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空间种田,她在大宋搞收藏 > 第7章 掩盖来源

空间种田,她在大宋搞收藏 第7章 掩盖来源

作者:雪泡梅花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0 14:15:01 来源:文学城

云初在禁中时,邻居崔伯崔婶对四兄妹照顾有佳,经常送一些米面粮油、瓜果蔬菜过来,才让这一家兄妹挨过一次又一次难关。

崔伯家有一儿一女,女儿崔菀,年十六,儿子便是崔七,今年年二十一,面容干净白皙,行为举止儒雅,专门替人说合生意,买卖双方都离不得的中间引介人。

幼时崔伯送他去周家私塾读过几年书,生性随和,目光中透着和气,身上看不到一般牙人的狡猾之气,反而透着诚恳。极爱整洁,从头到脚,从来都干干净净。每天出门前,都会仔细梳洗一番。

用崔七的话来说,牙人这行,言为心声,衣为心貌,多净一分,便是多敬人一分,别人自然也就会多信你一分。

在汴京商界行走六年,圈广人熟,素来看重信义,汴京城中很多富商巨贾都买他的账。

云初这次没从秦家瓷器铺买瓷器,主要考虑到从一家买太多,容易引起关注。

过了州桥,拐到桥西的临河客栈茶肆中,崔七和他的瓷商朋友早在那里等着了。

崔七随即将瓷商李旌引介给云初,并立马从腰间取下一面木牌,是官府发给入籍牙人的身牌。

他将身牌递给云初和李旌看验,笑着道:“今天是初次交易,咱们还是得照行规来。”

两人便随意看了一眼,崔七照官府明令的规矩向两人宣读牙牌上所刻文字——牙人崔七,籍贯河南开封,主揽瓷器、香药、漆器、房屋租赁等。

李旌的商船就泊在州桥客栈岸边,三人一起上船看货。所有的瓷器都成套装在木箱中,每一格底下都铺着软絮,垫着白绢。

龙泉青釉八角盏、瓷盒、碗、盘、杯、壶、杯以及黑胎莲瓣纹盖碗。青瓷素净,幽亮黑瓷衬着雪白细绢,异常醒目。

云初轻轻拿起一只黑胎莲瓣纹盖碗,里里外外仔细看视摩挲。崔七帮着看验,的确是一等货色。

双方再次议价,崔七在中间说和了几句,便帮他们谈定了价。二十五文一只,八样,每样买了四百只,三十二只木箱,一共付了八十贯。另外付给崔七牙费两贯四百文。

重新回到岸上,走进茶肆,崔七取出买好的契书,填好交易物件钱数,云初和李旌分别签字画押。

三人再次入船仓,沿着汴河往西,一盏茶时间,送到云初拜托崔七新租的一处宅子,准确的说是前铺后宅。

新宅在城西西水门和新郑门之间,东侧紧挨着西浮桥,南侧是汴河,商船往往停靠在岸边,便能把货物搬进铺子里。

出了新郑门便是金明池,每年春季从新郑门和西水门出城探春的人,络绎不绝。

这一块由于行船行车都方便,渐渐全都被商户们买去。

宅子前面是面宽十二米、进深六米的铺子,后院不大,前后两进,一铺一厅一堂六间房。每月月租十贯,云初先付十贯作为定金,三十日内再付齐一年租金。宅子租赁的牙费三贯六,等付齐一年租金时再给。

此时,云初一数口袋,还剩下五贯。欠租金一百一十贯,牙费三贯六。

不过租宅子的钱,花的很值,毕竟位置好,交通方便,前铺后宅,且价格在同等宅子中算便宜的。

李旌的几个仆人一箱一箱轻轻搬进后院最右侧的一间厢房,待所有人都走后,云初便关门闪进空间,三千两百件龙泉窑瓷器全部搬进大宅,加上之前的八件和一千五百件,一共四千七百零八件藏品。

狗大户二话不说,立马自动开辟了三亩土地出来。此时,云初拥有了五亩地。

云初种上已经生了根的荔枝树苗四十棵和枇杷树苗二十棵,每二十棵一亩地。枇杷五月底上市,荔枝六月上市。

瞅着果树的生长周期,再不种果树苗,就赶不上第一波鲜果上市了。

趁着三亩地的果树苗还小,云初又在树苗与树苗之间的空地上扦插含笑花三百棵,播撒魏紫和姚黄种子。

·············

明日便是清明了,鱼贩从黄河上游运来的鱼越来越多,市面上鱼从每斤九十文降到了八十五文,鱼贩卖给鱼行是六十五文,鱼行再以七十五文卖给众多小鱼商,鱼行净赚十文一斤。

卖活鱼的会把鱼放置在浅一点的木桶里,用柳树枝把鱼串起来,泡在清水里,时常还会带着桶沿街叫卖。单单是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三座城门,每天早上都会有城外卖鱼人送进来好几千担的鱼。

