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金骨传奇 > 第44章 欲入虎穴

金骨传奇 第44章 欲入虎穴

作者:木杉55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22 12:21:21 来源:文学城

伏牛山脉远比子昭求学问道所在的北砀山更加广博,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其地峰峦雄奇、山脉连绵,四季景色各异,山上林木繁盛,谷间水草肥美,飞禽野兽出没,虽不便于耕种稼穑,却利于游牧射猎。

在伏牛山脉东端的西峡山口,此地位于卢方国都卢邑东南二百余里,再往东偏南百余里便是虎方国都虎邑,距殷都则有一千余里之遥。崎岖的山道之上,两名骑士正在驱马前行。山道上坑坑洼洼,遍布石块,偶尔还有如蟒蛇般爬出地面的光滑树根,马蹄走在山道之上不停打滑,往日在平地上奔驰如飞的两匹骏马,此时行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崴到马腿,甚至失却前蹄,跌倒在山间。

这两名骑士行过一处山口,又转过一道弯路,眼前顿时出现一片较为开阔的山谷,驻足此地,能够望见远处山峦逐渐平缓低矮,比身后伏牛山脉中高耸险峻的山峰和蔼了许多。举目远望,这里的天地似乎比山中的更大了一些,两名骑士中年长的一位曾经游历四方,见多识广,知道这里已近山口,距离走出这没完没了的伏牛山脉已然不远。年长骑士对身边同伴说了几句,一人策马再向前行走三百余步,确认四边无人之后,从怀中取出一件竹制的呼哨,使劲地吹了三声,哨声尖利但传出不远。留在年长骑士身后三百余步的年轻骑士听到哨声,便拿起挎在腰间的一只号角,“呜嘟嘟”连吹三声。做完这些,两位骑士便各自下马,在路边寻一处阳光照耀之地,一边晒太阳取暖,一边让人马都得以歇息。

约摸过了一刻钟,一队骑士共约三十余骑,从先前两名骑士来的崎岖山路上呈单列纵队徐徐而来。在这队骑士中还夹杂着一些骡马和驮牛,这些驮畜背上驮着行囊、背篓和褡裢,里面塞满了御寒之物、干粮、酒水和各色财物。敢在人烟稀少、蛮夷出没的伏牛山脉中行走,而且还带着这许多牲畜财物,这些骑士自然皆非易与之辈。近处看时,三十余骑身外裹的虽然均是粗鄙的羊毛大氅、粗布深衣或是葛麻斗篷,但内里却穿着锦帛衣物,人人身上背弓挎刀,革韇中装满利矢,兵刃俱是精工细造,不是寻常游骑歹徒能有之物。

三十余骑中,领头的黑色骏马之上,骑乘着一位年轻雄壮的骑士,来到山谷开阔之处后加快马速,驰到最前的年长骑士身侧,便即让出道路,勒马驻足与年长骑士交谈。不一会儿,身后大队人马逶迤来到,黑马骑者任由其他骑者和牛马通过,直到最后面倒数第三骑,是一匹纯白色的高大雄壮宝驹。此驹经过几百里崎岖山道的考验,不仅依然膘肥体壮,远比其他马匹健硕,更兼精气不失,行走在坑洼起伏的山路之上,不似其他牛马那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白马之上的骑者乃是一位中年微髯男子,正是前番叛商称王的目方国国君目温。

黑马骑者是目温之弟,目方太史目沃,见兄长策马经过,目沃连忙驱马跟上,在马上微一颔首,说道:“王兄,方才那卢方向导说,此去向南不过十里便出伏牛山,出伏牛山以东便是虎方地界了,虎方斥候时常来此山谷中探查,不可大意。”

目温思索片刻,说道:“不妨事,余舍近求远走这西峡山口,绕道多行百里,便是专为途径虎方,探查虎方虚实。以前仅是耳闻,人皆言说虎方乃西方大邦,人众骁勇,土地广沃,物产丰饶。若此番真与虎方斥候相遇,正好看看其国人众的斤两。”

