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姜源 > 第6章 第 6 章

姜源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花面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29 15:03:15 来源:文学城

姜源心中不喜按下先不提,按刘旭安排入住一所大宅休息,五进五出还带花园水榭。刘旭说是当地富商听闻太后亲临主动献出,姜鲤来密报他在屋顶上听到了下人谈话,这宅子就是刘旭自家府邸。

当天晚宴上安排了当地特色水八仙,又有熊掌鹿胎并各色时令鲜果,主菜是两条米级湖鱼,肉质拉丝异常鲜美。

酒水是刚从地窖挖的一缸三十年高粱陈酿,刘旭亲启泥封取出澄黄酒膏,兑上十年陈酒,成品色如琥珀,酒香馥郁闻一口都要醉了。

席面上推杯换盏气氛热烈,吃的宾主尽欢。姜源看刘旭招待的着实用心,客气夸赞道:“刘大人深耕本地,动员能力很强嘛,今天仪式搞得很热烈啊。”

刘旭听闻笑的更加谦卑:“那可不是微臣安排,都是此地的百姓听闻太后陛下来此,心中倍感荣耀主动来的。”

姜源心中白眼翻上天,我信你个鬼。

这些老百姓大字都不认得,知道啥太后,他们只认当地属官。

不过刘旭也没犯什么大错,姜源也理解他的心思。

有世袭的县令职位,但想进一步几乎没可能,谁让他不是郡守的儿子呢。好不容易接触到王族,他自然要卖力表现。

理解归理解,刘旭能力平庸,她也没心思助力,场面上吃吃喝喝就算了。

刘旭借着酒劲还欲啰嗦,陶无波极有眼色,一把给人揽住带自己那桌,先自己干了一盏:“酒还没喝好,刘大人别走啊。”

刘旭路上得知陶无波是吏部长官主管考评,正欲上杆子巴结,一口气陪了三盏。席上又论起亲故来,说他堂姐嫁了陶家的哪个子弟,那个子弟是陶无波的族侄,七论八论一场酒喝下来,刘县令给自己多认个叔叔。

姜源借口劳累先行离席,吃席让她精神力狂掉,特地下令后面的巡视路线不得泄露。

晚间姜源取出金瓜双锤当棒铃练习气力,独处时锻炼是她的充能方式。

两百个侧摆加风车流动一套练下来,姜源出了细汗,感觉和金瓜锤建立了初步的默契。

为此,她给锤子起了名字,一把名为理,一把名为德。

第二天没去刘旭安排好的西圩乡巡视,姜源一刻不想留,地图随便一指,队伍往隔壁长临县紧邻焦湖的老河口乡进发。

离湖还有二十里的时候感觉有微臭,四面八方都有不知道哪里来的。

十里地的时候味道越发重,水腥腐臭一浪浪随着风吹来,显然是湖那边传来的臭味。

程不远请示可要改道换个地方,

姜源表示不用,百姓能住得,那她也去得。

等上了河堤大路,臭味已经熏的人头疼,众人撕了布匹绑在口鼻上。

站在河堤高处往外看,湖水把近岸树木淹至树梢,细看还有屋顶泡着。碧绿浪花带着白沫,大小死鱼浮在岸边,蝇虫乱飞。

那水绿如漆浓如油,有护卫好奇拿长枪搅动,粘腻不掉整根都挂了绿,恶心的到处找土擦。

绿油油的蓝藻,呕~

想起看过的水体治理科普片,姜源猜测水体恶臭是因为天热蓝藻爆发。但焦湖联通长河是活水,按说不应该爆蓝藻的,水位也高的不正常,若是年年涨水的高度也不该植树盖房。

遇事不决问智库,工部井野上线。

井野表示可惜水利司那位同僚没跟来,不然还是问问当地百姓吧。

姜源这才想起来队伍自带了地质人才,忙把程家兄弟喊来问话。

“焦湖水一直如此恶臭吗?”

