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 第8章 不嘻嘻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第8章 不嘻嘻

作者:木南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05:08:43 来源:文学城

亡秦者胡也。

嬴政也在细细思量这五个字。

这“胡”,岂不就是......

【早些的时候,中原地区在这一块儿。】

天幕又放了地形图出来,然后标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那时候,我们将四个方向的少数民族分别叫做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秦国在过去的时候就是西戎。】

嬴政:“......”

秦朝之下,有不少人嘲笑出声。

“可不是。”

田儋嗤了一声:“秦国过去不就是个养马的附庸国,哪像我们齐国——”

【齐国的位置就是东夷,楚国就是南蛮。】

田儋:“......”

田儋的弟弟田荣怒道:“天幕就是在胡说八道!”

吴中的江东地区。

项梁领着才十几岁的侄子,也在抬头遥望天幕,心说不管是齐国还是秦国,哪里比得上他们楚国,就算他们楚国早些时候算是南蛮,可在项梁心中,楚国自然是顶顶好的,就是可惜可叹......

“叔父,天幕什么时候讲到秦朝灭亡?”

项梁这一腔情怀还没抒发完,结果就被自家侄子扒拉打断。

“你那么急干什么,要懂得耐心懂不懂?”

他这侄子名籍,字羽,真是读书不成,学剑也不成,时常让项梁感到头痛。

项羽不由得撇嘴:“叔父,不是我不愿意学,而是我觉得学那些没用。”

项梁每次听到这样类似的说辞,手上就总想拿点什么。

“算了,你先给我好好听着。”

项梁按住项羽,让他安分点:“秦国不得天助,这天幕总会说到。”

纵然现在秦国还安在,甚至如庞然大物一般伫立,可秦始皇除非有通天之能,否则也不能阻止天幕说起这秦朝灭亡的原因,到时候没准他们可以多加利用,趁此起势也未尝不可......所以现下这天幕所言,必然要仔细听才是。

【至于北狄,那就是北边的游牧民族了。】

【不过这些划分都是早些时候了,而当时的秦国,显而易见,除了北狄,西戎,东夷,南蛮,还有当时的周朝都已然消散于历史岁月之中,而“胡”作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便是当时秦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对于得到这本书的秦始皇而言,当时的第一想法,自然是想到了北方的匈奴。】

【于是乎,秦始皇对于消灭匈奴的念头,越发的坚定,也更雷厉风行的实施了手段。】

【这件事就很巧合,首先,卢生找到的这个天书,指明的五个字,恰好就是秦国还没有消灭的北方势力,方向很对,秦始皇想到这个答案,也无可厚非,而更巧合的是,最后秦国的灭亡,还真是因为“胡”。】

【但怎么说呢,结果是对的,但猜的过程可错了,所谓的天书,不过是拿来应付秦始皇的罢了,这世界上又哪有什么仙呢。】

“什么?”

最后这段话什么意思?

嬴政有些反应不过来。

什么叫猜的过程错了?

这世界上......这世界上没有仙?

【为什么寻仙问道都喜欢往远处跑,不是往海上,就是往深山老林里,大概是那时候对这些地方的探索还不够,以及对一些现象难以解释清楚,于是便衍生出了各种神奇传说,比如秦始皇就认为成仙的突破口在东边的大海上。】

【但最终结果必定是没什么结果,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场欺骗。】

嬴政胸膛不由得起伏了一下。

他还想派人去燕地寻找那卢生,可结果竟是一场欺骗?!

所以这世界上当真没有仙人?

那长生之法......

【不过话说回来,再看这五个字导致的结果——】

【匈奴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中原来说,确实都一直算是心腹大患的存在,毕竟北边有个时不时就来骚扰一下的邻居,不是抢你这个,就是抢你那个,搁谁那里都会觉得烦得很,但还记得我们在上个视频提到过的吗?】

【——北边游牧部落的统一,可是在秦汉交接之际。】

【换句话说,就是秦始皇这时候,北边的游牧部落可是还没有统一呢。】

【没有统一的力量,就是一盘散沙。】

【除此之外,相对于中原而言,匈奴在当时的文明还处于初始阶段,为什么他们要总来骚扰中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原很多好东西,他们都造不出来,而这些东西,又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没办法,当然只能南下来抢了。】

【一般匈奴都是抢完就走,就跟我们现在马路上那些骑着摩托车抢包的一样,抢完就一溜烟跑了。】

【所以说,秦始皇这时候的游牧民族,若说要能颠覆秦朝的政权,那实在是太过牵强,毕竟他们穷得连必需品都要靠抢。】

匈奴人:“............”

