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猎户家的娘子 > 第37章 救人之策(二)

猎户家的娘子 第37章 救人之策(二)

作者:夏新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1:45:34 来源:文学城

官场上确实存在着一条隐形的歧视链,那些通过寒窗苦读、历经科考磨砺的人,他们的官身被视为正统,备受尊重。

而像张员外这样,仅凭钱粮轻松获得官职的人,往往会被视为异类,最不受人待见,这种偏见仿佛一道无形的墙,将捐官之人隔离在主流圈子之外。

这一点,张员外心里也是一清二楚,面对姚秋儿的提议,他犹豫未决,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见他迟迟未表态,姚秋儿决定再加一把火:“若您并未采纳我的计策,那保证自然也就不作数了。其实从始至终,您并未失去任何东西,只是多了一个选择而已。”

张员外闻言,心中不禁暗赞姚秋儿是个敞亮人,既然她如此爽快,那自己也不能小家子气。

“若用你计,我保证从今往后……”张员外刚开口,就被姚秋儿打断:“员外,请用您的寿限起誓,这样我才能安心。”

张员外咬了咬牙,心中暗道这女子真是够狠,但为了自己的前程,他还是硬着头皮发了誓。

对方承诺完毕后,姚秋儿果断说出了内心的计谋:“直接捐粮给百姓。”

小妾一听这话,顿时嗤之以鼻:“咱手里的粮食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白给他们?”说完,她又继续讥讽道:“给他们就能让老爷当镇令了?”

显然,小妾并没有领会姚秋儿的真正意图,而张员外却陷入了沉思,显然被这个提议触动了心弦。

见状,她详细解释起来:“镇令乃一镇之长,您手里有粮,却宁愿捐官也不肯拿出来赈灾。百姓们知晓后,会如何看待您?等您上任后,他们会服从您的管束吗?但如果您直接将粮食捐给饥民,他们一定会对您感激不尽、赞不绝口。这样的好名声,您难道不想要吗?”

短短几句话,简直说到了张员外的心坎里,他拍了拍大腿,感叹道:“你说的没错,名声确实很重要。”

但很快,他又担忧起来:“话虽如此,可我要的是镇令一职,而不是那些百姓的道谢。”

这话虽然直白而又冷血,却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想法,毕竟,他可不是什么心怀天下的大善人。

姚秋儿笑了笑,继续道:“好名声来了,镇令自然也就到手了。您这样的大善人,在有心人的带领下,灾民们一定会愿意共同上书请命,让朝廷封您为镇令之职。这样一来,您既得了名声,又得了官职,岂不是两全其美?”

说到“有心人”三字时,姚秋儿特意加重了语气,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暗示张员外这其中的深意。

直到此时,张员外才恍然大悟,有拨云见雾之感,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笑容。

他已经开始在脑海中盘算着,究竟要安排谁去充当这个“有心人”,才能让计划进行得更加顺利。

一旁的小妾蕊儿嘴巴张得大大的,对姚秋儿的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眼中满是敬畏与羡慕。

“哈哈哈,妙极,妙极!”张员外心中舒畅至极,忍不住朗声大笑起来,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成为镇令后的风光。

拥有一个好名声,对于今后的管理无疑会大有裨益,姚秋儿继续给他戴高帽:“您这镇令是由百姓真心实意推举出来的,份量十足,您在官场上行走也更有脸面,别人再也不敢小瞧您。”

张员外被这些话吹捧得飘飘然,仿佛已经站在了权力的巅峰,以后在官场上,他想不硬气、不威风都难了。

“希望您会当个好官,为百姓谋福祉。”姚秋儿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张员外闻言身子微微一抖,随即又恢复了镇定:“我是个好人,杀人放火、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这些恶事,我可都没做过。这次抓你过来,也是因为你男人吃了官司,寻思你正是用钱之际,想劝你将那条黑狗卖给我。”

“不卖。”姚秋儿斩钉截铁地拒绝,小黑对她来说,早已是家人般的存在。

张员外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嘀咕道:“我知道,你舍不得,罢了罢了,不强求。”

与此同时,姚家因为女儿出去这么久还没回来,已经急得团团转。

当一辆宽敞的马车出现在家门口时,姚家人压根没心思去瞧,直到姚秋儿从车上下来,大家才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身心俱疲的姚秋儿跟家人简短地说起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她朝姚母问道:“娘,家里细麻绳放哪里了?”

