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锦衣辅国 > 第270章 庙堂4

锦衣辅国 第270章 庙堂4

作者:岁在丁巳的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7 11:14:30 来源:转码展示1

李贤闭目沉吟,他与曹吉祥那阉竖只剩下了表面的和谐,但这阉人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内阁受制于人,所以,尽管被这阉人陷害下狱,李贤也不想与之撕破脸皮。

但二人也早已不复之前的融洽,曹吉祥这阉人能这么好心,给自己这个不成器的次子介绍生意?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李贤越琢磨,越是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于是严厉的盯着李玠,“这几日在家禁足,敢出去招摇,老夫打断你的狗腿!”

李玠虽然不着调,但他爹是不是认真的,他还是能够分的出来的,当下心里一凛,老老实实的应了,“父亲,孩儿告退,天色不早,父亲早些休息。”

待次子李玠离开后,李贤眉头渐锁,与曹、石的斗争已是无法避免了,不仅仅是朝堂之上,次子李玠的遭遇使他明白,曹、石一党已经将彼此间的斗争上升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李贤叹气,他并不畏惧斗争,但此时的大势并不在他这边。曹、石挟夺门之功在朝中的地位几乎无法撼动,而朱祁镇对这二人的亲善更使他们的地位稳固如磐石。

想要撼动曹、石此时在朝中的地位,则必须从根本上否定夺门之功!

正如当日朝堂之上,张璟怒斥徐有贞、石亨等人之言,不论是夺门还是复辟,都不是能够拿在台面上说的事情。如此悖逆之事,遮掩都来不及呢。景泰不讳,太子未立,朱祁镇复位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正所谓,天命人心无有不顺,文武群臣谁不愿请?何必夺门?且内府之门,岂可夺?

话虽然没错,事实也是这个事实,但眼下显然不是好时机,此时的朱祁镇还未明白过来,或者说不想明白。

他刚刚复位,又将前朝的臣子们部院、内阁等一网打尽,杀的杀、贬的贬,民心大失,若是再否定了石、曹、徐等人的功劳,那岂不是从法理上否定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吗?

这是刚刚即位的朱祁镇绝对不能冒的险,因为这足以动摇他此时的统治根基。

徐徐图之,徐徐图之吧,李贤拈着胡须,眼睛微眯,心里琢磨着,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呐,不可强求啊,张璟就是过于操切,虽然其人所言都是肺腑之言,但那又如何?皇帝不愿听,那你就是危言耸听,蛊惑人心。

此事不可不戒,更不可不慎。与曹、石等人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谁都无法叫醒装睡的朱祁镇,除非朱祁镇自己愿意醒来,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有一说一,私德归私德,政绩归政绩。李贤此人虽然私德有亏,但对于大明而言,算得上是一代名臣。若无李贤维系,朝政还不知道会被曹、石等辈祸害成什么样子呢。

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深知势均力敌的政治斗争必须要步步为营,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更何况,以曹、石等辈此时的气焰,自己除非有一击必杀的把握,否则,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李贤没有玉石俱焚的决绝,如诸葛武侯那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这样的觉悟,也缺乏这样的动力,力所能及,这是他的底线,若力不能止者,他也不会强求。

大明朝又不是缺了他李贤就运转不下去了,他没那么重要。就算他无法让曹、石等辈认罪伏法,以曹、石等辈的倒行逆施,早晚也会自取灭亡。

自己若是能够加速彼辈自取灭亡的进程,当然是好事,但要是不尽如人意,他也不会强求。

“李宾,”李贤把自己的管家叫来,“去查查顺风车马行的底细,要详细。”

李宾领命后退出书房。

与此同时,曹吉祥的私宅中,曹吉祥、陈瑾二人坐在一起,“李贤能上当吗?”陈瑾捧着一杯热茶,暖着手,虽然屋里生着炉子,温暖如春,但阉人嘛,总是怕冷,一边问曹吉祥。

“成不成的有什么?”曹吉祥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反正也只是一步闲棋罢了,李玠能上当,到时候惹上了张家,能牵扯一下李贤的精力自然更好,若是不成,咱们也没什么损失不是。”