目沃面露忧色,劝道:“王兄千金之躯,此番深入险地已两月有余。卢方、小羌乃是友邦,尚可保王兄万全,这虎方可是一心奉商,若是被其国人众识破王兄身份,必招其人围攻。王兄身边随扈多马卫虽忠勇善战,仍恐寡不敌众。以臣弟之见,不如请王驾在虎方地界边缘查探一番,休要深入其国,更勿接近虎邑。”

一向不苟言笑的目温此时露出了轻蔑的笑容,也不知是在嘲笑目沃胆小如鼠,还是在嘲笑虎人徒有虚名。总之,与其血脉相连的兄弟目沃根本猜不透兄长难得笑容中的含义,只得在一旁讪讪陪笑。

目温笑过一阵之后,原先打头的那位年长骑士也乘马快速从目温兄弟身边驰过,显然是继续在前开路履行向导职责。目温看见年长骑士驰过,似乎想起什么,又是浅浅一笑,而后对目沃说道:“卢恭夸夸其谈之辈也,这一路吹嘘卢方与小羌亲如兄弟,以余探查之后,方知卢方仅以财货收买其羌人族君,引其向东,将祸水灌往虎方而已。”

目温口中的卢恭是卢侯庚的族人,叙辈是其族弟,因其年少时曾游历四方,后又常与羌人易货,故而识得西边道路风土,通晓羌人言语礼仪。卢恭血脉与卢侯大宗较远,原本在卢方国中并无职事,只因两个多月前目温到访卢方后,又欲前往伏牛山中探访东来的钟存羌,请卢方派遣一位史官作为向导兼通传。卢方令尹顾助寻遍卢邑,方才求得卢恭这一合适人选,卢侯任其为卢方内史,带领目温一行人前往伏牛山中。

此时已是初冬时节,前日山中落雪,伏牛山中更是寒冷刺骨。目温一行人自秋季离开卢邑西行,至今已历两月有余。最初乘坐的四乘马车,由于在伏牛山中驱驰不便,两乘宽大笨重的凉车在卢邑便已被目温打发回目邑,剩下两辆轻便快捷的戎车在山中行走几日之后,随着山路越发险峻,也颇为不便,目温干脆将车拿来与羌人易换了驮牛和骡马,将随身物品都置于驮畜身上,这样在山中行走便轻快迅捷了许多。

目沃望着前面一众骑者中的一位女子,以及牛马背上的礼物,不禁赞叹道:“王兄确实英明,此番若非深入伏牛山中,哪得与钟存羌联姻盟誓。”

目温压住得意之情,不教其洋溢在脸上,淡然说道:“卢庚不知所谓钟存羌乃分三部,却枉称卢方与其羌结为盟邦,确是虚张声势。如今余与钟存羌中两部皆结为姻亲,则可借其势化解困局。”

原来,由西边迁徙而来的所谓“钟存羌”是由三个部族构成,分别自称祝、咢、丛,三部合称发音颇似“钟存”,故得其族名。三部自古毗邻而居,传承相似,又相互婚娶结姻,故而血脉也逐渐相近,渐渐合为部族联盟,繁衍生息,遇到危难困顿也能共同进退。但三部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各有部落族君,只是从三部族君中推选出一位作为盟长,定夺部族大事。钟存羌与商人口中的羌人本无多少关系,只因其生产生活习惯亦属迁徙游牧,逐水草丰茂之地而居,又擅长驰马牧羊,故而被中原农耕方国统称为羌人,再冠其自称为名,便有了“钟存羌”之称。

此番目温探访已进入伏牛山的钟存羌三部,在卢恭的向导通传之下,分别拜访祝、咢、丛三部的族君,奉上各色礼物,陈说友好来意。自古礼多人不怪,三部族君眼见目温一行人外貌谈吐不凡,又先奉上礼物,再言动听之语,自然笑纳礼品之后,盛情招待,以尽东道之谊。此时,三部的盟长是咢部族君咢代让,其人年长且在三部中颇有威望。祝部与丛部的族君则是女子,祝部族君名唤祝贵,年方二十,前年其父亡故,祝贵作为长女接任族君,丛部族君丛禾卡则年逾五十,有着年长女性的坚韧与主见。

