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科举完后捞哥哥 > 第15章 015

科举完后捞哥哥 第15章 015

作者:銮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18:56:52 来源:文学城

傅玉璋祸害完太子,心情舒畅了许多,只觉得《春秋》那么多注解也没那么磨人了。果然人的快乐还是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想到太子看完信后就开始吭哧吭哧啃《春秋》,傅玉璋便心情大好。

围观了全程的傅渊:……这小子当真是胆大包天,太子殿下都敢戏弄。

但问题是,太子殿下看起来也乐在其中。傅渊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制止一下幼子这种出格的行为。不过连景朔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傅渊也就任由傅玉璋去了。

傅玉璋才不管这些。拥有上帝视角的傅玉璋稳如老狗,太子虽然性格犟,但心胸是真宽广。未来的明君,海纳百川,早朝时有臣子在垂拱殿打起来,笏板乱飞,差点误伤他,他也不过一笑而过,注意力全放在那两个大臣争论的朝政上。

未来明君是这样的性情,哪怕现在还处于幼年期,也不至于记恨傅玉璋。

再说了,小孩子念书的事儿,能叫为难吗?自己分明就是在帮助太子殿下进步!

傅玉璋很是理直气壮。

宫内的太子收到傅玉璋的信便绷紧了脸:让孤看看,这家伙又学了些什么东西?《春秋》?很容易就读完了?那孤也要学!

无数个夜里挑灯奋战才勉强跟上傅玉璋学习进度的太子咬牙切齿:孤必定不会输给傅玉璋那小子!

得知太子要学《春秋》的景朔帝:……要不还是缓缓吧,真要学透《春秋》,景朔帝想想宫中藏书阁那几书架有关《春秋》的注解,觉得有必要拯救一下自家太子,“你与傅玉璋本就不同,他学到《春秋》,你不必勉强自己。”

这话听着就让太子非常不服气,“儿臣才没有勉强自己!先前傅玉璋学的书,儿臣都学完了!”

自己学习比不过傅怀安,还能比不过小他一岁的傅玉璋吗?

景朔帝失笑,对着太子招招手,示意他上前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人生来便不同,三百六十行各司其职,方有天下安定。你同傅玉璋比学识,是想以后去考状元吗?”

太子眼神一亮:这也不是不可以!要是能和傅玉璋同届科考,定能分个胜负!

知子莫若父,景朔帝一看太子这神情就知道他心里在琢磨着什么离谱的事情,当即拍了拍太子的肩,沉声道:“湛儿,你贵为储君,日后当坐拥天下,有状元之才,那是锦上添花,但若无知人善任之能,便是庸君!”

太子如遭雷击,脑海中轰然作响,竟讷讷不得言,只觉得景朔帝这番话尤为精妙,全是帝王之煌煌大道,竟让人生出一丝冷冽来。奈何太子年岁尚小,并未能完全理解其中深意,咀嚼再三,只能解其表意,依然获益匪浅,对着景朔帝郑重一拜,“儿臣受教!”

景朔帝就喜欢聪明人。这个聪明人要是还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储君的话,那就是双倍的欣慰。

见太子果然明悟,景朔帝含笑点头,语气依旧温和,“圣人作《春秋》,不过九个月便成书,字字珠玑,无一赘余。你要学《春秋》自然是好事,但不必像儒生那般皓首穷经,只需要知晓其中的道理,以史为鉴,学会怎么处理政事才对。”

太子又是一拜,眼中满是孺慕之情,看得景朔帝心下又是一阵柔软。

邓皇后知晓此事后,合手念了声佛,搂过太子道:“我的儿,好在你父皇还是偏爱你的。便是吴王出宫开府,上朝领了差事,只要你父皇的心意未动摇,你的储君之位便稳如磐石。”

太子生来便居于宫中,哪怕年岁尚小,对争斗却有着天然地敏锐,点头道:“父皇重视我,大哥不足为惧。”

皇后万分欣慰,心中又谢了一通傅玉璋。若不是有这孩子一直同太子书信来往,督促太子念书,官家又怎会隔三差五便会问问太子的功课?

傅玉璋的信委实有趣,景朔帝都偷偷看过许多回,还同皇后分享过其中的趣事。多年夫妻,皇后自然知晓景朔帝对傅氏兄弟的看好,傅玉璋哥儿俩本就有神童之名,皇后便愈发觉得太子同这两兄弟来往是件极妙的事。

不然以太子如今的年纪,景朔帝只会拿他当孩子看,怎会在太子这么小的时候便传授他帝王之道呢?

