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老实人的漂亮前妻重生了[七零] > 第10章 010

老实人的漂亮前妻重生了[七零] 第10章 010

作者:红叶似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5 13:37:10 来源:文学城

面对这些羡慕的目光,宋书玉却拒绝了:“宋书记,多谢您的信任,但这不合适,我年纪小,还有由您来当这个负责人吧。况且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没那么多时间花在刺绣小队上。”

这才是重点。她又不会刺绣,没法拿提成,当了这个队长,她的收入哪里来?若是帮忙,一次两次还行,但三天两头让她做白工,她可没那么高的觉悟。

但由她提出开工资的事也不合适。

而且奶奶已经进了刺绣小队,她再进去就占两个名额,很多人心里肯定不痛快。

还不如将这事推给宋建国。

宋建国在大队威望高,说是一言九鼎也不为过,有他镇着刺绣小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奶奶在里面呆着不会吃亏。

回头她再寻个机会提出给宋建国发工资,这样他也不吃亏。

宋书玉不想当这个队长,但有的是人想当。

施明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咳了一声:“宋书记,书玉这顾虑也有道理,您要实在忙不过来,我来帮您分担刺绣小队的工作。”

他在想吃屁。

摘桃子摘到他们老宋家的头上了。

宋建国心里不痛快,但他没有明晃晃地驳施明的面子,而是笑呵呵地说:“那敢情好。这个工作书玉要交给我,我还真搞不定,如今有你接手我就放心了。这样,以后跟刺绣厂那边的对接工作,交货,结账等这些事就全部交给你了。另外,咱们刺绣小队这边的生产也要抓紧,不但要快而且要好,回头刺绣厂那边要验收的,若是不合格,不但没工钱,反而要扣钱。施大队长,这事就辛苦你了。”

不是,不就帮忙做一些绣品吗?怎么这么麻烦?

施明怀疑宋建国是有意吓唬他,扯了扯嘴角说:“刺绣厂那边没这么严格吧?”

宋建国严肃地说:“刺绣厂的绣品大部分都是要出口创汇,卖给外国人的,能不严格吗?哎,况且现在是咱们求着刺绣厂给咱们单子,主动权不在咱们这,咱们得求爹爹告奶奶的求着人家。前几天为了办成这事,书玉自掏腰包送了看门的大爷好几包烟。跟看门的大爷打交道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厂里的干部呢?老施啊,咱们年纪大了,拉不下这张老脸,依我说啊,这个事还是交给他们小年轻去办比较好,你说是吧?”

最后一句明显是给施明台阶下。

宋建国之所以拦着施明,既有护着宋书玉的私心,也是担心施明干不好,砸了大家的饭碗。

施明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让他去刺绣厂当孙子,他还真拉不下脸。算了,宋建国明显是更属意宋书玉,自己非要争,事情办得好也就算了,要是有点什么不如意的,肯定全怪到他头上。

“还是宋书记想得周到,听你这么说啊,我觉得这个差事还是得书玉这样机灵聪明的年轻人比较合适。”

争了半天,最后还是绕回了宋书玉身上。

宋建国是个聪明人,他已经听懂了宋书玉的顾虑。

也是,宋书玉还有奶奶和母亲要养,没道理让人家一个小姑娘一直给刺绣小队做白工。而且没有工资,换了谁来,也干不长。

所以他严肃地说:“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这个工作还是交给书玉。但担任了刺绣小队的队长后,书玉不但要监督大家的工期、绣品质量,还得三天两头去县里找刺绣厂要单子要钱交货,肯定会耽误不少上工的时间。刺绣小队的收入不归队里,由队里给她补上工分对其他社员来说也不公平,因此书玉的这笔工资只能从刺绣小队的收入中出。我提议,将手工费的10%作为书玉的报酬,大家有意见吗?”