目温起初以咢部族君咢代让为突破口,奉上大量财物,并与其皆为姻亲,将自己年方十四的长女目霄许配给咢代让的幼子,获得咢部的支持。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外加咢代让的穿针引线,说服了年轻的祝贵,以目温年仅七岁的庶子娶祝贵十六岁的亲妹,与祝部结为姻亲。此番一行人中的女子便是随目温返回目邑成婚的祝贵亲妹祝秋曼。

只有丛部族君丛禾卡自始至终坚持己见,不愿与目方结盟,从而与早已耳闻的天邑大商敌对交战。怎奈三部之中目温已获得其余两部支持,按照钟存部故老传下的规矩,三部若有分歧,则少数服从多数。故而一个月前,钟存部举族与目温在伏牛山中歃血为盟,结为生死盟邦,约定一方有敌,共同应对。

此番目温完成与钟存部的结盟使命,又与其中两部结为姻亲,好客直率的钟存部人众自然少不得宴请聚会。目温因此又在伏牛山中盘桓将近一月,整日的宴饮聚会也拖慢了钟存部向东迁徙的脚步。目温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大好良机,豪饮欢聚之际与三部中有话事之权的上层族长结交,也收到了不少对方赠送的礼物,加上祝秋曼的嫁妆,如今都放在驮畜之上。此行可谓有进有出,得意而归。

目温一行人继续向前,又行十余里。前面远处又传来平缓的三声“呜嘟嘟”号角之声,示意前方路途安全,可放心前行。此地路途更加宽阔,听到号角声后,目温一行人马绷紧的神经有所放松,大都松开缰绳,让酸软的手臂歇息片刻。目沃紧随在兄长身侧,轻声询问:“王兄,看这四周山势渐缓,定是已出了西峡山口,若是再往东便是一马平川的虎方地界。以臣弟所见,不如向北沿山脚而行,若是突遇虎方斥候,我等还可避入山中,立于可进可退之地。若是贸然向东深入虎方,若为虎方斥候识破,则必陷入敌寇围攻。”

目温眉头一皱,道:“若是沿着山脚远避虎方而行,又何苦绕道西峡出伏牛山?余此行便是要深入虎方,一探强敌究竟。至于虎方斥候,余精选之多马卫皆百战余生之徒,足可应敌。即便为敌所围,若敌不足百人,则三十多马卫可轻取之。若敌众数百上千,余等可凭轻骑突出重围。虎方无游骑,车马笨拙缓慢,步卒更不足为惧。此番与咢代让切磋战阵之法,余颇有所得,有心一试游骑应对车马步卒之战法。”

目沃见兄长心意已定,便在马上拱手成礼,道:“臣弟当追随兄长,为家国死战不退。”

目温脸上虽然依然保持一贯的波澜不惊,但是看向目沃的眼神却充满了欣慰与激励。目温随即伸手从马鞍上取下一只皮囊,拧开木塞满饮一口粗劣寡淡的浊酒,而后举目望往前方,似乎试图看清远方地平线后面虎方的村落、农田、牧场以及城邑,不过眼下能望到的只有起伏的丘陵、山石和业已枯黄的林木。

目温观望一阵,看不到人烟,便扭头对身边的目沃说道:“余一人此番涉险深入敌方,非是鲁莽轻率。此行不仅意欲试探虎方士卒强弱,更欲一观虎方人众多寡,土地贫沃。想我目方仅目邑一座大邑,田土不如虎方广阔,人众不如虎方众多。故一战不利,举国皆危。而虎方乃西方大邦,有大邑四,人多势众,故能立于西陲数百年而不衰。余若有此基业,必制霸一方。虎侯却甘心奉商,为人鹰犬,实可叹也。”

