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菱花月 > 第44章 第二十三章 入局(2)

菱花月 第44章 第二十三章 入局(2)

作者:夏侯先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7 09:34:47 来源:文学城

众人都以为躺在床榻上的景玥会从此一病不起。谁也没料到,新年来临的前三天,她竟然完全好了,能吃能喝能睡,唯独不爱说话。她不开口提任何要求,但吃喝穿用全是最好的。石夫人也照顾的无微不至。她退烧当天,想再去祭拜家人。石夫人借口说她身子刚好,实在不适宜吹风,给挡了回去。第二日照旧,她忽然有种感觉,石夫人似乎在故意阻拦,但又想不通为什么,只当她是一片好意。毕竟如果再受寒生病,一躺几个月更不能尽快去看爹娘和哥哥们了。

这天正是新年,景玥独自百无聊赖的在花园里踱步,一颗心却挂在城郊西林。忽的,石彪的声音从花园外传来。抬眼看去,他正在拱门处朝自己挥手,示意自己过去。

“石大哥?”看他一脸小心翼翼,景玥莫名其妙。

石彪摆摆手,再确认一遍四周无人,才低声道:“我来看看你,一个人在那儿发呆呢?可别再着凉,病才好呢。”

景玥心里一暖,“随便走走,你在做什么?”

石彪笑笑,“没事。今天新年,晚上城里有灯会呢,想不想去看看?”

景玥摇摇头,黯然道:“不了,没心情。”

石彪微微一皱眉,想了想,还是开口道:“你病好了别再屋子里闷着了,出来逛逛对身体也好。我跟你说,今晚我约了君雅去看花灯,我跟她说了你的事,她不介意让你跟着我们一起去玩。怎么样?我记得以前你最喜欢看花灯的,一起去吧。”

提起旧事,景玥一瞬恍惚,记起那时年幼,景大鹏总会领着他们四个孩子逛夜市,一起看灯吃小吃。不觉间,眼角儿带出一丝忧伤的笑意,喃喃道:“我记得……大哥总怕我和美人走丢,就拿条红绸子系在我们的腰上,他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跟着。美人最讨厌他这样,总说像在牵小狗一样。”

“玥儿……”石彪不忍见她伤心的样子,忙打岔道:“听说今年的灯会不一样,有都城来的贵人参加,弄了很多平时见不到的新式花灯。咱们瞧瞧去,开开眼界。”

景玥愣了会儿,仍旧摇头道:“不了……那天听你娘说,那位君小姐是你未过门的妻子,还是你们去吧,我想一个人安静一下。”说着,转身要走。

石彪一把扯住她,坚持道:“不行,什么一个人?!你现在不是一个人,还有我呢。你再这个样子,没病也憋出病了。跟我走!”

因为有石福成的警告在先,石彪不敢明目张胆的拉着景玥出去闲逛,领她去侧门,在守门房间让她换了套小厮的衣服充作他的书童。两人这才放心出门,看时辰还早,石彪雇了辆马车,直奔城北而去。一顿饭工夫,车子停在一处高大的府门前,门楣上悬着一块匾,上书:宣安王府。

景玥抬眼瞧见那块匾,心里奇怪,想起几年前听大家议论宣安王欧阳慕和突然在历城买下套大宅,却一直没来住过。不知今天石彪为什么带自己来这儿。正想着,答案揭晓。只见府门打开,走出两个人。前面是位身穿大红斗篷的美人,高挑轻盈、姿容秀丽。后面跟着一个裹着灰毛坎肩的丫鬟。

“雅雅,”石彪柔声唤了一句,迎上前去,拉住美人的手道:“夜里风凉,有没有多穿一件?”

君雅轻轻一笑,抽回手,嗔道:“你又逾矩了。我们说好的,才半天就忘了不曾?!”

石彪不好意思一笑,挠头道:“是了是了,我一时忘情,你别生气。”

君雅笑笑,看向站在车边的景玥,大方的开口道:“这位就是景姑娘?幸会。我是君雅,你可以叫我‘雅雅’。”

景玥愣了下,低头见自己一身小厮打扮,纳闷儿她怎么猜到的。

君雅似乎料到她心中所想,掩嘴一笑,自答道:“景姑娘不必惊讶,是他一早告诉了我。今晚是新年夜,不管有多少不开心的事都暂且放下,咱们一起逛灯会、猜灯谜好不好?”

