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 第22章 第 22 章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微云烟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27 22:47:59 来源:文学城

朝堂上的官员,就算是对于实务不是很了解,但是该有的眼光还是有的。

只要有人提个引子,大家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

中原煤矿其实不少,像是大同一带,更是有许多露天煤矿,开采比较简单。

以前的时候,煤矿主要是用来冶铁,可惜的是,中原的煤矿跟铁矿一样,含硫量很高,用这样的煤矿炼制钢铁,自然会导致钢铁里面含硫量过高,质量自然不会太好。因此,普通的铁料是用煤炭冶炼,那等精铁,还是用木炭。

这也导致了煤矿的一部分其实是民间掌握的,朝廷手里也有,但是数量并不算多。如今蜂窝煤一出现,朝堂上的官员顿时意识到,以前这种销量并不高,不算值钱的煤矿如今算是变成抢手货了!朝廷冶铁一年才需要多少煤矿,而天下百姓,哪怕只有一成常年食用蜂窝煤,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这都是钱啊!一些跟煤矿可能会有些关系的官员已经盘算着,是不是能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出的时候,赶紧先买几个矿山,以后起码几代人都不用愁。

圣上也没想着将所有的矿山都收回到朝廷名下,但是接下来,煤矿肯定也会变成纳税大户,那么对于天下煤矿的清点造册就要赶紧进行了,这也是给朝廷增加一个大的收入来源呢!

面对这等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东西,群臣也不是什么傻瓜,自然是对圣上想要推广蜂窝煤的想法大加赞同,连声称赞圣上圣明。

然后圣上就说到了顾衡的事情,这蜂窝煤,煤炉都是顾衡搞出来的,虽说一开始不过就是几个小孩子觉得天太冷,木炭不够用,顾衡才有了这样的心思,但是就算本心不是那么忧国忧民,但是的确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朝廷一向讲究赏罚分明,就算是个小孩子,也不能随便糊弄过去。

何况,圣上琢磨着,哪怕日后顾衡只能再弄出一两样类似的东西,那么他也算得上是贤能了,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因为顾家的私心,最后泯然众人呢?所以,顾衡他不仅要用,还得大用,让顾家不能借用家族的名义对顾衡横加干涉。

因此,圣上干脆便在朝堂上谈起了对顾衡的赏赐。

这就将群臣给弄得有些犯难了,这功劳目前来说,也说不出到底有多大,但是肯定不小就是了。光是给那些每日里需要买柴火的人家就不知道要省掉多少钱,何况,这在寒冷的冬天,的确是救命的东西,今年本来就比往年冷,眼看着又是一场大雪要下来,这个天气,若是没有柴火取暖,外城那些穷苦百姓,只怕有不少要冻死冻伤,而蜂窝煤不管是存储还是使用,都比煤炭方便得多,这就能救不少人了。

这样的功劳,想要量化也不容易,光是赏赐什么金银,显然是不够的,赐官吧,那就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如此一算,也只能是赐爵了。

圣上权衡一番,干脆说道:“顾衡那孩子现在还小,那就赐个男爵吧,希望他日后再接再厉!”

公侯伯子男,男爵虽说看起来是最后一档了,但实际上依旧是超品的爵位,往下就是什么一等将军,云骑尉之类的,这些爵位也就是跟寻常官员相当了,若是没有实权,也就是听着好听而已。

对于文官来说,给顾衡一个爵位,那没啥好说的,顾衡跟他们又不是一个坑里的,也不是一个时代的,根本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既然如此,干嘛要反对,平白结仇吗?

至于勋贵,同样不觉得多个男爵对他们来说会有什么冲击,顾衡又不可能掉过头来跟他们抢饭碗,反倒是顾巍头一个冒出来反对,表示顾衡还小,这般赏赐,实在是太重了。

圣上当下义正言辞地说道:“有志不在年高,当年甘罗十二就能拜相,如今本朝有个十一岁的男爵又如何?承恩公怜子之心,朕也知道,但是朕相信,以承恩公家的家教,顾衡不会是得志即猖狂的性子!”