目氏兄弟二人正在感叹,却见前方远处一人一马飞快驰来,看那赤白相间的花马颜色,正是在前方探路的卢恭所骑。目沃心中紧张,双腿不由得夹紧,□□乌马加速向前几步,目沃赶忙拽紧缰绳,控制马匹。目温倒是从容不迫,只是不再说话,静待卢恭驰马奔到近前。卢恭旋即飞马来到目温马前,勒转马头,那花马也确实矫健,虽然卢恭双手尽力拉拽缰绳,花马马蹄兀自不断敲击地上碎石,喷出鼻雾。卢恭向目温微一颔首算是行过了礼,喘着粗气说道:“前面约五里,有六名伐薪之人,还牵骡马、驮牛各一头,看穿着举止似是虎方人众。在下上前一探,果然正是虎方宛邑人众,来此山中伐薪烧炭。其人正在我等必经之路上,在下以为,不如除却此六人,以免泄露我等行止。”

目温不假思索,语气坚定地说道:“不可。我等扮作远行易货之贾,寻常伐薪邑人又如何识破?若欲除此六人,必能一击而灭,然其家人乡人必循踪来寻,则余之行踪必定泄露。”

卢恭正要再言,一旁的目沃不耐烦地挥手道:“且去前方探路,勿再多言,亦休要节外生枝。”

卢恭面露愠色,瞪目沃一眼,策马向前去了。目沃见状正要出声叫骂斥责,却被目温伸手止住,目温道:“此人名恭,却丝毫不恭。休要因匹夫不恭而怒,此行着落此人向导,看在卢侯面上权且留彼一时,待日后用罢,余再惩治不迟。”

目沃点头道:“王兄教导得极是,臣弟却无王兄这般心胸城府。日后惩治此人,请王兄交由臣弟去办。”

不一刻,目温的大队人马沿路行到一座小山脚下,果然望见六名青壮年男子正在半山腰砍伐树木,只因此山山势低矮,故而双方距离不远,将彼此看得清清楚楚。伐薪的六名男子站在山腰之上,视野更好,看到马队之中有一异族妙龄女子,其中两名年轻的男子不禁怔怔看到呆了。目沃见状,心中怒起,正欲发作,但想到方才王兄教导,转头见目温依旧作思索状,心无旁骛。目沃便止住自己的暴躁脾气,狠狠瞪视六名男子,直瞪得对方不敢再看,方才善罢甘休。

如此这般行出伏牛山,目温一行人沿着大路直向东去,下午远远路过一处小小的邑落,远观清点房屋,此邑仅有三十余户人家,自然不会有壕沟城墉。此时正值冬季农闲之时,邑落外的田野也看不出农田稼穑得高低好坏。目温下令远远绕过此邑,继续向东而去。夜间目温一行人在一处密林之中歇脚宿营,这一日便平安无事。

第二日用过大食之后,目温下令继续向东,意欲到虎方的大邑,如宛邑、方邑或是邓邑附近一探究竟,至于虎方都城虎邑,目温暂且不打算深入虎穴。卢恭依旧在前方不到十里远的地方为大队人马前导探路。

伴随着每过半个时辰前方便响起的号角之声,目温一行人徐徐向东而行。行到正午时分,艳阳高悬于天空,冬日的暖阳照得马背上赶路的人身上暖意融融,也让众人心慵意懒、昏昏欲睡。这时,前面依然传来这半个月来每日都要响起十几遍的“呜嘟嘟”的号角之声。

走在大队人马之前的是目温的多马卫统领,名唤午雀,是一位久经沙场的猛士,不仅勇猛善战,而且心细如发,凭多年厮杀积功升到了目温亲随扈从的统领。众人之中只有午雀听出蹊跷,忙伸手止住大队人马,驱马来到目温身侧,禀报道:“王上,方才前方号角响了四声,而非三声,怕是前面有变。”

目温闻言,丝毫不敢大意,连忙对午雀下令:“速派二骑前去查探,将随扈多马卫分成三拨,一拨随我,一拨随太史,另外一拨由汝统领,三拨各距三百步,以前番约定号角为令进退。令祝秋曼紧随余身侧。”

