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兰若有骨(聊斋) > 第5章 第四章 撑杀鼋怪

兰若有骨(聊斋) 第5章 第四章 撑杀鼋怪

作者:江心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18:50:05 来源:文学城

张老相公致仕前已是正五品,人脉手段是宁仕这个白身拍马所不及的,仅过去一天一夜,便造出几个小号魔术球,用于试验。

晌午时分,宽阔的校场上,没人演武。一群军官打扮的,将两条长桌围在中间,宁仕带着一伙匠人在最里,张老相公和一个将军模样的中年人则在另一侧的最前。

中年人名黄靖南,字得功,是驻守扬州、镇江两地的都督。此人出身不高,但勇武忠义,因而被张老相公举荐。之后仅数年便在军中扶摇而上,且一直没忘张老相公的恩情。此次张老相公还乡路过,此人特意在营中设宴,请他来看蹴鞠比赛。张老相公想到军营里全是男人,便让妻女先去镇江等候,谁知不经意间,却成永别。

“若不是得功邀请,老夫也在船上,与我乖女一起去了。”张老相公和黄将军讲话,随意很多,难免会来来去去絮叨。黄将军则全无不耐烦,全程应和。“上天给老夫留下这条命,想必也是要借老夫之手,除掉此害。”

宁仕一边讲解,一边将零件拼成拳头大的球体。几个匠人也各自动手,几下便都掌握了要领。宁仕拿起装好的,对着太阳光细看,确认没有缺漏。然后就拿起旁边的一个布袋,将铁球装进去,剧烈甩动几下。再拿出来,已是西瓜大。

军士中传出阵阵惊呼。宁仕又拿起一边的网袋,将大球装进去。网袋由许多条麻绳编造,每处接点都没打死结,且多余的绳子也都垂着。宁仕和黄将军讨了五六个军士,每人拉一两根绳子,各自往外拉。网袋马上便收紧,随后挤压得大球发出牙酸的吱吱声。然而,即便是军士们用尽力气,大球依旧完好。

宁仕又拿起一个铁球,仍旧是对着光检查一番,然后便将其以固定方向,塞进一边备好的生鸡肚子里。再让人用粗线将肚子封好。

将生鸡装进布袋里,甩动几下,再打开布袋时,铁球已膨胀并从生鸡肚子里脱出。宁仕将生鸡肚子一侧朝张老相公和黄将军展示,只见粗线被整齐切断。

“好!好!好!”张老相公激动的一连喊了三声。黄靖南亦是两眼放光,拿起一个求左右把玩。

“如此一来,老夫定能大仇得报!”张老相公此时已经熬了几夜,眼睛通红,看着精神矍铄,却带着一丝癫狂。宁仕看得十分不忍,然而知道安慰无用。于老人而言,余下人生,除了复仇,其他诸事都没了意义。但依旧尝试着给他找些旁的精神支撑:“镇江的百姓和过路的商人,也会感激您的。”

此间事了,宁仕便提出暂时辞别——他事主还有旁的事安排。军营里的匠人平时也就是修修刀兵,打副盔甲,很少会做这样的细致活,且得多做许多,以免一击不死,被水怪脱身。所以估摸着得后个白天才能造成。黄将军十分不舍,但也没理由留人,便派了得力的手下去送。

船行江面,宁仕与派来送人的小将军在船舱里闲话。他心中知晓对方是带了任务,而这事本身自己知道得就不多,且无不可告人之密。便没等小将军兜圈子,直接一五一十讲了:“我儿时曾跟着一剑客习武,只是学艺不佳,不过四年便被逐出师门。这魔术球是当时一同学艺的少年人送我玩的,那人除了会做这些带机关的小玩意外,还会一些道术,我天赋不好,浅浅学了几样,也都是是皮毛而已。”

小将军眼前一亮,正要开口询问,宁仕就抢先道:“那时我还只是个孩童,与人交往不问身份。那少年的姓名籍贯,一概不晓得,只知道旁人唤他‘阿青’。算起年龄,今年应该有二十五六了。后来我也曾回去找过,学艺那处本就在山里,难以找寻,且过去许多年,更是记不得路。”

“世间常有传说,得道仙人会在深山开辟道场,有缘之人可得一次机会进入,或得仙丹,或得道法,或得长生。小生愚钝,什么都没能得到,只学了几样玩儿一样的巧技。没大用处,只偶尔能处理些旁人不好解决的小事。”

小将军忙道:“怎会是小事?这是活无数人命的大事。”