【但当时秦始皇不这么认为啊。】

【于是在下定决心必须要扫平匈奴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决定亲自巡边,从碣石沿着北方的这一线——即从渔阳,代郡,雁门,一直到上郡,然后再回到咸阳,等考察了北方的防务情况后,便开启了四步走战略。】

【简单来说,就是开筑秦直道,派大军攻打匈奴,修复原有的秦赵燕三家长城,迁移内地百姓到边境定居。】

【首先,秦直道,让我们来看这里——】

一张简约的地形图被放了出来。

虽说线条简约,像是着笔而画,相比较之前放出的地形图而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整体上看,嗯,倒也算形象。

至少他们清楚地看见了一条从咸阳到长城边境的“直道”走向。

【这条秦直道,便是自咸阳出发,直通北边边境的一条专用车道,用于秦**队的军粮运输以及辎重供给等等。】

【这战略部署是对的,但问题就是,成本太大。】

【史书记载,当时秦朝攻打匈奴的时候,调用的可是几乎全天下的资源去运输物资,这么说,如果从山东往西北运输粮食,其中每三石粮食中,最后能运到地方的,只会剩下一石粮食,算一下,这成本,可是达到了两百倍之多。】

【而除了粮食会消耗如此之多以外,还有其他成本的消耗。】

【所以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这成本与收益,完全就是不成正比,甚至根本无法比。】

【再看另外两步走战略——】

【虽说最后匈奴是打跑了,可修长城和戍边,又是无底洞般的巨大消耗,而这些,又都需要百姓去买单。】

【好,这里就先埋下了一个雷点。】

这“雷点”不知道是何意,还有什么“买单”?这又是何意?

但结合天幕前后所说,好像又隐隐约约能理解到一点。

总之听着不像好词。

【北边的匈奴赶跑还不够,在秦始皇看来,还有南边的蛮族和百越也能被称为“胡”呢。】

【这部分人算是楚国的南部,在秦灭了楚国之后,这些人震慑于秦国的军队,便纷纷举族南迁。】

【但即便是如此,秦始皇还是准备继续灭“胡”。】

【于是秦始皇不仅强行征调了当时的无业游民和商人组成远征兵团,还同时发配了五十万罪犯,以及平民百姓等,前往当时还未经过开发的南方,要知道南方树多林多,这成本路况,其艰难程度,与北方可不遑多让。】

【再有就是公元前212年,在秦始皇第三十五年,这时候秦直道还在修,而秦始皇又征调了秦国的囚犯多大七十万人,这七十万人去干什么呢,他们要去修建阿房宫,以及继续投入到已经修建了三十五年的秦始皇陵中。】

【看看,这雷点已经有多少个了。】

【再算一下,被征调的人口,就已经有一百多万了,而据估算,当时秦国的人口大概在两千万左右,这其中去掉一半女人,再去掉老人和未成年人,成年男性使劲儿估算,也就大概八百万左右吧。】

【那问题就来了,被征调的基本上都是囚犯,而当时秦国的囚犯有那么多吗?】

【这就又要提到秦国严苛的秦律,而这秦律,又是一大雷点。】

秦朝之下,听到天幕这些话的六国之人简直都要乐了。

原来秦国的问题这么多?

还有那秦律。

秦律是严苛......不对,等等。

现在天幕可是点出了这些问题,而且还是在很多事情未发生之前点出了这些问题!此时听着的又不止有他们,那咸阳宫的秦始皇岂不是也在听着这些“预言”?

......那岂不是就是说,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任何“预言”都有可回旋的余地......这些什么雷点,还能埋下?

反应过来后,一瞬间不嘻嘻了。

不过嬴政也不怎么嘻嘻。

因为天幕几乎都在“批判”他。

哪怕这其中有些事,他现在还没做到那种程度,可听天幕如此说,确实让人高兴不起来。

但想反驳吧,嬴政仔细想想,好像能反驳的地方也不多,若秦朝当真是因为此走向灭亡,他总得捏着鼻子改变下策略。

不过,六国之人本就在蠢蠢欲动,若没有雷霆手段,又怎么去镇压这些人?

嬴政此时觉得自己可太难了。

难道这后世之人就如此不认可他吗?

【我们简单说一下秦律,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律法,就是“失期当斩”。】

【这个律法,可以算是后面所谓官逼民反的诱因——】

【也就是秦始皇死后,在公元前209年七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即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的诱因。】

【失期当斩的意思,就是一旦超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当时的秦律,都是要杀头的。】

【当时在大泽乡,有九百多人被押着送往渔阳,可七月雨水多,导致道路不畅,按照路途距离去算,完了,这下是怎么都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前赶到渔阳了,无法按照约定期限到指定地点,就要被杀头,这样的律法,早晚有一天要暴雷。】

【所以这雷,就暴在了这里。】

【当然,不断冒出的起义,又岂止是因为这些缺乏弹性的秦律——】

【严苛的律法是其一,不断被压榨征调的百姓,导致秦朝之下生产力愈发不足的现状是其二,还有最重要的,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秦始皇死后,当权者为政不仁,只图享乐,并没有任何能力威慑天下,那这才完成统一的国家,又能延续多久?】

当权者。

——秦二世。

嬴政的目光倏然就投向了自己的一众儿女们。

他可还没忘了,秦灭的一大原因,还有他继任者的功劳呢。

所以他最后是把秦国交给了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