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老实人的漂亮前妻重生了[七零] > 第9章 009

老实人的漂亮前妻重生了[七零] 第9章 009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4 15:58:36 来源:文学城

正月初三大清早,宋书玉就和宋建国一道汽车去了县里,直奔刺绣厂。

看门的还是那个老大爷。

宋书玉笑盈盈地上前打招呼:“叔,新年快乐。”

“小宋来啦,新年快乐。”老大爷捧着保温杯,乐呵呵地说。

宋书玉笑容满面地点头,介绍道:“叔,这是我们大队的支部书记宋建国同志。宋叔,这是任叔,他人最好了,上次要不他帮我,我一个人在县里,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宋建国连忙给老大爷递烟,并亲自擦火柴点烟:“任同志,上次多亏您照顾书玉。回来她就跟我说啊,遇到了大好人,我都不知道怎么感激你才好,中午咱们一道去国营饭店喝一杯,你可一定要赏脸。”

老大爷家里条件好,自己又有工资,不缺钱不缺吃的,摆摆手:“不用不用,小宋这孩子嘴巴甜蜜,招人喜欢,看到她就跟看到我自家孙女一样。你们进去吧,厂长在办公室。”

“行,那我们就不打扰您了。”宋书玉笑呵呵地冲老大爷挥手道别,然后领着宋建国往里走。

宋建国这还是第一次进入到刺绣厂内部,边走边观察,看着刺绣厂气派的楼房,他有些艳羡地嘀咕:“咱们村里人什么时候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啊,宽敞明亮干净。”

宋书玉想到接下来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笑了:“叔,放心吧,咱们迟早也能住上楼房。”

饭都吃不饱还住楼房呢,宋建国只当她是在开玩笑,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两人来到任厂长办公室,门半开着,任厂长在里面工作,宋书玉敲了敲门。

任厂长抬头看到是她,将钢笔盖拧上:“这么快,进来吧。”

宋书玉笑眯眯地走进去,先给双方做了介绍,然后从布袋里拿出一叠裁剪整齐的白色棉布,摊道任厂长面前:“任厂长,我回去跟我们宋书记说了之后,宋书记相当重视这个事,找了村里十几个绣艺出色的妇女做了点小东西展示绣艺,您请过目。”

虽然只是绣花或是小鸟,非常简单,但也能看出这些人的基本功,同时也能表明他们大队对这个事的重视。

任厂长接过棉布,挨个查看,有绣杏花、桃花、牵牛花的,也有绣小鸟的,这绣艺不说多高超吧,但基本功都挺扎实的,可见是年轻的时候学过刺绣,这些年也没少做针线活,手都没生。

他数了数:“你们公社总共挑出了12名绣娘,对吧?”

宋书玉当然不会把话说那么死:“任厂长,是这样的,因为刚合作,我们就先选了12名绣艺好的积极分子,其实我们大队还有不少绣艺不错的同志。任厂长您尽管发布任务,我保证咱们大队一定按时完全任务。”

这年月,农村的劳动力不值钱,单子当然是多多益善。哪怕他们红云大队凑不够人,也可以向同公社的其他大队借人,就刺绣厂外包出来的这点活,完全吃得下。

任厂长笑了笑,并不表态。宋书玉这小妮子精啊,话说得好听,其实是变着法子想问他多要点活。

但他们刺绣厂规模并不大,只有一百多名正式职工,规模效益都有限,他不可能一下子给红云大队太多的活儿。

“行,你们稍等一会儿,我叫生产科的王主任过来一趟,看看有哪些任务可以分派给你们。”任厂长起身去了隔壁办公室交代了几句又回来了,然后招呼宋书玉和宋建国喝茶。

闲聊了十来分钟,王主任来了,他也是个中年男人,但比任厂长胖了不少,而且个头很矮,块头有点像冬瓜。

“任厂长,您找我?”