圣上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顾巍自然没什么话好说了,一味推脱,不会让人觉得他高风亮节,只会让人觉得他虚伪。

顾巍如今其实难得上朝,若不是听说了宫里的事情,他就留在家中了,毕竟,他其实如今也没有实职,上朝不上朝的无所谓。结果一个蜂窝煤,圣上居然舍得给出一个男爵的爵位,这就让顾巍心里头有了一种失控的感觉。

顾衡在家的时候,他很少关心,这个有很大可能会被放弃的孩子,那就少接触,以后也少伤心。

顾巍对太子真的是不怎么看好,当然,他对徒景平这个英郡王也不看好就是了。顾巍粗通相术,一看就知道当今圣上是个寿数长的,只是,当年他也没看出来,这位居然有帝命!给皇家人看相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皇家人嘛,身上贵气都重,至于九五命格,那其实并非真的是天定,更多的是取决于皇帝的想法。

圣上寿数绵长,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太子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等到太子成年之后,有了自己的势力,结果还得一直老老实实做储君,偏偏随着做储君的年头越长,手里的实力也会跟着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几个皇帝不会因此生出忌惮之心?之后便是手足相残,父子反目。而作为太子,至今能够逼宫成功的寥寥无几,何况,圣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英郡王掌握了一部分制衡太子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日后只会裹挟着他走向与太子对立的立场。

因此,顾巍半点也不想掺和皇子的事情,顾衡给太子做伴读,太子对他这个小舅舅非常亲厚,有的时候甚至抵足而眠,在这样的情况下,顾衡是不可能跟太子撇开干系的,顾家不能跟太子陪葬。

顾巍到了家,就直接找上了杜氏。

杜氏这些年已经开始吃斋念佛,她一心为过世的女儿,为自己的小儿子祈福,顾衡想劝杜氏,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劝,毕竟,佛法如今已经变成了杜氏的某种感情寄托。这年头又不像是后世,退休的老太太闲着没事做,可以去跳跳广场舞,出去好好旅游,而这个时代的女性,那是真的憋屈,尤其是贵族女性,就算是有机会出门,也不过就是从一个内宅到另外一个内宅而已,机会没有机会看到广阔的天地。

顾衡有心想要给女子一条出路,可惜他暂时还很难改变如今的世界,只能继续蛰伏下去。

顾巍因为妻子与他如今不是一条心,对杜氏已经少了许多耐心,见到杜氏一身简单的衣服,正坐在那里,抄录佛经,不由皱了皱眉,不过还是耐心地在一旁等待。

杜氏也当做没看见顾巍一般,依旧专心低头,将佛经一句一句地默写了下来,口中也跟着默念着,神情一片淡然。

一卷佛经默完,杜氏才放下了手中的笔,身边的丫鬟低眉顺眼地拿着水盆过来给杜氏净手,然后又退了下去。

杜氏洗过手之后,才起身问道:“老爷来找妾身,可是有什么事情?”

顾巍听着就有些火气上涌,不过还是按捺住了心中的不忿,他冷笑一声,说道:“夫人,恒儿的事情,你也该跟我解释一下吧!”

顾衡得到了圣上的默许之后,在宫学里头也更加自在起来。甚至,在宫学之中,顾衡多出了一个专用的实验室,经常在里面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顾衡如今回忆起来的东西变多了,虽说很多只是一个粗略的印象,但是,他如今有时间,有材料可以挥霍,那些原本不过就是中学水平的知识实践起来也不用试错几次,因此,断断续续地搞出了不少的成果。

这些成果里头,有些是比较好做的,还有一些呢,看起来成本低,实际上,还真不容易大规模生产。像是肥皂,如今虽说不至于变成奢侈品,那也不是寻常百姓能用的,从草木灰里面提炼碱听起来成本低,实际上,如今草木灰已经被用来当做是肥料的一种,毕竟,很久之前,还是刀耕火种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草木灰洒在地里,粮食的产量会有一定的增长。如此,寻常人家就算是有草木灰,也是会收集起来用来肥田的。

再有就是油脂的问题,在油料作物没有大规模生产之前,寻常百姓压根吃不起油。所以,在这个时代,除非是大户人家,会吃炸鹌鹑之类的油炸食品,寻常百姓家里头,一年都消耗不了几斤油,你拿油脂来制作肥皂,那简直是作孽。

因此,即便是有了配方,如今的肥皂,还是只能卖给有钱人,而且用的主要是棉籽油。棉籽油有一定的毒性,影响生育能力,除非是那等本来就吃不起油的人家,否则的话,在民间,棉籽油一般也就是用来点灯的,因此,棉籽油的价格并不贵,用来制作肥皂自然可以降低成本。

这等棉籽油制作出来的肥皂,面向的就是有点小钱的寻常市民,大户人家也可以采购这等肥皂用来清洗衣物。而他们用来洗脸洗澡的,采用的就是更好的油脂,比如说猪油牛油,植物油根本不用什么豆油,而是用香油,也有用茶油的,甚至内务府给皇家准备的贡品香皂,还用上了鲸油,里面再加上各种香料和能够滋养肌肤的东西,搞出来的香皂不光清洁能力强,还比较滋润滑腻,又带着淡淡的清香,如今几乎已经是京中高门大户的日常必需品。

