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文,燕宁脚残之后丧失了战斗力,于是很快就被送回京城,然而此时的燕宁早已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身体上的残缺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缺陷,精神上的挫败感更令其心灰意败!
回家后的燕宁,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李家人无不忧心悄悄,言语上的关心和安慰根本无济于事!
宁母见到儿子的脚受了伤,自是忧心如焚,关心呵护不在话下,可当知道儿子左脚踝骨已碎,再无恢复痊愈的可能时,宁母当场感到天塌一般,顿时心急如焚,急的跳脚直呼:“这该如何是好,以后该怎么办呦?”
宁母之所以这般心急失态,潜意识里是觉得儿子残疾之后会丧失建立功名的机会,觉得儿子仪态受损将错失机遇!
对于母亲这种心态,燕宁又如何体察不到,因而在母亲这番表露心迹时,敏感的燕宁顿时挥臂打翻茶具,并怒火中烧发泄情绪道:“我应该战死沙场,一了百了!”
“燕宁,你别生气,家里人没坏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李夫人安慰道。
“踝骨都碎了!怎么能好起来?你说的轻松!”宁母心有不甘的抱怨道,这让燕宁忍怒大喘粗气。
“婶婶您就别说了,燕宁哥心里也不好受!”燕芸心疼的关怀道,“燕宁哥,你就好好安心养伤!不要给自己压力,一切顺其自然好不好!奶奶现在睡眠也不好,要是知道你受了伤,肯定会烦的更加睡不着的!”
听了燕芸的话,燕宁的情绪才一时有所缓和,但他不想说话,不想与人沟通,因为有些事压在心里,是不能提起的。
第二天,燕宁把自己封闭在屋内,拒绝家人的探望和关心,尤其是自己的父亲!当宁父得知儿子受伤时,慌忙撂下农庄里的活就赶了回来,却不想被儿子拒而不见!
“儿啊!你看开些,好好养伤,大不了爹养着你!多大点事儿?”宁父无奈,只能在门外留了句话,转身离开时不禁喟然叹息。
起初燕宁以父亲是逃兵为耻,一时不愿面对父亲,可父亲放下身段的关怀是父爱满满,这让燕宁不由得心生感动。对父亲的这两种情感,使得燕宁内心变的无比矛盾和纠结!
当天宁父离开后,辰羽和燕仪也特意赶回李家探望燕宁,可燕宁却愈发自卑,因为以后兄弟三人若是走在一块儿,那么自己这个瘸子将是格格不入的存在!
于是面对辰羽和燕仪的殷切探望,燕宁却以“若念兄弟情分,就许我一个人静静!”的说辞将二人拒之门外,辰羽和燕仪顾及燕宁脆弱的心情,不便多加强求,只得作罢而回。
……
且说北境梁照和赤戎的战况,随着燕宁这个得力战将的暗然退场,梁照军队渐渐落于下风,可梁帝求胜的心态反而更加迫切!
梁帝劳师动众的御驾亲征,在面子上是输不起的,于是这仗打的知进不知退,想进的时候进不动,该退的时候不退!
终于,在皇帝全程影响之下,梁照军于狼居谷一战损兵折将,光这一战,六万梁照儿郎横尸沙场,皇帝痛心不已,欲拔剑自刎,而众将不许!
梁照军主力因此受到重创,士气也一落千丈,随之而来的危局是梁照军战败后,皇帝被围困于狼居谷,不得脱身,面临被赤戎擒获的危机!
于是乎,北境告急,皇帝被困的战报火速传至庙堂,看到战报后,延陵王坐立难安,立马命人快马召见辰羽回京。
当辰羽急匆匆的赶来时,只见一众大臣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见辰羽赶来,延陵王立马命人将战报递给辰羽,并急着告知道:“父皇被困狼居谷,你且速看战报,尽快拿出个建议来!”
当辰羽看到皇帝的求救战报后也是震惊不已,于是当场拱手请缨道:“事不宜迟,请殿下许我回去点兵,末将即刻率军北上!”
“好!两营禁军由你支配,需要带多少兵,你自己决定!”延陵王毫不犹豫的下指示道。
“殿下,这不是最稳妥的应对之策!”有大臣提议道。
“此话怎讲?别卖关子,速速道来!”延陵王心急火燎的问道。
“不论韩将军营救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损兵折将,耗损的必定是国力!”大臣建议道,“但是赤戎单于此番南下的目的是和亲,这是兵不血刃的应对之策,我想长公主会愿意救陛下的!”
“等我战死之后,你们再议论和亲的事,否则谁再议论,我就拿他的头颅祭棋!”辰羽语气坚定而有力,并冷目狠视提此意见的大臣,吓的这位大臣不敢再作回应。
……
辰羽出了皇宫之后,都没回一趟将军府向燕芸告个别,因为不顺路!只见辰羽带着燕仪直奔李家,在马背上就交代燕仪道:“仪弟,你转告芸妹,让她照顾好自己,我来不及回去了!”
