟着一扇一扇。

陆琼好容易才歇一会儿,却见金娘还在搓圆子,粗略估计只有百来个,份量远远不够,便重新取出一些糯米面,打算再和多些面团。

她本来还担心金娘起得早会不习惯,却没想刚到金娘家,就见人家披好褂子等她来了,没多寒暄又摸着黑急匆匆赶到陆记。

金娘把新和的面团拉成长条,搓细,捏一小块搓成圆子,听她说起这事笑着道:“我平日就早起惯了,把前夜泡好的豆子捞出来,就要去磨豆子。”

陆琼搓圆子的手慢了些:“那今日岂不是卖不成豆腐了?”

本想着赶快做好,这样金娘还能早些回去卖豆腐,却忘了做豆腐也要费不少时间。

不过金娘倒是不在意,还反过来安慰她,笑一声:“琼姐儿莫急,我家郎君去卖就行,其实平日里也都是他在磨豆子,我只是在旁做监工。”

又道起家事。金娘说他们夫妻二人是暮春时节才来的汴京城,只比陆琼早三四月,起先是在虹桥边上住,后来挣些钱才搬到通济坊。除开日常花销,他们会把大部分钱寄回乡下,所以来汴京半年,还没有攒下什么钱。

说到这,金娘也有些感叹:“汴京太大,寻找挣钱的法子却也不易,还好我能靠一门手艺养家。”

对比下来,陆琼倒是幸运的。

没有养家的负担,就能更快攒钱,盘下铺子后也能挣更多钱。随后她也默不作声,只把手中的圆子加快搓好,如今说什么都不大合适。

糯米圆子咕咚跳下锅,溅出不少小水花到灶台上,园子捞起来过凉水,就差不多做成。

她们昨日也都尝过冰雪冷元子的滋味了,不仅香甜,还冰凉解暑,定会受到许多人的喜好,所以就多做了些。

荷花酥是最后炸的,毕竟放置的时间一久便不酥脆了。

陆琼要敲冰,杨姐儿要准备开铺子,这活儿便交由金娘。所幸金娘也早有准备,一次就炸成酥,荷花酥外表清透,还冒着热气,刚出锅便被装到食盒里。

待饮子、元子加了冰,应天书院的仆役也恰好派人来接应。

他们先将装有饮子的木桶搬上板车,随后是蜜饯、茶叶,盛糕点的食盒最后放,叠起来有半人高。

陆琼扶着食盒,想着近来生意冷清,就是她不在,杨姐儿跟陆萱也能照看好:“你们都留在这罢,我一人去就行,杨姐儿记得在食客的饮子里加冰,萱儿也记得收钱记账。”

杨姐儿连连应下,而陆萱这些天写字有所长进,也学会记账的皮毛,只要不涉及算账,就不算太难。

可金娘看着满满一车的吃食,皱起眉:“你一人可忙得过来?”

陆琼擦擦额头的汗,眯眼笑:“自然忙得过来,金娘你就早些回去,这会儿还能赶上出摊卖豆腐。”

“也罢,届时也有人帮你,要是忙不过来再叫我,总之这书院离龙津桥也不远。”

金娘说完还是担心,目送着他们离去,直到过了州桥,没入人海才肯回家。

*

到应天书院时,时间尚早。

那日的书童不见,换了别的仆役在门口等候着,互相行礼后,他叫人把食盒一一卸下,便带陆琼移步到院内。

她独自提着一份茶叶,听着仆役道起书院的来历,山上、堂长的为人,不多时便来到荷花池。

池边设有数张桌案,已提前摆好杯盏、碗盘,看样子是两人一席。毕竟在宋以前还是主张分餐制,不论书院较为讲究,遗留着前朝的风气,就是大型宴席也多为一人一席。

书院的仆役将糕点、饮子依次分好,并在高足盘上放些蜜饯干果,诗会便可开始。

院内古木参天,树荫蔽日,倒也不会觉得炎热,但陆琼还是躲在廊下偷看。

学子们衣着光鲜,一脸春风,看模样都想在诗会上一争高下。众人落座,辩论,探讨诗词歌赋,一来一回,言辞犀利,见解独到。

陆琼听了一会儿便觉得枯燥,端起一盘点心到凉亭处,便见一人席地而坐,身穿粗布衣衫,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旧书。

这人瞧着有些眼熟,总觉得在哪见过。

可荷花池边只有这一处凉亭,她也不能跟一帮学生同坐一起,看着甚是突兀。这般想着就迈上台阶,托盘噔一声便放在石桌上。

好在一旁的书生并未受影响,嘴里念念有词:“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①

陆琼左手捏了小块梨花酥,刚咬一口,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尝其中的咸香,酥渣就落了满地。