盛情难却,更何况景玥看得出来,君雅是一片好意,点头道:“多谢,只要君小姐不怪我打搅你们就好。”

君雅笑了笑,对石彪吩咐道:“那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的车夫并小厮了。快赶车去。”

石彪呵呵一笑,扶两人上了车,丫鬟跟在车下。一众人向着最热闹的街道前进。

车上,景玥好奇君雅的身份,又不能随便发问。没想到君雅倒是个热络的人,没说两句把家底大曝光。她跟石彪一年前偶然在都城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本来石福成还担心自己不过是小小郡守,这桩婚事做不成。谁想到君雅竟然暗中派人鼓励石彪上门提亲,果然一去就成了。原来君雅的娘虽然是宣安王正妃的亲妹,可她爹却只是一员小小的中郎将,再加上夫妻二人十分宠爱这个女儿,她一施加压力,谁也不敢再阻拦。这回到历城,正是她准备一个月后出嫁,省得从都城出发路途遥远,太过辛苦。

“我之前听他提起过,说你们是青梅竹马的朋友,从小在一处玩耍的。你觉得他为人如何?”君雅的问题带出一丝刻意。

景玥明白还是装傻的好,遂勉强一笑,回道:“我们只不过是小时候的玩伴,长大些倒很少见面。至于石大哥的为人,你既喜欢他,难道还没信心么?要知道石郡守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好官,他的儿子自然不会差了。”

君雅点头道:“我就是喜欢他直爽的性子又憨厚,心里藏不住半句话。跟他在一起轻松的很,有什么便说什么,不用猜来猜去的受罪,不像我表……对了,你猜灯谜行不行?到时候咱们多赢几个灯笼,听说可以拿去换奖品呢。”

景玥不介意她刻意转变话题,摇摇头回道:“我很久没猜过,大概猜不中几个。君小姐喜欢,可以让石大哥代劳啊,几个谜语难不倒他的。”

“我都说了,叫我‘雅雅’嘛,”君雅自认跟景玥算熟识了,不见外道:“咱们是朋友,不用客气来客气去的。你喜欢吃什么?下馆子?街边小吃好不好?”

见她这样热情,景玥再没心思也不好不应酬,点头道:“那你叫我‘玥儿’好了。我吃东西很随意,这个天气,只要是热乎乎的可以暖胃的,都行。”

------------ ------------ ------------ ------------

两人商议好,把马车停在一条人流较少的地方,四人步行往热闹的街上溜达。夜幕缓缓降临,人们点起灯笼,照亮整座城郭。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景玥又有了新发现,这位君雅小姐不但人美声甜,脾气也很随和,跟自己有说有笑。

景玥心有不忍,明白这“夫妻”二人大概是有意哄自己开心,扭头看了眼一脸百无聊赖的石彪,拉住身边的君雅站住脚道:“雅雅,咱们走了这么半天,我饿了。要不先去吃些东西好不好?”

君雅当然一百个赞成,也不给石彪一个发言机会,抬脚往不远处一个小摊子走去。

“吃馄饨?”景玥坐在破旧的木头板凳上,吃惊的望着身边的君雅。

君雅帮众人摆上碗筷,笑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我不会吃这些东西?”不等其他人说话,她自解道:“听我爹说,他幼时家境不好,过年没什么好吃的,一家人就挖些野菜拿油渣包馄饨吃。以后凡是新年夜里,他总会一个人悄悄去厨房煮一碗馄饨吃。后来我发现了,他不让我告诉娘,拿糖果买通我,我们两人一起吃。所以现在一到过年我就想起爹……”说着,眼神黯淡下来,似乎在回忆什么伤感的事。

景玥自然不解。石彪在一旁小声解释道:“雅雅的爹两年前去世了。”

景玥一时不知如何安慰。君雅却又笑笑,开心道:“今天过年,我们要开开心心的,这样爹在天之灵见了也会高兴的。玥儿,咱们同病相怜。我明白你心里的苦,可我们不能整日愁眉苦脸的生活,我们要开心,我们周围的人才能开心。不管亲人是不是陪伴在我们身边,他们都希望自己最在乎最爱的人过得幸福快乐。所以我们要快乐起来。为了所有在和不在的人,快乐起来。”

朋友的关心确实是疗伤良药。景玥有些小小的感动,虽然不足以抵消丧亲之痛,但心里掠过一丝温暖。很快馄饨上桌,吃完热腾腾的食物。夜色渐浓,灯会渐渐热闹起来。大家兴高采烈的看着路两边的各式花灯,往同一个方向移动。在历城中心位置,是全城最大的一处集会地,背靠一座三层高的阁楼,据说是当年建城之前南尧国主用来视察地形而建。今晚,在空地处搭建了一架巨大的木塔,足有两层阁楼那么高。木塔上挂满一只只拳头大小的红底绣金福袋,据说,里面装着铜钱。

“这是什么?”景玥纳闷儿道:“祈福用的吗?”

