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姐没死透又回来了 > 第22章 男主亲临

姐没死透又回来了 第22章 男主亲临

作者:肉松老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9 23:50:09 来源:文学城

那夜突生的变故让所有当事人都胆战心惊,他们回到城中第一件事便是换了一身衣服。

并且把旧衣服全部烧掉,然后一人喝了一碗药,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两日后,被喷一脸血的官差生了鼠疫,被送到了隔离区。

夏言贞给他喂了药,忧心忡忡地走到门外,和胡太医说:“大人,眼下这位官兵的病倒是控制住了,可当晚还有五六个跟去闹事的人没有找出来他们混在人群里只怕......”

她的话没有说完,也不必要说完,胡太医自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可事到如今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根本管不了。

这些在官府当差的谁没个乡里乡亲?官差们和百姓互相包庇纵容,知府气得把桌子捶烂了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疫病与水患的阴影久久不散,人们的恐惧外化为愤怒,安置点每天都有争吵斗殴的。

有本地的女医甚至还被愤怒的病人用碗砸伤了脑袋,只因为他觉得药烫嘴。

夏言贞如今整日呆在隔离区,与胡太医和那晚的两位医官一起照顾鼠疫病人,不敢去别处,不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危险之中。

更因为别人视他们如瘟神,若被灾民们包围住,只怕没得鼠疫也要死在他们愤怒的拳脚下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泄洪湖工事进展顺利,汹涌的南露江江水已经开始分流。

庄允良作为工部司务被派回南露城与南露知府和工部其他官员汇报泄洪的情况。

“各位大人,如今泄洪湖工事进展顺利,已经开始为南露江分流洪水,按照现在的状况再撑个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只是......”

“只是什么?”

“十天半个月便到了极限,若这雨还是不停,只怕我们得另想对策了。”

听完庄允良的话,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按理说十天半个月雨也该停了,但老天爷什么脾气又有谁说得准呢?

若不做好最坏的打算,赌得不仅是这一屋子人的仕途,更是南露江沿江所有百姓们的性命。

在场官职最高的当属工部侍郎李成李大人狠狠叹了口气,似是抱着什么必死的决心一般,对工部其他官员说道:“如此,先前庄司务提出的蓄水库建造一事,怕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李大人,这可不行啊!那法子劳民伤财可不兴用啊!”

工部其他人一听,当即吓破了胆。

要知道庄允良曾提出的那个办法是以南露江的支流南水河为引,把南水河旁地势低洼的河谷镇以及周围四十八村作为天然的蓄水库,引水淹没。

河谷镇和周围四十八村三面环山,但从地貌来说确实很适合做蓄水库,但难点在于如何疏散老百姓重新安置他们。

况且河谷镇此番受水患影响微乎其微,如何能劝动百姓们放弃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呢?

李成自然也知道这事难办,可若事成了不仅能转移南露江今年水患的矛盾,更能永久杜绝南露江水患带来的灾祸。

他是个有抱负敢想敢干的实干家,所以他愿意力排众议,上疏天家请求准允此方法。

“所有后果,皆有我李成一力承担,断不会说你们一星半点,拖累你们回了仕途。”

庄允良见状连忙道:“李大人,此方法亦是学生心血来潮所提,大人却将它方方面面考虑周全,学生愿追随大人上疏此事。”

南露知府也符合道:“我也愿意。反正这事过后我也免不了降职,不如拼一把做些有利之事,没准将来史书上还能有我一笔好话呢!”

工部其他人面面相觑,并不搭腔。而这三人也不在意,各自梳理方法可行之处,准备奏疏之事。

庄允良接近子时才忙完,阴雨天没有月亮,思来想去他还是撑着伞去往医棚,去见一见让自己日思夜想的身影。

可没想到自己在医棚里转了好几圈也没有看见人,一个躺在床板上睡不着的男人看着眼前转悠的小伙着实心烦,开口道:“你什么人?在这半天了到底想干什么?”

“抱歉,我只是来找一位医女。”

“大半夜的找不到不就是不当值吗?看病找别的大夫不一样吗?”

“这位大哥说的有道理,是我唐突了。”

庄允良说完准备离开,又被那人叫住:“对了,还有个医女在那边照看得了疫病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

“疫病?这里生了疫病?”

庄允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他从回城到现在一直在知府衙门里商议蓄水库的事情,并不知道如今城里已经有了疫病。

“可不,现在人心惶惶的,你是不知道那疫病,死掉的人浑身都是黑色的,可吓人了!”

“那得了疫病的人都在哪儿?”

“出门往东走一会儿就能看到了,不过我劝你没事别过去,那真的会死人的......哎!跑这么快。”

庄允良不顾身后人说什么,拔腿就往东边跑去,急的连伞都没有带,他只想快点到,确定夏言贞是否还安全无虞。

到了南露城的这段日子,他见过太多生命消逝、见过太多家破人亡,一种没有由来的恐惧占据了他的内心,他害怕心仪的女子也同那些人一样消失在这里。

“唉唉唉,你什么人?这里是疫病隔离区,进去可就出不来了啊!”

庄允良刚跑到门口就被戴着面巾的官兵拦下。

官兵们看着眼前这个浑身湿透又胡子拉渣的青年,眼里充满警惕,毕竟上一回焚烧尸体时突然冒出的人让他们至今感到后怕。

“二位兄弟,我是工部司务,姓庄。我来这里寻个朋友,麻烦行个方便。”庄允良客客气气地说完并把自己的腰牌亮了出来。

“原来是工部庄大人,失敬失敬。可此处是鼠疫病人聚集的地方,你不可贸然进入,你要找的朋友是谁,有什么话我们可以帮你转述。”

“我......”庄允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不能跟官差们说自己想她来看看吧?

