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容见姜华决心已定,便不再多问,一路相送姜华。至大梁,姜华撕下左袖,以碳作笔,家书一封,寄思乡之情,抒礼乐之志,交于老师靳容捎回洛邑,告知家中父母。
公子卬知姜华欲留魏国,喜出望外,击节而歌,盛礼相迎。卬见姜华左袖,得知前因后果,不禁大笑道:“姜先生上古风雅,值得我辈敬佩。”
卬与姜华并肩入府,招呼上座,大摆宴席。望着眼前珍馐美味,姜华拱手道:“愿大魏国势日上,大魏境内所有百姓的吃食都能如此丰盛。”
公子卬道:“大魏国富民丰,小先生期盼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姜华与公子卬洽谈甚欢,交流乐理风雅,畅谈改革礼仪。次日朝堂之上,由公子卬举荐,姜华被魏王任命为魏国乐正。姜华参照洛邑乐宫制度调教魏国乐宫,结合公子卬建议,制定不少当初在洛邑乐宫老师不允的政策,经两年,魏国乐宫渐起声名,魏国上下一派向荣。
一日姜华正在乐宫之中温故礼乐,公子卬来访,夸赞姜华才华,使魏国与各国会盟、外交之中大显霸主气象。姜华趁势将杨朱学派的构想说与公子卬。公子卬听得津津有味,姜华说到妙处,公子卬不禁喝彩,说道:“想不到时间竟有如此大才,曾闻听其‘一毛不拔’之理,以为荒诞之论,细细道来,却是与儒家要义相通。我即刻便向王兄推荐此人,王兄若能以此人为相,大魏国力将更上一层。姜先生且随我一起进宫。”
不等姜华回应,公子卬便兴致匆匆地拉着姜华一起面见魏王。魏惠王正在园林之中喂鹿,见公子卬携手姜华进宫,心中大悦,夸赞公子卬有识人之明,姜华有上古礼乐之能。公子卬趁势向魏王介绍杨朱学问,并请求魏国招此人为相,领国施政。
魏王脸上堆笑,却眉头微蹙,说道:“杨朱高士,其学问要义本王略知一二,甚为敬佩。然,若以杨子学问治国,使一国之人实现‘一毛不拔’,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在这大争之世过于缓慢。更何况大魏经桂林一战,虽未伤元气,却声势大减。此刻大魏第一要紧的就是恢复霸业,一旦称霸天下,便能利尽各国,惠及大魏上下,杨朱所说的‘一毛不拔’才有望实现。”
姜华正要辩驳,却被公子卬止住。姜华被公子卬眼神提醒,与公子卬一齐点头称是,便要退下。魏王说道:“子卬且留下,本王有要事与你商议。”姜华闻言只得先退,再寻良机进言。
魏王召公子卬进入店内,分席而坐。魏王慵懒地靠在榻上,问道:“子卬,本王欲讨伐韩国,你以为如何?”
公子卬问道:“讨伐韩国?接着逼他们割地、赔款?充实国库?”
魏王笑道:“子卬聪慧,不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魏国需要利益不假。更重要的是韩国经申不害领政变革,国力大增,一口气吞并郑国,已然称雄中原。若任由韩国继续变强,会危及我大魏霸业。”
公子卬觉得魏王说的有理,却仍有一丝忧虑,问道:“若大魏出兵之时,他国来犯,又该如何?”
魏王道:“这正是本王要与你商议之事。赵国曾被我大魏击溃,如今也为恢复元气,必然不敢出兵。秦国被大魏的魏武卒打怕了,虽偶尔偷袭大魏西境,也不过是趁兵力空虚做些鸡鸣狗盗之举,如今西境有老将龙贾镇守,可保万全。因此大魏西、北二境无虞,本王最担忧的是东边的齐国。桂陵一战,庞涓败于孙膑,魏国虽实力未损,却名声大减。各国士大夫都说齐国君名臣强,看来他们要与我大魏一争高下了。本王正想遣你出使齐国,与之结盟,稳住他们,待大魏实力大增之后,再与齐国一较高下。”
公子卬起身领命,接着道:“桂陵一战,齐国惨胜,却未得利益,谅他也不敢与大魏再来一场大战。只要我向齐侯诉说利害,便能使两国交好。”
魏王道:“正是如此。不过此行言语中仍要尊崇齐侯,这人呐,一旦有了些成绩,就容易飘起来,这时候你再前去夸他,他只会越飘越高,便什么条件都答应了。且让他飘一会儿,围魏救赵之仇,本王必报。”
公子卬道:“大王好志向。若魏国图强之后,可否令杨朱为相,实现‘一毛不拔。’”
魏王闻言大笑道:“子卬万不该如此天真,若臣民不肯为君王损一毫,何来君王之威?江湖若不肯为庙堂损一毫,何来社稷之霸?你可别忘了,你的锦衣玉食与你府上的富丽堂皇都是取民之利而得,百姓若‘一毛不拔’,你连身上的这件衣服都没得穿。”
公子卬道:“若大魏能民强国强,卬愿放下所有家私。”
魏王道:“子卬为国之心,本王自然是懂得,但没必要。君在上,民在下,自古使然。待本王称霸天下,让大魏百姓过得好一些便是了。眼下要紧之事,便是与齐国结盟,你能办好此事,便是对大魏的最大功臣。”
公子卬见说不动魏王,也不再进言,只道了声“诺。”便回去准备出使齐国。
遣使外交,必须仪仗。公子卬令礼官公孙碌与姜华率队齐行,东进入齐。
齐都临淄,悠久厚重似洛邑,繁华富庶似大梁,除此之外,更有一丝书卷之气。相比中原,齐地大多百姓竟也知礼节,对使团纷纷施礼,此举让姜华对齐国大有好感。
齐国庙堂之上,公子卬纷说中原形势,齐魏当今双雄,结盟修好,共霸天下,上可拱卫天子,下可安抚黎民,对外可抵夷狄,对内可顺诸国。
齐侯深知桂陵一战得胜,靠的孙膑谋划得当,并非齐国强于魏国,因此心中早已同意与魏国盟好。不过恰可以以此试试齐国庙堂士大夫的态度,便说道:“齐魏两国因战而怨,如今魏国愿与齐国盟好,列位臣工有何看法。”
成侯邹忌对公子卬道:“忌有一事不明,愿向公子卬讨教。”
公子卬道:“请先生说之。”
邹忌道:“齐国围魏救赵,难道魏王不恨齐国?”
公子卬道:“自然恨。魏国上下时时刻刻都想与齐国再一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