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锦衣辅国 > 第268章 庙堂2

锦衣辅国 第268章 庙堂2

作者:岁在丁巳的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7 11:14:30 来源:转码展示1

这些外戚、勋臣们,暂时还是不能动的,朱祁镇叹气,但其他人他可就没这么多顾忌了,“逯杲,京师乃首善之地,岂容逆乱之徒恣肆放纵?朕许你便宜行事,查京师宵小;另,僧道之辈,不事生产,不纳赋税,佛老为天下害者,已非一日,更有托名邪教者,戕害百姓,着你彻查京师之庵观寺院,若有为恶者,一并拿问,不必请示,任何人不得阻拦。”

“小人遵旨!”逯杲跪拜领命,心里却在琢磨朱祁镇此举的用意,虽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但朱祁镇此人向来刚愎自用,便是明知自己错了也不会改正的,这次却是不知为何对法华寺甚至僧道下手了?

不过,朱祁镇既然下了命令,逯杲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其他的不说,单单是法华寺,就足以让逯杲动力十足了,那些贼秃被曹吉祥、孙继宗等人捞了出去后,可没少让逯杲膈应。

逯杲时常后悔,当时那些贼秃在锦衣卫狱的时候,没多打死几个!如今让这些得势小人在此耀武扬威,竟敢放话,锦衣卫狱也不过尔尔,着实让逯杲深为之恨,感觉自己辜负了张都督的托付,待来日,张都督挟大功回京,自己有何面目去见都督?

“下去吧,”朱祁镇点点头,“锦衣卫乃朕之爪牙,当以朕之令名为念,切不可倒行逆施,令士庶非议也。”

朱祁镇算是给逯杲打了个预防针,要适可而止,不要顺藤摸瓜,现在还不是顺藤摸瓜的时候,毕竟自己现在的根基仍有些不稳,真经不起太大的动荡。

他现在需要仰仗勋戚、特别是勋臣的地方极多,现在的京营几乎尽在勋臣的掌握之中,虽然大明军制层层相制,若无兵部许可,兵马则无法调动。但夺门之事犹在眼前,士卒无法擅动的弊端便是,若有人作乱,士卒也很难及时应对。

况且,官僚集团已经开始抬头,并掌握朝政,朱祁镇作为皇帝,制衡是必须的,何人制衡已经逐渐成为尾大不掉之势的官僚集团?除了分化他们的内部之外,勋戚也是关键。

只是,朱祁镇还是高看这些勋戚了,让他们当寄生虫,欺负个老百姓,他们在行,但是,让他们承担对付官僚集团的重任,那真是高看他们了,他们是真没有这个本事,在此事上,他们还不如太监管用呢。

以后的刘瑾、魏忠贤,那个不比这些勋戚做的好?勋戚被朱家养废了都,比猪狗也强不了多少。

逯杲离开后,直接回了北镇抚司,把秦武等人叫来后,把朱祁镇的意思一说,“既然陛下有命,咱们身为天子亲军,自当不避艰险,以报陛下也!”

“但凭佥事吩咐!”秦武等人抱拳。

“好,”逯杲脸上泛起一丝狠厉,“就从法华寺开始,寺中人员,一律捉拿归案,但有不从者,格杀勿论!”

这群贼秃,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如今就让你们知道,没了那层皮的保护,你们什么都不是。

且不说逯杲即将掀起的血雨腥风。

且说朱祁镇和袁彬君臣二人,逯杲离开后,曹吉祥也被朱祁镇寻了个由头,打发了出去。

“袁卿,此处没有其他人,你给朕说实话,”朱祁镇紧紧的盯着袁彬,“夺门之夜,那张璟有没有察觉?”

