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第23章 第 23 章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28 23:23:07 来源:文学城

“解释什么?”杜氏这把年纪了,也懒得跟丈夫虚与委蛇,她在一旁坐了下来,吩咐下人上茶,口中漫不经心地问道。

顾巍恼火地说道:“之前我可是说过,让恒儿低调,低调,你知道他做了什么?他马上就是男爵了,只怕过一会儿,圣旨就要来了!”

杜氏一愣:“男爵,恒儿做什么了?”

顾巍冷笑起来:“夫人,你也别装傻,恒儿素来跟你亲厚,我却是不信,这些事情,他都瞒着你!”

杜氏其实啥也不知道,毕竟,顾衡本来也是临时起意,在这之前,他根本想不到这种事情,不过见顾巍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杜氏也不想解释,只是冷笑起来:“子不教,父之过!当年老大五岁就去了外院,由你亲自教导,便是慎儿,你也是带在身边几年的。轮到恒儿,你素来不闻不问,我一个妇道人家,之前被你说成头发长见识短,教导出来的孩子不和你心意,不是正常的事情吗?”

顾巍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气得喘粗气,最终,他觉得自己无话好说,气急败坏道:“回头因为他,让顾家万劫不复,夫人你就安心了!”说着,甩袖就走。

杜氏看着顾巍的背影,也不挽留,只是冷笑,这等无情无义,除了所谓的家族,其他什么都不放在欣赏的顾家,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顾巍拿自己当做傻子,别的不说,当日皇后以身救驾,光是凭着这一点功劳,就算是太子有什么问题,圣上也得对顾家多几分宽容,顾巍如此,不过就是太贪心,又想要名声,又想要利益。为了这些,连骨肉亲情也不要了!

瞧着老爷夫人针锋相对,伺候的下人一个个噤若寒蝉,杜氏的心腹还想要劝杜氏一番,却看到杜氏若无其事地挥了挥袖子,说道:“之前也没注意时间,都到这个时候了,去厨房将今儿的饭菜提来吧!”

见杜氏自个都不放在心上,原本还想要多几句嘴的下人顿时就不吭声了,老老实实去厨房传饭,总不能让夫人饿着。

而顾憬那里,姜氏却是有些沉郁,她嫁到了顾家,成了顾家的宗妇,就不能如同寻常的小媳妇一般,只考虑自己的小家。女性天生在许多地方敏感,她嫁过来之后没多久,就意识到了公公和丈夫对小叔的态度,她自个盘算了一番得失之后,就觉得小叔就是个不值得多加关注的。

偏偏在姜氏看来是弃子的顾衡却在杜氏那里极受重视,这让姜氏疑心杜氏百年之后,会将私房多半留给顾衡,这就让姜氏有些不甘心起来。

倒不是姜氏有多贪财,主要是觉得杜氏对自己这个长媳太偏心,姜氏自个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是在杜氏那里,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只记得自己的小儿子。回头若是杜氏将私房都留给了顾衡,外边人岂不是要怀疑顾憬夫妇不孝顺?毕竟,就算是不平分,也不至于这般偏颇!以时人对于孝道的看法,顾憬与她难免要背上一些污名。

姜氏也是大家出身,深知大家族的生存之道,跟家族的存亡兴盛比起来,个人的荣辱算得了什么?因此,她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杜氏的心理。毕竟,她从来没想过,万一将来牺牲的是她的骨肉,她会是个什么想法。

对于姜氏这个儿媳妇,杜氏也没什么可说的,能干是能干,但是太过冷心冷情,杜氏不是那种恶婆婆,既然跟媳妇不是一路人,那么就少在一起掺和。

宫学之中,顾衡可不知道家里居然也跟着出了事,他第二天的时候,就接到了封他为泾阳县男的旨意,这算是唐宋之前封爵的规矩,以地名作为封号,像是后来,选择封号,也就是选取相应的吉祥字词,这等封号却是少见。

尤其,圣上不仅是给了他一个泾阳县男的爵位,还给了他一百户的食邑,说是食邑,其实就是个皇庄,里面有差不多一百户左右的佃户,这在皇庄里头,也算是规格不小的了!