正当他呆在门口不知所措的时候,夏言贞端着药渣走到外面,麻利的把手里的东西倒掉。

“贞贞!”庄允良大声呼喊着。

夏言贞听见有人喊自己,起身看向门口,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雨中,高大挺拔,湿透的衣衫贴在身上,勾勒出漂亮的肌肉线条。

她快步走去,在离他还有十步远的地方便站住,没有再往前走。

“我听人说这里生了疫病,你......你可还好?”

总有千言万语,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却半个字都讲不出来,只得干巴巴地表达些符合礼数的问候。

说来可笑,写文章下笔利落、殿试出口成章的探花郎,在面对心仪的女子时却如同牙牙学语的孩童,笨嘴拙舌。

连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问完之后只剩傻笑。

夏言贞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出于礼貌向他点了点头,高声道:“多谢庄大人关心,我暂时无碍。此处过于危险,还请离得远一些,莫要染上疫病。”

“你这是在关心我吗?”庄允良笑容更盛。

一旁的两个官兵无奈的对视了一眼,心想眼前这人傻不愣登的居然还能当上工部司务,京城关系果然很复杂。

夏言贞哑然失笑,但脸上带着的面纱掩盖了她的表情。

她回道:“如今疫病虽没有想象的眼中,但你还是要多多注意身子,还望庄大人工部的差事一切顺利。”

庄允良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两步想要走到她面前,却被官差拦下,只得站在原地,说:“你能关心我,我很开心。你也要多注意身子,能休息尽量休息,我......水患解决了我再来看你。”

夏言贞点点头,挥了挥手示意他自己还有的忙,不能远送。

庄允良就这么站着,直到她的身影淹没在黑夜里。

若是之前没有出焚烧尸体那晚的那档子事,鼠疫基本也就控制住了,可偏偏那几个闹事的人多在人群中,被灾民们包庇了起来。

成乐十九年五月二十三,鼠疫患者增加三人。

成乐十九年五月二十五,鼠疫患者增加五人。

成乐十九年五月三十,胡太医身患鼠疫。

朱太医只得临危受命,南露城上下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手段才将鼠疫控制住。

至此,鼠疫已导致二十人死亡,还有三十人正在病中,灾民的心理防线如同南露江堤坝一样,岌岌可危。

“这些人都已经得了那死人的疫病,谁知道能不能救得活,凭什么还要把他们留在城里!”

“那京城来的太医都病倒了,这病能好吗?快把他们赶出城去别祸害我们!”

“先前你们烧人家尸身倒是利索,怎么现在倒赖在城里不走了?”

“就是,大罗神仙要罚的是你们,不要连累我们!”

灾民们趁着这日雨不大,纷纷聚在隔离区的门口,对着里面叫骂。

尽管支付衙门的官兵站成了一排极力镇压,可愤怒的人群不比南露江汹涌的波涛弱,他们仗着法不责众,疯狂发泄恐慌情绪。

官差们也害怕,怕身前洪水般的人潮,也怕身后猛兽般的鼠疫。

两拨人僵持在一处,混乱不堪。

南露知府原本是个富态的中年人,这段时间下来肚子都快瘦没了,脸上的皮也耷拉下来,整个人看起来老了不止十岁。

他在旁人的搀扶下寻了个高处爬上去,手里拿了个锣,敲得哐哐作响。

听到锣声,人群暂时停止了喧闹,目光齐刷刷望向知府。

“乡亲们!都静一静静一静!眼下水患虽然得到缓解但这雨还是不停,鼠疫一事京城来的太医们已经在极力扼制,比四年前岭南的情况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只要我们大家照太医们说的做,不要捣乱,这疫病不会染到自己身上的!”

“你乱讲!”人群中有人忿忿道:“那太医院的胡太医自己都染了疫病咳血呢,谁信他们能够把这事了解了?”

“就是就是!这疫病本就是他们烧尸首烧出来的灾祸,那太医是被神仙降罪的,知府大人你就是下一个!”

“你你你......你这刁民,怎么诅咒本官!”

知府气的吹胡子瞪眼,可无奈下面人太多,这话到底是谁说的他也看不真切,只得骂骂咧咧往衙门走去。

成乐十九年六月初一,大皇子作为皇家赈灾使到达南露镇,同行的还有当朝宰相程越之。

南露知府看见二人,比看见自己的爹娘还亲,当即跪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起来。

大皇子与程越之听着官员们的陈述,也不禁皱起眉头,此地的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还要严重。

“太医院不是派了两位太医来吗?怎么这两个人我一个也没见到?”大皇子见太医院那边只派了一个小小的医士来,不免有些疑惑。

“回殿下,胡太医染上鼠疫病倒了,朱太医正在主持疫病诊治,无法前来,还望殿下谅解。”

大皇子听到这两位对疫病颇有经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面色更加凝重,他看向程越之,希望他能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程越之却并没有看见大皇子的眼神,他正专心致志地查看工部和太医院这段时间的每日记录。

那记录上的字迹无比眼熟,正是自己从前教夏言贞所练的行书,比起赵孟頫的俊朗飘逸更多几分娟秀,京城中所有女子都钟爱簪花小楷,只有夏言贞一人爱这行书。

而这笔迹之下的署名,是一个他以为不在南露城的人——夏贞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