陈瑾点了点头,他和曹吉祥素来交好,如今曹吉祥水涨船高,他在宫中自然也是多有受益,自然不希望曹吉祥倒霉。

只是先前曹吉祥陷害徐有贞,捎带着连李贤都算计进去了,彼此已经是结下了梁子,李贤此人虽然看似随和,但能够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升任首辅,岂能是简单的人物?可万万不能被其表面所欺骗。

若不是的确有能力,连于少保都爱惜他的才能,就他诋毁中伤于少保那些话,杀头倒不至于,起码也赶到地方去任职了。

连于少保那样的人物,都认为李贤人才难得,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可,曹吉祥又岂会大意了?所以,在李贤出狱后,曹吉祥就小心提防,曹吉祥也知道,若是论阴险毒辣,李贤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但若是论斗争的手段谋略,十个自己绑起来也不配给李贤提鞋。

曹吉祥深知,此时自己所能依仗的只有朱祁镇的信任,失去了朱祁镇的信任,自己的下场堪忧。

而能够影响自己在朱祁镇心目中地位的,只有石亨与李贤这二人。

石亨是自己的盟友,从夺门之后,二人便绑在了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谁都无法独善其身,所以,李贤自然成了曹吉祥首要的提防对象。

有机会弄死李贤,曹吉祥绝对不会错过!所以,在陷害徐有贞的时候,顺带着阴了李贤一次,可惜,功败垂成,这李贤非但未受影响,反而一跃成了当朝首辅、吏部尚书,谓之百官之首,也绝不为过。

双方既然无法善终,那便只有各施手段,看看谁先倒下,仅此而已。

张家,刘静怡和薛彦君二人督促几个小丫头写完今天的作业后,便结伴来到了书房中,朝中大势她们虽为女流之辈,却也不是一无所知,因为家里的齐亮等人都在锦衣卫任职,尽管张璟离京前曾嘱咐过齐亮等人,外面的事情,不要影响到家里。

尽管如此,但刘、薛二人是什么身份?一旦问了,不论是齐亮,还是李锋,能不说吗?

况且还有冯同这个掌管生意的人在,生意上的事情张璟既然不在京里,刘静怡作为张璟的发妻,自然是一手操持。

刘静怡什么出身,便是不问齐亮等人,通过冯掌柜,对于朝中的事情也能够推断出一二来。

“运输煤球的生意,我打算停了,妹妹意下如何?”刘静怡和薛彦君对坐,由于屋里烧了地龙,所以十分暖和,倒也不需要她们两个的丫鬟侍书、翠墨忙活什么,这俩人便坐在门旁,低声的聊天,倒也影响不到刘、薛二人。

“姐姐拿主意就是,”薛彦君应道,“不过我是赞成姐姐的决定的。”

刘静怡点点头,因为曹吉祥的缘故,煤球运输这一块十分不顺,若只是挤压点运费什么的,倒也无所谓,顺风作为京师首屈一指的车马行,财大气粗,也不指着这点运费过活。但不得不说,论阴险毒辣的手段,曹吉祥这样的阉人绝对是当仁不让。

近来这阉人又盯上了顺风车马行的牲口,车马行的伙计不察,被他们往饲料中投了巴豆,坏了好几十口牲口,占了车马行牲口总数的小一半!虽然不至于丧命,但起码也得修养一段时间,这些牲口才能恢复。

这可是极大的损失!为了避免“意外”继续发生,索性停了这个生意,又能如何?万一这次不做退让,硬撑了过去,谁知道那阉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手?张璟不在家,家里少了主心骨,一旦祸及家人,谁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夫君远在延绥,咱们无法替他分忧,却也不能拖了他的后腿,”刘静怡和薛彦君都是有主意的,并非什么都不懂的深闺女子,恰恰相反,二人一个缘自家学,一个却是见多了人世间的险恶,加之都是七窍玲珑心,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哪怕是车马行的生意再怎么兴隆,一旦成为别人的觊觎之物,在张璟远离京师,家里缺少主心骨的条件下,就算是整个车马行,她们该舍弃还是要舍弃的!

