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锦衣辅国 > 第269章 庙堂3

锦衣辅国 第269章 庙堂3

作者:岁在丁巳的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7 11:14:30 来源:转码展示1

党同伐异,素来就是这些人的惯用伎俩,这些人眼里往往只有立场,却无视最基本的是非,所以,嘴上说的再冠冕堂皇,也免不了令人生厌,更掩盖不了这些人为了一己之私,而枉顾国家利益的事实。

之前朝局一直动荡不安,首辅接连换人,文官们也没有主心骨,而彭时、岳正虽为阁臣,但资历尚浅,想要做文官领袖,还差得远。

如今,李贤上位,他在清流中素有声望,加之李贤因曹、石二人的陷害,与徐有贞一起入狱,如今既然出狱,还升官发财,自然便不会跟曹、石二人客气,不死不休而已。

一时间动不得曹、石二人,但还动不得这二人的党羽吗?于是乎,陈汝言成了替死鬼。当然,有一说一,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陈汝言的确是罪有应得,否则,堂堂兵部尚书,岂是说参就参的?

夜,李贤府,吏科都给事中李赞、刑科都给事中乔毅、户科都给事中刘炜、礼科都给事中卢祥、工科都给事中王让、兵科都给事中王铉六人齐聚李贤府中。

六科,太祖始设,位卑而权重,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务。享有科抄、科参及注销之权。

注销是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这便是所谓的“封驳”。

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

一旦成了给事中,一般就坐上升迁的快车道,直升三品什么的,根本不是事儿。

内阁与六科是天然的同盟,六科是制衡六部的,而阁部之争到了现在,已经是愈演愈烈,朱祁镇上台后,不仅仅是王直、胡濙致仕,六部其他部堂官,也几乎被朱祁镇换了个遍。

新任的六部首脑不论是声望还是资历,皆不足以与内阁诸人抗衡,所以,六部职权缺失越来越重,待李贤成为内阁首辅并兼任吏部尚书后,六部几乎已经失去了与内阁相抗的实力。

“今日请诸君前来,所为一事耳。”李贤也不跟这几人客套,开门见山,“诸位且联络同道,准备奏本,以待其时。”

“老先生放心便是,”其中资历最深的兵科都给事中王铉代表众人开口,“学生等已经做好准备,万无一失,只待老先生登高一呼,学生等景从云集,绝无退缩之理!”

李贤满意的点点头,“宵小当道,朝纲紊乱,我等为士者,当思报国矣!”

“老先生公忠体国,实乃我辈之楷模!”王铉等人谀词如潮,毫不脸红。

应付完了这起子所谓清流之后,李贤胸有成竹的回到书房,他的次子李玠正在书房外等候,见到父亲后,连忙小跑着迎了上来,“见过父亲。”

“不在房中读书,跑来作甚?”李贤一甩袖子,颇有些厌烦的横了次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比起长子李璋勤奋好学,次子李玠却是轻浮浪荡、游手好闲,啥都不是,李贤看到自己这个次子,真是哪哪都不顺眼,有时候真想飞起一脚,将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踹回邓州老家。

“嘿嘿,”李玠丝毫不以父亲的厌烦为意,再讨厌自己,自己也是他的儿子,他还敢不管自己不成?“我今日发现了一桩好差事,想请父亲参详一二。”

“汝欲行商贾之事乎?岂不闻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多为人所卑之。”李贤倒是不反对次子经商,家族学问,自有长子李璋继承,次子李玠这轻浮浪荡的性子,让他醉心于学问,不比杀了他好多少。

尽管说,历朝历代历来奉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商人的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从汉初开始国家就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为吏作官,明令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这种政策一直沿续如今。

然而国家的统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给商业繁荣创造了条件,商人积极寻找机会,力求改变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他们不断向官府渗透,俟机发展势力。

比如汉朝时就有富商大贾富甲天下、交通王侯的记载,到了东汉,一批新贵族与官僚、地主、豪商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豪强地主集团。

这个豪强地主集团就是所谓的世家大族,曹魏的“九品中正制”,为这些人固化阶级,稳定自己的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

于是,到了晋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建官僚做官的同时也在大肆敛财。比如那位呼婢“举却阿堵物”的王衍,比如那位任荆州刺史时竟抢劫远行商客,以此致富的石崇。都是这个阶层的优秀代表。

到了国朝,随着商品经济的空前大发展,朝廷对商人的限制渐渐放松了,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商人的贸易活动已不单纯为满足王公贵戚、官僚地主奢侈生活的需要,而是更多地贩卖手工业原料、粮食和一般的生活用品,商人的活动范围和频率扩大增多,一些有了相当经济实力的商人运用积累的资本运动官府,商人的处境逐渐有了好转,地位渐渐得到提高。

此举必然引发商人参政议政分享政权的愿望和可能。卿相出自科举是明代的定制,但随着商人子弟入仕做官,提高了商人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同时商人家庭借此利用其政治地位巩固他们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于是,一个新的阶层——官商一体化家族,或缙绅家族——诞生了。

此时虽然还只是官商一体化家族的萌芽时期,但作为当朝首辅,李贤的目光何其敏锐?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他敏锐的发现了这一趋势的产生,因此,在听到不着调的次子的话后,李贤难得的没有呵斥李玠,而是把他领进了书房,“坐吧,汝且言之,我姑听之。”

“车马行啊,”李玠双眼亮晶晶的,彷佛面前摆着一大堆银子,可以让他予求予取,“今日曹公公差人,带着我去城里几家车马行转了转,那可真是,日进斗金!”

