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掌声仍在回荡,林雪的那句话还停留在人们心里,余韵不散。
“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坚持下去,时间会给出答案”
万若瑜坐在一旁,目光轻轻扫过林雪,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个人的身影。
炎星蔚。
他的名字没有被提起,可是,她知道,这些话,他一定听得懂。
那个曾经耀眼,又在短短时间内被推入低谷的人
她忽然想起他离开镁光灯,舆论风暴席卷而过,人人避之不及,连曾经与他合作的圈内人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而吴亮,也在沉默。
她的目光落在坐在另一边的參與來賓吴亮身上,他仍然保持着一贯的风趣与松弛,脸上带着得体的笑意,仿佛没有听见台上林雪的话语,也仿佛没有任何异样。
可他明明知道的,不是吗?
作为当年的主持人,他比谁都清楚,最初关于炎星蔚的“耍大牌”传闻,是如何被添油加醋,又是如何被舆论放大成一场灾难的。
如果他愿意站出来澄清——哪怕只是随口一句——炎星蔚的沉寂,或许不会那么漫长。
可是,他没有。
他依旧选择了静默,以旁观者的身份,继续做自己无害的“国民主持人”。
万若瑜心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样,想说什么,却又觉得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
“很多事情现在是这样,不代表未来是这样。”姑姑万喬曾经对她说过的话,忽然浮现在脑海里。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低头掏出手机,在微信的搜索栏里,输入了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名字。
炎星蔚。
她看着这个名字,指尖停顿了一下,然后敲下了一行字。
——【节目直播中,刚刚听到林雪说的话,突然想到你。】
她顿了顿,又加了一句:
——【不管现在如何,未来一定还会有你的位置。】
她没有等太久,几秒钟后,手机震动了一下,炎星蔚回了消息。
——【谢谢。】
文字的尽头,似乎带着他的笑意。
万若瑜怔了怔,唇角不自觉地勾起一丝笑意。
—--------------------
这一年,炎星蔚彻底沉寂了。
没有通告,没有剧本,没有品牌合作。
原本围绕着他的光环,被舆论一点点吞噬,取而代之的是冷落、质疑、嘲讽,甚至遗忘。
他痛苦过,愤怒过,也无数次地思考,自己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他心里不是没有答案。
可又如何?
在娱乐圈,输的人是没有声音的。就算他知道是谁在背后推了一把,他也无力反抗。没有资源,没有话语权,他现在甚至连一部戏都接不到,又谈何为自己翻案?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熬过去。
熬过这一年,熬过那些沉默的失望和深夜的自我质疑。
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作品。
然而,在这黑暗的一年里,他并非全然孤身一人。
曾睿才,那个在《无限寻宝行》里认识的“笨蛋”。
一个偶像,一个演员。
一个白痴,一个傻子。
偏偏,两个人却莫名合得来。
当整个圈子都对他避之不及时,曾睿才却大大咧咧地拍着他的肩,说:“星蔚哥,走啊,打球去!”
“怎么,不会因为没戏演,连球都不投了吧?”
“放心!哥带你!就算演戏没人看,咱们的球技还是能赢!”
他天生乐观,脑子里好像装不下烦恼,永远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明明看起来是个单纯的傻大个,却总能在某些时刻,高情商地安慰人。
每次炎星蔚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曾睿才就拎着篮球,强行把他拖到球场上,两人一打一,汗水湿透衣襟,在夜风中喘息。
“你就这么放弃啊?”
某次投篮间隙,曾睿才突然问道,语气里罕见地带着点认真。
炎星蔚怔了一下,握着篮球的指尖微微收紧。
他当然不甘心。
曾睿才看着他的表情,沉默了一瞬,随即笑了笑,把球抛给他:“行吧,反正哥也没那么聪明,不知道怎么安慰你。”
“但我知道,你是个死心眼。”
“你想演戏对吧?那你就去试镜啊!都说靠作品说话,怕什么?”
“你连球都投了那么多次,还怕一两次投不中?”
炎星蔚没再说什么,只是低头看着手中的篮球,忽然轻轻笑了一下。
是啊,他连篮球都能投进,还怕什么?
想演戏,那就去试镜。
有的角色他没能拿到,有的剧组甚至在听到他的名字时,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
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去,一次次地试。
即使面对冷眼,他仍然站得笔直,像一个真正的演员,等待着下一个属于他的舞台。
这一年里,炎星蔚经历了数不清的试镜,也遭遇了无数的闭门羹。
但他从未放弃。
他清楚,这个圈子有它自己的运转法则,曾经的他站得越高,现在跌得就越狠。那些导演、制片方对他抱有顾虑,投资方更是避之不及。对于一个被舆论风暴吞噬的演员来说,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几乎意味着彻底出局。
可他还是在等。等一个真正属于他的机会。
突然当电话屏幕亮起的那一刻,炎星蔚怔住了。
来电显示的名字,让他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