圣上有意让顾衡与顾家割裂开来,那么,经济上头的割裂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有个皇庄做私产,即便是顾家也不能掺和皇庄的事情。

顾衡有了皇庄的收入,对于顾家的依赖就很少了。宣旨的时候,圣上还亲自来了,拉着顾衡的手,笑吟吟地说道:“当年你姐姐在的时候,承恩公夫人时常带你进宫,你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当年你姐姐最是疼爱你,她如今不在了,朕这个做姐夫的,也不能让你受了委屈!原本朕想着,这蜂窝煤的事情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将京畿附近的蜂窝煤买卖给你,不过你如今年纪还小,手底下也没合适的人,外面的人糊弄你,你都不知道,所以,这事还是算了,给你一个皇庄,以后你没事也能有的地方玩一玩!”

圣上这话纯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顾衡出生的时候,顾皇后就出嫁多年了,真正是被顾皇后一手带大的,应该是顾慎,顾衡不过就是杜氏觉得小儿子生得晚,吃了亏,带过去跟皇后培养感情的。皇后那时候自个都有儿子了,对弟弟固然还有些亲情,但是比起顾慎来,其实还是差了一点的。

不过,什么话被圣上说出来,那必须是真的啊!像是太子对此就很相信,要是母后不喜欢小舅舅,为什么是小舅舅从小跟自己一起长大,还给自己做伴读呢?他选择性忽略了另外两个舅舅年纪跟自己相差太大的事实。

顾衡赶紧谢恩,圣上却又是将人拉了起来,很是勉励了几句。他之前可是听说了,顾衡从《天工开物》、《齐民要术》之类的书籍里面受到了启发,很是改进了一些农具,给他一个皇庄,正好可以在里面做一些实验,若是能成,岂不是美滋滋?

圣上心情很好,为了推广蜂窝煤,他之前下旨,让顺天府在城门口施粥的同时,将一部分蜂窝煤分发给外城一些贫民,让他们可以在这样的风雪天气里面安然过冬,不至于冻饿而死,因此很是被朝野上下称颂了一番,据说外城那边还有给圣上立生祠供奉的,圣上本就是好名的,哪有不得意的道理。

没过多久,蜂窝煤也算是为人所知,在朝廷设立的专卖店里面卖得红红火火,城外那些贫民被召集起来制作蜂窝煤,如此还有些不够供应,哪怕卖得不贵,但是那些百姓动辄数百个的购买,细水长流之下,竟是不比粮食赚得少。

加上煤矿上交的赋税,圣上琢磨着朝廷每年光是在煤炭上面,就能多出几十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能干多少事啊!

就在圣上期待着顾衡再次搞事的时候,顾衡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太子入朝,作为伴读,自然也各有去处。

太子伴读个个出身不凡,几个出身清流的伴读他们这些年在宫学也受益匪浅,毕竟,宫学的先生别的不说,在科场上头可都是成功者。尤其几个学生的家长跟这些先生或多或少有些交情,因此,私底下对于科举的事情多有提点。

何况,他们原本就是出于书香之家,对于寒门学子来说,科举那真的是非常困难,别的不说,一些偏僻地方的学子,在当地因为名额的问题,大概能考上秀才举人,像是交州琼州之类的地方,只要是个认识常用字的,差不多就能考上秀才了。若是本地有名额,那么能写一笔还算是通顺的文章,举人也差不多了。但是等到去了京城参加会试,情况就不同了。咦,其他地方考举人是要看那么多书的吗?这个策论,居然要这么写,里面居然还有那么多典故的吗?我考的难道是个假举人?

而那等几乎代代有人科举入仕的人家,那真的是有窍门的,这些从来只会传授给自家的后代,最多加上亲传弟子,因此,即便他们在宫里头做伴读,该学的也学了,甚至因为接触到的都是上层,他们的眼界更开阔,写出来的文章更能够体察上位者的心意。

而勋贵出身的贾赦,水昕呢,一个是国公府的世子,一个是王府的世子,他们就算是躺着不动,前程也是非常光明的。水昕这些年写了不少酸诗,在年轻一辈中颇有几分才名,他也特别喜欢跟那些文人打交道,京中自有那等落魄失意文人,以给达官贵人做幕僚清客为生。北静王府虽说还算在勋贵之中,但是上交了兵权之后,就开始跟文人走得比较近了。

水家人素来长得一副好相貌,在四王八公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世道,颜控居多,水昕长得好看,还有些文采,又出身高贵,自然被一帮文人捧上了天。水昕又不需要担忧前程的问题,因此,离了宫学之后,水昕三五天就搞一次诗会文会,他性子温和,出手大方,慢慢的,便有了温文尔雅,礼贤下士的名头,一开始的时候,招来的都是落魄文人,后来,便有一些有些才学的士子若是手头困窘的话,便也乐意去北静王府参加士子的文会诗会,只要能夺得名次,那么,便能得到不小的彩头。

