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 第9章 高能好戏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第9章 高能好戏

作者:木南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05:08:43 来源:文学城

扶苏身为长子,正领着弟弟妹妹站在一处,感受到嬴政的目光,不由得朝位置上的君父拱了拱手,姿态淡然。

但这时,身侧有一道声音突然响起:“会是大哥吗?”

这句话的指向性并不明显,但谁都懂是什么意思。

声音看似天真无辜,却让更多目光都聚集到了扶苏身上。

身为长子,扶苏确实更有可能继承嬴政的位置。

但想是这么想,没人敢在这时候把这句话说出来。

结果眼下......

有人不由得将目光又从扶苏身上转到开口说话的那位身上。

胡亥顶着这些目光,倒也不觉得自己说了什么错话,不就是问一句,他又没多说什么。

而且就算不是大哥继位,难道是他?

这时候“秦二世”的位置就是个烫手饽饽,谁都不想接着。

胡亥年纪虽小,但也不是个傻的,心想在他之前还那么多兄长,怎么也排不到他身上,这么想就也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我们如果把秦国比喻成一个机器,那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一刻不停歇,时刻都在运转的机器,慢不了,也停不下来。】

【秦律缺乏弹性,秦国上下都在高压运转,而在秦始皇死后,继任者不仅依旧在实行这种高压政策,甚至实行残暴统治,继续征发闾左戍边,闾左就是雇农和佃农等贫苦百姓,以至于刑者相半于道,死人堆积于市,除此之外,还让宦官专权等等。】

【这上面都乱套了,下面更是受苦受难,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这台不断运转的国家机器,早晚都要崩塌。】

【先前我们说了秦始皇还在时埋下的一系列雷点,现在就来说说秦始皇死的时候,这上面又是如何作乱的。】

【话说回来,秦始皇死在外面,也给了人家作乱的机会。】

死在外面......

嬴政不由得深吸口气。

天幕提了好几句他的“死”,真是让人听不得。

但又没办法阻止。

好气。

但......作乱?

【众所周知,我们始皇陛下最喜欢外出巡游,于是在公元前211年十月,他又去外出巡游了,这次,身边除了随侍外,还跟着左丞相李斯,以及皇十八子胡亥,而当时的右丞相冯去疾则是留守咸阳城。】

点名了点名了。

这短短几句话,透露出来的内容也太多。

左右丞相,李斯和冯去疾。

现任丞相王绾立即朝李斯看了过去:==

如今才是廷尉的李斯:“......”

但李斯来不及多想,而是心下一咯噔。

——怎么在这里就突然提到了他的名字?

还有......怎么是十八子胡亥?

难不成......

秦国的朝堂内,众人心思难辨,而天幕的声音还在继续——

【在这里还真是要感谢下太史公司马迁写了这本《史记》,其中对于秦始皇的记载,可以称得上是十分详细权威了,比如关于秦始皇的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高能好戏”,也许我们就无法得见了。】

【第一场好戏,秦始皇到平原津这个地方时,生病了,在他病得更厉害的时候,就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他的长子扶苏,信上大概的意思是,让扶苏回咸阳参加丧事,秦始皇要在咸阳安葬自己。】

【而后这封信,在封好之后,并没有交给使者,而是存放在了中东府令赵高兼掌印玺事务的办公处。】

【到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这个地方逝世,这时随同巡游的李斯登场——李斯认为秦始皇在外地去世,恐怕皇子们和各地方上趁机造事,于是决定严守秦始皇已经逝世的事实,不发布丧事消息。】

【那人死了,怎么才能掩盖?正逢七月,温度又高?】

【诶,那还不好办,《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的棺材就存放于密闭又通风的辒凉车中,让始皇宠幸的宦官做陪乘,每走到合适的地方,就如同平常一样献上饭食,也让百官像平常一样向秦始皇奏事,不过这处理事情的,就是那些宦官了。】

【这期间,知道秦始皇已经死去的消息,除了李斯和这五六个曾经受宠的宦官,也就只有胡亥和赵高了。】

【这第一场“瞒天过海”的好戏,着实是瞒得好哇。】

天幕还没说完,就一堆人出来跪下了。

尤其是李斯,额角的汗都冒了出来。

不过其他人的心情也并不怎么安稳就是了。

赵高,以及在场的其他宦官,还有扶苏和胡亥,尽皆跪了下来。

凡是天幕提到名字的,不是忐忑得不行,就是在想自己在这其中出现,究竟做了什么,或许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

而天幕没提到名字的,心想自己怕是也完了。

尤其是那些宦官们,几乎各个脸色都发白,比之赵高也好不到哪去。

“好,很好。”

嬴政面沉如水,冷脸看着这几人。

“难怪天幕先前说‘作乱’。”

这话一出,好几人吓得立即请罪。

嬴政叫人捂住那几个宦官的嘴,视线又扫向李斯等人,最后目光落在扶苏和胡亥身上——天幕说他写信叫扶苏回咸阳,而胡亥又是跟在他身边的,这到底......等等,胡?!

