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科举完后捞哥哥 > 第16章 016

科举完后捞哥哥 第16章 016

作者:銮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18:56:52 来源:文学城

傅玉璋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傅渊,满眼都写着“想去”二字。

傅渊头大如斗,面无表情地伸手遮住了傅玉璋的双眼:不,你不想。

可恶!傅玉璋立即扒拉下亲爹的双手,据理力争,“师祖过寿,我身为徒孙,自然要前去尽一份心意!”

傅渊冷哼一声,“徒孙?高先生闻所未闻的徒孙?”

也不知这小子到底哪儿来的这般厚的面皮,打蛇随棍上的本事一流,攀起关系来丝毫不脸红。

傅渊在一旁听着都替傅玉璋害臊。高先生名满天下,本是先帝年间的传胪,曾官至中书省下平章事,也就是百姓们常说的宰相。为官二十多年,是先帝年间难得的一步一步从州县升任至京官的能臣。这位高先生还是先帝年间有名的救灾大臣,在任期间辗转十二个州县,亲自救灾,几乎半个大齐疆域内都有百姓们为他立生祠,是出了名的“救灾宰相。”

可惜先帝晚年朝中诸多争斗,高先生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归隐,直至景朔帝登基,多次下诏,命高先生回京任职,甚至再次许以宰相之位。但高先生拒不受命,一直在乡间归隐,更是声名大振,勋贵清流莫不仰慕其高义,前去高先生归隐之地“高门立雪”之人更是不知凡几。

这等高义名士,想见他一面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天下读书人,谁不想得他指点?周夫子若是有意以高先生弟子之名大出风头,必定是刚至京城便能轻而易举地成为权贵清流们的座上宾。

傅渊不是正统儒生,得祖荫承爵,又以自身才能得了景朔帝青眼,得了帝王心腹才能担任的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但每每提起高先生,傅渊心中俱是叹服——这位先生以其淡泊名利之志,治国安邦之能,救灾济民之壮举,成功让文官、武将以及勋贵心服口服。

这等人物,傅渊谈及必呼尊号,傅玉璋却张嘴便是一声“师祖”,委实有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劲儿。

傅玉璋当然不知道高先生的辉煌事迹——这也不奇怪,周夫子并不打着恩师之名为自己镶金边,傅玉璋囿于年纪,连出侯府的自由都没有,一位已经远离朝堂中心十多年的先帝旧臣,又有什么人会在傅玉璋一介稚童面前提起呢?

傅渊看着幼子清澈愚蠢的眼神,暗暗叹了口气,耐心地向两个儿子说起高先生的丰功伟绩。

高先生何等高义之人,岂是你这等黄口小儿想攀关系就攀关系的?

傅玉璋听得双目大亮,时不时“哇”一声:更想去见见这位师祖了呢!

说得口干舌燥的傅渊一见傅玉璋的眼神:……要遭,说了这么一通,非但没有打消这小子的念头,反而让他愈发有兴致了!

傅玉璋起身,丝滑的变身成为按摩小厮,狗腿地捏捏傅渊的肩膀,捏完肩膀又捏胳膊,殷勤极了,“爹!爹爹!亲爹!好爹爹!你就让我去吧!高先生这等名士,若是不能得见,才是平生一大憾事!”

“你才几岁,就说什么平生?”

傅玉璋振振有词,“有道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高先生的品格如同山岳一般巍峨,他的德行如同皎月,湛湛其华。我心慕之,想去拜见,又有何错?”

这可是顶级名士再加顶级能臣,既能居庙堂之高,又能处江湖之远,千百年才能出一个的绝世人物,必定青史留名的存在,凭什么就因为他年纪小就不让他去拜见?

周夫子可是高先生的入室弟子,他们兄弟不得跟着沾光,见一见这位师祖?到时候,指不定还能获得一张短期的名师指点卡呢!

傅玉璋不服,努力为自己争取,“我和哥哥现在自己出门,也没出过意外!”

“那是有护卫……”

“那就多带些护卫!”傅玉璋斩钉截铁,“年岁每日都在长,但得见名师能臣的机会却稍纵即逝。”

傅渊默然,看向周夫子。

周夫子颇为自在地又给自己倒了杯酒,拿父子二人的争论当下酒菜,不仅不如傅渊的心意去呵斥傅玉璋,反而笑着提起了别的,“再过几日,便是钱塘江涨潮之时。那几日,霖州百姓拖家带口从四面八方赶来观潮。只可惜你们没见过钱塘江涨潮,那潮信声震如雷,宛若巨龙怒吼,又似猛虎跃涧,白浪滔天而起,犹如天柱,一浪一浪,奔腾而来。

最精彩的,则是霖州城内的弄潮儿。百十名弄潮儿持红旗迎潮而上,在潮水中翻滚,踏浪而行,或腾空而起,或潜跃其间,使出一身好水性,在潮中来去自如。待到潮退,本事绝佳的弄潮儿竟是手把红旗旗不湿,当真令人惊叹!其中竟不乏垂髫小儿,真是技高人胆大。

还有那傀儡戏伎艺人,带着傀儡扎进潮中,凭借一身好水性,竟是在潮中身如飞燕,踏浪浮潜之余竟还能操控着傀儡表演百戏,引得人群轰然叫好。

那几日,霖州全然成为了一个大瓦子,是弄潮儿们绝佳的展现本事的好时机。霖州百姓从街头巷尾蜂拥而至,挤在正街两侧,就为了一睹勇猛的弄潮儿的风姿。”

傅玉璋一时听得呆住了,心驰神往,忽而一把搂住傅渊的脖子,大喊出声,险些把傅渊震成个半聋子,“爹爹,我要去!!!”