午雀在马上拱手躬身,领命催马而去。午雀先是派出两名最为机敏的骑士,令其查探前导的两名斥候,嘱咐其小心侦查前方路边是否有异常。而后午雀来到三十余骑多马卫军士面前,以浑厚响亮的嗓音,厉声向麾下勇士传达军令:“中队随扈大王,右队随太史大人,左队随我。各队以号角为令,号角短鸣不止,各队驰马四散,若敌追击,则策马远奔,若敌不逐,则驻马射敌。号角一长一短,则各队向心而聚。号角长鸣,则驱马冲突敌阵,与敌短兵接战,不死不休。请太子妇紧随大王。”

午雀声音响亮,语速极快,瞬息之间便已下达军令。多马卫各队队长则在马上行礼领命,带领各自麾下十骑向命令所指的护卫目标而去了。祝秋曼虽是一名少女,但常年马背生活也练就一身精湛骑术,在多马卫中队护卫之下向着目温所在的方向而去。

目方多马卫尚未列阵完毕,但见午雀派出的两名前出侦察的骑士还未跑出二里地,便飞也似地调转马头奔了回来。二骑人灵马快,瞬息间已到距大队半里的地方,二人见到了人声可及的距离,扯开喉咙大喊:“前面道旁伏有戎车步卒,已冲上大路,危矣!”

骑乘是古代出行的交通手段之一,史传夏代的商先公“相土作乘马”,就是指骑单马出行。《诗·大雅·绵》描述商代周人祖先“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明清间顾炎武认为,“马以驾车,不可言走,曰走者,单马之称。”故古文中言“走马”即骑马。《易·系辞传下》云:“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屯卦六二》有云:“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学者认为,这是描述古代抢婚制的记载,“谓乘马而来者,屯然而拥至,邅然而转行,又般然而回旋,非劫财之寇贼,乃娶女之婚媾也。”说明至周代,骑马出行已广泛见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按常识逻辑推测,骑单马应当早于马车发明。吕思勉即说过:“世无知以马驾车而不知骑乘之理,亦无久以马驾车而仍不知骑乘之理。”马车的考古实物,已可追溯到商代前期,而商代各地马车的发现,也层出不穷。骑马远行,自应是夏商以来颇流行的交通手段。

前述所见,商代马车普遍以两马挽引,与之相应,甲骨文有不少双马并卜之辞,如:

庚戌卜,王日贞,其□左马。

庚戌卜,王曰贞,其□右马。(《甲骨文合集》24506)

惟并驳。(《甲骨文合集》36987)

上述卜辞中,贞问左、右马,旨在选择哪两匹马合挽一车,可使驾车相安而齐同。《仪礼·士丧礼》云:“赗以两马,是惟得驾。”卜辞中的“并驳”,类似于“左马”和“右马”,相当《说文》说的“骈,驾二马也。”《韩诗外传》云:“古者命于其君,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总之,上述三卜辞之马,是为驾车的马。

但甲骨文中另有一类称作“两”的马,如;

宁延马二两,辛巳雨以雹。(《甲骨文合集》21777)

X以马自薛。允以三两。(《甲骨文合集》8984)

……马十两有□……(《甲骨文合集》1097)

……马廿两有□……(《甲骨文合集》1098)

癸巳卜,往马卅两。(《京人》2987)

马五十两。(《甲骨文合集》11459)

上述卜辞中的“两”为单位量词,称“两”的马,数量组成多少不一,无公约数可计,数目无规律性,一般均出现在正被使用的动态场合。与用作祭牲或畜养在厩的马也不相涉,如“岁于祖乙五马”(《佚》883)、“王畜马在兹厩”(《甲骨文合集》9415),用于祭祀或蓄养在厩的马均不称“两”。另外,在战争场合,称“两”的马又每与战车同列,如一片征危方的卜辞,提到俘获马若干两、车二两。这与周初《小盂鼎》铭说的伐□方,“俘马百四匹,俘车百□两”,意义相类。显然,称“两”的马自成单元体,义与“匹”同,盖指带有羁饰的单骑,见于战争场合则指骑兵之马。此类单骑或骑兵之马在殷墟考古有发现。