听到“麻绳”两个字,众人皆吓了一跳,姚母更是哭了出来,哽咽道:“秋儿,你不要想不开啊!”

姚秋儿无奈地笑了笑,安慰道:“怎么会呢?相公还等着我救他出来呢。大家放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好好活下去,因为活着才有希望。”这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力量,让家人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想了想,姚秋儿觉得茅草可能比麻绳更合适,于是她走到门口,扯了一些柔软的茅草回来。

看到生无可恋一般躺在地上的小黑,姚秋儿像抱孩子那样将它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虽然小黑不会讲话,但它的担忧和紧张一点不少。

“它一口饭都不肯吃。”姚水生满脸忧虑,看着小黑日渐消瘦的身影,他真怕再这样下去,小黑会瘦成排骨狗,连站都站不稳了。

小黑蜷缩在角落,眼神中满是悲伤,主人出事了,它内心无比痛苦,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小黑乖,相公明天就回来了。”

姚秋儿柔声哄着,轻轻将小黑抱在怀里,在她身上嗅了嗅后,小黑眸子忽然亮了起来,因为它闻到了主人熟悉的气息,那是它一直渴望的温暖和安慰。

狗子焦急地看向姚秋儿,仿佛在询问:“真的吗?主人真的明天就能回来吗?”

姚秋儿脸蛋温柔地在它脑门上蹭了蹭,“我今天见过他了,他一切都好,你吃饱饭,明天我们一起接他回家。”

“水生,你将小黑的饭食拿过来,我喂它吃。”姚秋儿吩咐了一句,男娃闻言立刻照办。

仿佛真的听懂了姚秋儿的话,小黑终于肯进食了,它低头默默地吃着,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喂完小黑后,姚秋儿目光一一扫过担忧自己的家人,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期待。

“很晚了,大家快去歇息吧。”

话落,她轻叹一声回房了,打算躺一下,可心中焦躁难安,根本睡不着,于是,她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明天的画面,希望一切顺利!

天未亮,一辆马车就从桃花村出发了,车轮滚滚,扬起一阵尘土,因着姚秋儿给出的妙计,张员外决定帮她一把,慷慨地借了马车给她使用。

马车上,姚家人和小黑以及十只兔子坐在一起,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姚冬儿早将妹夫发配流放一事告知了大家,于是众人决定一起上县城,为姚秋儿的计划助一臂之力。

到了镇上后,姚秋儿敲开了篾匠家的门,说明了来意。银钱到位,一切都好说,篾匠按时按量做好了她需要的迷你小草帽。

拿到货后,姚秋儿朝篾匠道谢,并紧紧地握了握手里的茅草,那是她精心挑选的,准备用来固定草帽的。

回到马车上,姚秋儿开始忙碌起来,她抱起一只兔子,用茅草仔细地将迷你小草帽固定在兔子的脑袋上。

一只、两只、三只……直到每只兔子都戴上了。

全部做完后,她撩起车帘,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心中默念:“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救回相公。”

到了县城后,姚家人顾不上打量县里的繁华景象,立刻开始按计划行事,他们分工明确,有人去了热闹的集市,有人去了人多的街道。

被朝阳唤醒的县城百姓很快发现了一件怪事:集市口以及各处人来人往的地方,都冒出了带着小草帽的兔子。这些兔子憨态可掬,十分可爱,引得众人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活了这么多年了,真是头一次见这么有趣的景象。”一位老者笑着说道。

真是太稀奇了,这种景象在平日里是难得一见的。

出了这么件新鲜事,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他们面带好奇,交头接耳,猜测着这些兔子为何会戴上草帽,又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县城的各个角落。

很多孩子更是兴奋不已,他们跟在兔子身后,稀罕极了,一边追逐一边欢笑,仿佛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

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这件新鲜事很快便传遍了,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谈论着这件奇事。

然而,不同于那些啧啧称奇的老百姓,那些读书人均是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他们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了这一幕背后的含义。

在他们眼中,这些戴帽子的兔子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景象,更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那些巡逻的衙差也看到了这一幕,他们回到衙门后,将此事当做笑话报到了知县耳中。

听完后,知县却笑不出声来,他急忙追问道:“在哪看到的?”衙役随口答复:“东街西巷到处都有。”

闻言,知县脑门上冒出层层冷汗,他心中暗自惊慌,而衙役们则面面相觑,不知怎么了。

有个胆大的衙役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了?”知县咬牙切齿地说道:“兔子头上戴帽子,这是一个‘冤’字啊!”