傅渊一手把这臭小子从自己身上撕下来,一手捂着遭受重创的耳朵,很是无奈,“京城去霖州乘船差不多要一个月,你们便是现在出发,也没办法一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象。”

傅玉璋一时哽住。这时,又喝完一杯酒的周夫子悠悠道:“无妨。每逢初一十五,钱塘江同样会涨潮。虽不似中秋观潮那般壮观,但其声势同样浩大,震撼人心。”

傅渊:怎么周夫子你突然就叛变了?看来这个霖州,他们是非去不可了?

有了周夫子撑腰的傅玉璋果然又抖擞了起来,仿若一只淋了雨的小公鸡,哗啦啦抖掉一身的雨水,又重新昂首挺胸,骄傲地看向傅渊,“有周夫子和护卫们随行,路上安全得很,绝不会出岔子!”

傅渊默默看向周夫子。周夫子面色微红,眼神也有一丝涣散,脑子却还保持着清明,微微一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公子们得天厚爱,聪慧过人,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自走一遭,历练一番,才能得知个中真味。”

傅渊见周夫子应下此事,心中便是一松,复而又沉默了下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周夫子既然开了口,安哥儿和璋哥儿定然能面见高先生,能得到高先生的指点。忧的是二子年纪太小,就这么出远门,到底不放心。傅渊尚且担忧,家中老夫人和谢瑶娘还不知如何忧心如焚。傅渊念及家中高堂,只觉得脑袋又开始隐隐作痛。

傅玉璋才不管傅渊头痛不头痛了,被傅渊推开也不气馁,继续化身八爪鱼,并且不断在傅渊耳边念经,“爹爹我想去想去想去想去……”

“行行行,别念了,去!”傅渊无奈,抬手揉了揉眉心,暗自怀疑自己前世莫不是造孽太多,这辈子才有傅玉璋这么个大孝子。

傅玉璋欢呼一声,转身一把抱住傅怀安,“哥哥,我们能去霖州啦!”

这个潮他观定了!还有高先生这位师祖,怎么看都是为他哥指点文章的绝佳人选。什么?名士大儒不轻易指点别人?笑死,懂不懂全书智商天花板的含金量啊?再挑剔严苛的大儒,碰上傅怀安这块美玉,都会忍不住想要雕琢一番。

越是大儒,越是惜才。看看周夫子,也是个风流人物,怎么会答应进侯府当个不甚出名的西席先生?还不是见猎心喜,起了爱才之心?不然的话,哪怕长平侯府再鼎盛,傅渊再怎么得天子器重,在不慕名利,无意朝堂的风流名士眼中,都是俗物。

清流和勋贵本来就不是一家,读书人清高傲气,才学满腹的读书人尤为傲骨铮铮,不屑为几斗米折腰。

要知道,傅渊幼时,都找不到有名气的西席先生。周夫子入侯府,纯粹是见傅怀安天资过人,其聪慧是他平生所仅见。当然,哪怕是当初起了爱才之心的周夫子也没想到,侯府竟然还买一送一,除了傅怀安之外,竟然还附带了一个傅玉璋!

周夫子对兄弟俩有多满意,看看他愿意带着兄弟俩前去拜见高先生便知道了。

要知道这可是天地君亲师的时代,视师如父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周夫子愿意带着傅玉璋和傅怀安前去霖州拜见高先生,便是承认这二人是他的正式弟子。

这时候的老师二字的分量可不像后世那样轻飘飘的,弟子也大有不同。

如同高先生开坛讲经义,听者众多,那些人却不能堂而皇之地称高先生一句恩师。必须得是周夫子这种正儿八经行过拜师礼,正式记入高先生门下的弟子才能以高先生弟子之名游走世间。

从周夫子这边来算,傅玉璋先前的师祖称谓也并非厚脸皮。周夫子承认的弟子,确实能正儿八经地称高先生一声师祖。

傅玉璋美滋滋,“可见爹爹你对我太过严苛,什么面皮厚如城墙?那是亲爹能说的话吗?夫子都承认啦,我们就是高先生正儿八经的徒孙!”

傅渊平心静气,忍耐忍耐再忍耐,还是忍不了,好想揍这小子一顿。

傅玉璋已经积累了诸多的挨打直觉,迅速往后一跳,熟练地躲至傅怀安身后,嘴里还十分欠揍地嚷嚷,“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傅渊心累,偏头瞥了周夫子一眼,语气幽幽,“子敬兄当真教了他一句绝妙的圣人之言。”

周夫子苦笑摇头,无奈地背下这口锅。天地良心,他当时教这句时真的十分正经地讲解,谁知道这小子能活学活用至此?