在这个过程之中,顾衡只负责实验出大致的配方,还有提供一定的思路,其他的就是内务府在负责了,这玩意技术含量并不高,内务府甚至不需要分配给那些皇商,只需要下放到各个皇庄上就可以,那么多皇庄,生产出来的各色香皂,足够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而顾衡自然也跟着得到了好处,圣上如今已经将他当做半个儿子看待,因此赏赐起来也很是大方,香皂的事情,因为只能作为轻奢品,并不关系民生,也就是给内帑增加了许多收入,皇宫里头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增长了许多,也给圣上增加了不少福利。这个世界上,天生的美人的确有,但是越是这样的美人,越是需要金尊玉贵地保养。再天生丽质,也经不住风霜和时间的摧残。以前的时候,即便是宫中,用来清洁的主要也是用猪胰腺制作的胰子澡豆,民间更是只能用皂荚等,这些没有提炼出有效的物质,去污能力其实有些一般。

而香皂用起来方便,又洗得干净,即便不用什么脂粉,身上也能残留一些香味,肌肤不光不显得油光满面,还触手滑腻,对于男性来说,自然也是一大享受。

圣上有了软玉温香在怀,内帑之中又有着大量钱财入账,自然对顾衡这个功臣也很慷慨,直接就大手笔地赏赐了两个皇庄,光是这两个皇庄,每年就能为顾衡提供近万两的收益。

香皂的事情对于顾衡来说不值一提,他之后还开始试制起了玻璃和玻璃镜,大块的玻璃暂时有些困难,但是小块的如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至于镜子的事情,没有氨水和硝酸银,暂时做不了银镜反应,但是,用水银溶解锡也能做成玻璃镜子,虽说没有银镜明亮,不过可比铜镜强多了。

这些其实都是给圣上赚钱的,而圣上如今疼爱太子,这几样生意里头,东宫都占了一股,太子也因此并不缺钱花。

不是顾衡不想折腾别的,主要是别的东西,在皇宫里头折腾不开,交给别人吧,又没有合适的人选。

好在七八年下来,太子也该从宫学出来,入朝听政了。事实上,一年前的时候,皇长子徒景平就已经不在宫学读书了。

本朝并不将皇子当猪养,对于皇子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这也直接导致了皇子之间的争斗比较严重。毕竟大家都是一个爹生的,学的也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凭什么你能行,我就不行呢?大家都觉得,我上我也行,所以,除非是太子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否则的话,其他的皇子都是不可能心服口服的。

自古以来,有哪个太子真正在一众兄弟中表现出了绝对的优势了?皇家基因一般不错,生出来的儿女呢,很少有真的蠢货,但是,也很少会有那种真正的天才存在,大家在智商情商上头,大多数都是处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什么样的努力程度,才能将其他的兄弟彻底甩在身后?

像是徒景平,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对于太子这个身份还没有太多的概念的话,但是等到他稍微大一些,情况就不同了,他虽说是兄长,却要给自己的弟弟行礼,而且不是一时低头,得低一辈子的头!太子在任何方面的待遇都比他强,加上还有个不省心的慧妃,徒景平要是能够甘心,那才叫奇怪!

因此,从徒景平十岁之后,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竞争意识,他在读书上头比太子稍微差一些,然后就在习武上头找回来。徒景平本身身体素质就很好,还得了勋贵那里传授的一些窍门,他性格好战,这很明显对了许多勋贵的胃口。

说白了,如今四夷即便没有臣服,却也暂时消停下来了,而对于文臣来说,再维持战争就变成了一种很不划算的事情。武将倒是能从中得到军功,而文臣能得到什么呢?他们可不想被武将压在下面,因此,自然要鼓吹和平,朝廷要有天朝上国的风范,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但是武将呢,能够维持他们富贵的其实不是上头的宠幸,而是实打实的军功。当今并非那等马背上的皇帝,他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对于边境上头的战事,当今其实是有些厌倦的。打来打去,对方又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东西,至于将对方的国土打下来自个统治也有些不现实,朝廷在西南那边至今还没能实现改土归流呢,何况是对那些小国。那些小国多半环境恶劣,想要统治那里,成本真的很高,在圣上看来,只要对方肯臣服纳贡,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是两全其美?

因此,当今愿意优容勋贵,却对于让勋贵继续掌握兵权,放他们出去打仗的事情,并不赞同。而作为勋贵,明眼人都知道,以后打仗的机会少了,而若是唤作一个喜好武勋的皇帝,就算是没有机会打仗,那也是能创造出机会打仗的,那等藩属效果,哪个是省油的灯?

徒景平的性格很明显投了那些武将的胃口,自然得到了不少勋贵的暗中支持,如今在朝中已经有了一点气象,算是抢先了太子一步,而如今,也到了太子入朝的时候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大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