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陆小娘食肆 > 第16章 冷淘面

陆小娘食肆 第16章 冷淘面

作者:明月似归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20:55:36 来源:文学城

不知不觉便忙到晌午,早食吃的肉粥很快就消耗尽。见铺子也整理好,她们就决定在这生火,顺带熟悉灶房的动线。

新买的锅还得先开锅,陆琼便舀水把锅刷一遍,陆萱就在下边加柴,小火热锅,倒点油刷开,要用锅时再洗净就可。

见杨姐儿还在擦桌腿,也不知擦过几次,木料上打的蜡都要被带下来,陆琼干脆把人叫过来:“杨姐儿,你可会揉面?”

杨姐儿瘦小的手还攥着湿粗布,对上陆琼视线又怯怯低下,抿嘴小声道:“会一点。”

陆琼心下也有考量,取出石板下的面粉,盛一勺到盆盂内,笑道:“今儿手劲不足,正好你来揉面,顺带做一道你拿手的面食。”

这也是想看看杨姐儿的本事,毕竟招待客人这事她跟陆萱两人也能忙得过来。不过她总有不在铺子的时候,还得再雇一人帮忙下厨,要是杨姐儿手艺好那更是锦上添花。

杨姐儿听这话瞬时抬起头,时下的女子虽能从事各行各业,但在食谱酒肆里,大多都是干打杂的活儿,能下厨的都是有经验的练家子。

被富贵人家聘为厨娘的女子,厨艺精湛,擅长炸、脍、脯、腌、酱等烹调手法,能挣许多钱,可没少被人羡慕。

杨姐儿也不例外,现在有机会她自然想抓住,朝陆琼点头,把粗布随手塞进腰间,走到灶头旁半人高的水缸,取水洗净手便要和面。

旁边摆着新买的调料,她先取一小勺盐撒在面粉上,再少量多次倒水,搅拌成面絮,见没有散开的面粉便开始揉面团。

陆琼也在一边瞎忙活,把新买的甑、盂用水冲几遍,余光却瞥向杨姐儿,很能吃苦,一直揉搓面团好似也不觉得累。且这手法一见就是常和面的人,随后便放下心来,还多了几分喜悦,毕竟以后她就不用早起和面了。

陆琼也洗净最后的一把木筷,哼哧哼哧拎着一堆东西到桌上晾干。

杨姐儿做事认真,并未察觉到有人观察她,在旁边摊一块光滑平整的木板,好方便她摔面。冷水和面就是费手劲,要搋面、摔面,才能叫面团吸水,增加面的韧性。

醒面的间隙,她还取来葱、蒜,依次剁成碎末装在木碗中备用,油、盐、糖、酱还有些青菜也搁在一旁。

揉面有三光——“面光”、“盆光”、“手光”。杨姐儿见面团醒得光滑柔软,便用木棍擀成薄薄的面皮,再铺上一层面粉折成三叠,很快就切成根根分明的条状。

那厢陆琼清点好家当,便就着桌边坐下,见陆萱整个人焉焉的,眼皮子都睁不开,有些好笑,正想说些打趣人的话,就闻到一股香味。

陆萱也眯眼皱着鼻子,像雪儿贪吃的模样,循着香味望去就见杨姐儿端来一碗面,上边还冒着热气,不禁脱口而出:“好香啊!”

托盘上放着一碗浇着金黄酱汁的面,撒有葱花,不仅卖相好还伴着葱油的香味,陆琼想起前世吃过的葱油拌面,忍不住口舌生津,一双眼紧紧盯着这碗面。

杨姐儿初次给生人露手艺,还有些生涩,腆着声音道:“平时最拿手的就是油葱汤饼,还加了些糖,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灶头还摆着两碗,这碗就让给陆萱吃。陆琼也不怕烫手,没用托盘直接就着碗底端过来,还没坐稳板凳便夹起一筷子。

粗细均匀的面条沾着酱汁,顺滑缠绕在筷子上,热气腾腾,她吸溜一口,便觉得灵魂得到洗涤,不仅揉的面条比她做的有嚼劲,调的酱料也咸香可口,若是有花生酱就更是一绝。不过现在也是真香,真好吃!

