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猎物相对论 > 第2章 2号猎物

猎物相对论 第2章 2号猎物

作者:红豆八宝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3 03:10:32 来源:文学城

薄雾朦胧,城南姜府

一辆马车悄悄地在侧门小巷停下,青毡顶,麻布帘,旧木架,简单质朴。

身着粗布麻衣的车夫,跳下马车,扣扉而开,门房对他有几分熟稔,轻车熟路地帮他唤了人过来。车夫顺利地将手中的信递了进去。

红果接到外头小厮传来的信,连忙转身回了东间,脚下的步子又快又急,欢欢喜喜地来到姜如月身边,“小姐,是辛娘子刚递来的信,您快看看吧”。

“是吗?”声音中夹杂着兴奋,姜如月接过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辛娘子是京城颇有名气的女仵作,在周朝,仵作并不属于官身。但是仵作身兼**检验、尸体检验、现场勘验等重要职责,且仵作涉及庞杂繁复的学识门类,如医理、药理、人体、气象、地理等,培养一个成型的仵作往往需要耗时多年,快则两三年,慢则数十年。由此,即便仵作并未纳入官僚版图,其地位也不算差。

受害人有男有女,本朝并不限制仵作的性别。

今日便是如此,信义坊薛府发现两具女尸,武侯便请了辛娘子前去勘验。

至于姜如月与辛娘子的相识、相交,正应了“烈女怕缠郎”、“滴水可穿石”。

天霖十八年,徐斯年在大理寺大展拳脚、锋芒毕露,接连破获京师无头男尸案、扬州连环杀人案,配合其状元郎的头衔、昳丽俊美的身姿,文人墨客纷纷以他为原型创作了不少断案类型的话本子。这类新颖话本子的引人程度远胜于才子佳人的俗套,迅速风靡整个京城闺秀圈子。

姜如月惯常喜欢看些话本子打发时间,自是不曾错过这些,亦为之着迷。或许是曾经亲眼目睹过倒在血泊里的身体,她渐渐地对尸检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痴迷。

于是,她不再拘泥于看断案的话本子,而是捧起了《洗冤录集》,但晦涩难懂的地方着实有些多,便想着请人指点一番。可惜家中的父兄长辈皆为文官,并不擅长此道。辛娘子作为京城有名的女仵作,由此入了她的眼。

不过,辛娘子只当姜如月是普通闺阁小姐的心血来潮、一时兴起,不好得罪姜如月身后的首辅父亲,只勉力为其答疑解惑,并不热络。

然而,姜如月大抵不是寻常的闺秀,做事并不虎头蛇尾。她对于断案、尸检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和毅力,并不在意辛娘子冷淡的态度。她如同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各类学识。

辛娘子和姜如月便如此,一问一答,不咸不淡地来往了一年多。

直到去年,辛娘子才真正被姜如月扎实的才学、始终如一的坚持所打动,尽管明知她未必从仵作之业,尽管不解她的目的所在,但君子论迹不论心,辛娘子终是松口喝下她的拜师茶,收她为徒,授她以技。

看完手里的信,姜如月道:“红果,今日穿深色窄袖束腰袍子,工具包也得备好;青雀,头发就挽个简单的单螺髻,动作要快些,莫让师傅久等”。

闻言,红果、青雀各自忙碌起来。

大约两刻钟后,青毡顶马车终于动起来,四平八稳地驶离姜府侧门小巷。

马车里,姜如月和辛娘子相对而坐,中间摆着一小几,小几上放着两碟糕点,一壶热茶,两只白瓷盏。

辛娘子执起茶壶,斟上两杯,右手拿起一杯,左手将另一杯推至姜如月面前,“太平猴魁,拖了鸢时的福,今日方能饮上如此好茶”。

“师傅,您别取笑徒儿”,姜如月身体坐得笔直,白皙的手轻捻一块红豆糕,送到唇边咬一小口,绵密的口感在舌尖炸开,她的眼睛亮了亮,待两碟子糕点都品尝了个遍,她的眼睛更是弯成了两轮小月牙,“还是师傅心疼徒儿,鸢时只咬一小口,就品出来是如意坊太师饼和红豆糕的味道”。

“谁家小馋猫跟你似的,不仅舌头灵,而且挑剔非常,也只有如意坊的糕点能入你口,为师总归不能背上饿死徒弟的恶名”,说罢,辛娘子便取出一本册子看了起来,突然想到什么,叮嘱道,“多吃些,今日任务繁重,别耽误正事”。

姜如月乖巧地点了点头,像一只小松鼠,小口小口地吃着她最喜欢的如意坊的糕点。感受到七分饱意,她才拿起丝帕拭了拭嘴角,擦了擦纤细的双手。

清理完毕,她终于按奈不住,眨巴着大眼睛,试探地问,“师傅,今日的受害人,有何说法?”

辛娘子翻动册子的手停顿一下,皱起眉头,“今日薛府发现了两具女尸,一具焚至焦体,一具疑似毒发身亡”。

姜如月闻所未闻,小手按着胸脯,不可置信,“京师重地,天子脚下,竟发生如此骇人之事?”