现在总共有12名绣娘,要是一直有活干,她们一个月的收入在8-10元,加起来就一百多,宋书玉拿10%的提成,一个月就有十几块的纯收入。

这比代课老师和绣娘们的收入都高了,而且她还不用每天忙活,只需隔一段时间去一趟县城。

这也太划算了,施明有点后悔,早知道宋建国开这么高的工资给宋书玉,他说什么都不让。没道理一个小姑娘能做好的事,他还干不了。

倒是绣娘们都没什么意见,纷纷说“应该的”。

毕竟能得这么个工作,她们已经很开心了,宋书玉帮她们跑腿忙活,分一点钱也是应该的。

宋建国很满意,正想将这事定下来就听宋书玉说:“多谢各位领导和婶子、嫂子们的信任。我家也要吃饭,工资我就不推辞了,不过给我5%就行了,还有5%留给大队做发展资金,以后大队要买点什么、修点什么,上面的拨款不够的时候大队账上有钱可以自己补上。以后大队有什么想法,想弄一些产业,也有启动资金。”

这思想觉悟太高了,送到手边的钱都能推出去,还能为大队的以后着想,光这份见识和意志就甩出他们一大截。施明有些明白宋建国为何这么喜欢这女娃,还不遗余力地提携她了。

只要宋书玉这辈子不走偏,将来肯定有出息。

施明对宋书玉另眼相看,有意卖她一个好,笑道:“宋书记,书玉这提议很好,不过刺绣小队的成立她费了不少心血,拿5%太少了,不如8%吧。”

这态度转变得未免太快了,宋书玉哭笑不得,说道:“谢谢大队长的好意,增加我工资的方式不止增加提成这个办法,等咱们刺绣小队的规模扩大了,我的工资也跟着涨了嘛。这也是对我的一种激励方式,鞭策我兢兢业业工作,为社员们谋取更多的福利。”

一席话既为了她将来涨工资做了铺垫,同时也将她的个人利益跟大队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以后哪怕看她挣了大钱,也顶多有些人在私底下酸几句,没人敢当着她的面说三道四。

施明深深地瞥了宋书玉一记,这女娃以前虽然也聪明能干,但没这么老练啊。现在说话做事一套一套的,比他这个老东西都还会来事。

他积极的捧场:“宋书记,我相信书玉一定能带领咱们的刺绣小队发展壮大,我同意。”

大队一二把手都这个意思,李双全和赵淑芬更没意见了,两人也都跟着附和说好话。

宋建国很满意:“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决定了,书玉,以后大队的刺绣小队就交给你了。”

宋书玉微笑着说:“谢谢宋书记、施大队长、李会计、赵主任几位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说干出多大的业绩吧,至少不能丢了咱们红云大队的人!”

“说得好,书玉这小同志的思想觉悟就是高。”赵淑芬立马接话赞道。

宋书玉冲她感激一笑,接着说:“几位领导,刺绣厂的质量的要求很高,为了咱们这个刺绣小队能长期干下去,并扩大规模,让更多的社员受益,因此当着几位领导的面,我想给刺绣厂制定几条规矩,领导们帮我把把关,看合不合适,有什么需要增减的。”

几位村干部都点头,示意宋书玉往下说。

宋书玉敛了笑道:“第一,绣品不能带回家中。因为很多布料、丝线只有刺绣厂有,有些价格还比较昂贵,如果带回家弄坏了或是沾染上了污渍洗不掉,我们没法向刺绣厂交代。第二,绣品因为大小、花样复杂程度不同,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同,价格也有高低,每个人量力而行,不要为了高工钱而挑自己完成不了的任务,否则一旦损坏绣品或是到期不能完成任务,将罚款一元。凡是违规两次者,将开除刺绣小队。”

这么严?绣娘们面面相觑,她们还以为能把刺绣拿回家做,一边忙家里的,一边刺绣,两不耽误呢。

宋建国板着脸咳了一声:“书玉提出的这两条规矩是为了保证绣品的质量,这关系着咱们大队能不能继续接到刺绣厂的单子。大家要是想能够长久地干这个工作,那就好好遵守规定,否则一旦出了问题,砸的不止是自己的饭碗,而是所有人的饭碗,希望大家重视这两条规矩,相互监督。”

绣娘们这才点头。

原材料有了,规矩定下来了,人手也招募齐了,接下来就工作的事了。

施明说:“书玉,你不让大家将绣品带回家,那大家去哪里刺绣?”