1935年殷墟第11次发掘,在王陵区曾发现几座马坑,坑中埋马多者37匹,少者1匹,都带笼头,有铜饰。特别是1936年第12次发掘,小屯C区M164墓内发现埋一人一马一犬,其人装备有兽头铜刀、弓形器、镞、砺石、玉策等,其马头部有当卢、颔饰等羁饰。学者指出,这种现象“供骑射的成分多,而供驾车用的成分少”,是为“战马猎犬”。

1950年,1976年武官大墓前后二次发掘,南、北墓道内共发现马28匹,也大多有辔饰。

1959—1961年苗圃北地发现马坑3个,其中1坑埋一人一马,另2坑各埋一马。

1969—1977年孝民屯东南地一座编号为698的墓内殉有一马。另在白家庄西北地发现的150号墓内,出有带羁饰的马二匹。

1971年后岗一座二墓道大墓的南端,发现祭坑一个,内埋二人二马。

1976年王陵区发掘的110号墓内,埋有二马,头部有辔饰、铜泡,嘴边有铜镳。

1978年王陵区发现马坑40个,有马117匹,多者埋马8匹,少者1匹,不少马带有马镳。

1989年郭家庄西南地发现马坑1个,内埋三人二马。

另外,在陕西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也曾发现“战马猎犬”现象,在一祭坑内人、马、犬同埋。

以上考古资料反映,在商代骑乘已经在王畿与各方国较为普及,至少那些带有羁饰的马,当初曾经作为单骑或战马役使过。与马同埋的人,有的可能是骑兵,有的可能是一般骑马者,有的可能为贵族僚属或仆役,有的可能是养马奴隶。此种情况说明,由于当时社会普遍崇尚骑马,因此才出现以单骑或战马殉祭的礼俗。

在商代,高级权贵出行有马车代步,而低级贵族成员则往往是骑马代步。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多马”、“多马卫”、“多马亚”、“马亚”、“马小臣”、“戍马”、“族马”等职务的记载,这些职务应当属于骑兵中的大小将领,这多少反映了在一般贵族阶层骑单马以代徒步的习尚。

昔董作宾先生曾据6片甲骨残辞,互补得一则完整史事,全辞云:

癸亥卜,彀,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五日丁卯,王狩敝,□车马□,□坠在车,禽马亦有坠。

记商王武丁在敝地狩猎中发生的事故。□似为王乘马车的陪乘或驾车者,禽为一起狩猎的武臣,禽骑马,不料两者相撞,□摔下马车,禽连人带马翻倒。在此场合,王乘马车,臣僚武士骑马随同前后,可见统治者的出行场面,拥拥簇簇,等次序然。

甲骨文中还有一些反映贵族成员骑马外出的史料,如:

丙辰卜,即,贞惟必出于夕,御马。(《甲骨文合集23602》)

壬辰卜,王,贞令□取马,宁涉。(《甲骨文合集》20630)

上述第一条卜辞中的“必”是祖庚祖甲时的臣僚,武丁卜辞有“小臣必”(《怀特》961),或为同一人而臣于两朝。“御”字用其本义,即《说文》:“御,使马也。”御马犹言骑马。第二条卜辞记宁有外涉之行,王命令□为其取马。

商王朝的一般臣僚通常以骑马代徒步,各方国的中下级贵族成员也大致如此。但作为高级权贵却不只乘马车,兴之所致,亦有骑马之举。如:“王其步,惟□(左金右马)”(《甲骨文合集》36984),卜辞中的□(左金右马)字从金,可能形容王所骑的是一匹铜色之马,也可能指马的精美羁饰。商王的坐骑,其品种毛色和马饰无疑更加高级奢华。由此辞又可得知,甲骨文说的“步”,不一定指徒步,也指骑马,如“令小尹步”(《屯南》601)、“令我史步”(《天理》140)等等,恐怕理解为骑马外出,似更贴切些。有些场合言“涉”者,抑或指骑单马涉水过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欲入虎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