“大哥,我想跟你一起上战场!”燕仪提议道。
“这次不行,我顾不了你!”辰羽拒绝道。
“我不需要你照顾!”燕仪坚持道。
“以你的功夫,你还没资格跟我讲这话,我也不需要你在身边碍手碍脚的!”辰羽哼声说道,“战场刀剑无眼,连燕宁都无法自保,更何况你!你还要下功夫苦练!”
……
兄弟二人赶到李府,迅速来到燕宁屋前,见燕宁仍然将自己关在屋内,而辰羽又着急赶时间,于是直接在门外劝导燕宁道:“宁弟,你我即便失去一只胳膊,又或是一只腿,我们也依旧会强于寻常人!只要有我还在,你就有用武之地!所以你不要妄自菲薄!尽快振作起来!”
“是啊燕宁哥,陛下被困狼居谷,大哥急着率兵北上勤王!右戌营那边需要你!”燕仪跟着补充道。
“我要走了!”辰羽最后交代道,“仪弟的日常训练你顺便督促他一下!”
“大哥!”见辰羽要离开,燕宁立马叫住辰羽,这让辰羽感到很欣慰,只听燕宁告诫辰羽道:“陛下那边人心不齐,他们会嫉妒你,会阻碍你建功,你当心点!”
“我明白了!”辰羽深吸一口气应道。
于是辰羽跟李夫人迅速作了告别,便直奔右戌营而去,李夫人想想燕宁的现状,不禁替辰羽感到担惊受怕起来!
很快,当天辰羽率领四万禁军北上,不知是否能驱散梁照烈日下的阴霾!
……
话说燕宁的妻子朱氏,在燕宁伤残之后,在责任和义务上倒是给予了自己丈夫应有的照顾,尤其是在最初的时候,可朱氏在心理上难免对跛脚的丈夫感到失望,毕竟和这样的男人走出去感觉会丢面子嘛,此乃人之长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氏难免在态度上对丈夫流露出了失望之情,而变得越来越敏感的燕宁当然能感受到朱氏对自己态度上的微妙变化,比如这次朱氏因为给燕宁放置碗筷时没有轻拿轻放,导致燕宁心态失衡。
“你不想伺候就不用伺候。”燕宁冷言冷语的对朱氏说道。
“你什么意思!”朱氏质问燕宁道。
燕宁生着闷气并未作答,见丈夫对自己这般态度,朱氏便又指责道:“你心情不好,就要把一家人都弄的心情不好!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你转吗?”
“出去!我不想再见到你这张脸!”燕宁怒气填胸的喝斥朱氏道。
“好!好!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好得出生名门,凭什么看你脸色,受你气!”朱氏激动的哭诉斥责道,“要不是看你残废了,我才不惯着你!”
听到‘残废’两个字,极其敏感的燕宁瞬间恼火打翻碗筷,并怒不可遏的喝斥道:“你给我滚!”
朱氏哪里受得了这般委屈,于是挥泪夺门而出,但不是出去,而是负气出门,回了娘家,娘家自然经不住女儿的一番哭诉,必然要维护起女儿来,此乃人之常情!
朱家见女儿受了委屈,便将朱氏留在了娘家,想让燕宁上门认错赔礼,可朱家忽略了这个女婿心态上的扭曲变化。
再说李家二房这边,媳妇跑了,家里乱成一团,宁母更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只能敦促儿子将媳妇接回来,可燕宁执意不肯,还大发脾气。
无奈之下,宁母只能拉着燕芸去朱家说情,可朱家执意要让燕宁亲自上门赔礼不可,燕芸顾着堂哥的心情,几乎要下跪求嫂嫂回家,燕芸怀着身孕,父亲和丈夫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家也不敢怠慢,自然不会让她下跪,况且这也不是朱家的目的。
朱家的目的没达成,宁母的目的自然也就没达成,作为婆婆,放低了姿态还接不回媳妇,是一件很没面子且有损自尊的事,因而宁母回家后,不免对着燕宁发泄情绪。
“你芸妹怀着身孕下跪都求不回来!是你没本事,连个媳妇都留不住!让我受这份屈辱!”宁母向儿子哭诉抱怨道,潜意识里是指责朱家不给自己面子,抱怨儿子无能。
“谁让芸妹下跪了?谁让你们去接了?”燕宁勃然大怒道,其实朱家并没有让燕芸下跪,只是宁母的一时口快罢了,可一时口快,无疑是火上浇油,让燕宁心中更为恼火朱家。
此时的燕宁身心状态受损下滑,可自尊心却日渐拔高,认定妻子朱氏是嫌弃自己残疾了!
当一个人越是这样想的时候,便越是趋向自我保护,和自我封闭。这时候否定他、打压他、甚至逼着他低头,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也许受伤后的燕宁需要的仅仅是家庭的温暖,不附带压力,且温柔的爱,才是最好的心灵良药,可是良药难求啊!偏偏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母亲和妻子都对自己抱有功利性的期许。
然而这些日子,宁父关心儿子,倒是隔三差五的回家,每次都给燕宁带回桃啊、梨啊、桔啊,总之是父爱满满,燕宁当然能感受得到这份父爱的温暖,可父亲是逃兵,燕宁又被心中那份耻辱感蒙蔽了眼睛,因此一时不愿面对父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3章 大败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