宋书玉早想好了:“大队能将保管室旁边的仓库借给我们吗?”

大队的仓库也就秋天的时候用一用,平时都是空着的。

大队可是要拿5%的工钱,借个仓库用一用谁好意思反对,于是这事就一致通过了。

趁热打铁,宋书玉想早点交货,给王主任展示展示她们的实力,争取以后能拿到更多的单子,便说:“宋书记,施大队长,那我带绣娘们去收拾仓库,把需要的架子打起来,桌椅板凳也准备好,这样明天就能正式开工了。”

宋建国点头:“好,这是大喜事,也是咱们大队今年的开门红,得好好庆祝一下。明天大队买几挂鞭炮热闹一下,庆祝刺绣小队正式成立,大家有没有意见?”

大家异口同声道:“没有!”

宋建国很高兴,乐呵呵地说:“李会计,仓库的钥匙在你那儿,你陪书玉她们去一趟吧。”

一行人去了仓库,先打扫卫生,再把门打开透透气,接着绣娘们又各自回家带了凳子过来,有多余桌子和柜子、架子的也全带了过来。

忙活了半天,仓库里总算弄得整整齐齐了。

宋书玉满意地看着面前的成果,以后奶奶就不用天天上工日晒雨淋,也不会因为在雨后上工时摔伤落下残疾,瘫痪在床了。

***

次日清晨,吃过饭,大队干部、绣娘们以及部分听到风声的社员们都来到了仓库外的大院子里看热闹。

宋建国带着两个村民将一块临时做的木板挂到了仓库门上方,上面写着红色的一行大字“红云大队刺绣小队”,字迹虬劲有力,一笔一划都极有风骨,估计是宋建国找村里的文化人写的。

牌子左右还挂着两个已经有些褪色的红绸球,这可是大队的宝贝,平时都搁箱子里好好保存着,只有很重要的时候宋建国才舍得拿出来撑撑场面。

由此可见,这次大队有多重视这事。

仓库大门两边挂了几串鞭炮,并排摆放着。

鞭炮前,施明穿着一身五成新的中山装,手里举着个大喇叭,喜气洋洋地宣布:“各位社员上午好,今天我代表红云大队党支部宣布,咱们红云大队刺绣小队正式成立。下面有请宋书记和宋书玉队长!”

宋建国乐呵呵地接过喇叭,指着旁边的宋书玉介绍:“经大队党支部讨论,一致同意任命宋书玉同志为刺绣小队的负责人,全权管理刺绣小队,希望以后大家多多配合宋书玉同志的工作,也希望我们的刺绣小队在宋书玉同志的领导下发展壮大,下面有请宋书玉同志给大家讲话!”

喇叭挪到了宋书玉手里。

面对一双双或好奇、或热情、或欣喜、或感激、或懵逼的眼睛,宋书玉的心情很复杂,这下面站着她的血脉至亲,站着爱护信任她的长辈领导,还站着许多在不经意间对她们家释放过善意的乡亲们。

这时候奶奶没有瘫痪,母亲没有积劳成疾,她没有所嫁非人,背井离乡进城讨生活,村里的年轻人们也没有为了生计进城打工,留下日益萧条的家乡和孤苦伶仃的留守老人儿童,一切都还是最好的模样。

宋书玉心里突然涌起万丈豪情,这辈子她要留在家乡,留在亲人身边,建设这片生养她的大地母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01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