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一锤定音:“中!都按你说的做,只要不影响你的买卖。”
手往身后一指,告诉姜迎花:“你几个表兄弟都在这了,你尽管挑。”
那就好办了。
姜迎花口直心快,挑了大舅家的二表哥乘文、二舅家的四表弟乘风。
所谓用生不如用熟,四个表兄弟里面她最先认识这两个,那首次合作选他们也算更有感情基础。
“大表哥、三表哥,暂时我觉得添两个人就够了。你们放心,只要有生意,以后绝不会忘了你们。”
其实加两个人都还有点饱和。
她计划隔一天去城外做一次生意,对乘文、乘风他们兄弟俩的安排如下:一个住在姜家,凌晨、傍晚帮她一起备货,并且在卯时城门开后挑着货物往杏花村走去。
另一个人从陈家早起,同样往杏花村赶,杏花村作为一个中点,两人在此汇合,交接货物。
“货物比较多,挑着走可能不合适。我们先试两天看看吧,或许得弄个板车,推着去。”
从陈家出来接货的人,拿货后立马抄近道赶往刘家村,他的市场是刘家村往后的四五个村子。
而把货物送出城的人,交接货物后把板车寄存在附近村民家里(如果到时候用了板车的话),市场一如从前:桃花村到樟木村四个村子。
只是以后可能售卖的顺序要变一变了,因为一早赶着出城去杏花村送货,中间无法停留,桃花村反而成了一天当中做收尾那一趟生意的村子。
售卖顺序是小事,甭管咋卖,反正都是卖。
重要的是薪资。
工钱一个月一结,它的构成有两个部分。一是他们每天各自售卖额的百分之四十。二是在城里帮忙备货的那一位,每天有十文钱的补贴。
因为姜迎花觉得,留宿城里帮她备货的那个岗位肯定更累一些,于是,不仅加补贴,又为确保公平,定下两个岗位满一个月轮换一次。
外祖父敲桌子叫停:“你出成本,还发工钱、给补贴。生意没有你这样做的。”
姜迎花张着嘴,被突然地打断弄得慌里慌张。
“你有门道都想着拉家里人一把,家里人也不能两个肩膀上长着一张嘴——净等吃。”
“把补贴免了,让他们能卖多少赚多少。反正一人一个月轮着来,公道。”
“嗯,你祖父讲得对。”外祖母永远拥趸任何能让她省钱的想法和建议。
由外祖母开头,舅舅们也都附和赞同。
姜迎花为自己的想法据理力争:“一天十文,一个月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做生意,我只需要补贴一百五十文。
尽管我对表兄表弟有信心,但万事开头难。万一刚开始他们赚不到多少银子,这点钱多少能给他们添个底儿。”
“男子汉大丈夫,你的表兄弟们不是小孩儿了。让你这个做姐姐、做妹子的追着往他们怀里塞钱,他们讲得过去吗?”
外祖父光想一想就已经摇头叹息。
乘文、乘风两兄弟臊得脸红,接连站起来承诺一定能干好,用不着她破费贴补。
姜迎花不想遗漏任何人的反应,她看了所有人的神情,发现舅母表嫂们也没有丝毫不愿。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姜迎花又一次输了。
“那好吧。”姜迎花突然发现自己每次讲道理都讲不过家里人,真是十分无力啊。
最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就是当着大家的面把乘风的工钱给结了。
甭管昨天姜迎花是怎么讲的,现在商量好了肯定是按百分之四十来结。
乘文、乘风两兄弟商量好了,他们半个月轮一次班,头半个月乘文住在城里。
其因有二,一是乘风被姜迎花手把手教着在刘家村叫卖过,相比乘文更有能力去开拓新市场。二是乘文在城里,姜迎花方便教他。
商量好了这些细则,姜迎花就把他们送出了城门。
乘文今天是不能睡在这里的,毕竟行李什么的全都没带,等明天准备好了再搬过来,后天开始做生意。
第二天姜迎花生意做的平平淡淡,不过她孤身去早市转了一圈,瞧了瞧早市的空摊位。
她兴师动众的策划了那么一场家庭会议,其实聊到最后也没把自己的最终目的吐露出来。
在早市租个摊子,只能是她商业宏图中小小小小的一步,她还想开铺子,开在县城、府城,甚至她是开到南方去,像连锁店一样发展。