无故背锅的周夫子微微一笑,笑得傅玉璋头皮发麻,心生不妙之感。果不其然,不过两个呼吸间,傅玉璋就听到周夫子含笑的声音,“既然你口口声声是高先生的徒孙,那可要做好准备。”

“准备什么?”傅玉璋茫然。

周夫子面上笑容愈深,语气温柔至极,“自然是准备好好同霖州才子斗上几场。等着做高先生弟子的人多去牛毛,我那几位师兄也未曾正式收弟子,你们兄弟二人便是高先生唯二的徒孙。江南文风鼎盛,才子如同漫天繁星,你觉得他们会服气?”

这事儿啊。傅玉璋稳如老狗,欢快地从傅怀安身后跳出来,十分雀跃,“有哥哥在就行啦,天底下还有比哥哥更聪明的人物吗?没有!”

傅怀安被傅玉璋直白地夸赞夸得有些脸红,抬起袖子遮挡有些泛红的脸,顺便戳戳傅玉璋的后背:别夸了别夸了,已经在尴尬了!

傅玉璋应当是天底下对傅怀安信心最足的人。原著男主诶,金光闪闪牛逼哄哄,只有他让人震惊破防怀疑人生的份,哪有别人让他吃瘪的时候呢?

傅玉璋甚至想多备点干果点心,到时候喝着茶吃着果子看好戏,双倍的快乐!

但周夫子再次魔鬼发言,“你以为他们只为难世子就满足了?世子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们在世子身上讨不到好处,难道不会把目光放在你身上吗?”

傅玉璋手中的点心落下,满脸震惊,“我还是个孩子啊!”

周夫子冷笑,“世子也不过八岁稚龄,同样是个孩子。在其位,谋其政。你们既然想认下高先生徒孙名号,就得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不然世人多苛责,我倒是不怕骂名,你们呢?”

傅怀安本来不甚在意这些琐事,他天性沉稳,不好争勇斗狠,也不想太过出风头,惹人嫉恨。但一听璋哥儿可能会被人指责,傅怀安瞬间斗志昂扬,傅玉璋还没开口,傅怀安已经先他一步说道:“那便让他们放马过来。”

语气平淡,仿若无数江南才子在他眼中都是过眼烟云,不值一提。

傅玉璋万分感动,一把抱住傅怀安的胳膊,果然是大齐好哥哥,捞弟弟的身影是那么伟岸!

周夫子似笑非笑,“那就看你能不能在无数江南才子的争斗之下护住小公子了。”

文人的笔可是杀人不见血的刀,一支笔一张嘴便能毁人半生。周夫子当年进侯府当西席先生,也不乏有人骂他贪图富贵,有堕恩师之名。

当然,周夫子岂是软柿子,当即一个个骂回去,以一敌百,掀起一场大骂战。骂完京城儒生骂江南文人,一篇篇文赋引经据典,骂的他们狗血淋头。来来往往数月,终于大获全胜。

景朔帝都有所耳闻,看了一篇周夫子的文章后,拍案叫好,更是当即命人传召周夫子进宫。一番对奏下来,景朔帝喜得当场要给周夫子授官。周夫子自然拒绝,名声又那么诡异得好了起来。

众儒生:骂不过,根本骂不过。算了,他既然拒官,也是有恩师之风。就坡下驴,别骂了别骂了,暂且夸他一夸,休战!

傅玉璋津津有味地听了一通八卦,就着八卦接连吃完两碟冰酪,最终得出结论,“懂了,骂到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就行!”

傅渊扶额叹息,这儿子什么时候长成了这么奇奇怪怪的样子?

周夫子:好像有哪里不对?

傅怀安面色严肃:弟弟说得对!

傅玉璋很是自得,有哥哥在,他只要当个气氛组就行啦!希望江南文人别太过分,不然的话,碰上开大的傅怀安,那杀伤力,怕是得让他们自闭好几年。

今天的收获可真是太多了,傅玉璋回府后便洋洋洒洒开始给太子写起信来,先是提了一通樊楼景象如何繁华,楼中多么热闹,他们听了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看了哪些精彩绝伦的表演,确定会把太子勾得向往至极,却因为不能出宫而只能扼腕长叹以至于无能狂怒后,傅玉璋又悠哉悠哉地落下最后一笔绝杀:

殿下,我和兄长即将启程前去霖州拜见高先生哦。高先生你知道吧?就是那个数次辞官不做,归隐田园,有着“救灾宰相”之称的高先生哦!

太子还未看到破防,提前拆了信的景朔帝先破防了。

高伯陵他可太熟悉了,那可是他心心念念却得不到的人才!

傅玉璋:一句话,让皇帝和太子纷纷破防!

江南文人,危!

以及,璋哥儿,你以为你真的只当气氛组吗?(露出迷之微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01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