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浮图 > 第5章 05

金浮图 第5章 05

作者:陈阿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2 15:15:59 来源:文学城

定州的小食铺子,比起都城云间来,要更丰富,也更杂乱,荻花儿从小在定州长大,街头的铺子熟得很,绕了几个弯,寻到一家背街的店,人多却不吵闹,满堂都是进食的声音,偶有低声交谈,似乎来往的都是些知书达礼的人。

荻花儿踮着脚附在崔庚耳边,他也略低头配合她:“这家是知州大人亲眷的店,讲究颇多,不过胜在干净……”末了她又补上一句,“你们读书人应该都喜欢这种吧。”

崔庚环顾了四周,把手背在身后,深以为然地点头:“考虑得很周到。”

二人在楼上角落里落座,伙计送来两样赤豆粥,一份月华饭,一碟天花毕罗,还有两样春香泛汤,热乎乎地端上来。

荻花儿捧着粥碗吹了吹,迫不及待先尝了一口,满足地叹了口气。又招呼崔庚:“不晓得你爱吃什么口味,也给你要了一碗,要是吃不惯,还有饭。”崔庚没有说话,看着她用手拿起一块天花毕罗往嘴里塞,目光也只是跟着她的手指。

察觉到他的视线,荻花儿猛然发觉了什么,轻轻把东西放下,拿了筷子老老实实夹到碗里,低着头小口吃起来。

崔庚忍着笑,也执箸尝了些。

荻花儿偷偷嘬干净手指上的味道,趁他不注意在身上擦干净,一边用筷子拨弄着粥,一边问:“云间这个时节,都喜欢吃些什么?”

崔庚搁下筷子,用手绢揩了揩唇,才回答:“你是想问我喜欢吃什么吗?”

荻花儿喉间哽了一下,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崔庚似乎极为开心,细细说来:“云间这时节,比定州要更冷一些,我有时起得晚,朝食和午膳就一起用了,想不起吃什么的时候,最爱生进二十四气馄饨,有时……”

荻花儿忽然插言:“什、什么?二十四馄饨?”

崔庚道:“是二十四种花型、馅料各不相同的馄饨,每一个的模样滋味都不尽相同。我喜欢‘特别’的东西。”

他似乎意有所指,但荻花儿并不能听出其中深意,反问道:“可是云间,应该有很多人都喜欢吃,那不就不特别了吗?”

崔庚眉头微微一挑:“你说的也对,大家都知道她好,我若还喜欢,自然也是泯然众人矣。不过我就是喜欢,有什么办法。”

荻花儿若有所思地点头,又问:“还有呢?”

崔庚道:“你这样问,我也想不起来,有机会你去到云间,我请你吃便是。”说到此处,他顿了一下,“既然如此,快些吃了去干活儿吧。否则我上了断头台,就没人请你吃了。”

她都快忘了,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若案子查不出来,别说请她吃饭,他自己还能吃上几天饭都不知道了。

“那你想好接下来去哪里了么?”

崔庚问:“莫非你还有第二选择?”

荻花儿哑然,看来两人想到一起去了:“我是想,要么去吴宅附近看看,听说他们家远亲都搬走了,那宅子里应该没有人住,小金匠吴若是真的潜逃回来,没准潜回来过。”

崔庚赞许地点点头:“说得对。”这就是默认了接下来的行程了,荻花儿想着,回家的事儿还得往后延延了。

默默把粥饼吃完,正想抬手用袖子抹,却被崔庚先一步拦住手,递了帕子过去。荻花儿赔了几声笑,乖乖擦干净,抢先跑到楼下结了账,捂着脸在门口等他。

等他慢悠悠踱下来,通红的脸颊已被风吹得凉了下来。

“跑那么快,你怕我饿了把你吃了?”死到临头的人,还有兴致调侃她。

荻花儿刚要回嘴,眼光瞅到他将手帕叠好收进腰间的囊中,脑中突然撞了一口钟。

那帕子,他是不是自己用来擦过嘴的?又给她用了?刚消下去温度的面庞又热了起来,急忙背对着他快步上街,崔庚几乎要跟不上,才跑几步拽着她:“我不识路,你就这么跑了,不怕我丢了?”

他原本的意思是提醒她,先前那宦官便警告过卓夫人,若是崔庚“丢了”,那整个细浪庄都脱不了干系,而她非但这么大喇喇任他行动,甚至还想摆脱他,显然是置生死于不顾。

不过听在她耳中却别有意义。

荻花儿平素巧舌如簧,时常把刁钻的掌柜们顶得说不出话来。而往常上工,要么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伙计,要么就是看着她长大的长辈。贸然接触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同辈男人,竟让她生出许多女儿心思来。

她红着脸道:“你胡说什么……我以为你赶得上来的。那我慢些走。”

“荻花儿。”崔庚忽然叫住她,“你为何不肯叫我的名字?”

他才发现,这半天下来她都是“你你你”“他他他”,无怪他心里总觉得有一个结。

荻花儿也觉得失礼,只是一直以来,拘谨占了更多,总是这么搪塞过去了。荻花儿挠了挠头:“只是……直呼其名,有些失礼。”

这确实是大实话,崔庚再怎么平易近人,也是个大人物,即便是个虚名,那也算是客人,若不叫大人,叫一声先生也是当得的,真叫他名字,似乎有什么不妥。

她瞧着崔庚背过身去,一时不晓得是生气还是怎么的,小心翼翼地拉了他衣袖:“崔……崔庚?”

