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睿终究还是那个谦谦如玉的公子,不顾自己和谢玉之间的那些破事,下意识将谢玉挡在了身后,用自己的身体阻挡住了夏冬。
夏冬没有为难萧景睿,只是说自己是来送行的,但言语间却透露出带着满满的杀气,谢玉苦笑,心知夏冬已经知道了当年的真相,他这条命啊,只能靠江左盟了。
靖王府中,萧梅生正在伺候言豫瑾喝药,萧缙生急匆匆的进来汇报了夏冬去送行的事。
萧梅生气鼓鼓的抱怨道:“缙生,娘还在养病呢,这些烦人的事情,你能不能少和娘说啊。”
萧缙生憨笑了一下,却没有改的意思,言豫瑾拍了拍萧梅生的手道:“行了,知道你心疼娘,这些日子侍疾辛苦了,娘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今天就搬回自己的院子好好休息。”
萧梅生嘟嘴道:“那娘可不能熬夜啊!”
言豫瑾答应了,不过会不会听,那就是两说了。
转眼就来到了七月,天气热,又在国丧期,萧景琰不能光明正大的带着妻女们出京避暑,就连一向喜欢往外跑的萧瑶生也呆在了府里。
言豫瑾见状,便借了言府的先生们来给萧景琰父子上课,就连萧梅生也没逃过,跟着先生们学算学(数学)。
萧景琰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少有这么长的时间呆在金陵,且手上还没有太多的政事,既然先生都请了,萧景琰也就跟着学。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不是没有道理的,至少萧景琰是这么觉得的,只是短短几天,他对事务的理解就深了一成,也更耐得住性子继续学习了。
几个孩子中,萧庭生和萧缙生是爱看书的,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怨言,萧梅生只是多了门算学,虽然难,但还能接受。
唯有萧瑶生,纯粹的武人脑袋,那是一点书都看不进去。
可惜,大家都在学,萧瑶生再闹,还得学,这就显的十分痛苦了。
四个孩子一起学习,两个学霸,一个勤能补拙,一个学渣,可想而知萧瑶生有多痛苦了。
与此同时,林殊与十三先生正着手除去秦般若师傅璇玑公主留下来的暗桩。
璇玑公主是滑族人,滑族被大梁灭族后,她就被打入了掖幽庭,比起别人,璇玑公主无时无刻不想着复国,于是她一边在掖幽庭发展势力,一边勾搭上了夏江。
璇玑公主能认识夏江,多亏了寒玉竹,要不是寒玉竹心软救了璇玑公主一命,璇玑公主哪里有什么将来。
可惜,璇玑公主不是个感恩的,借着寒玉竹勾搭上了夏江,闹的夫妻两人分道扬镳不说,还想要寒玉竹的命。
好在璇玑公主早逝,没能掀出更多的浪花。但滑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人看复国无望,大梁百姓也不再迫害他们,而是将他们当作了同胞,就不再想着复国。
所以璇玑公主死后,滑族就分为了两派,一派以秦般若为主,主张复国,一派以隽娘为主,主张和大梁和平共处。
秦般若遵从师命投靠了誉王,隽娘见寒玉竹投靠了言豫瑾,便跟着寒玉竹一起投靠了言豫瑾。
眼看滑族姐妹一个个被林殊除去,隽娘不是没有兔死狐悲之感,可她也知道秦般若等人的复国心一日不死,这样的事情就会继续发生。
言豫瑾也不是什么恶人,这些年虽然用滑族的人,但也没有太过,除了早年埋进去的人,近七八年都没有埋过人。
至于掖幽庭的人,多是早年璇玑公主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心有不满的都在十三年前被梁帝处理了,比如安康的母亲,当时的禁军也被梳理了一边,剩下的只为活命的,不少都投靠了言豫瑾。
言豫瑾也不指望她们做什么,收留她们只图一个心安,时常给那些孩子送吃食,也不全是为了安康,更多的是安抚那些投靠她的人。
不过这一切萧景琰并不知道就是了。
转眼便到了静妃的生辰,言豫瑾虽然不喜静妃,但还是早早带着萧梅生和萧缙生进宫为她贺寿。
萧梅生对静妃的感官很是一般,因为她是养女,静妃一向忽视她,现在又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本还有的那一丝好感荡然无存。
卫敏儿自幼在言府长大,虽然言豫瑾的母亲言卫氏对她很好,但言卫氏早逝,她在言府的地位就显的很尴尬,故而她挺自卑的。
早年言豫瑾的舅舅不是没有想过让林殊当自己的女婿,只是卫敏儿还没及笄,太皇太后就给林殊和穆霓凰赐婚了,林卫两家结亲的想法腹死胎中,当然梁帝也不会让林卫两家结亲就是了。
卫敏儿虽然失望,但也没想着当小,她堂堂卫氏嫡系长女,那家嫁不了,非要去当个小,除非是梁帝故意。
梁帝虽重权势,但还没到这个地步,这样一来,倒是显的静妃和言阙不当人。
卫敏儿发现自己怀上孩子的时候,犹豫过要不要将事情说出来,言豫瑾原本劝她打掉孩子,养几年,找个不在意的人嫁了。
卫敏儿思虑再三,还是选择将孩子生下来,她实在是想要一个流着林殊血脉的孩子,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林殊唯一的血脉。