邓皇后很是满意,更是思忖着要用何名义赏赐一番长平侯夫人。臣子们的事情,邓皇后不插手,但女眷这边,邓皇后还是能多花点心思的。一国之母,天下女子的表率。只要皇后对谢瑶娘流露出几分亲近之色,就够谢瑶娘在京城女眷中横着走。

这一切傅玉璋都毫不知情,他正惦记着即将到来的中秋节。

大齐百姓尤爱过节,每到节日,京城百姓们定然将自己收拾得妥妥帖帖,前去酒楼茶楼说说闲话,聊聊趣事,再邀着一道儿去勾栏瓦肆看看各大伎艺人的表演。大齐没有宵禁,每到节日,定然是花市灯如昼,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彻夜不熄。各大酒楼茶楼纷纷挂上彩楼,又请了舞狮队歌舞队在门口表演,以招揽顾客。

小铺面不如大酒楼财大气粗,也挑了幌帘,挂上样式别致的灯笼,再往那门口一站,气沉丹田,吆喝声响彻半条街,热闹非凡。

伎艺人更是卯足了劲儿,纷纷拿出看家本事,只为了在灯会上博得满堂喝彩,好叫人都知晓自己的名号,日后前来勾栏瓦肆看自己的表演。

傅玉璋还记得上元节晚上花灯会的热闹,对每个节日都抱有无限期待。

尤其是他现在再也不是三岁稚童,算上身量同十岁孩子相差无几的傅怀安,哥儿俩要是一同出门,还是有点自保能力。

傅玉璋素来是个关不住的性子。好不容易长到五岁,必须得争取自己的出门自由!

傅渊一听到傅玉璋提的要求就开始头疼,“单独出门?你是怕拐子没银钱过中秋,给他们送银子去?”

傅玉璋大为震惊,“爹爹,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你可是步军都指挥使啊!莫非京城治安已经差到如此地步,富贵人家的孩子出门,带着一串护卫都能被拐子抱走?”

那这拐子未免太过神通广大,护卫和官兵未免太过废物。

哦,带护卫啊。那没事了。

傅渊心下一松,又看了一眼冷静沉稳的傅怀安,心中更是一定,当即对傅玉璋点头道:“既然你想去,便去吧。只是要带好护卫,不可偷跑!”

说到最后,傅渊的语气已然有几分严厉。

傅玉璋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立即点头保证,“爹爹放心,我一定乖乖走在护卫身侧,绝对不胡闹!”

傅渊狐疑地看着一脸乖巧的傅玉璋,眼神尤带质疑,父子俩的信任摇摇欲坠。

傅玉璋瘪瘪嘴,傅渊立即看向傅怀安,认真叮嘱他,“好好看着璋哥儿,别让他胡闹。”

傅怀安一本正经应下,“爹爹放心,孩儿一定好好看着璋哥儿。”

傅玉璋气鼓鼓:父子之间的信任何在?兄弟情义何在?

但能自己出府玩,超快乐的!

傅玉璋很快就将这么点不愉快抛在脑后,美滋滋地拉着傅怀安就往外跑。

侯府的护卫们也算是看着傅玉璋长大的,自然知晓这位小公子的性情,不敢有丝毫马虎,兢兢业业地尽好护卫之职,前后左右都安排了人,确保将两位公子都包在自己的保护圈中。

傅玉璋兴奋地对傅怀安说:“听说樊楼中一应物件应有尽有,客似云来,就连朝中大臣都爱去,甚至有大臣私下翘班去樊楼,官家宣他时都找不到人!”

傅怀安无奈,“太子殿下真是什么都往信里写。”

傅玉璋和太子的书信主打的就是一个敢想敢写。傅玉璋用自己的学习进度卷太子之余,还会同太子分享一些趣事。比如他昨天看到老夫人偷偷啃了一个肘子啦,府里的锦鲤笨笨的,把自己吃撑了差点翻肚皮啦,甚至伺候自己的丫鬟换值回家歇息,兴致来了关扑几次,赢了一小罐胭脂这等事都仔细同太子分享。

话唠不需要听众,表达欲就已经到了满格。

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书信,自然而然吸引了太子的目光,也让景朔帝心中暖意升腾,时不时会心一笑。也难怪景朔帝时常截胡傅玉璋给太子的信件,先自己看了后再给太子。实在是这种日常烟火气对高高在上的帝王太具有吸引力。

连带着景朔帝待傅渊都生出几分亲近——经由傅玉璋的信,景朔帝对侯府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对于傅渊这个侯府的主人,傅玉璋的亲爹,自然想不亲近都难。

就是看着傅渊大多数时面无表情的落俊脸,景朔帝有时候也会诧异一番:傅渊这么沉闷的人,到底是怎么生出傅玉璋那样活泼跳脱的儿子的?

是啊,自己怎么生出这么个异常欢脱的儿子呢?傅渊看着傅玉璋拉着傅怀安一路狂奔的身影,同样百思不得其解。

想想安哥儿小时候多沉稳,待人接物说话都一板一眼的,现在也被璋哥儿带得跳脱了!

傅渊面上隐隐有了笑意,轻声骂了句“臭小子”,又自去寻周夫子喝酒了。

这次臭小子不在家,看谁有那个熊心豹子胆敢学自己的酒后胡言!