“嗯。”

其实这名字叫起来也不咬舌头,没有想的那么难堪。

“ 你怎么了?”

崔庚摇了摇头:“没什么,忽然想起一些事,有些烦恼。你带路吧,我们先去吴宅。”

“哦。”荻花儿应了,上前带路。路过他身边时偷眼看了看,只瞧见他低垂着蓝色的眸子,神情似乎有些低落。

应该是担忧这件案子吧。

吴宅离得其实不算远,和他们进城的这道门可以说是十分的近,宅子不小,但面向很深,转了一圈才找到在小巷子里藏着的大门。附近也没有什么别的人家,十分僻静。

吴宅的匾额落了好几层灰,上有一个挡雨的瓦檐,雨水冲刷不到,故此,陈旧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两人没有直接去敲门,而是在附近转了转。巷子拐角有一间糖水铺子,荻花儿笑着去要了一碗,在门口坐着喝了起来,边向那阿婆打探消息:“阿婆,手艺真好,做了有些年头了吧。”

阿婆见她样貌讨喜,手上不忙也跟她攀谈了起来:“诶,是了,好几十年了,这附近没有不认识我曹婆婆的。”

荻花儿一幅崇拜的模样直点头:“我家里有人以前来过,说曹婆婆的糖水好喝,原来就是您呀。”

曹婆婆笑得脸上开了花,又添了半勺元子给她:“是哩,吴家那个宅子建起来之前,对面住了好几户,都爱吃我做的糖水。”

没想到曹婆婆主动提到了吴宅,荻花儿更是顺口就接了下去:“是么?这家就是吴家宅子呀,您说之前住了好几户,现在呢?”

说起这个,曹婆婆瘪了瘪嘴:“哎,小姑娘家家,不好听这些。”

荻花儿哑然,正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一旁的崔庚忽然开口:“娘子,你就不用管那些了,表哥他们不住这里,我看那吴宅大门未锁,看着是十几年没人住了,我们将就一夜就是。”

曹婆婆这才把眼光移到他身上,惊叹了一下他的好相貌,低声问荻花儿:“这是你男人呀?”

荻花儿瞪大了眼,不过一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下也不好否认,摇到一半的头硬生生点了下去:“不、不……不错。”

曹婆婆满是慈爱地看了他们二人一回:“看着倒像是少爷和丫头,不过多看两眼,还是蛮配的。”说罢,话头又转了回来,“不过那吴宅去不得哦,那家里闹鬼的。”

“哦?”

曹婆婆点点头,语气肯定:“婆婆我亲眼见过,这周围的人也有看过的,有时候夜里深了,里头有灯亮着,晃了一阵子,就又没了,有时候还听见女人哭,还有东西掉了的声音。白天有小伙子去看呢,又什么都没有,你看是不是怪事。”

两人交换了眼神,崔庚轻轻点头。

曹婆婆打量了他们一眼:“婆婆看呐,你们不像夫妻。”

荻花儿愣了:“为什么……”

曹婆婆神秘一笑:“还是像少爷和丫头,是不是你们俩好了,他家里不同意,你们就偷偷跑出来?身上也没有带行李包裹,肯定是投奔亲戚来的。”

荻花儿尴尬地呵呵了几声:“是,婆婆说得是。”

又寒暄了几句,荻花儿告辞离开,崔庚终于忍俊不禁,笑出了声,被她用手肘顶了一下胸口:“笑什么笑!是你挖的坑,为什么埋的是我。”

崔庚拍了拍她的肩道:“兴许是婆婆慧眼如炬呢。”

荻花儿终于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说正事。”

“好。”崔庚应了,手里的扇子在掌心拍着,“我是不信什么鬼神之说的,吴家闹鬼,闹的必然不是鬼,而是人,那么这所谓女人的哭声,也一定有来由,你想想,吴家跟什么女人还有关联?”

荻花儿没好气道:“明夷公主。”

头上立刻就挨了一下:“我说人,女人。”

荻花儿摸着头委委屈屈:“还有吴家那个孩子,可能是女孩,小吴的女儿回来了。”

崔庚赞许道:“没错。吴宅早就没有人居住,若是探望的远亲,不必做得如此隐秘,这个大半夜在吴宅哭泣的女人,极有可能就是故事里没有了下文的吴家孩子。金匠吴夫妇死在云间往定州的路上,与此同时,调查到定州的官员们办案时,远亲也都悉数搬离,那个小孩儿若是被哪家收养了,想必也不会再回来,养父母既然是因为怕被连累而搬走,想必也不会将实情告知,这孩子应该一直在定州。”

荻花儿也顺着他所说的往下想:“那如果真的是吴家女儿,她为何要回来哭泣?莫非是金匠吴夫妇确实死了?”

崔庚道:“有可能。更有甚者,若金匠吴夫妇之死,是因为被朝廷逼迫走投无路,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复仇。”

荻花儿不解:“一个小姑娘,举目无亲的,向朝廷复仇?”

话音刚落,她似是恍然大悟,在崔庚的扇子落下来之前惊呼:“金浮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