云初之所以选择宅铺在新郑门和西水门之间,中间有条汴河,还有一点便是看中这里是卖活鱼的集中地。

她的空间内,还有一条沿着良田铺展开的长河,鱼虾蟹鳖,河鲜统统养起来。混在众多小鱼商中,浑水卖鱼。

云初出了新郑门,路过金明池,四周围绕着军营、寺庙、养种园,养种园一年四季花木繁盛,非常值得一看。再往前过板桥,依次路过下松园、王太宰园、杏花冈。

金明池的西岸房屋建筑比较少,垂柳轻拂水面,芳草铺满堤岸,游人很少会来这里,但是这里却是钓鱼佬的天堂。

在这里垂钓需要办手续,提前到金明池和琼林苑的管理处,买一个允许垂钓的牌子。

云初在一旁观察,鱼钓上来后,附近的游客往往愿意出比市场价高出一倍的价钱买下来,临水现做生鱼片,配上一壶好酒,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

来来回回走过几次之后,云初看中了杏花冈中的园子。

杏花冈其实是一片大土丘,皆是京城勋贵富商连片的园子,花卉树木繁茂,亭榭池台掩映。

汴京人习俗,一到春天三月一日,金明池附近的园子都对外开放,游赏踏春,宴饮作乐。人头攒动、车轿往来,人比花还热闹。

越往西,地势渐高,林木也渐渐繁密,杏花开得云霞一般。

树丛花影中,隐约可见游人衣衫,不时传来笑闹声。穿进杏花林,里面小路纵横。

望着那绵延不绝的漫坡杏花,云初心里乐开了花,她正发愁找个地方掩盖货物来源,现在只是家人问,以后还会有同行、税吏。

秘密空间一旦泄露出去,轻则失财,重则被当成妖魔鬼怪,小命不保。

杏花冈有花卉园、果园、草药园、养马场,通汴河,正好可以发展一个汴京西郊田园综合体,盖一栋大宅用于居住,三个铺子。

地理位置合适,杏花冈距离汴京外城十里至二十里之间,货物搬上船仓,直接送入汴京城,而且汴河上下锁都分布在汴河的上游和下游,在中间段并没有税关拦截。

百万汴京人,每年过完正月十六,便出城探春,一直持续到夏初。

有了基础设施和众多消费人口,云初心里就有底气了,可以搞体验式营销,现场游玩再购物,花卉、鱼虾蟹鳖走一波。

最重要的是,向汴京人展示,她的货物来源。

她跟崔七打听过,京西第一等赤淤地三贯一亩,地上不带任何作物。

杏花冈土地比金明池附近的便宜,连带着土地上的花卉树木石头河流,一亩地价值五贯。

秦家瓷器铺的掌柜在杏花冈也有一片园子,叫慈园,野逸俊秀,进入园内,如同步入江南之野。芳草连天、林木苍秀,茅亭木桥间,一道曲水蜿蜒。

秦掌柜耗费数年修建园林,在院内凿了一条河流,连通汴河,迂曲流绕,又引回汴河。两处水口都用铁网门拦着,沟内养了许多鱼。

毗邻慈园的是谷家银铺的银谷园,大树大石,高阁广台,另具一番豪阔气象。

这两个园子,纯粹都属于富商休闲娱乐的地方。

云初并不喜欢,看中了州城西北的庶人园,一个原生态的园子。没怎么动土木石块,大多处只有耕地和林木,估摸着价格或许能比慈园和银谷园便宜一些。

庶人园原本是前朝宰相冯家的园子,到了本朝,冯家子孙并没有几个有出息的,家族已经衰败,大多依靠卖地卖家产为生。冯家唯一一位在朝为官的子孙属于旧党,司马相公当政时,蹦跶的太厉害,成为了新党的眼中钉,如今新党当政,昨日圣旨下达,被贬流放岭南,十五日之内冯家必须全部离京。

崔七常年在汴京商圈内混迹,早就在留意杏花冈的园子,一听到消息,立即赶去商谈,六百亩地,在一众权臣勋贵富商的园子中并不算出众的,地价照时价至少三千贯以上,但是冯家连同族亲在内,全都要限期内离京。目前拜托牙人四处寻找主顾,为促成这一单,冯家愿意给牙费三十贯。

太阳西沉堕入汴河时,河水染成了绯色,夜色涌入河中,晕染了整条汴河,直到最后一抹绯色染上玄色,一只水鸟从河面划过。河两岸游人已少了很多,大多都是玩罢返城的车马。

杏花冈庶人园六百亩地,云初越看越喜欢,摩拳擦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