和家人的安全比起来,生意等身外之物,能舍就舍,只要能够保证家人的安全无忧,就算是对张璟最大的支持。

“姐姐说的是,”薛彦君自然是赞同的,“身外之物罢了。”

“是啊,身外之物罢了,”刘静怡叹了口气,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家里的日子还过得去,没必要为了这点事情,而让夫君分心。”

“至于冯掌柜,让他去通州田庄如何?”刘静怡看向薛彦君,“哪里工匠越来越多,李伯父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了,让冯掌柜过去,给李伯父搭把手,如何?”

“说起通州,我前几日给姐姐看的账簿,不知姐姐看过了没有?”薛彦君面有忧色,“璟哥哥不在京师,通州哪里似乎有些乱了。”

刘静怡点头,“我正想找妹妹商议此事,夫君不在京师,自然人心思动,幸而此等人不多,况且有缇骑把守,他们闹不出什么乱子来。”

“防范于未然,”薛彦君劝道,“人心思变,一旦牵扯的人太多,璟哥哥的一番心血怕是要付诸东流了。”

刘静怡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让三哥去处置吧,哪里的缇骑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某些管事的与工匠勾结一气而已,闹不出多大的乱子来。”

“此地夫君未来得及好好经营,便已离京,我等皆无法窥知夫君之本意,且以稳定为首要之务吧。”刘静怡接着说道,张璟根本没来得及跟她们交代,就仓促离京,去了延绥,所以,眼下的通州田庄,虽然工匠越来越多,但要说有什么成果,还真没有。

毕竟技术的积累不是朝夕之功便能一蹴而就的,比如炼钢,锻造刀剑的话,自古以来便是复合钢最好,但复合钢的锻造工艺,千百年来又有什么明显的改进吗?

没有。在生产技术发生质的飞跃之前,最多也只是一些细枝末节上的改进罢了。

“姐姐所言极是,此地能够把璟哥哥所需的铠甲、武器按时锻造出来,就算可以了。”薛彦君和刘静怡毕竟只是闺中女子,在家查查账目,看看有没有问题还行,至于抛头露面,那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二人尽管着急,却也只能按部就班,萧规曹随,想要改变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便是因人成事的缺点,一旦主事之人离开,事情便会半途而废,此之谓也。

刘静怡、薛彦君又聊了几句后,便各自回房。

“姑娘,你说姑爷何时才能回京?”侍书伺候着刘静怡洗漱完毕后,见刘静怡又开始发呆,不用问,她也知道自家姑娘这是想念姑爷了。

毕竟成婚不久,姑爷便离京了,这对于新婚夫妻而言,的确是过于残忍了。

为了不让自家姑娘多想,从而郁结于心,侍书开始没话找话,算是分散自家姑娘的注意力。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这份心意可是难能可贵的。

刘静怡性子温和大度,自然不会不知好歹,闻言微微一笑,叹道,“岳爷爷曾有言,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夫君既为武臣,当以国家为重,岂可因儿女之情,而罔顾国家?”

刘静怡说的这些话,又何尝不是自我安慰?以她的聪慧,又如何不知,曹、石等辈一日在朝堂之上,张璟便一日不得回京。更何况,曹、石等辈后面还有朱祁镇。

朱祁镇连为王振、也先立祠的事儿都能干得出来,若非夫君当日于朝堂上怒斥国贼,加之王、胡两位国老也挺身而出,于少保性命堪忧!

于少保乃是何等人?可谓是再造大明的国之干臣,对于这样的大臣,朱祁镇都动了杀心,还有什么样的事情是他干不出来的?

所以说,只要朱祁镇在位,自家夫君基本是别想回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