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花市鬼怪闲谈 > 第14章 哎呀,逆女怎么红了

锦花市鬼怪闲谈 第14章 哎呀,逆女怎么红了

作者:竹笋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8 05:31:02 来源:文学城

补觉前,祝如意挣扎着用最后一丝力气把视频剪辑了一番,发到了锦花论坛和永安文创的微博上。

柳杏杏拍得虽然模糊,但木符自燃,空气中不似人声的尖啸都拍到了。

有这么好的符箓,还不赶紧来买?

有这么好的同事,还不赶紧赞叹?

当然这个是发在论坛的,发在微博的就只有一段静音舞剑画符的视频,不长也就十五秒。

永安堂毕竟是个卖文创的,平时也会发一些民俗科普文章,她绞尽脑汁解释了一番剑符的历史。

至于她本人也就露出了几个贴符的背影,祝如意自己看着倒是挺好看的,然而,人间事最常见的就是事与愿违……

被李煦没收手机前,祝如意窝在被子里悄悄给数字君打了个消息,问他要账号密码方便汇款,她打算分四万过去。

处理完喜丧神后,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诛邪五雷符真不是闹着玩的,说化尘灰就化尘灰。

所心里那点要分钱给数字君的肉痛也没有了。

数字君良久才回:“不用。”

祝如意可不愿意欠人人情,道:“你不分红,帮我干什么?”

数字君说的话是祝如意没有想到的,他道:“家兄曾受永安堂恩惠,投桃报李,不必客气。”

“……”祝如意不信,她妈要有这个本事帮这些有家传的子弟,还用得着到处找师父吗?

没想到数字君真的不要,还幽默了一下,道:“你实在不信,就当成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吧……”

祝如意还没想好怎么回呢,打算去医院上夜班的李煦看见孩子房里微亮的蓝光,抄手就拿走了手机,道:“好好休息,要尊医嘱。”

祝如意很想说她已经决定,一直冲浪,过又短又浪的人生了。

但在李煦的眼神威压下,卒。

——

永安堂虽然只重开了两个多月,但在方圆街居民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印象,像前段时间城区流行走霉运、打群架,永安文创供应了乡下偏方,比如钟馗糕。又提供了一些土办法比如配戴符祸娘,也算共克时艰。

加上一些学生经常一拖二带着家长过去,慢慢的永安文创的存在感提高了不少。起码幸福小区百分之六十的人都知道了家门口有个神神叨叨的店铺,据说还有点灵。

一些居民还喜欢下午带着孩子猫狗过来跟祝如意说两句闲话,人家长得好嘴又甜,以前还是这条gai个子高、分数高、饭碗端得高的“三高”人士。

陪孩子过来买冰糕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说“小祝,给毛毛讲下这道题吧。”“小祝,给豹豹讲下怎么定点撒尿吧。”

一个暑假下来,祝如意开玩笑地跟家长们说:“哎呀,再做下去我都敢压一下明年的高考题了。”当然,宠物培训师的钱也可以小赚一下。

永安堂乍一关门,大家都有点不习惯。

每天祝大山和方晴都会出来散步,期间就有人拉住两口子,目露忧虑:“孩子不在,吃牢饭去了吗?要不要我们集体录个口供把人保出来啊?”

别看他们说话毒,但担心是真担心。

前几天被抓的那几个出马仙,最后被查出来乱开草药请人上身,人都吐白沫了他还在那边说是“祖宗上身的正常流程”,搞得好几个家庭家破人亡。

好些网友都说要把这些害人不浅的出马仙丢到南北泡菜国交界处让他跳,零负担处理国内杂碎。

永安堂因为最近出了点风头,除了信的也有不信的,像梅豆豆的奶奶吴老太,因为给孙女儿下咒,闹得梅豆豆一家在小区另租了一套房住。

吴老太气得没事就到处说:“就是骗人的,骗子,信了要倒血霉!”

这么一来就有一些人群以为永安堂在搞一些不为人道的封建迷信,还琢磨着写举报信。

举报的消息不胫而走,转眼就传到了对永安堂抱着一点善意的人群中。

众人都很无语,永安文创只是个文创店,买的东西有用也是口口相传,小祝又没有说什么一定有用!就是到局子里,他们也有话说!

人正担心呢,好端端的小祝突然关门了,他们很难不往哪边想。

祝大山听得满脸黑线,他本来是打算憋住的。毕竟孙女外号一点也不灵动秀美,见有人怀疑如意吃牢饭去了,当即跳着脚把自己每天早中晚三次搜索孙女相关词条搜出来的视频转发到群里。

又故作不经意地在众人面前点开锦花民俗蓝v的转发。

锦花市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从来没有做过都城,但在两千五百年前取名叫“锦花”后就再也没有变过姓名。

这样的城市全国上下也只有一个“锦花”。所以锦花市民俗文化很繁荣,民间有不少大v吃这碗饭,不过也就在本地有名,出了市依然没人认识。

像转发祝如意舞剑贴符的“我爱民俗”就属于本地名人,她妈在永安堂买过钟馗糕。

民俗只是一种爱好,科学才是生活。“我爱民俗”担心怕老母亲上当受骗,私下对永安堂就很关注。

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会见到“剑符”!