李贤闻言点了点头,只要自己这个不成器的次子肯上进就行,至于做什么,倒没什么区别,自己身为首辅,自己的儿子去经商,难道还能亏本不成?

再者说了,自己毕竟是首辅,自己的家人即便是要经商,也不可能站在明处,抛头露面,最多也只是占几成份子,隐居幕后,并利用自己的权势,为商铺保驾护航。

这就是此时大明的官员,并不以言利为耻,经商而已,只要不违法乱纪,或者说,只要不被人发现违法乱纪,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所谓一法通,万法通,李贤身为首辅,虽然不曾行过商贾之事,但也知道车马行可不是那么容易做起来的。车马行,顾名思义,车要有,马也要有,这两项都是成本极高的投入,凭自己这点家底,肯定是不够的。

“规模如何,需本钱多少?”李贤难得的没有疾言厉色,而是捋须而笑,看起来还是比较满意的,“与何人合作?”

“嗐,”李玠得见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和颜悦色,当下忍不住开始得意忘形起来,“要什么本钱?今日陈公公带我去了一家被他们挤兑的快关门的车马行,名字倒是起的挺不错,兆头好,叫顺风的,”李玠大手一挥,颇有指点江山的霸气,“我也就是看这家叫顺风的车马行名字好,才乐意高看他们一眼,否则,这京师地面上,这么多车马行,得知咱们李家要入股,那个不是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李贤皱眉,这个不着调的玩意,给他几分颜色,就敢开染坊了,听听他说的话,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简直是不学无术!

李玠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一见父亲脸色发黑,立即就知道自己又犯了不着调的毛病,触了父亲的霉头,连忙堆起笑脸,往回找补,“什么顺风不顺风的,我不过是看掌柜的可怜,想给他们一条活路,只要我能令这家车马行起死回生,还不是什么都好说?”

“嗯,”李贤满意的点点头,“可以试试,不过,万不可仗势欺人,巧取豪夺,若是让老夫知道,你敢肆无忌惮,看老夫不打断你的腿!”

面对父亲放出的狠话,李玠虽然下意识的一哆嗦,但却压根没放在心里,不仗着您这个首辅的势,人家买卖再困难,熬一熬也就熬过去了,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生意拱手让人?

没错,李玠压根就没想着什么公平交易之类的,完全就是想借着父亲的势,巧取豪夺,把顺风车马行变成李家的产业。

作为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怎么可能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实际上,他一点都不知道,自己是被曹吉祥给阴了。

张家的顺风车马行其实并非李玠所看到的那样,门可罗雀,难以为继,根本经营不下去了。恰恰相反,虽然煤球的运输业务因为曹吉祥、陈瑾的缘故,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由于顺风车马行是眼下京师这些车马行中成立最早的,在其他市场,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

顺风即便从此不做煤球运输业务了,尽管会对车马行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却也不致命,稍稍过渡一段时间,也就撑过去了。反而是西山的煤球,因为少了顺风车马行的运力,定然会因运力不足,而大量积压产品。

届时,哭的人可就是曹吉祥和陈瑾这俩阉人了。

“这顺风车马行因何故而经营不善?”出于对自己这个次子的了解,深知他不靠谱的秉性,李贤多问了一句,算是参详一二吧,自己儿子什么样,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万一真有什么纰漏,自己也可以适时的指出来,权当是亡羊补牢吧。

“还能为何?”李玠丝毫不以为意的说道,“掌柜得罪人了呗?别人家的车马行,只要从西山运回煤球,每半个月就可以去惜薪司位于西长安街的总帐房结算运费,但这家的账目最晚的也都拖了三个月了,还未曾给结算。”

李贤闻言一愣,心里立即警醒起来,因为煤球已经成为京师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所以,朝廷对于与煤球有关的一切事务都十分上心,生怕那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民生。

对于重中之重的运输,自然也是有规定的,朱祁镇亲自下令,凡参与运输的商户,运费必须于半个月内结清,最晚不得超过一个月,否则,一律按律处置。

面对朱祁镇的严令,惜薪司的人都敢阳奉阴违,拖欠车行运费,竟有三个月之久!这里面要是没事,才怪了呢。

话又说回来,以自己此时与曹吉祥水火不容的态势,这阉人难道失心疯了不成,会在这个时候介绍生意给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所以,其中必然是有蹊跷的,而且是大有蹊跷。

李贤毕竟是老狐狸了,立即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当下立即问道:“顺风车马行的掌柜是谁,都有谁家参与其中,汝可打探清楚?”

“这个……”李玠茫然的看着父亲,彷佛在问,我只是想挣点零花钱而已,谁那么闲,去了解这些,难道我李家二郎的名头就那么弱?就算顺风车马行的人不在意我李家二郎的名头,不是还有您老这个当朝首辅吗?

费劲的!

李贤一看儿子这副作态,就知道自己是问道于盲了,要是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孽子能够想到这些,自己还用得着如此操心吗?

“孽子!”气的李贤戟指而骂,“且不要轻举妄动,待老夫派人查查底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