北静王对于儿子这样的作为不仅不阻止,反而给予了不少方便,毕竟,干这种事情,也是需要花钱的,水昕只是世子,若是没有自家老爹帮忙,一次两次没问题,次数多了,他那点私房钱可不够用。

至于贾赦,他对于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在宫中多年,他别的也便罢了,倒是眼光愈发高了起来,他如今最喜欢做的就是在琉璃厂之类的地方品鉴金石古玩,一般情况下,在这上头眼力比较强的,除了那些专门培养出来的朝奉一流,还有那些精于考证的文人,最多的还是各家的权贵弟子,因为见识得多,就算是未必说得出子丑寅卯来,但是从小到大,用的无一不是精品,见识的也都是珍品,什么东西上了手,也就大致有了感觉。

贾赦在四书五经上头不能说是不开窍,只能说是一般,但是遇上这些,却是极为用心,各种名词都能说得上来,很快,竟是在琉璃厂那边打出了名声,渐渐的,跟不少同样痴迷于这方面的名家有了往来。

在太子的这些伴读之中,顾衡一直是个异类,文人出身的,觉得顾衡搞出来的不是正道,上不得台面。顾衡要是上辈子学过心学,倒是还能够跟他们辩解一番格物致知的道理,问题是顾衡上辈子纯粹就是个理工生,程序猿,当年创业,要不是身边的助理特别会做PPT,各种高大上的概念将投资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也不能顺利将自个的研究成果套现。顾衡虽说学生时代做过一点小生意,嘴皮子还算利索,但是比起这些文人清流来说,还是欠缺了一些。何况。按照顾衡的想法,夏虫不可语冰,也就是如今知识算是被精英阶层垄断了,等到以后实现了义务教育,人人都有说话的能力乃至权力,这些文人的话语权自然也就没多少了。

至于勋贵出身的,倒没有瞧不上顾衡,只是他们对于这些学问也没什么兴趣。顾衡其实有一阵子想要带着他们学习一点数学物理上的知识,但是顾衡真不是教导人的料子,才讲了一点皮毛,对方就觉得索然无味,他们只想享受成果,不想知道过程乃至原理。毕竟,吃什么东西觉得好吃,也没必要跟厨子学着下厨不是吗?

到头来,反倒是宗室出身的江殊和徒景逸对于顾衡那些比较感兴趣。江殊自家老爹江澈当年可没分到江家多少财产,而乐成长公主当年并不得宠,因此也没得到多少额外的嫁妆。江殊虽说年纪小,却早就明白了钱的好处,这些年顾衡搞出来的那些东西,乐成长公主不过就是稍微掺和了一点,家里就宽裕了许多,日后这些就是可以传给江殊的私产,不会被内务府收回。既然能让自己将来日子更好过,江殊跟钱可没仇。

徒景逸也是一样的,他虽说是家里的嫡长一脉,不过,楚王府实在是人丁兴旺,等到徒景逸将来那一代,就算还能够继承个差不多的爵位,但是到手的家产就很可怜了,所以,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攒点钱怎么行!

顾衡虽说平常的时候,都在埋头搞那些他们根本看不明白的东西,可是有的时候随口一句话,那就是财路,他们自然乐意跟着顾衡,谁不喜欢财神爷呢!

顾衡折腾出来这么多事情,如今爵位也升到了子爵,圣上对他寄予厚望,因此,不光让他入了东宫詹事府做了太子詹事,还让他进了工部,专门划分了一批工匠给顾衡使唤。

工部那边,大多数人都是知道顾衡这些年搞出来的事情的,对此热切非常。工部在六部之中,地位很尴尬,脏活累活都是工部干,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要追责!户部老是卡着工部的钱粮,怀疑工部弄虚作假,中饱私囊。兵部呢,还总是嫌弃工部生产的兵器铠甲太少,速度太慢,质量不够好!尼玛,难不成是咱们不想给你们弄好的,真出了岔子,工部也要负责任好不好!但是你们就给这点钱,这点材料,你还想要什么呢?

而顾衡呢,这些年搞出来的东西,说破了之后,技术含量其实一般,但是问题是,都很赚钱,真要是这位手指缝里露个一星半点的,工部以后就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地要钱了!

因此,顾衡这边不过就是在工部挂了个郎中的职,就被工部上下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大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