“当然不是啦,”君雅挤在人群中,兴奋道:“你不知道吗,这是我……嗯,那位都城来的贵人想出来的鬼主……不是,好主意。让城中百姓去抢,图个喜庆。那福袋都是上好的云锦制的,有的里面还装着碎银子呢。”

景玥眉头不禁一皱,叹道:“木塔那么高,会不会有危险?再多银子也买不来平安。万一摔伤,大过年的,不是添福,倒像是添堵呢。”

君雅撇撇嘴,附和道:“我说也是,谁让我人微言轻呢。不说这个了,咱们去那边猜灯谜吧。”

猜灯谜的地方,在阁楼侧方一处长廊里。五彩灯笼,下面悬着写着字谜的纸条。凡是猜到的人,可以取下纸条,去阁楼一层兑换礼品。长廊四周安静的很,大概所有人都聚集在木塔周围看热闹或者等着抢福包。景玥不好意思再耽误君雅和石彪谈情说爱,借口说要慢慢猜字谜,一个人躲开。丫鬟自然跟着那两人去了。

长廊里外两层,半回字形,景玥从最外侧走进去,一盏盏灯笼望去,见下面纸条上或长或短写着各色灯谜,勾起兴致。看过不知多少张,忽的一条字谜映入眼帘,吸引住她的全部心思。她就这样静静的仰头望着风中飘荡的纸条,眼神也跟着飘飘荡荡,没有焦距。全然没注意到,一道身影来到身边。

“是多难猜的字谜难住这位仁兄,也让在下一观如何?”声音幽幽冷冷的,仿佛这冬夜的风。

景玥激灵一下,缩回还停在空中的手,扭头看去。见一位紫袍裹身,披着亮黑皮大氅的翩翩公子站在近前,面色肃然,眼神沉静如夜色。

“公子请。”景玥说着,微微一颔首,转身想离开。

“等等,”男子开口拦住道:“我见仁兄一路走来,每张字谜都是一笑而过。怎么偏巧停在此处?依我看……”说着他伸手捧住飘来荡去的纸条看了看,眉峰一挑,继续道:“这样简单的谜面,怕难不住你。”语气是肯定的。

景玥不想解释,垂下眼道:“那留给公子解答好了,失陪。”说着,转身离开。

这回男子没有阻拦,只对着她的背影道:“这张字谜最对仁兄心事,何不摘下它去兑换个礼品,也许天意凑巧,你舍不下的人也有东西想借他人之手留给你呢。”

话音落处,景玥脚步一顿,琢磨起话中深意。那条字谜的谜面是“兄弟姐妹”,难道真的是家人的在天之灵想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一个安慰么?想了很久,她下定决心转过身回去。那男子早已不见。她走到灯笼旁,伸手摘下纸条,又看了看空旷的四周,走去阁楼兑换礼品。礼品装在一只福袋里,倒出来一看,是颗龙眼大小粉玉雕成的山茶花。正出着神,忽然噹一声铜锣响,抢福包活动正式开始。从阁楼这里看过去,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把木塔围了个水泄不通,踮起脚尖只能看到爬上木塔一层的几个年轻人。每人嘴里手里怀里,凡是能放东西的地方都塞满了福包。她微微叹口气,认真寻找君雅和石彪的身影,忽的,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迎面走来。等他到了近前,正是刚才说过话的男子。男子扫过一眼,便擦身而过,走到兑换礼品的地方在桌上扔下一张纸条,接过一只福包,转身又走出阁楼。她好奇心起,悄悄转眼看过去,只见那张纸条上写着:书香人家。

“哎,玥儿你在这儿啊,”石彪的声音突然出现,带着一丝兴奋道:“让我好找。万一你走丢了,我可没法向爹交代,就得挨板子啦。”

景玥抚着心口,扭头看去,没见到君雅,忙问道:“雅雅呢?你没跟她在一起?”