有些噎,怕吵到人背书,她闷声捶打着自己胸口,好久才缓下来。

又觉得自己吃独食不好,陆琼把糕点推向书生:“这位小郎君,可要尝一块梨花酥。”

杜延拱手行礼,却回绝了她:“多谢好意,可我如今口欲已足。”

陆琼消化好一会,才听懂他这是不饿,不想吃。

但还是想推销一番自家的糕点:“梨花酥有些许油腻,那广寒糕如何?只有一股清淡的桂花香,用了最细腻的白面,不会过于甜腻。”

许是广寒糕的香味过于霸道,杜延闻着便不断吞咽口水,早食只吃过稀粥,现下被这香味一勾,还真觉得胃里有些空。

他便伸手收下,心里安慰自己,这是盛情难却......

陆琼假装在看院内学子吟诗作赋,余光却是瞥向他。

杜延早已将书合上,置于石桌边。刚咬一口广寒糕,就见他瞳孔微微放大,眉头也舒展开来,浑身散发着喜悦的气息。

“若是有些噎,就去盛些渴水来,酸甜可口,还用了冰,很是爽快!”陆琼见他尝第二块,笑着提醒,毕竟自家点心得到认可还是叫人高兴的。

杜延被人捉个正着,面上有些羞涩,挺直腰背,不作声,却默默将剩下糕点吃进腹中。

见盘中还剩了不少,便想带回几份给杜哉尝尝。

诗会接近尾声,陆琼也该去找山长要剩下的报酬。找仆役问路,才知山长躲在一处乘凉。

周边是竹林,路上铺设有鹅卵石,时下鞋底薄,她每踩一脚都能感受到石子的弧度,算是做了回足底按摩。

所幸路不长,穿过竹林就见山长坐在凉亭下,面前摆着几份糕点、渴水,淡绿琉璃盏上装有透亮的圆子,还有几块未完全化开的碎冰。

盘上的糕点吃了近半,尤其是荷花酥,一块不剩,只剩下一点酥渣。

陆琼也是头回见山长,与堂长年龄相仿,看上去更加正色,却没想到背地里是却如此偏好甜食。

山长本还想尝一块桃花酥,见她来了收回动作,还顺手捋平衣摆,沉声道:“今日带来的点心都不错,咸甜适中。”

“福生。”

站在一旁的书童“唉”一声,便将袖口里的荷包取出来,递给陆琼:“这里是余下的八两银子,小娘子收好。”

陆琼也笑着收下,挂在腰间,挨着藕粉的钱袋,跟山长说些无伤大雅的话,谈谈琐事才告别,顺着原路离开。

途径荷花池,还遇见了堂长,见陆琼荷包鼓鼓嚷嚷,打趣她:“陆掌柜今日收获颇丰啊!”

陆琼问到一股淡淡的油酥味,以为是身上沾染的,便压下心中疑惑笑着回话:“承蒙堂长关心,若不是堂长,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你这话术是跟谁学的?怎么沾染了某人的风气。罢了,我还要去前院处理事宜。”堂长笑眯眯,说罢便负手离开,却将袖中的油纸露出一角。

堂长竟偷偷藏了糕点,这般说下来,收获颇丰的应当另有其人吧!

且堂长去的方向,好似是灶房......

一个山长,一个堂长,都是好吃之人,举办诗会怕不是为了吃?

*

前些日给了二两定金,算上今天的八两,再除去成本,这一单就净赚六两多,比得上陆记近一月的利润。

陆琼一边走着,一边盘算这笔钱该怎么花。

这月铺子租金二两,街道司有一两税费,宅子租金五百文,这样就少了近半,还有一两银子是给金娘的。

她本想这月换个大些的宅子,最好自带水井,还有地方养牲畜。

可如今花钱如流水,根本攒不下太多钱。

不过接下来也能过得富足些,陆琼决定去置办些家当,改善下住宅条件也好。

未走太远,就见金娘守在龙津桥边,板上豆腐也所剩无几,朝她笑:“真赶巧,我也正打算回去呢。”

陆琼笑着不语,把荷包解开来,偷偷塞给金娘一块银子:“这是给你的报酬。”

金娘还未反应过来,捏着手里的银子以为是石头:“你可真会唬人,哪里捡来的石头......”

不对,这手感,怎么还沉甸甸的。她这下也察觉过来,低头就被这银光闪瞎了眼,心也跟着空了一拍,说不出一句话。

“这,这竟是......银子......”

年初二,早起!希望大家都发大财,钱来[猫爪]

①出自《大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荷花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