陆萱是个小馋鬼更不用说,搬来汴京后总是顾着形象,现在嘴角沾着油亮的酱汁也不肯停下,依旧大口朵颐,没几下功夫便吃完一半。

她也是赞不绝口:“杨姐儿的手艺太好了!”

若不是陆琼在,陆萱都想说杨姐儿比她阿姐做得还好吃。

杨姐儿见她们都满意,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在一旁笑着回话,也挨着陆萱坐在凳子上吃汤饼。

给的分量很足,陆琼二人吃完都忍不住揉肚子,杨姐儿本该是最累的人,倒是比她们矜持多,乖乖收好碗筷就端正坐在一旁。

陆琼喟叹:“你都能去给人家当厨娘了,到我这着实是屈才!”

这年头的厨娘哪个不是年轻貌美,厨艺极佳的,最顶好的厨娘登门做宴席还要上百两,寻常小厨娘一日也要上百文,她竟然才给人一月三百文。

她边摇头,边品一口新泡好的花茶,这日子真舒坦。

杨姐儿两手交叠放在腰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着实比先前有底气,却依旧谦卑,笑着道:“是小娘子谬赞,若不是小娘子给机会,我也没办法小露一手。”

陆琼也欣赏她这种不扭捏的态度,毕竟往后还要招待客人,还得学会察言观色,稍加伶牙俐齿。

加上杨姐儿手艺实在无可挑剔,她也吃得舒坦,干脆把这下厨的活儿交给她做好。这样一来,她们铺子就不只有熟水、糕点,还有汤饼,可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这般想着,陆琼也满意点头:“还有什么擅长的汤饼,都一并试试,明日开业就立即给食客们尝尝。”

杨姐儿听懂她的意思,赶忙笑着道谢,没敢多耽误就去做多几样汤饼,手下面团越揉越有力道,刀也嚓嚓落下,把面团做出花样来,镈饦、冷淘面、梅花汤饼......

陆琼二人一样样试过去,最喜欢的是冷淘面,类似于凉面,面条煮好后过冷水,凉爽弹牙,加上调好的酱汁,酸甜爽口,重口的还能多加些花椒,味道丰富不生腻,当时夏日必备吃食。

“杨姐儿这道槐叶冷淘,面片顺滑,加上胡瓜丝、萝卜丝,味道清爽,拌上酱汁却又不会叫人觉得清淡,称得起是上等!”陆琼也渐入佳境,认真品尝,毫不隐藏对杨姐儿的夸赞。

陆萱也边吃边念叨着“香”、“好吃”、“好极了”......翻来覆去已经言语匮乏,但从神情也能看出她这是享受极了。

没有分歧,“槐叶冷淘”被二人推选为陆记的招牌菜,陆琼也给杨姐儿涨到一天四十文,比先前翻了好几倍,杨姐儿也变得更有干劲。

因着一斗面粉能做三十来碗面,加上人工、柴火、租金,一碗素面的成本大致是四五文,她们便决定给一碗面定价十文,加面不加价,另外加肉要多给五文。熟水、糕点还是按原先的价钱,五文一份。

到下午,谢家的侍女托人带话,谢家有事,不必准备她家娘子的吃食,陆琼也乐得清闲,跟着陆萱回去歇着。

与芸姐儿作契那日,她也顺道去街道司注册并缴纳税费,这样下来州桥的公凭便不会再续。

除此之外,陆琼还请人用竹木跟彩帛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彩楼欢门,刻上精美图案和花纹,虽比不得酒楼的规模,却也喜庆、热闹,令人眼前一亮。

大门两边还设有灯箱,届时点上蜡烛便能在夜里吸引客人。

本还想找人印刷“宣传单”,但木板的雕刻还需些时日,加上印刷、上墨时间便会来不及,只好作罢。

夜幕降临,通济坊街巷静谧,一抹月光洒进堂屋,陆琼执笔跪在堂前,案桌上叠有十来份纸张,写着广告词——“新店开张,赠送糕点......陆记食铺位于州桥旁,临相国寺,欢迎各位品尝!”