“怎么鸢时害怕了?”辛娘子抬起头,目光凌厉,直视她的眼睛,仿佛要看穿她内心的想法。

“怎会,徒儿并不是害怕,而是讶异。更何况徒儿不允许自己害怕,为受害人寻真相,是徒儿所求”,姜如月信誓旦旦地说道,恨不得竖起三指指天为誓,脸上更是挂着坚定的神情。

看着仍稚气未脱的鹅蛋脸挂上严肃的表情,辛娘子嘴角牵起一丝弧度,合上手里的小册子,递给她,“既然鸢时如此雄心壮志,为师定助你一臂之力,今日尸检就由你主检,师傅给你当一回帮手”。

姜如月本能地伸出双手,接过册子,闻言,一个手抖,差点扔了册子,眼睛瞪得像个铜铃,支支吾吾,“师傅,徒儿,徒儿学技时日尚短……”,说着说着就垂下圆圆的小脑袋,“师傅,兹事体大,不宜操之过急……”,白嫩的手指拧着丝帕,“师傅,您这不是揠苗助长吗……”

辛娘子轻啜一口茶,兴味问道,“鸢时是在责怪师傅,还是不敢?”

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辛娘子,姜如月垂下眼睑,事实上,她早已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方才不过是怕辛娘子所言无心,才脱口而出那等推诿之词,奈何她心思百转千回,脸上表情始终淡淡的。

最后,她终于下定某种决心,眼睛放光,声音带着几分跃跃越试,“师傅都不怕,鸢时有何可惧,上呈的验状可是得盖师傅的印章呢”。

“为师果然没有看错人”,辛娘子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快翻开小册子瞧瞧,为师将验尸的章程和关窍都列在上头”。

看着手里的小册子,姜如月意识到自己想岔了,有些羞恼,饱满白嫩的脸颊染上一层淡粉色。不过到底心底的兴奋之情更盛,她快速抛开杂念,翻开小册子研读起来,如获至宝,车厢里唯余纸张翻页的声音。

不多时,马车不再前行,青雀掀起车帘一角,探进个脑袋,道:“小姐,辛娘子,此处已是信义坊巷口,前方被金吾卫官差戒严,马车怕是不好再往前,奴婢和孙伯是否就此等候?”

闻言,姜如月抬起头,询问辛娘子,“师傅,您觉得如何?”

见辛娘子颔首并起身下了马车,姜如月吩咐道,“青雀,今日有些复杂,或许要花上不少时辰,马车里还有些糕点,你们可拿去垫垫肚子”。

说罢,姜如月下了马车,乖巧地跟在辛娘子身后往薛府走去,只不过心中早已波涛骇浪。

薛府门口,由两名官差把守,辛娘子和姜如月出示腰牌后方得以入内。她们跨过一道垂花门便进到庭院,这座宅子的庭院倒是宽敞,偌大的庭院聚了有二三十人,金吾卫官差正在盘问目击人,庭院中央站着几名武侯主持秩序。

待辛娘子和姜如月向武侯秉明身份,一名女武侯便被招呼过来带她们前去验尸。依本朝律法,尸检时,需得至少一名武侯在旁督查。

一路上,姜如月想到今日是第一次作为主检,心中气血翻涌,脚步都变得轻飘飘,如坠云端。

直到女武侯带着她们进入东厢房,姜如月到底只跟着辛娘子验尸不过一年有余,被迎面而来的女尸可怖面容惊得心颤了颤,手有些微发抖,翻腾的心才渐渐平息下来,面上却不曾透露一丝一毫的心绪变化,仿佛一直以来都如此稳重。

女武侯与辛娘子皆是三四十岁的年纪,早已见惯生死,对此景象倒是波澜不惊、见怪不怪。

女武侯有些惊讶,道:“你这个女娃,小小年纪,倒是胆子大,竟没被吓住。”

姜如月眯着眼睛,尴尬地笑着,心想有被吓住的,但是早年偷学了一点冷面大师的技艺,很难被人看穿罢了。

姜如月并没有着急着去查看尸体,而是请女武侯和辛娘子戴上手套、围好面巾。

虽然这间房不如高门富商的堂皇,但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目之所及,外间的案桌、书架,内间的妆台、箱笼,都收拾得齐整。

此时,姜如月正带着女武侯和辛娘子仔细逡巡着房间,观察是否存在打斗痕迹、血迹、物品摆放等异样。

转完一圈,姜如月方道;“无打斗痕迹、血迹,唯外间案桌上的半碗汤有异”。

见女武侯和辛娘子都赞同地点了下头,姜如月浅浅地呼出一口浊气,取出几根银针、一小罐皂角水、一方帕子,帕子浸过皂角水后细细地揩拭银针,才取了其中一根银针放入半碗汤中。

之后,姜如月带着女武侯和辛娘子走向床榻。她先检查了一番死者的衣着有无污渍、破损,再褪去衣物,从头至脚依次检查尸体有无外伤、尸斑、尸僵。最后,她又取了一根浸染过皂角水的银针探入死者口喉。

一刻钟后,姜如月分别取出汤碗中、死者口喉中的银针,银针皆发黑,她道:“死者衣物完好,背部现小尸斑,关节有尸僵,银针发黑,应是中毒而亡,死亡大概3至5个时辰”,说完,她双手绞着衣角,等待师傅评判,额头冒出几滴冷汗,昭告着她内心的紧张与忐忑。

辛娘子上前再次检一遍尸体,说道,“不错,确实如此,咱们去看另一具尸体罢”。

直到此刻,姜如月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小鹿般跳动的心也终于找到归处,彻底平静下来,对接下来的尸检更加充满信心。

突然,外间传来阵阵喧闹声,似是有什么大人物驾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