赤焰案发后,卫敏儿选择撞墙而死,一是想和林殊做一对亡命鸳鸯,二就是希望梁帝哪天得知实情时,能留萧梅生一条命,一个女孩对朝局又起不了什么作用,梁帝就算知道她是林殊的孩子,极大可能会留她一条命,卫敏儿这么做,只是想为萧梅生加点筹码罢了。
言豫瑾知道卫敏儿的动机,萧梅生知道自己的身世后,言豫瑾就将卫敏儿的想法告诉了萧梅生,希望萧梅生能明白卫敏儿的想法,不要怨卫敏儿。
萧梅生其实对自己的生母没有什么怨恨,因为她有言豫瑾这个胜似生母的养母,只是她对静妃到底是怀恨在心了,要是没有她的插手,卫敏儿最多是嫁给别人为正妻,虽郁郁不得志,但不至于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害的她从小就没了娘……
如果说萧梅生对静妃是怨恨的话,那么萧缙生对静妃更多的是无视,是的,无视。
三兄弟的父亲到底是谁,静妃心里是清楚的,理论上,静妃应该更喜欢自己的亲孙子缙生,可恰恰相反,静妃最忽视的就是萧缙生。
你说静妃不知道要对萧缙生好一点吗?怎么可能,作为双商拉满的人,她当然知道,那她为什么这么做呢?不过是有恃无恐罢了,觉得自己是长辈,萧缙生必须要讨好她。
可静妃选择性忽视了萧缙生背后站着言府,言阙不满梁帝,可他不会不支持自己的亲外孙。
萧缙生最差的前途也是个郡王,一个郡王能够给言家带来多少利益,言阙能不知道?怎么可能,所以言阙铁定支持萧缙生,你说萧瑶生,唔,这不是梁帝指定萧缙生是靖王世子吗?
再说了,言阙又不是静妃,他是一碗水端平的,三兄弟有的东西是一样的,他才不玩什么跷跷板呢,哪个外孙出息了都是好事。
萧缙生一向不喜欢做无用功,既然静妃不喜欢他,他也懒的讨好静妃,反正面子上过的去就行。
静妃啊,总要为自己的偏心付出代价的。
那么被偏心的萧庭生和萧瑶生是怎么想的呢?
萧庭生的想法比较复杂,他明面上是萧景琰的长子,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作为长子,被偏爱是理所当然的。
可当萧庭生知道静妃为什么偏爱他的那一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实在是搞不懂,静妃为什么偏爱祁王。
难道是因为静妃喜欢林燮吗?那么她当年为什么又要爬上梁帝的龙床,还要生下萧景琰呢?
那时候的宸妃本就是后宫独大,言皇后都难以抵挡,还有必要拉帮结派吗?
当然,要真是梁帝非要纳静妃,那萧庭生也没话可说,只是静妃已经有自己的儿子了,为了儿子有个前途,扒着宸妃也就算了,可为什么对祁王比对自己儿子好呢?因为祁王是林燮的外甥吗?
不只是萧庭生想不明白,萧景琰也想不明白静妃为什么会同意言阙的建议,给言豫瑾四人下药,言阙为了白月光,勉强还能理解,那静妃呢?
林殊已经和穆霓凰有了婚约,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不错,为什么非要塞一个卫敏儿呢?
静妃表示,她能说她一时昏头了吗?可这个理由别说萧景琰会相信,静妃自己都不相信,但这偏偏是事实……
那么头脑简单的萧瑶生对静妃的态度是什么呢?不满,是的,不满,无论是知道真相前还是知道真相后,萧瑶生的态度都没有变过,只是知道真相后,更加不满而已。
萧瑶生一直不满静妃的区别待遇,说实在的,萧梅生还是林燮的孙女呢,为什么静妃对萧梅生不好。
显然萧瑶生选择性忘记了静妃不知道萧梅生到底是不是林殊的孩子,毕竟当初张武跑出来承认萧梅生是自己的孩子,而且一直对萧梅生很好,这一看就是张武心虚啊,故而静妃实在把不准萧梅生到底是林殊的孩子还是张武的孩子。
也不知道静妃得知真相后会不会后悔自己这些年对萧梅生的忽视。
四个孩子除了萧庭生外,对静妃有意见的事情,萧景琰其实一直知道,只是他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现在被摆到明面上来了,他才算是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有意见。
就拿今天举例,言豫瑾和萧梅生、萧缙生一早就入宫了,静妃也没想着亲手做些什么,大家中午吃的都是御膳房的大锅菜。
等到萧景琰带着萧庭生和萧瑶生入宫,静妃第一时间端出了百合清酿让他们吃。
萧瑶生一贯是不喝的,他幼稚的想要表达自己和母亲以及姐姐弟弟站在同一立场。
以往萧庭生为了不拂静妃的面子,都是选择喝完的,今天却觉得难以下咽。
就连萧景琰也端着百合清酿在发呆,见状静妃伤心道:“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我的手艺退步了?”
萧景琰见静妃不开心,心中想着今天是静妃的生辰,还是不要惹她生气了,赶紧喝了几口,浅笑道。
“没有的事,母亲的手艺越发好了,这道百合清酿,夏天吃来真是舒爽。儿臣在外领兵时,若遇粮草不济,自然要与士兵同苦,那时腹中饥饿了,就想想母亲做的药膳解馋。瑾儿怎么学都没有母亲做的好吃,若不是怕母亲辛苦,真想日日都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