任厂长笑着点头:“坐,这是红云大队的村支书宋建国同志,旁边的宋书玉同志。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还记得吧?”

王主任瞥了宋书玉二人一眼,笑着点头:“任厂长您是说将一部分简单的刺绣交给外面的人做,咱们的师傅专门完成比较重要、难度较高的绣品?”

“对,宋书记他们很用心,就这么几天不但挑好了绣娘,还让绣娘们都绣了些作品过来,你看看。”任厂长将桌上的棉布推给了王主任。

王主任接过用挑剔的目光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自己也没法违心地说不好。这12个绣品样品,不说有多好吧,放在刺绣厂也比最近几年新入职的小年轻强多了,要是能保证质量,也能减轻一些老师傅的负担。

他将棉布叠整齐,放回桌子上,冲任厂长点了点下巴。

任厂长见他也同意了,便笑道:“宋书记,小宋,既然咱们双方都有这个意向,那这事就这么定下来吧。不过有个事我得说在前头,刺绣厂工作比较紧张,有些比较轻省的活才会交给你们。如果厂子这边货不多,可能会几个月都没单子交给你们,因此合同上不能标明具体的数量。”

宋书玉现在是求人办事,哪有资格挑三拣四。况且任厂长这话也没错,作为厂长,他肯定优先保证自己厂子里的利益。

而且他们村里这些绣娘算是兼职,没有绣活做的时候,她们也可以上工挣工分,不会全指望刺绣厂这点工钱过日子。

宋书玉微笑着说:“任厂长,你说的这个我们都理解,完全没问题。不过我也有个条件,刺绣厂多出来的活得优秀给我们红云大队,除非我们大队拒绝了,不然不能交给外面的人。”

这话说得有些强势了,宋建国怕任厂长和王主任不高兴,笑呵呵地解释:“任厂长,王主任,书玉这孩子有时候说话比较急,你们别介意。实在是大队里的那些妇女听说能给刺绣厂干活,个个高兴得跟过年似的。这事要哪天无缘无故黄了,那群老娘们能把书玉给撕了。”

宋书玉也从善如流地道歉:“任厂长,王主任,对不起,我年纪小不会说话,有时候说得不对,请领导指示批评,我下次一定注意。”

他们俩一唱一和把话都说完了,任厂长和王主任也不好再跟个十几岁的漂亮小姑娘计较。

任厂长摇摇头:“你这小姑娘,胆子大,心眼也真多,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吧,只要你们能保证质量和工期,加工的价格也公道,我向你们承诺,不会将多余的单子交给其他人。”

“谢谢任厂长,我们一定好好工作,绝不辜负您的信任。”宋书玉激动地站了起来,又是鞠躬又是点头的,手忙脚乱的样子,更显得她这份感激有多真诚了。

任厂长被逗笑了:“小宋,别激动,你不是说这是双赢的事吗?坐下说。”

“诶,谢谢任厂长,我没什么见识,让您和王主任见笑了。”宋书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腮,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任厂长心想,再聪明也到底是个小姑娘,这么点小事都激动成了这样。他看向一旁的王主任:“那就这样,你带小宋去拿材料。宋书记,你留下咱们把协议签了。”

这明显是要支开宋书玉嘛。

宋建国虽说当了十几年的村支书,可都是照上面的文件,公社领导的指示办事,他没做过生意,也没跟这种国营厂子打过交道,担心这协议签得对他们红云大队不利,他下意识地看了宋书玉一眼。

宋书玉递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笑盈盈地站了起来:“任厂长,那我跟王主任先走了。”

王主任也起身,领着宋书玉去仓库。

第一次合作,乡下的绣娘到底靠不靠谱也不知道,因此王主任给的单子不多,而且只有三个品类,分别是扇面、荷包、小型的摆件,尺寸都不大,构图也比较简单,价格自然不高,从一块多到三块不等。

清点好材料,王主任拿出复习本,将材料和订单记下来,然后递给宋书玉签字。

双方签了字后,王主任将复写纸的第二页撕下来,递给了宋书玉:“小宋同志,这批单子你们什么时候能交货?”

