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娇气包死对头竟是我夫郎 > 第64章 第 64 章 雅集

娇气包死对头竟是我夫郎 第64章 第 64 章 雅集

作者:曲心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13:26:23 来源:文学城

用了韩靖川教的综合防治法后,李老伯家的旱地里小麦蚜虫少了许多,虽没有全部消灭,但麦子至少不会大幅减产或绝收了。

等将来在田地周围再种上些薄荷,想必还能进一步抑制蚜虫。

村里其他也为蚜虫烦忧的村民纷纷找到李老伯家询问究竟是用了什么妙招。

李老伯也没瞒着,把防治方法一五一十告诉了大家。

一时间村里的柳树下全是摘柳树叶的人。

经过此事,韩靖川意识到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农民是真正意义上的靠天吃饭,即便有人发现了好的种地、除害方法,仅是靠着口口相传,也很难惠及他人。

目前能买到的农耕方面的书籍,大都编写的晦涩难懂,连韩靖川读起来都颇为费力,对于普遍不识字的农民来说,即便有钱购买也基本看不懂。

说来奇怪,农耕是立国之本,朝廷重视粮食产量的提高,却很少真正想办法帮助各地的农民更好地种地。除了京城附近的农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耕种器具、方法外,其余地方的农民就只能靠祖辈经验种地了。

韩靖川想或许他可以尽自己所能来为勤勤恳恳的农民做些什么。

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究农耕书籍,再结合自己和舒乐在现代时了解到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开始整理编写田间管理手册,蟹稻共生和生物农药篇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这本手册读起来通俗易懂,他还会偶尔配上一些简笔画,力求让目不识丁的人也能通过这本手册受益。

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韩靖川还算静得下心。待他日后考上功名,就可以想办法进一步推广这本手册了。

舒乐知道韩靖川的打算后很是支持,平时没事就会琢磨以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种植知识。

他妈妈喜欢养花,经常会在家庭群里发“养花必须知道的十个知识”、“四大注意事项”、“花花草草防虫驱虫懒人速查”之类的帖子,他有时遇到感兴趣的也会看上几眼。

现在不管有用没用,他都拿笔记了下来交给了韩靖川。

大壮后来隔几天就会往县里跑一趟,一方面是替村民向韩靖川送些礼,以表达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把地里的最新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反馈给韩靖川。

一开始有的人家送的礼比较贵重,知道韩靖川不收后,就换成了后山摘的果子、家里母鸡下的鸡蛋,礼轻情意重。

————

有了更多的实际经验,韩靖川写农事方面的策论时,不再浮于表面,论证扎实,环环相扣。

谢景岚很欣喜韩靖川这样的变化。

春天是踏青的好时节。

文思堂这几年每年都会组织文思雅集,谢景岚带着学生们赏花、品茗、吟诗、作赋。

原主前年复学时正好错过了当年的文思雅集,因此这是韩靖川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很是新奇。

活动当天,大家需自行准备吃食和笔墨纸砚。

韩靖川想着正好借这个机会给店里的冰粉和新上的桑葚酒打打广告。

每年的雅集主题不同,今年谢景岚定下的主题是海棠诗会。

距离广安县不远有一片海棠林,花开正艳。

众人在海棠树下席地而坐,行飞花令,输者罚饮一杯桑葚酒。

酒过三巡,令至酣处,程康琪卡了壳,急得用折扇猛敲额头,满座哄然。

飞花令算是热身,下面才是进入正题。

谢景岚照例率先出题,限题“白海棠”。

韩靖川踱步花间,诗兴大发,须臾,诗成。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果然在理。

午膳时间,韩靖川把不同口味的冰粉分给了谢景岚和同窗。

程康琪过完年后还没去过品百味,这是他第一次尝到冰粉。

用冰镇过的冰粉口感爽滑,一口下去沁人心脾。

不知不觉一碗见了底。

韩靖川刚把冰粉发完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被程康琪叫住了。

“韩兄,还有吗?”

看着面前的空碗,韩靖川庆幸自己听了舒乐的话,多带了几份冰粉。

这次的雅集韩靖川很喜欢,不仅自己对作诗有了新的领悟,推销的桑葚酒和冰粉还大受好评。

已经有好几位同窗决定带家人去品百味吃饭了。

文人间的圈子可不小,到时候口口相传,这广告的威力不容小觑。

任务圆满完成,舒乐表示可以给韩靖川记上一功。

别看甜品饮料售价低,但其实做起来容易,利润也高,算是店里的盈利大头。偶尔用这些做做活动,还能吸引一大批食客来吃火锅。

“这样吧,以后每个月桑葚酒和冰粉的利润中,拿出三分之一给你作额外零花钱。”舒乐拨着算盘,声音变得欢快起来。

韩靖川调侃道:“哦?怎么突然这么大方,该不会是甜蜜陷阱吧。”

“你以后要参加的文人活动不会少,手里没钱多不方便,只要你别拿钱做坏事就行。”舒乐掀起眼皮撩了一眼韩靖川,“什么是坏事你心里有数。”

轻轻一眼杀伤力巨大,韩靖川立刻举手保证:“我是守法好公民,道德模范,我对你的心天地可鉴!”

“就会逗趣。”舒乐嘴上抱怨,眼里却是掩不住的笑意。

────

又是一年插秧忙。

溪柳村很重视今年的水稻种植,村里大半人家都拿出了至少一亩水田打算尝试养螃蟹,这可是关系到水稻能不能增收的大事件。

冬天就开始养螃蟹的村民中还真有不少人养出了门道,一部分螃蟹成功越冬,虽然和秋天的螃蟹比个头不算大,但依然给了村民很大的信心。

韩小河帮忙分批运到县里卖给了卢掌柜,一共2000只左右,卖了11两银子,他从中抽了500文当作辛苦费。

分到银子的家庭喜不自胜,有些本来不想养螃蟹的村民看到后也动了买蟹苗的心思。

有了冬天养螃蟹的经验,这回开春养就更容易了。

韩父和大伯忙着指导村民改造水田,投放蟹苗,整个溪柳村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韩家把家里的6亩水田都养上了螃蟹,韩父和大伯信心十足,就等着秋天大丰收了。

韩靖川还交代给韩小溪一个特别任务,全程跟踪观察各家的水田,做好韩父和大伯的特别助理,把全村的种植、养殖经验以及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记录下来,每半个月交一份蟹稻共生特别观察报告,直到秋收。

韩小溪刚接到任务时一个头两个大,他刚学会一些常用字,也没正经写过什么东西,突然让他写什么报告,哪里会啊。

可是看在二哥给的银子够多的份上,韩小溪咬咬牙还是答应了。

遇到不会写的字就请教柳竹、村长,再不行就用鬼画符代替,反正他自己能看懂就行。

农事上的问题多问韩父和大伯,报告不知道怎么下笔就去县里问韩靖川。一个月下来韩小溪进步飞快,不仅会写的字更多了,报告也开始像模像样。

韩靖川当然不指望韩小溪能一下子写出多么有用的东西,他主要是想让韩小溪先锻炼一下,有朝一日就真的可以写出高质量的报告了。

眼下为了完善他的田间管理手册,他只能自己辛苦些,每次休假都回村看看,和韩父、大伯还有村民仔细沟通做好记录。

水稻种下两个月后,再对比韩小溪的报告时,韩靖川发现学生已经可以出师了。

三弟果然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韩靖川很高兴,他终于可以轻松些了。

hello,还有人在看吗,有没有人和我说说话呀[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第 64 章 雅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