石彪尴尬一笑,解释道:“她回府了。刚刚宣安王府的人来找,说这里人杂,怕她受伤,带她回去了。”

景玥点点头,“她是王府的表小姐,身份不同,自然要注意些。那咱们也回去吧,我没说一声就出府,让你爹娘知道会担心的。”

石彪心里也怕,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孝子,从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思,这回是破天荒头一次。

两人急急忙忙赶回郡守府,府中一切平静,似乎根本没人发现景玥出门的事。两人各自回房休息,一夜不说。第二天一早,按照南尧国的习俗,要去庙中祭祀还神。这样,景玥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府,顺便为家人祈祷上香。

------------ ------------ ------------ ------------

去庙里还神向来是女人的差事,石夫人带上景玥一同坐着马车往城外香火最盛的天女庙而去。石夫人上了年纪,喜欢一个人安静坐着,闭目养神。景玥一静下来,不免又记起往事,心中难过。路途较远,车子行进一半儿,石夫人睁眼一看,见景玥正靠着窗子发呆,眼角儿挂着一滴泪珠。

石夫人不免心中伤感,开口道:“玥儿,昨天晚上是不是出府去了?”

景玥吓了一跳,先是摇头,想到自己借住人家,不好再撒谎骗人,遂又点点头。

石夫人看得一笑,柔声道:“你不用瞒着我,我都知道。是彪儿那小子,他担心你闷在家里会生病,才瞒着他父亲带你出府去逛逛。我不怪你。”

看着那慈祥的笑容,景玥想起叶氏,心底一酸,勉强笑道:“怪我不好,让伯母担心了。”

“不说这个,”石夫人岔开话题道:“听说昨夜城中可热闹了。好多百姓去抢福包。连咱们府中几个小厮也去凑热闹,还抢了几个福包回来。里面竟真的装着铜钱呢。看来这次那位贵人是花了些本钱,想安抚百姓,让大家过年讨个好意头。

你跟彪儿有没有去抢福包?”

景玥忙摇头道:“我跟石大哥还有君小姐一起去的,大家都不喜欢拥挤,只远远看了下。后来我自己去猜灯谜,也不知道他们去抢没有。”

一番话说得明明白白,石夫人会心一笑,“我年轻时也爱凑个热闹,这些年渐渐上了岁数,见不得人多。你猜了什么灯谜,说给我听听,看有什么新鲜的没有。”

景玥眼前闪出最后看到的那张纸条,便说出来。

“书香人家?”石夫人喃喃重复一遍,凝神在想答案。足足半盏茶工夫,她眉头不易察觉的一动,摇头笑道:“瞧我这脑子,想了半天竟想不出来。究竟是个什么,你说给我听吧。”

“伯母的心思都在还神上,哪里费神想这个,”景玥先安慰一回,才解答道:“谜面‘书香人家’,该是说一家子都是读书人,我猜是个‘闵’字。门里一个文章的文字。”

石夫人点点头,没再说话。

又沉默良久,才到了天女庙。两人下来马车,有家丁在前开道,丫鬟左右搀扶。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庙祈福。石夫人早有准备,献上果礼之后,跪在那儿三拜九叩,口中念念的祈祷。景玥只拜了三拜,便起身往庙后去。因为她记得,庙后的山脚处有一口地涌泉,池子有一人来宽,深不见底,往里面投掷石块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听说凡是听到金属碰撞声的人,就能走运,许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来的人多了,起初大家以为泉眼会被堵死,或者池水被填平,谁知许多年来,竟然一如既往的深沉,仿佛无底洞一般。走到那儿一瞧,果然池水还在,水面泛起一串串小气泡,是泉水在不断涌上来。她弯腰看去,脚边刚好有几枚小石子,捡起来握在手心里暗暗祝祷一番。祝祷完毕,轻轻一扬手,把石子朝着池水正中间扔了过去。眼见石子划过空气直直落入池中心,竟然一丁点儿声响都没有。她心里咯噔一下,心灰意冷的无助感立刻铺天盖地袭来。

“姑娘许了什么愿,连老天爷都吓住了。”冷冰冰的男声。

景玥缓缓转过头,是昨晚猜灯谜那个男子,仍旧一身紫袍,却没披着那件大氅,更显出英挺的身材。她只当是又一次偶遇,懒得理会。弯腰捡起一颗大块石头,许过愿,朝着池水使劲砸过去。这回老天爷倒是给了些面子,石头入水,发出咕噜一声闷响,极微弱。她明白,许愿一家团聚不可能实现,只是心里一份消磨不掉的执念。想着,眼圈儿一红,忍不住滴下泪来。