激动之下,“我爱民俗”转发了永安文创科普“剑符”的博文。

真情实感地道:

“我的家乡千雪山就是一脉剑符的起源地,古时候千雪山太穷没钱买鞭炮,外出务工的戏班子回来觉得乡人可怜,就让花旦想办法舞剑画驱邪符代替鞭炮驱赶年兽,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我小学时,老师还经常说起小时候看人舞剑符的场景,说是没有鞭炮声,也可以听听风声、人声。万家灯火声亦是惊雷声,这样来再大的年兽也不怕了。”

但剑符并不好舞,不仅要求姿态端庄,还要在舞剑时不能停顿,一气呵成地把符画完,不然就不算完成驱邪仪式。

多年下来,以前的剑师都讨生活去了,剑符也就失传了。

“我是民俗”特别遗憾没有亲眼见过剑符,以前为了吃饱穿暖不得不舍弃的东西太多了,但让她再选一次,她还是要选吃饱穿暖。做到了这一点后,再往回看谁又能不怀念呢?

她很感动能亲眼见到一气呵成的剑符,虽然跳得跟她想象中的优美完全不一样。

这条转发在锦花市引起了一波讨论,很多人都开始讲述自己街巷、自己的村庄曾经有过什么被遗忘的民俗。

日子过好了,市民还是盼着精神生活也跟上来的。

期间也夹杂了对舞剑人祝如意的讨论。

诸如“这剑舞得颇有东坡遗风,就赐名肘仙儿”的玩笑层出不穷,祝老头都选择性略过了。

他只是神色淡然地站在人群中,哦了一声,道:“啊,我家逆女怎么出名了?”

-

除了微博外,锦花论坛也很热闹。

画符一直是个高级功工种,剑符就更是了,一般的鬼吃了大攻击性的剑符基本都会狗带,但正常来说,狗带后还是会留下一尊石像,毕竟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跳大神也要跳得爱国不是?

市博物馆的馆长都是知道内情的麻瓜,每年都打电话争着要被他们开过“光”的真文物呢,捐出去没有钱也有锦旗,尤其跟着孟云回来的喜丧神,一看年纪就不小了。

最后怎样?就剩了一地土灰!

太无情了吧!

而且他们怎么觉得她舞的姿势他们挺眼熟的呢?

不久之后有个人发了一段视频过来,这段视频是由两个小视频剪辑而成。

画面一分为二,上边是身穿家传黑金道衣的年轻男子在焚香敬祖,下边是身穿白裙的清丽佳人在设坛焚香。

两个人都念念有词,画面到这里还比较普通,属于除鬼师请祖宗前的必要步骤。

但接下来就让人吃惊了。

设坛后,两人同时睁眼抬剑,起手的高度,舞剑的节奏都一模一样,只是一个内敛俊秀,一个狂放不羁,这时画面一转,镜头切到了手部,两只修长的手臂同时执剑落下,身后的邪神发出一声清响,转眼都化为尘土。

从种种细节以及空中响起的雷声看,毫无疑问出自同源。

这条视频剪辑也很有水平,加上BGM活生生配出了一股宿命感。

热回1:“我勒个雌雄双煞,这哪一派的啊,除神杀鬼都片甲不留!在线@民俗博物馆,还不来管管!”

热回2:“这是谢家人的符!我化成灰我都认得出来!她是谁,怎么会谢家人的符?”

多方对比之后,论坛肯定了这一观点,确实是谢家人的符。

谢酬神不太适应城市生活,作法时举着手机骗他说在自拍都能信,故此留下了不少早期作法资料。

当然,也有人怀疑。

“谢家人的符,不可能吧?谢家这一代就剩谢酬神一根独苗,我记得他没有姐妹啊!”

而且谢家人比较特殊,因为身负天谴的缘故,几代人都在久居深山,不怎么社交,人也比较老派。

前几年谢酬神出山不仅穿着古装,还带了一队纸人午夜上宣传部报道,接待处以为有大鬼围城,吓得神经衰弱了好几天。

有了这事,宣传部现在每年都宣传让新人先在app打卡。

话又说回来,谢家人独来独往,真想不到他们会把家传绝教给谁,关于祝如意和谢家人的关系,论坛众说纷纭。

谢酬神长得比较帅,在圈子里也有不少迷妹迷弟,有人就想通过小马哥问祝如意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马哥上哪知道去,但他也有一手资料,爆道:“那个祝如意,当时来报道也是直接上的宣传部,接待处听说有新人吓得都没敢出门……”

祝如意刚浏览完论坛,整个人也很茫然,她很想说,什么谢家人,这就是网上认识的小哥给我的好吧?小哥说我们家以前帮过他!

再仔细一想,那串原始数字ID是谢酬神,也太吓人了。

茫然中,她给数字君发了个消息,问:你是谢酬神吗?

数字君许久回了一个:嗯。

还真是谢酬神,祝如意挺开心的,多认识一个人多一条发财路嘛,她还挺好奇永安堂怎么帮过他的,不过了解到谢酬神往事后,就立马打消了线上沟通的想法。

因为,祝如意打心眼里怀疑谢酬神打字是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戳出来的!

周四要v了哦~新题材请大家多多鼓励我吧!么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哎呀,逆女怎么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