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乐正传 > 第11章 一毫不损

乐正传 第11章 一毫不损

作者:王小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4:38:40 来源:文学城

禽滑厘在场士子哗然,大家西来秦国,是为了质问卫殃、对抗暴政。禽滑厘身为墨家巨子,此时却向暴君低头,是何道理?禽滑厘转过身去,望向诸子百家,说道:“我等擅闯秦国,秦公不仅没有率军前来围剿,反而再知晓我等来意后与我等辩理论道,此等高义,堪比古来贤君。”

在场诸子心中虽早就明白这点,此时被禽滑厘说出,才彻底佩服嬴渠梁的开阔心胸,一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禽滑厘接着说道:“华夏先祖,筚路蓝缕,始有今日文明。秦人乃颛顼后裔,多次与西戎血战,替华夏守护西土,因此延迟了王化。如今秦习中原变法,自然也要徐徐图进,无法一蹴而就,请诸子给秦君一些时间,给秦国一些时间。”诸子闻言点头称是。

嬴渠梁见禽滑厘如此深明大义,心中也是佩服,说道:“常听闻在秦士子夸赞老前辈风采,今日一见,嬴渠梁三生有幸。”

诸子见秦君面对禽滑厘时不自称“寡人”而称“嬴渠梁”,更加肯定秦君对士人的尊崇,今日其言可信度便也增了几分,诸子对秦君的好感也添了几分。再者先前秦君论道句句在理,更有士子倾慕秦国变法,想要留下助秦。

嬴渠梁见诸子态度有所改变,便趁势向诸子开口邀请:“山东诸子一路跋山涉水,无论何种心迹,本意皆是担忧秦国百姓安危,此等忧国忧民之心,天人共鉴。秦国虽贫,但嬴渠梁斗胆邀请诸子在秦国任职,助秦国完成变法大业。”

在场诸子见秦君态度恳切,无不动容,似乎已忘了此来原本是为了质问秦国政策。一些学子走下台阶,来到嬴渠梁身前施礼,表示愿留下助秦。

“愿助秦君,愿助秦国!”表态者大多是墨家子弟,他们唯巨子马首是瞻,他们留在秦国,后来参与了咸阳城的建造,也成为秦墨的重要力量,这是后话。儒家士子素来与法、墨不合,心中虽向往秦国法治,却大多选择离开。其余或去或留,嬴渠梁与车俊目送诸子离开。

姜华被嬴渠梁魅力折服,然礼乐终通儒道,尽管嬴渠梁再三挽留,姜华师徒依旧决定离开秦国。将要告别之际,有一面容精明的中年男子来到跟前,向嬴渠梁施礼。

“在下杨朱,有事向秦公请教。”

此人不在刚才论道之时相问,却在此时私下请教又不肯与秦君为难,称“秦公”而不称“秦君”,显然是个缜密、礼仪之人,此时如此,必有重要之事请教。嬴渠梁知晓其意,不敢怠慢,还礼说道:“请先生赐教。”见此景姜华师徒便停下脚步静听。

“听说贵国大良造令秦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可有此事?”

嬴渠梁答道:“确有其事,只因秦国私斗成风,大良造以此扼制,颇有成效。”

“我还听说大良造令秦民战时为兵,耕时为农,重税以商贾,重罚以艺人?”

嬴渠梁此时已明白眼前之人十分清楚秦国新法,如此相问像是来者不善,但此时仍不知杨朱的目的,便答道:“确有此事,秦国松散,大良造依此法聚民力,颇有成效,民风肃然。”

杨朱叹道:“如此糟践百姓,成效虽快,若秦国后辈暴君出世,却后患无穷啊。依某看来,损一民而利国,不可取也。今日损一民,他日便会损万民。民尚且不保,何况官吏?长此以往,秦民秦吏皆无恒心,他们如何肯依附于秦国呢?”

被杨朱说中要害,嬴渠梁心有戚戚,便以卫殃曾劝说他的话语回答杨朱:“若天下太平,秦国富强,确应如先生所言,秦法当保护每一个秦国百姓。眼下强令环伺,秦国疲弱,只得暂时牺牲部分百姓权利让给秦国,待秦国富强之时,再将这部分秦法减轻或者削除,便能保证百姓之恒心。”

杨朱道:“此事知易行难,君主一旦享受惯了权力集中的好处,岂肯轻易放权,还望秦公依循自己说过的言语。”

嬴渠梁面色郑重,心中却喜,来秦诸子中竟有杨朱这般大才,于是又与杨朱谈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均是治国、安民之道,大为畅快。杨朱终要离去,秦君虽不舍,却也只能向杨朱施礼告别:“嬴渠梁谨记先生之言,并刻成文书令历代秦君牢记。”

杨朱道:“秦公能有此心,秦民可安。今日就此别过。”说着便跟随诸子走了。

嬴渠梁望着山东诸子离去身影,待在原地良久,自言自语道:“愿有一日,天下士子皆向往为秦所用。”

嬴渠梁与山东诸子分道扬镳,带着留下的山东士子回栎阳。姜华师徒也跟着山东士子回到洛邑,途中姜华一直心不在焉,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低声自语。靳容见状不禁问道:“怎么了?是在对秦国山河的不舍么?”

姜华望了望老师,问了一个和心中所想完全无关的问题:“老师,弟子不解,论道辩理之先,你以琴声威压,秦君之心显然被乐律动摇,为何论道辩理之时,老师却停下了琴声?”

“原来你一路思索,想不通的竟是这件事。”靳容叹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既是论道辩理,当然重在‘道理’,而非输赢。山东诸子并非学霸,秦君言之有理,合乎治国之道,若我用琴声致他无法辩驳,我等反而胜之不武,此乃君子之道。”

姜华点了点头,实则早就明白靳容用意,毕竟为人正直是乐宫子弟的第一课。实际上姜华一直在回想杨朱与秦君的对谈,忽灵光乍现,想到秦君说秦国疲弱,不得已而让渡百姓权利给秦法,然魏国强盛,若朝堂让渡权利给百姓,不就能实现杨朱所说的保护每一个国民的理想了么?想到这一层,姜华忽然停住脚步,大声叫住靳容:“师傅!”

靳容与其他弟子被吓了一跳,但见姜华面色郑重,靳容又不敢似平常一般教训,眼前这位自己的学生究竟怎么了?只得试探地问道:“小姜,你游历两国已有感慨,是想寻一国安身么?”

姜华点头道:“弟子愿往魏国发扬礼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