宋书玉也不知道绣娘们的速度,但乡下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能挣钱,让她们从早干到晚都行。

“王主任你们要得急吗?要是急,我们争取十天内完工。”宋书玉笑着说。

王主任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小宋同志,你们可不能只追求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哦,若是质量不达标,厂子里不会跟你们结工钱的。”

宋书玉点头:“多谢王主任提醒,那我们就在15天内完工吧,若是提前完工了,我提前给你们送过来。”

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王主任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宋书玉拿着材料离开仓库,宋建国那边协议也签好了。

两人在厂子门口汇合,见面宋建国就把协议给宋书玉。

宋书玉没接,朝门卫室抬了抬下巴:“我去跟任叔道个别。”

宋建国想起自己承诺要请对方喝酒的事,也跟了过去,说明了来意。

老大爷很高兴,他不去是一回事,别人请不请又是另一回事。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这还上着班呢,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见他推辞,宋建国从口袋里掏了一包烟塞给老大爷:“成,那下次您可一定要赏脸。”

又聊了几句,把老大爷哄得眉开眼笑的,两人才离开了刺绣厂。

走到一段距离,宋书玉翻开协议看了一遍。

这会儿都是国营工厂,原材料的来源、产品销路都有计划委员会规划,不同工厂的合作根本不需要合同制约。

因此这份协议简单极了,只写了半页纸,内容则是刺绣厂与红云大队合作,优先将单子委托给红云大队生产,连交货日期,结账方式,违约的处理办法等等都没写,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是不是协议有问题?”宋建国见宋书玉盯着协议不说话,有些心慌。

宋书玉将纸折了起来,还给宋建国:“叔,没什么问题,咱们的合作本来就很松散,万一哪天双方不想干了,说一声就散了,这协议就够了。”

宋建国放心了:“那就行,走吧,咱们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家。”

两人高兴地赶回了村里,当天就用喇叭通知入选的12名妇女和大队干部们到宋建国家开会。

施明和赵淑芬家离得比较远,所以两人来得最迟。

一进院子看到昨天那群妇女也都在,施明马上猜到了什么,笑呵呵地说:“宋书记,今天你可不能再卖关子,吊我们的胃口了。”

赵淑芬也望了过去。

昨天在赵家不欢而散后,她气得都忘了这事,等回到家才想起,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宋书玉了。

“我今天请大家过来,正是为了这个事。”宋建国拿出协议,递给几个村干部,“这是今天跟刺绣厂签委托生产的协议。”

施明、李双全和赵淑芬几人都凑了过去,等看清协议的内容后,大家都喜不自胜:“也就是说,相当于咱们大队以后要多十几名民办老师了。”

现在民办代课老师,一个月也就八块十块钱的工资,大队里的高中生,还有知青们都抢着干,为争一个名额使出浑身解数。

可一个大队的小学才几个班,总共也要不了几名老师。

现在宋建国不声不响就弄了这么多岗位,哪怕只是临时的也很令人兴奋。

“宋书记,你可真厉害,怎么不叫我给您拎东西跑跑腿。”李双全殷勤地说。

宋建国摆摆手,指着旁边的宋书玉说:“这都是书玉的功劳,也是她先跟刺绣厂谈的,我只是帮她打打下手。书玉是这事的最大功臣,因此我提议,由书玉来做刺绣小队的负责人。”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宋书玉今年才19岁啊,竟一声不吭地单枪匹马地进城跟国营大厂的厂长谈买卖,换成村里的大老爷们也没这个勇气啊。

这人跟人比,差距咋那么大呢?

赵淑芬的心情就更复杂了,她昨天才说让葛慧玲他们别后悔,哪晓得今天就要应验了,这脸也打得太快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00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