宁仕摆手自嘲:“若没有张老相公,我如何弄到铜铁打造魔术球?朝廷严管的矿产,就不是小生这样白身可以触及的。”

小将军摇头,习武之人不讲究谦虚那套,半是夸赞半是鼓励道:“公子有大才,若去科考,必有名次。”

宁仕顿了一瞬,垂目摆手,自嘲一笑,强掩尴尬道:“莫要空想。”几息之后,轻叹了一声道:“心比天高,对命不好。”

对面人听不懂这没头没尾的一句,但也看出宁仕心情不佳,于是没再起别的话头。行至渡口,行礼告别后。宁仕便直奔金山寺,找到主持,恳请趁着还是白天,带他去说好的水域瞧上一瞧。等主持换了出行的常服,带了个腿脚灵便的小沙弥,坐着寺里的牛车来到渡口。一抬头,就见又是熟悉的人,在渡口等客。

宁仕心道:此等缘分,若这是个姑娘,自己这时都该上门求娶了。

金山寺主持瞧着与船夫十分熟稔,直接指使道:“换个大船来,去大江上。”

船夫也不问缘由,应答一声便去换船。宁仕有些惊讶,不等询问,主持便解释道:“那是我俗家的侄孙。”他瞧着宁仕微笑,眼中神色莫名,宁仕从中似乎瞧出怀念和释然。

“他在江上,替我等一个有缘人。”

宁仕此时心中只剩下懵:有缘?自己和船夫是挺有缘的。所以,这老和尚是在暗示自己和他有缘?他该不会是想要度化自己?一瞬间,白娘娘故事里的法海和对面慈眉善目的高僧重合,宁仕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首先,自己没有一个妖精老婆,自己甚至没有老婆。其次,即便仕途断送,自己也没有出家的打算,他还是向往吃荤的生活。最后,即便是出家,也没道理跑这么老远,普陀山、九华山,都离他住处更近。

就在宁仕还在腹议时,船夫带着一人,摇着艘渔船便来了。几人从码头出去,行到一处能见岔路的江面,便停了船。

宁仕放眼望去,只见苍茫江面,风声水声,却无渔人打鱼之声。

船夫叹道:“自那水神撞翻渔船,将几个渔夫吞了去,这江上就没人打鱼了。”另一人也叹气:“只能在城里寻些短工来做,咱除了打鱼,也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但为了一家老小,还是先要保住命才有长久。”

再回到渡口,已接近黄昏,宁仕拒绝了主持一起回寺里的邀请,只请求留着前天居住的僧房。然后先是买了几个烧饼,又在摊子上叫了碗肉馄饨,吃了个肚圆。因身上铜子不多了,去钱庄换了一两银,付了交易费后拿到八百八十文,够许多日花用了。后又去渔船密集的的地方,租了条结实的渔船,说好租期三日,另附了要求,这才回去金山寺。

一夜无事,次日,宁仕入乡随俗跟着和尚们做了早课,混了顿斋饭,就去山下闲逛。傍晚时分,带了只半人长的大木箱回到寺里,又找管内务的大和尚要了一箱的稻草。和尚们觉得宁仕举止奇怪,就去问主持,主持只安排说别问别管。

第三日晌午过后,宁仕睡着午觉,就有小沙弥来找,说主持叫人。

宁仕跟去寺院后门,主持和第一次到金山寺遇上的几个和尚都在。几人搭了牛车来到那投喂肉食的地方,就见张老相公和黄将军已经在等候了。许多宰杀好的半大的猪羊堆在推车里,就支在旁边。

“我们没走码头,从另一边绕过来。宁先生您看,这些猪羊怎样?”

宁仕看了眼,半大不小,一只的分量刚好和成年的一扇差不多,于是点了头。

另一边,金山色主持也在安排几个和尚,照例去取镇江知府安排的猪羊。宁仕则去看造出的成品铁球,确认没问题后,叫一起来的兵卒一起将铁球塞进猪、羊肚腹中,又充了些稻草不让其翻滚,再一只只缝好。

一通忙活,全搞完时天色已开始发暗。主持盘坐在一处高地上闭目诵经。张老相公一下午都没说什么,只安静地盯盯看着江水,黄将军则陪着一齐沉默。宁仕累的紧,也不与他们多说。擦了手,与兵卒们一起啃了些饼子,垫满肚子,好一会才歇过劲来。

待到天色暗透,路上响起一阵牛车滚动声音,所有人都起身,知道到时间了。待几个和尚把车赶到近前,江水中,已传来阵阵水浪翻涌之声。

“先扔一扇猪肉进去,这第一口总会要嚼出味道的。”宁仕安排道。

待得那些藏了铁球的猪羊都由和尚们按照既往方式投入江中,宁仕回头对众人道:“张老相公和主持都已年迈,安排几人带着离远些,若这水怪发狂,也好行动。”