这边她悄声啜泣,那边却传来一声类似嘲笑的冷哼。

男子也随手捡起一颗石子道:“哭有何用?!做人最要紧的便是脚踏实地。许那些异想天开的愿望,神仙下凡也懒得理你。倒不如认认真真想想身边可行的事。”说着,手腕一动,那石子箭一般飞到水面上,冲进池水。镗啷!一声刺耳的金属碰撞声。

景玥愣了下,惊讶的望向身后的男子,脸颊上挂着泪痕。

男子眼神在她脸上一闪而过,平静道:“没想到这许愿泉还算灵验,我想的事,很快会成真了。”说着,捡起一枚石子递给景玥,道:“姑娘不妨许个实际些的愿望,看看老天爷是待你不公呢?还是你要求太多。”

景玥犹豫一阵,便接过石子,扬手把石子抛向池子。意外瞬间发生了,铛!是金属碰撞声。片刻沉默,她一笑,却是苦笑。

男子好奇道:“不知姑娘愿不愿告知许了什么愿?”

景玥扭头迎向他带着探究的眼神,“我许的愿是,让你赶快从我眼前消失。”

男子嘴角儿微微一扬,盯了她一眼,转身离开。

------------ ------------ ------------ ------------

景玥在池边待了半晌,怕石夫人在庙里等急了,赶紧往回走。进到大殿一瞧,石夫人正高高兴兴拉着君雅的手聊天呢。丫鬟们见她来了,忙给石夫人示意。

“玥儿去哪儿了?寒冬腊月里,可别到后山去,小心着凉。”石夫人关心一回,又紧紧拉着君雅的手道:“这是我未来儿媳,你们见过的。雅雅最会讨人开心,知道我惦记你,就赶来庙里让我见见。”

君雅不好意思一笑,“雅雅心里也非常记挂夫人呢。又不方便去您府上拜见,只能让您山长水远的跑来这里咯。”

石夫人笑眯眯的摸了摸君雅的脸蛋,满是宠爱。景玥看得心里发酸,转眼看向别处,沉默不语。

“玥儿?”君雅唤她道:“昨晚我走得急,没来得及跟你道别呢。你猜出多少灯谜?领到什么礼品了?”

景玥微微一笑,“只猜出一个而已,拿了个福包。”

“真好,我一个都没猜到,”君雅一撇嘴,很快又开心道:“我请了几位朋友去家里烹茶聊天,玥儿你也来吧。大家一处热闹些,我特意从都城请来两位宫里的乐师为咱们弹奏助兴哦。”

景玥一叹,果然王侯公府的小姐就是不一样,宫里的人也能使唤。但自己无心应酬,礼貌的回绝道:“多谢君小姐美意。我还是不去了,一会儿要陪石夫人回府。”

“啊?……”君雅一脸失望,皱眉道:“我想着能多来几个人呢,要不然府里冷清清的真没意思。”说着,讨好的望着石夫人。

石夫人一瞬的犹豫,似乎有些为难,但很快被君雅祈求的眼神打败,笑道:“既然你喜欢,那就让玥儿陪你去。不过她之前生过一场大病,刚好些,去去就回吧。”

“谢谢夫人!”君雅揽住石夫人的手臂,亲昵的摇着。

景玥无奈,明明是自己的事,却不能自己做决定。顾及君雅的身份,只好顺着她,点头道:“石夫人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早去早回。”

就这样,君雅拉着景玥上了她的马车,直奔宣安王府。车子走得很快,到了地方刚好正午。等二人来到宴客的小花厅一瞧,客人已到齐。君雅跟众人寒暄过,给景玥一一介绍。来的一共四位,全部是都城来的大官千金,其中一位身份极尊贵,是当今南尧国主的义妹,姜宝公主。

当着贵客,当然不能失礼,景玥深深一福,恭敬道:“民女景玥给公主和众位小姐请安。”

那三个人笑笑,点头为礼。

姜宝一脸平淡,看向身边的君雅问道:“雅雅,她是谁?你在历城还有朋友?”

