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娇气包死对头竟是我夫郎 > 第65章 第 65 章 夏税

娇气包死对头竟是我夫郎 第65章 第 65 章 夏税

作者:曲心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3 13:15:58 来源:文学城

芒种时节,溪柳村开始抢收冬小麦。

多亏了韩靖川的法子,各家的麦子虽然略有减产,但比一开始预计的要好很多。

村里还没收完麦子,村长就带来了一个新消息:今年小麦的田税要提前收缴,过几天县里就来人。

事情突然,村民们也来不及抱怨,只能抓紧时间收割脱粒。

幸亏今年小麦的产量过得去,不然若是只有溪柳村的麦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交税时村里没法对县里交代。

虽然理论上田税是按照实际产量征收,但税收关乎官员的帽子,除非有大灾,不然哪个村交的少了,县里就会派人过来敲打一番,差的太多时会让这个村补上一笔银子。

以往若是遇到这种情况,村长会组织收成不好的人家去其他丰收的村子提前说好,待交完税卖点粮食给他们,好歹把要交的税凑到一个不算特别难看的数字。

但是今年突然提前收税,即便想去找地方预订买粮都不一定来得及。

想到这,大家又纷纷发自内心地开始感激韩靖川。

紧赶慢赶交完了田税,村民们终于有功夫问村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村长眼角的皱纹又多了几根,他也只是听从县里传达的命令而已,具体原因并不清楚。

“县里的意思是全大晟的田税以后都要分成夏税和秋税两次征收,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以前只征收一次税,是全年的小麦水稻合并计算重量,最后的纳税数字总数过得去就行,因此小麦和水稻只要不是同时减产一般问题不大。

但以后分开收税就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了,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都得好好种,任何一次少交税可能都会有麻烦。

不过往好处想,以前新收的麦子为了留着到秋天交税,大家既不能吃也不能卖,以后就不用这样了。

而且分开交税也不用秋天一次□□太多,称重和运输都能方便许多。

村民还算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安排,开始准备种玉米和绿豆。

倒是县里的读书人知道这个消息后议论纷纷,大晟建朝以来一直只有秋天收税,现在突然改变了税收方式,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文思堂的书生也很关注此事,课间休息时两个班的学生凑在一起小声讨论。

“韩兄,你说会不会是又要打仗,粮草不够用了,所以提前收税?”周延庭眉头紧锁。

王思不认同:“要我说可能是别的地方遭灾了,缺粮食,所以紧急收税吧。”

程康琪:“说不定就是单纯想要收两次税,没有原因呢?”

王思冷哼道:“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大脑空空?”

程康琪冲着王思翻了个白眼,他懒得吵架,浪费精力。

韩靖川想了想道:“上面的意思咱们不好妄自揣测,但可能并非是由于某个单一原因导致一年两次收税。左右现在并没有战乱或是灾情的消息传到咱们这,还是警惕隔墙有耳吧。”

“韩兄说得对!”程康琪立刻附和,“一会儿夫子要抽查背诵,咱们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话音刚落,谢景岚拿着戒尺走了进来。

程康琪一眼看到,胳膊上的汗毛条件反射般立起,他深吸一口气迅速回到了座位。

谢景岚扫视了全班一眼,冷冷道:“刚才在外面听你们聊得很开心,想必文章已经背得很熟练了。下面我叫到名字的人起来背诵,背不出或背错的,打手板。”

全班默默低头,谁也不敢看谢景岚。

“那就程康琪先来吧,你背一下《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到第三章。”

程康琪颤颤巍巍站起来,硬着头皮开始背诵。

太倒霉了,这篇他背得最不熟了,怎么就偏偏抽中这篇?

磕磕巴巴背完,就看到谢景岚拿着戒尺走了过来。

“手伸出来。”

程康琪不敢反抗,伸出右手紧闭双眼。

“啪、啪、啪。”连打三下,清脆的声响也敲在了其他人的心上。

韩靖川还没来得及同情程康琪,就被点到了名字。

“你接着程康琪后面背剩下几章。”

好在顺利背完,没有挨罚。

————

自从过完年,淀粉厂的订单量一直都在增长,柳竹最近又新招了6个工人进厂。

现在所有的淀粉制作好后都会在外包装上写上“广安县溪柳村吉祥淀粉厂”字样,淀粉是要走向全大晟的,打造地里标志很重要。

目前已有的淀粉中,玉米淀粉因为优越的特性,销量是增幅最快的。

为了采买足够多的玉米和绿豆,冯忠过完年没多久就又外出了,他现在已经组织了一个自己的小商队,以后专门与韩靖川和舒乐合作。

但总是依赖异地采买不是长久之计,舒乐暂时只接下了少部分订单。

他有时觉得挺对不起周华的,要不是淀粉厂的事太多,周华夫夫也不会新婚之后一直聚少离多。

周华也舍不得冯忠总出远门,但他能理解冯忠的想法,趁现在两个人还年轻,又没有孩子,多做一些就能多攒一些银子,将来两个人的日子才能更好过。

冯忠不在家的日子里,周华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溪柳村和附近的村子采购豌豆,偶尔运气好还能买到品质不错的玉米和绿豆。

他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采购部部长的身份,越来越有小领导的样子。

卢掌柜组织的商队把淀粉运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售卖。

江南富庶,最不缺有钱人,面对700文一斤的天价淀粉,各大酒楼也抢着购买。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淀粉,却能让不少菜肴增色,甚至有些菜品离了淀粉无法制作。

只这一趟,卢掌柜就大赚一笔。

商队回到广安县后,卢掌柜当天就去找舒乐又下了一个大订单。

淀粉厂的发展之迅速有点超出了舒乐的预料。

最开始他和韩靖川想的是只盖一间厂房,少招几个人够用就行。但随着淀粉需求量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厂房里开始变得拥挤,现在已经没法继续招人。

虽然想着低调些,但情势所迫,二期工厂可能要提前筹备了。

另外,目前厂里有20个工人,尽管不用考虑住宿问题,但吃饭已经成了一个难题。

工人自带饭食,但灶台不够用,热饭就需要排队。

而且没有食堂,大家吃饭时都各找地方,怕污染淀粉,只能避开做工的地方吃饭,但厂房里能找到的空地不多了。

思前想后,舒乐决定进行厂房改造,增盖一间食堂,以后统一供午饭,晚上若是加班,也会供应晚饭。

此外开始设计规划二期厂房,争取两个月内完工。

韩靖川最近忙着编写田间管理手册,没有时间画图,舒乐只能拿来工厂一期的图纸,自己研究二期怎么盖。

食堂倒是好说,大概画画村里人都知道怎么盖。

就是将来做饭的人手得好好挑选,食品安全不容忽视,选人这件事照例拜托给了柳竹。

韩父和大伯刚做完蟹稻共生的技术指导,就又开始带着工人盖食堂了。

生活十分充实。

不要吐槽淀粉厂的名字土,好记寓意好!大俗即大雅!

大脑空空的人是我啊!明天不更,周三继续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第 65 章 夏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