这样的异象意味着在他的管辖内有冤情!

衙役们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大人如此惊慌。

有个没眼见力的衙役,朝知县行礼后,说道:“大人,请签发流放令。”

他刚进来完全不明白知县为何如此紧张,今早周重山将要流放去北面,离开之前需要知县签发令牌。

正焦头烂额的知县狠狠剜了他一眼,不悦道:“发生了这种事,牢里的犯人先按兵不动。”在事情水落石出前,这样安排比较稳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走投无路的姚秋儿只能出此下策。为了救人,别无他法。

在她心中,县老爷判案不分青红皂白太过武断,自家夫君明明情有可原!于是,她策划了这场“兔子戴帽”的奇事,希望以此引起知县的注意,重新审问周重山的案子。

姚家人齐齐跪在县衙门口,口里大喊着“冤枉”二字。

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悲愤和无奈,经读书人解析后,不少目不识丁的百姓都知晓了此事的含义,纷纷围了过来,在姚家人身后悄悄议论。

听闻此事,县老爷忙让衙役将人带进来,兔子头上戴帽子这事已闹得人尽皆知,若是处理不好,只怕会引起民愤。

跟昨天不同,这次知县老爷选择开堂审案,爱看热闹的百姓纷纷涌进来围观断案,他们想要看看这场奇案究竟会如何收场。

最近住在县城里的姚月荷也被传唤了过来,她的脸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与紧张。

进入大堂后,姚家人又齐齐跪了下来,气氛凝重而庄严,跪在最前面的姚秋儿深吸一口气,开始陈述冤情,她声音坚定,条理清晰,能明显感觉到知县的态度比昨天好了很多,这让她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大人,我相公是冤枉的。他虽是大西村姚家子,但生父过世后,年仅三岁的他就跟随母亲改嫁到桃花村,并改性周。有道是不知者不罪,求大人明鉴。”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周重山的深情与信任。

她刚说完,穿着囚服的周重山被带了上来,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既惊讶又感动。他知道,为了他的事情,姚家人付出了太多。

其实,坐立不安的周母也曾去找过姚秋儿,打算和她一起上衙门为周重山申冤。但姚秋儿深知此事复杂,劝周母留下,以免好心办坏事,毕竟,周重山可以算作年岁小不知情,但若说周母不知情,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跪在一旁的姚月荷开口控诉道:“话虽如此,但不管他姓甚名谁,都是我们姚家的血脉,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她满脸挑衅地看向姚秋儿。

闻言,姚秋儿急忙朝知县辩解道:“大人,两村相距甚远,虽同姓,但并非同支。不信的话,您可以查阅户籍。”声音中是无尽的急切与恳求。

知县沉思颔首,接受到他眼色后师爷忙吩咐人去取户籍册。

片刻后,户籍册被取来,仔细翻寻后,知县点了点头。姚秋儿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以为有转机了。

然而,很快知县的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同姓不婚,乃律法所定。良贱不婚,同宗不婚,同姓不婚,奸逃不婚……这些律法户婚卷中都有明确规定。”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不容置疑。

知县内心其实挺为难的,判吧,冤;不判吧,又怕日后被人弹劾。

他深知周重山是冤枉的,但他更怕这件事日后被人翻出来,影响自己的仕途,权衡利弊后,他决定牺牲周重山,保全自己。

姚秋儿看向台上之人,眼中满是失望与不解。

难道她做的这些努力都是白费?难道真的无法为周重山洗清冤屈?

此时,姚月荷得意地笑了起来,那笑容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了姚秋儿的心。

围观的百姓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他们议论纷纷,为周重山感到不平。

“这要被判了,真是冤啊。”一个老者叹息道。

“难怪天降异相,原来如此。”一个年轻人低声说着。

“可不是嘛,老天都看不过去。”另一个妇人附和道。

这些话语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姚秋儿更加坚定了为周重山申冤的决心,她知道,这条路虽然艰难,但她绝不能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