傅玉璋这会儿已经拉着傅怀安来到了樊楼。

作为京城第一大酒楼,樊楼可不是浪得虚名。

兄弟两人还未到樊楼门口,傅怀安便示意傅玉璋看看酒楼门口立着的朱红杈子,“不愧是京城第一大酒楼,那朱红杈子,可是王公贵族之家才能用,这酒楼倒是用上了。”

傅玉璋一看,还真是!自家门口就有个同款,用来拦马的。可见大齐如今对贵贱之分并未严抓,虽有律令明确自天子到庶人该如何穿衣,一应生活用度也有限制,比如商贾不得穿朱服紫,非朝廷命妇不得佩戴黄金所制的首饰头面等规定。如今放眼一望,街上行人如云,其中朱紫二色并不罕见,倒显出一派勃勃生机来。

傅玉璋挑眉,这倒是和上辈子所学的历史中,李唐皇室因为“鲤”和“李”同音,禁止民间食用鲤鱼,但民间依旧照吃不误有异曲同工之妙。

凡事律令,并非都能执行。大齐在吃穿用度上,对百姓的限制并不严格。律令虽然没执行到位,但百姓的幸福感明显蹭蹭上涨。

任谁穿什么颜色衣裳都被人规定死了,也幸福不起来。

傅玉璋一边思绪飞腾一边同傅怀安来到樊楼门口。华贵的彩楼欢门之下,门口站了两个伙计,身着紫衫,头戴方巾,鞋袜洁净,拱手齐胸,扶手弯腰,恭敬地欢迎客人。

好家伙,原来后世的门口迎宾员是学的老祖宗呀!

瞧瞧这俩迎宾员殷勤的态度,服务满分!

还没进酒楼,傅玉璋便对酒楼给出了好评。

进去后,里面更是别有洞天。

傅玉璋也算是进过皇宫见了世面的人物,一眼就看到了楼内装饰了皇家贵胄才能用的藻井,华美异常。傅玉璋忍不住感叹酒楼老板胆子可真大,这要是细究起来,小辫子真是抓都抓不完。

但显然无人在意这些逾制的细节。酒楼中人声鼎沸,有说书的、唱曲的、拉二胡的……不分贵贱高低,只要来酒楼讨个生计,酒楼都大方地让他们进来。

傅玉璋打眼一看,酒桌上所用的一应器物,竟然都是银器。更让傅玉璋惊讶的是,有穿戴简朴的客人前来打酒,酒楼竟然就这么安安心心地让对方拿着银制的酒器回家了!

“你们酒楼倒是大方,也不怕折了东西。”

伙计自豪道:“小公子有所不知,前来樊楼的客人们都十分讲信用,凡是拿了银器回家的,必定会送回来!”

合着大家的素质还挺高。傅玉璋一时咋舌。

傅怀安却赞道:“虽未到圣人所言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淳朴风化,倒也隐隐有了大同之世的景象。”

傅玉璋好奇,“真的没有人占过便宜吗?”

伙计又笑,“便有那一二人贪图钱财,主家也不在意,反而让人记了一笔,当作笑话闲聊。”

说来也巧,那说书先生正巧说的便是这么一桩借酒楼银器不还的事。随着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话语,大堂中时不时便响起一阵笑声,很是快活。

傅玉璋和傅怀安要了个包厢,立即便有茶博士过来点茶,使得正是他的看家本领“凤凰三点头”,看得傅玉璋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自己来得太晚,竟然到现在才看到这样精妙的点茶手艺。

亏大了!

傅玉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很是好奇酒楼中的名酒到底是何模样。那酒名一个个取的太过动听,什么“琼浆玉液”、“浮玉春”、“瑶光”、“琼酥”……

取名废傅玉璋听了便心驰神往,十分想见识一下这等美酒的真实模样。

未成年不能饮酒,但还有那么多护卫在,一人喝一种酒,都能点六种呢!

傅玉璋点单的手跃跃欲试,傅怀安一个眼神过去,傅玉璋立即老实下来,好说歹说,终于让傅怀安同意点酒。

伙计早已上了数碟看菜,又有吹箫弹阮散耍的赶趁者前来卖艺,吹拉弹唱伴奏歌唱为客人助兴。

傅玉璋好奇之下便应了下来,屋内顿时响起丝竹管弦之声,令人耳目一新。

待到伙计推门上酒,傅玉璋还未仔细看一看这些美酒,便听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笑声,“你们兄弟二人倒是豪情万丈,竟偷偷跑来喝酒?”

傅玉璋抬头望去,便见一身青色道袍的周夫子翩然立于门口,含笑看着他们,身侧的傅渊面沉似水,冷冷看来。

傅玉璋当即头皮一紧,大声辩解,“我这是给护卫们点的!”

周夫子大步流星走过来,毫不客气地端过一个酒杯仰头便喝,嘴上还笑道:“我便当这是你们兄弟二人给我的送行酒了。”

傅玉璋震惊:“夫子你要去哪里?”

周夫子又是一笑,“恩师即将过六十生辰,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子,也该去为恩师祝寿。”

“夫子的恩师,那便是我们的师祖啦!”傅玉璋更加好奇,毫不见外,连师祖都喊上了,“不知师祖现居何处?”

周夫子瞥了傅玉璋一眼,“恩师不慕名利,如今正在霖州老家隐居。”

傅玉璋嚯得起身,江南诶!想去!

傅渊:头痛!头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01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