“应是无有,”袁彬沉吟了半天,终于还是说道,张璟肯定是有察觉的,事情都跟他交代好了,但袁彬不想让张璟冒险,自动把此事给接过来了。其实若按照袁彬素来的秉性,尽管他与朱祁镇是患难与共的关系,情谊来的比景泰帝更加深厚,但这等行险、甚至是悖逆之事,他是不会掺和的。

但为了不让张璟涉入险地,他便只能勉为其难了。

张璟还年轻,且不论成功与否,贸然涉入这等事情中去,对他将来的影响着实太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

如今朱祁镇问起,袁彬虽然忠厚,却也不是傻子,犹豫了良久,还是把张璟从这件事情上摘了出来。之所以犹豫,因为他在考虑,是不是让张璟认下这份功劳,只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作罢,有些功劳可以认,但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沾边的好。

“罢了,”朱祁镇摆摆手,“当夜之事,乃因势利导而为,又岂是他一个毫无根基的小子所能探知的?”

“陛下所言极是,”袁彬不轻不重的拍了朱祁镇一个马屁,“哥……张璟两年前还在巡街呢,他能升任锦衣卫指挥使,也是因缘际会,虽身居高位,却也是无根之萍,哪怕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朝中大势也不是他能尽知的。”

“此人倒是颇有几分胆气,”朱祁镇难得的称赞了张璟一句,“可惜……”可惜什么,朱祁镇未说,但袁彬也能猜到一二,不外乎张璟是景泰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尽管才能不缺,胆气也不缺,方方面面都堪称优秀,但朱祁镇仍是不敢大用此人,只能扔到边镇。

“近日朝野上下多议论兵部陈汝言,卿以为,其人若何?”朱祁镇自然知道袁彬与张璟的关系,因此明智的转移话题,最近科道言官中对兵部尚书陈汝言的怨言颇多,若是不加以疏导,怕是将形成大势。

陈汝言乃是石亨推荐的人,即便不给陈汝言面子,石亨的面子也是要照顾一二的,“曹吉祥,”朱祁镇扬声唤了一句,“进来,朕有事问你。”

曹吉祥一溜小跑的跑了进来,行礼后,隐晦的刀了袁彬一眼,朱祁镇对袁彬的信重让他羡慕嫉妒恨,却也无计可施,着实让他郁闷。

“陈汝言果如朝中议论那般,大通贿赂,僣居驸马第宅乎?”朱祁镇阴侧侧的看着曹吉祥,“汝提督东厂,有监察百官之权,可有所查乎?”

曹吉祥心里一慌,陈汝言是个什么玩意,他岂能不知?毕竟这次石亨推举的四千多人中,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也别说石亨了,就是他,不也连自家的厨子马夫之类的也给推荐上去了嘛。大哥别说二哥,都不是啥好鸟。

“厂臣委实不知,”曹吉祥眼珠子一转,决定死不认账,反正就算后来事发了,他最多就是一个不察之罪,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必为了此人与石亨闹得不愉快?所以,曹吉祥一推六二五,“厂臣虽提督东厂,但依仗锦衣卫甚多,若无锦衣卫配合,厂臣就如眼瞎耳聋之人一般。”

好家伙,不但把自家摘的干干净净的,还倒打一耙,将监察不利的原因全部归结到锦衣卫身上了。

不得不说,这老东西的确阴险。这还是当着袁彬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面呢,这要是只有他跟朱祁镇二人,还不知道怎么上眼药呢。

袁彬自然不能任他污蔑,他只是忠厚,却不是憨傻,都被人指着鼻子骂了,还能够无动于衷,“曹公公此言实可谓颠倒黑白,本卫调拨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于东厂,此外,掌班、领班、司房四十余人,皆有本卫调拨,本卫何曾阻挠过?非但如此,本卫生怕误了东厂之事,东厂所需之人,皆由老师傅本人亲选,莫非老师傅忘记了不成?”

“呵呵,”曹吉祥脸不红心不跳的干笑一声,“虽如此,然本厂番子不足用矣,咱家想在你锦衣卫多调拨些人手,那逯杲却是推三阻四……”

“哼,”袁彬冷哼一声,打断了曹吉祥的无理取闹,对朱祁镇拱手道,“请陛下评评理,可有此等道理?若彼东厂所有人等皆由本卫派遣,那还设置东厂作何?反正都是我锦衣卫之人。”

朱祁镇如何不明白曹吉祥耍的小聪明,但也懒得去拆穿,更不想替二人断官司,不耐烦的挥挥手,“袁卿所言甚是,若东厂皆用锦衣卫之人,倒是不妥,曹吉祥自去招募,不必凡事都去找锦衣卫,锦衣卫乃朕之亲军,非汝东厂之附庸。”最后,朱祁镇还是不轻不重的敲打了曹吉祥一下。

最近这曹吉祥、石亨等辈越发的跋扈了,适当的敲打一番,是有必要的,否则,还不得蹬鼻子上脸?