众人应允,一齐将一辆牛车上的肉食卸下,让三四个兵卒和两个和尚护着两名老者远离江岸。黄靖南又安排余下的兵卒将镇江知府给的猪羊载到推车上,分了些人推去来时船舶停靠的地方。又打发和尚们赶牛车回金山寺。最后,只留宁仕、黄靖南和几个兵卒,查看江水中的动静。

过去有一炷香的时间,江水中有东西开始翻滚,宁仕暗道‘成了’。

黄靖南想派一名兵卒过去观察,被宁仕阻拦:“一时半刻死不了,离远点,听水声就知道结果。”正说着,就感到一阵地动山摇,伴随着巨大的撞击声。

“快跑!”

几人快速向着远离江岸的方向跑去,刚离开不远,就听身后又是一声撞击声,伴随着似牛叫又似金属摩擦的声音。宁仕回头,就见被巨石托起的江崖,已被重击铲得向江面侧裂开,上面的树木俱是倒伏。若是他们再晚走一步,只怕会掉进地裂的缝隙中。

“哞——!”

水中怪物一边在江中翻滚,带出一阵阵大浪,一边惨叫着继续撞击巨石。待宁仕几人到了安全地带,那支撑江岸千百年的巨石已倾倒在江中,又被因疼痛愤怒的水怪拍打着,横着向岸边嵌去。

有一兵卒自另一边跑来,边跑边喊道:“将军,快随我来,主持大师找了另一处高地,视角好还安全!”

几人随兵卒去往主持所在处,自高处往下望,莹白的月光将江岸水面照的透亮。宁仕这才看清水怪全貌:竟然是一只浑身墨绿的大鼋。

鼋者,癞头鳖也。正常的鼋长到最大也不过四尺长,江中这只却大的出奇,只探出的前足就比倒伏的柳树粗。众人都没出声,看着大鼋从剧烈翻滚到逐渐有气无力,再到半晌才划拉一下爪子。随着大鼋的力竭,巨大的身子也逐渐滑向江里。

宁仕心知,此事已了。

夜已深,黄靖南轻声劝慰眼下乌青但神色亢奋的张老相公,宁仕则问方丈:“咱们怎么回去?”

“宁先生您和方丈、相公爷一起坐牛车,我们慢慢走就行。”黄靖南道。

到底是不经操练的身体,紧张过后乍一放松,宁仕也累得不想说话,爬上牛车后就瘫着不动,静静出神。张老相公却是又哭又笑,对着空中呜咽,不知道在说什么。闹了好一会,忽然没声音了。

骤然的安静让宁仕一惊,转头看,就见老者闭眼,软软倒下。

宁仕唬了一跳,好在旁边的僧人已将人扶住,试探鼻息,确定人还活着。主持伸手摸了会儿张老相公的脉搏,平静道:“不打紧,只是累晕过去了。”

到金山寺安顿好,宁仕也不管其他,倒头就睡。直到四更响过,宁仕忽地睁眼,起身拿了几个烧饼,边吃边向山下走去。

虽然很累,但受人之托,需得竭尽全力。好在前日白天多睡了会,还扛得住。

先是去到大鼋挣扎的江岸附近,屏气凝神,避免发出声响,将腰间铜炉剑缓缓拔出,用剑尖轻触水面。只见干净的剑身从接触到水面的位置开始,血色的锈渍如画笔描过一样攀往剑柄,兼有浓重黑雾自剑身溢出。

宁仕忙收回剑,爱惜的用袖子擦擦,见剑身锈渍褪去七八分,就插回剑鞘。

之后,宁仕又去租赁的渔船处。渔船的主人已经按照宁仕要求,准备了好几大捆粗麻绳,还在船上堆了一层干净的河沙。宁仕不太熟练的将船绳放开,驾驶着去往主持所指之处。

此时启明已现,水天之间只有他一只小船在动。借着微弱的光亮,摸到前一日的江面后,宁仕将长绳的一端绑在船身两侧,又放了绳梯。之后就解下衣衫,准备下水。

想到水中昏暗,宁仕叹了口气,摸摸铜炉剑,心道:老伙计,还是要看你了。遂在手上划了个小口子,挤了点血,抹在剑身上。剑身在被血沾上那一瞬间,便变成金色,发出明晃晃的青光。宁仕一手持剑,一手扶绳梯,深吸口气,跃入水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