好在陆记食铺不是专营早点的铺子,陆琼昨晚熬了大夜,天蒙蒙亮她才起来,路过胡记包子铺还顺带买了四五个菜包、两个肉馅馒头。

从后门进的铺子,便见杨姐儿早早生火,已按陆琼的叮嘱做好杨梅渴水、绿豆水,如今正冒着热气,整个屋子都是香甜的气味。

陆琼把包子放到桌上,叫杨姐儿过来:“估计你还没来得及吃早食,就给你也买了些,喜欢什么自个拿。”

经过昨日的相处,杨姐儿也没有先前那般拘谨,道谢后便拿了一个素馒头吃,刚出炉还带着热气,吞下就觉得饥肠辘辘的肚子舒服多。

不愧是胡记,包子皮都是带着甜味的,越嚼越香!

锅上还蒸着糕点要用的馅料,陆萱主动去灶台看火,手上拿着肉馒头就挨着矮凳坐下,见时候差不多就减柴,焖上片刻便能出锅。

期间杨姐儿一直找活干,先是搬东西,再是主动压山药泥。陆琼平时怕烫手,拿山药之前要沾水,杨姐儿却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徒手取出好几块山药,再放到器皿中压实,一套动作下来干脆利落,陆萱跟陆琼见了皆为此佩服。

今儿的山药份量很足,加上赠送给客人的那份,总共能做一百多块糕点。余下绿豆糕、桂花糕、小甑糕较为清淡,也能有山药糕的一半量。

趁着铺子还未开,陆琼拿着昨夜费心写好的“宣传单”到街上去,就见州桥下围着三五个人,看着不过十一二岁。其中一位生得清秀,在给旁人说故事,一个故事就能挣两文,瞧着很有经商头脑。

陆琼把他叫过来,弯下身子笑道:“你这故事从哪听来的?”

杜哉把别人给的铜板塞进裤腰带,就听见有人叫他,还是位好看的小娘子,便学着书生模样给陆琼行礼:“听别人说书就能把故事记得差不多。”

这记性也太好,陆琼都有些羡慕。

想着手中还有“宣传单”要发,她干脆就把这活儿交给杜哉,还商讨好给他十文做报酬,若是客人多,午时还能再到铺子多领十文。

杜哉看着就机灵,收好钱就去办事。陆琼也乐意当个甩手掌柜,哼着小曲悠哉悠哉回去。

杨姐儿已经开始和面,甑上摆满了糕点,切得方正、大小均匀,粉质细腻,看着就暄软,陆琼稍微摆弄下,也准备开业。

木门一开,屋里香气更是飘到街上。

不到一刻便聚集不少人,昨晚的小郎君确实带着人来,加上他一共是三位小郎君。陆琼还承诺给他们多送两份糕点,小郎君听着心情大好,又见锅里还煮着东西便问那是什么。

陆琼取出三份山药枣泥糕到油纸上,盖好食盒才道:“做的是汤饼,有镈饦、葱油汤面、槐叶冷淘......”

说着杨姐儿便盛出一份葱油汤面,香气四溢,引得众人口水直流,陆萱也绕到灶台,把这份葱油汤面端在托盘一并给食客送去。

品尝的是位秀气的小娘子,见一行人都悄悄看着她,脸上浮起红晕,郎君还念着礼俗不敢直直盯人,其他娘子倒是问出声:“小娘子,这汤饼可好吃?”

小娘子只好点头。

陆琼也瞧出她的不自在,主动解围:“各位客官别光瞧着别人的,好不好吃只有试过才知,今日开业,先来的客官还能饮一碗免费的熟水!”

先前的小郎君听她一说,立即要了一份冷淘面、两份葱油汤面,实在是这汤饼太香了,可不是他想占便宜!

陆琼也记在账上,收下三十文便叫陆萱把人带到墙边的位置,还端上几碗熟水,其他的食客见了也纷纷点菜。

“我也来一份葱油汤面!”

“要两份镈饦,还有小甑糕。”

“好咧,都给记着。”陆琼忙得晕头转向,几乎插不上话,收到钱也顾不得数直接放钱筒里,可算是知道什么叫收钱收到手软。

经营下来,她也发现铺子的弊端——少了菜单。食客不知道菜品跟价钱,要反复询问,一来二去就费不少时间,不过现下的重任是招待客人,余下的只能日后再说。

杨姐儿手下都忙出飞影,汤饼出了一碗又一碗......

所有人都忙得晕头转向,端茶递水、收碗洗碗,忙活下来都没间隙吃午食,等到未时客人渐渐散去,她们才能轮流吃上一点汤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