君雅笑着点点头,“是啊,她是我刚认识的朋友,叫‘玥儿’。我们昨晚一起去逛灯会,很有意思哦。”说着,给还站在那儿的景玥使了个眼色道:“玥儿快坐,来,坐着说话。”

景玥坐在最下手。众人围成一圈,每人面前一套精致的茶具,是用来烹茶的。那五位贵小姐说了几句话,便拿起各自的茶具煮茶品茶。看着眼前的茶盘,景玥脑子里又回忆起往事。自己七八岁时,叶氏亲自教导过她和美人姐妹俩饮茶的礼仪,那时贪玩儿,根本静不下来,总找各种借口溜掉。现在想起,能跟母亲一处静静的坐着,竟然是那样的美好,可惜一切已成泡影。

“你不会烹茶么?”姜宝略带嘲弄的声音响起,眼底闪着一丝不屑。

景玥抬眼看去,回道:“儿时跟着娘亲学过,但很久没这样烹茶了,有些生疏。”

“那我叫下人上茶给你,”君雅先抢过话,扭头吩咐丫鬟道:“去把茶具拿走,换只茶杯,要泡最好的香螺茶。”丫鬟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儿,飘着袅袅香气的茶杯端上来。

“你请我们来,为了闷坐喝茶的?”姜宝别有深意一笑。

不等君雅回答,一个女孩忙开口问道:“是呢,雅雅你不是说请了神秘嘉宾?究竟是什么人啊?该不会……”说着看向身边的景玥,不信道:”该不会是她吧?!”话音落处,其他那几位瞬间一脸失望。

君雅呵呵笑起来,摆手道:“当然不是啦。我说了给大家一个惊喜,不会失信的。看好啊,惊喜马上就到。”说着,扬手啪啪击了两下掌。

片刻,一阵悠扬的笛声从众人所在不远处的一道屏风后响起。曲调宛转悠扬、空灵清雅。一时间,大家听得入了神,空气静的凝固一般,唯有茶盘里微弱的火苗散出点点热气。景玥早知道会有乐师来演奏,没觉得意外,但也同样被笛声吸引住,听得入神。半晌,笛音忽的一低,在众人以为曲子要结束之时,一道朗朗琴音加入进来。独奏变成合奏,曲风一改之前的幽婉,隐隐透出一股特别的蕴味。柔媚中带出一丝蓬勃的英气,仿佛正在舞剑的美人儿,妖娆的曲线和锋利的剑身奇妙的合为一体。景玥自认不善音律,不像那四位贵小姐,各个听得如痴如醉。尤其姜宝,脸颊上竟扫着一抹红晕。

半顿饭工夫,曲子在一串挑动的高音中戛然而止。静了一会儿,君雅又一击掌。两个下人撤走那道横在中间的屏风,一道白色的飘逸身影出现在眼前,手中握着一管长笛。

“怎么样,我准备的惊喜够惊喜了吧?”君雅笑着看向那人道:“多谢融先生肯赏光。请入座大家一起续茶。”

融先生一拱手,大大方方坐在君雅下手的空位。那三位小姐的眼睛立刻粘在他脸上,一副沉醉的样子。姜宝却一改刚才听曲时投入期待的眼神,冷静的独自饮茶,似乎眼下的聚会不关她的事。几人谈论乐理,景玥插不进话,悄悄朝君雅使个眼色,便退出席去。

君雅跟着出去,问道:“怎么样?刚刚的曲子你可喜欢?他是咱们南尧国最出名的乐师,国主最喜欢。要不是这次我大婚,又看在姨父的面子上,都不肯放他出宫呢。”

景玥对这些事一向不上心,笑了笑,回道:“曲子非常好听,也是托你的福啊,不过看样子只有我一人不认得他呢。历城偏远,对都城的事一无所知。”

“你想听都城的事?我可以讲给你啊,”君雅最开心找到听她讲话的人,兴奋道:“上至皇宫内院,下至文武百官,凡是有女孩儿的人家,大小事我都知道些的。”

一听这话,景玥吓了一跳,原来君雅是个不折不扣的包打听。遂笑道:“那好,等你跟石大哥完婚,我天天去郡守府找你聊天,到时候你不要嫌我打搅你们夫妻相聚才行啊。”

“玥儿你打趣我,”君雅红着脸嗔了一句,眼光忽的一闪,转口问道:“对了,你不问问我刚刚在屏风后面弹琴的人是谁?你不好奇吗?”

“弹琴的人?”景玥下意识重复一句。

“你该不会没听到吧?!”君雅不可置信的望着一脸茫然的景玥,低叫道:“那么……那么特别的琴音,你没听到吗?”

景玥点点头,“听到了,还好吧……不过我对音律没研究,只是随便一听而已。嗯,现在你最好告诉我更衣的地方怎么走,我真的很急。”

君雅笑了几声,叫来丫鬟带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