下午陈乘文进城,归置好行李就开始帮姜迎花备货。
麻花和小花片只要保存得当,放个几天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天气越来越热,越利于这两种食物的保存。
反观豆腐,随着逐渐入夏,它就不太好弄了,当天做出来的当天卖不完,绝对会馊掉的。
姜迎花志向高远,却没想着做一天生意就能变成富家翁。
她只打算把麻花和小花片多备点,专门买了两个大坛子储存麻花,油纸也买了许多在家里。
傍晚浸泡明天要磨的黄豆,只增加了一倍的量而已。
大家以后要长期相处,姜迎花这回就没因为乘文表哥过来而在伙食上搞特殊了,晚饭做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家常菜。
不过她手艺不错,普通的家常菜也做得别有一番滋味。
陈乘文是刚入行的菜鸟,姜迎花却已经是林子里的老麻雀了。
一早生物钟把她叫醒,更夫甚至在她穿戴整齐后才走到巷子口。
她伴着更声去堂屋敲了敲后头小间的门,不多时,乘文也出来了。
姜迎花已经为他打好了洗脸水。
有了这样一位壮年男子当帮手,推磨的事情当然是被他包揽了。
看着表哥推石磨渐渐上手了,姜迎花就钻进灶屋里烧水、煮药、做早餐。
杂事做完,刚好第一批豆浆磨好,她便熬煮开来做豆腐。
越接近夏天天亮得越早,他们卯时出城的时候,天光比一个月前亮多了。
前天约定好和乘风在杏花村碰头,他们路过其他村子便一点也不停歇。
姜迎花走惯了山路,现在还多了一个人陪着,脚下虎虎生风,半点不带怕的。
只是跟乘文交谈了几句,不知表弟孤身一早走这山路怕不怕。
不曾想,他们还没走到杏花村,在穿过一条小山道时,前面就有了窸窸窣窣用棍子打草的声音。
原来是乘风到早了,没等到他们,想着往县城方向再迎一迎他们。
且,他也有人陪着呢!
大舅二舅都跟过来了。
晌午时分,姜迎花他们去了外祖家用饭、推板车。听二舅母说,昨晚全家人天刚黑就歇下了,却都没睡得一个好觉。
祖父母、大舅、二舅没多久就起身在屋子窗边、院子里看看天色,刚到寅时,他们就把乘风唤起来了。
外祖母亲自起床给小孙子做了朝食,外祖父怕货物太多,乘风一个人担不动,点了陈大舅、陈二舅两个人跟着去接应。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陈家是一家子拧成一股绳,有事全家一块儿使劲。
姜迎花喜欢这种氛围。
眼下,双方交接时倒是没有交流太多。
姜迎花把自个儿肩上的担子转给了乘风,拉着他到一边考教了一遍货物价格,见他记得牢牢的,便没什么特别需要叮嘱的了。
拍拍他的背,叫他走山路当心,注意安全。
余光中,大舅也在边上拍了拍乘文表哥的肩膀。
最后双方约好,中午姜迎花他们会去外祖父家等着,让两位舅舅到了晌午时务必回一个人到陈家。
好让姜迎花了解售卖情况,备后天的货。
目送他们走远,之后就是教乘文表哥做生意了。
毕竟是当着一家人承诺过要好好干的,表哥一点糊弄都没有,昨天备货时就把这货物的单价记清楚了。
姜迎花今天只需要教一教他一些吆喝的话术以及怎么察言观色,找到有消费潜力的客人。
一上午,大致顺利。
姜迎花跟陈乘文走到一块儿,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花丫头/姜妹子,你成亲啦?你相公陪着你一块做生意呢?”
两人就得马上解释,说是表兄妹的关系。
姜家有事情忙不过来,以后他们这些表兄弟会时常替换着给她帮帮忙。
老主顾们便消了顾虑,不然有些人家有消费习惯,只认准了在熟面孔的姜迎花那里买东西,他们表兄弟们到时候转来转去人家也不光顾生意。
一路没生波折,不到晌午,两人已经去了陈家。
陈家人问了问乘文生意做的怎么样,之后全都焦灼地等待着乘风那边的消息。
谁知这一等就是好久,全家都心不在焉地吃过午饭了,才等到人回。
竟是三个人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