“去查查陈汝言,”朱祁镇赶苍蝇一般对曹吉祥挥了挥手,“滚吧。”

曹吉祥无奈,只得离开,这一耙没打准,反倒是险些伤了自己,不行,得去提醒一番石亨,万一陛下顺藤摸瓜,迁怒下来,皆是不论是石亨还是自己都没好日子过。

只有陈汝言,此人是个什么玩意,他曹吉祥又岂会不知?大贪财贿、冒领战功、培植党羽,甚至违制造屋等,能干的不能干的都干了,真要查实了,他不死谁死?

所以,还是趁早撤步抽身的好,省的羊没吃上反而热了一身羊膻气。反正此人是石亨举荐的,板子也打不到他的头上,跟石亨提前通个气,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还想啥呢。

“老师傅大驾光临,某有失远迎,还请老师傅恕罪。”面对曹吉祥的突然造访,石亨虽然拿不准,但却也不敢失礼,大开中门,亲自迎接,算是给足了曹吉祥面子。

其实不必如此隆重的,石亨此时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被封为国公、领太子太师,恩宠无以复加,便是曹吉祥,也没受到如此重的封赏,若说石亨此时算是本朝第一人,绝对名副其实。

“有劳太师亲迎,惶恐,惶恐。”曹吉祥笑呵呵的拱手逊谢。

二人把臂而行,直接来到书房,他们二人的交情可不是一般,中间虽然又过龃龉,但终究还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而联系的越发紧密。

特别经过夺门之后,彼此间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

所以,曹吉祥在朱祁镇命他去查陈汝言后,立即眼巴巴的跑到石亨这里,算是提个醒吧。这陈汝言肯定是保不住了,六科十三道都已经联合起来了,就准备年后大朝的时候上书了,都到了这个程度,各种罪证都已经是十拿九稳,该搜集的也都搜集了。

别说是陈汝言了,就算是石亨和曹吉祥两个,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随随便便的就把这些罪证给消灭掉。

所以,陈汝言必然是保不住了。

“陈汝言之事,太师知之乎?”曹吉祥开门见山,直接道出了来意。

“唉,”石亨叹气,“此人利令智昏,某所举非人也!唯有事发后,于陛下面前负荆请罪了。”

石亨也是明白人,既然救不了,索性也就不去搞那些小动作了,老老实实的认打认罚,朱祁镇或许还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从轻发落。

“倒也不至于,”曹吉祥呵呵笑道,“太师乃肱骨之臣,岂能因所举之人德行有亏而连坐乎?陛下乃仁君也,必不致此也。”

“那便借老师傅吉言了,”石亨哈哈一笑,他所担忧的也不是陈汝言,更不是自己或因陈汝言而获罪,他担心的是,一旦陈汝言被治罪,兵部尚书的继任他或许就插不上手了。

兵部对他们这些武臣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好容易推上了一个自己人任兵部尚书,以为从此将高枕无忧了,哪知这陈汝言欲壑难填,自己作死,让他的谋划付诸东流,此时石亨真是杀了陈汝言的心都有了。

可惜了,石亨叹气,这个时机错过之后,兵部如此敏感、重要的位置,朝中的文官又如何肯让他自此染指?

更何况,陈汝言虽然有错,但比起朝中的那些人,陈汝言贪墨的那点钱财真算不上什么,最多也就是修建的住宅有一点违制罢了。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有几所宅子是不违制的?再比如说,太祖时严令商人不得穿丝绸,但到了现在,又有谁遵守?

那些豪商,那个不是锦衣玉带,其住宅更是比王侯宅邸都要奢华,要论违制,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违制。

所以,科道弹劾陈汝言,不过是因为陈汝言不是自己的人罢了,文官们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队伍中出现武臣的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