【再来第二出好戏,则是偷梁换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秦始皇曾敕令,叫胡亥和赵高学习律法的缘故,总之胡亥应当是很喜欢赵高,和赵高关系不错,而李斯,或许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缘故,反正这三个是一拍即合,偷偷拿出了秦始皇要发给公子扶苏的那封信。】

【他们不仅拆开了那封信,还谎称李斯在沙丘就接到了秦始皇的遗诏,要立胡亥为太子,而后又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不再是一封召儿子回来的“家书”,而是列举了扶苏和蒙恬的罪行,下令他们自杀的“讨命书”。】

【与此同时,这一行人继续走,大暑天,秦始皇的尸体在辒凉车中都发臭了,于是为了不让尸臭味暴露出来,便下令随从官员,往这车里装了一石有腥臭气的咸鱼,就这么着,秦始皇的尸体和咸鱼一起,一路从直道回了咸阳。】

【到了咸阳后,才发布了治丧的公告。】

天幕说到这里的时候,秦国的朝堂上都乱了。

王绾怒目朝向李斯:“你怎么敢的?!竟然敢如此对陛下!这可是大不敬!”

还有赵高和胡亥,一个瘫软在地,一个小脸煞白。

“不......不可能,不是我......”

胡亥结结巴巴:“是天幕在胡说,不可能是我,不是——”

然而一抬头对上嬴政冰冷的视线,胡亥吓得不敢对着嬴政去争辩,然而又不甘心,就去拽扶苏,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希望他们为自己求个情,他现在还这么小,哪里做过天幕说的那种事,那根本不是他啊!

“陛......陛下,下臣不敢啊,陛下——”

蒙恬和蒙毅兄弟二人还不敢对胡亥怒目而视,便看向李斯和赵高,尤其是对于赵高的求情,蒙恬立即朝嬴政拱手道:“陛下!这厮分明是在狡辩!不过一个宦官,竟胆大至此,怕是早就有了心思罢!”

“没有!陛下,下臣没有!”

赵高猛地磕头,心底对蒙恬要恨死了:“陛下休听蒙将军胡言!”

另一边,扶苏等人看到胡亥哭着求情,心下也难免有些波动,毕竟现在他们眼前的胡亥,还是个才**岁的孩子。

但......

“都给朕闭嘴!”

嬴政难看着脸色发话,让人堵住了赵高的嘴,又看了眼跪着的李斯,随即看也没看胡亥一眼,只挥手让扶苏等人安静待着。

“都着什么急。”

“天幕话都还未说完,先继续听你们在这之后都还做了什么吧。”

【胡亥就这么继位了。】

【关于秦始皇究竟有没有属意的继承人,这一点有很多说法,有的认为扶苏身为长子,却一直并未立为太子,可能因为扶苏的楚国血统,和他母亲有很大关系,认为秦始皇晚年中意的继承人选就是他的小儿子胡亥。】

【毕竟秦始皇的第五次巡游,就是带着这个小儿子一起走的,哪怕是胡亥提出自己也想去,可秦始皇还真就同意了下来。】

【但可能是巡游的过程中,秦始皇发现了胡亥作为继承人并不合格,于是在最后的关头,点明要出去当监军的扶苏回来。】

【也是那么巧,扶苏为什么被派去北边当监军,是因为他先前反对秦始皇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了秦始皇,于是就被派往了上郡,协助蒙恬一起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可以说,两人的政治理念很有些不合。】

【但要说秦始皇因此厌恶了扶苏,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当时蒙恬手里可是有三十万大军,嬴政就这么派扶苏去和蒙恬一道,怎么可能是真的不看好扶苏这位长子,最大可能,就是秦始皇还有锻炼扶苏的打算。】

【所以在发现小儿子不合格后,便想着要将扶苏叫回来。】

【但大概秦始皇也没想到,在他死后,胡亥和赵高,还有李斯能那么胆大,竟然矫诏逼令扶苏和蒙恬自杀。】

【有先前“被发配边疆”这件事,扶苏还真就信了,于是还当真就自杀身亡。】

【这怎么说呢,后世对扶苏的评价,对于他自杀这一点,确实诟病很多,认为扶苏死的太冤了,这也太听话,过于愚忠愚孝了,但结合前后事件,大概也能理解扶苏当时的心情——】

【他爹对他不满,还把他发配了出去,现在又让他自杀,陈列了这么多罪状,好像也没什么可怀疑的。】

【嗯......还是傻了点。】

【但后世的我们都不是扶苏本人,大概也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他当时的心情。】

扶苏神情复杂,不禁抬头看向嬴政的位置。

那么巧,嬴政也在看他。

两人对视,嬴政抬手点了点扶苏,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再看胡亥这个小儿子,一时间也心情复杂。

但这还没完,就听天幕继续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