“回太后,这等绿水被称为水华,水华恶臭。八十年前开始有记载,初时**年一次,后来三五年一次,如今可能隔年便有。”

“可知缘由呢。”

两兄弟对视一眼显得为难,老大程行站出来开口:“小臣不知,也许重新勘测焦湖能发现什么。”

焦湖有一百二十万亩水域,半个郡大,勘测一次可不容易。

姜源熏的头疼,大手一挥:“那你就去勘测,老二还留下当向导,人手不够自行去挑几个,费用全包,三个月时间可够。”

“多谢陛下。不用三个月,人也只要两个足矣。”程行内心窃喜,他早就想重新勘测焦湖,一直苦于没金主支持,手续又难办,这下好了。

……

快到乡里,姜源让仪仗标识都收了,护卫分成小队,装成普通贵族过境。

正好不是集日,乡里显得冷清烟火不旺。

豪华车队还是招眼,有孩子探头探脑的跟着看,被母亲扭着耳朵拎走:“死丫头看什么看,别冲撞了贵人。”

姜源不以为意,喊慈菇散果子给孩子吃,看有吃的,冒出来七八个瘦小孩子。

这一散,散出麻烦了。

一位衣裳褴褛的干巴老妇牵着两个孩子冲到车驾前,对着姜源磕头就拜:“您心眼好,就行行好把两个孩子买了,为奴为婢任打任骂给口吃的有个活路就行。”

姜鳙刷的拔了刀以防不测,老妇只管磕,磕到血顺着额头流也不管。

“阿鳙,快收了刀。菱角去把人扶起来,看看啥情况。”

“啊?得嘞。”姜鳙收了刀,眼睛还盯着。

菱角扶起老妇,一把骨头轻飘飘的拉起来就往后栽,菱角忙拿背抵着。

“别晕啊,郑大夫在哪辆车快来看啊!”

郑叟从队伍后面跑来,给老妇头上撒药粉包扎止了血,把过脉掰嘴灌了蜜水。

“就是饿的,一会醒了再喝点米汤缓缓,不能给硬饭吃,喝两天稀的,后面再扎实吃两顿就好。”

围观人变多,还有人牵着孩子犹犹豫豫想效仿的。

怕不安全,一老两小先装上马车,队伍离开乡里在郊野找了个半坡荫凉地块停下休整。

老妇喝下蜜水,马车上渐渐醒了。守着她的两个孩子扶起她,拿着粥水要给奶奶喂下去,老妇给推开了:“这么好的精米粥我喝了作孽,大丫二丫你们喝吧。”

孩子们拍着鼓起的肚皮保证自己吃饱了:“贵人赐了吃的,还让奶奶醒来吃饱有气力了去问话。”老妇这才喝了半碗,又剩下半碗递给大丫让留着一会跟妹妹喝。

菱角拿来干净衣裳给老妇换上,领到树荫处。地上搭了天幕,姜源坐在席子上招手。姜白将老妇迎到姜源边上坐定,奉上茶水和米粉糕。

老妇没了拦车的胆气,捧着茶水不敢喝,低头介绍自己叫章采女,祖祖辈辈住在老河口乡是有户籍的农户,失了田没了营生糊口才要卖掉两个孙。

井野在旁边听着很不解:“在籍农户自有按户分的公田,又不可买卖怎么失了田。”

章采女拿树枝在地上画了两条长线,指着说这是焦湖的内堤,这是外堤,俺们的田夹在内外堤中间。

对着井野说:“这位贵人不知道,俺们的田这会泡焦湖里,可不就是被湖龙王收了。

章采女打开苦难记忆,接着念叨:“内堤外原是不怎么发水的,都是能种稻的上田,是以前人家抢还抢不到的好田。俺小时候家里靠着种稻,盖起了三间夯土大屋子。到俺年轻时的光景,隔几年发次水,收拾家当在堤上等水退了,水泡过的地隔年粮食收的多也够填补回来。老了老了,那外堤松溃,这地年年夏天发水冬天才退,亏空也补不上。俺儿子年轻力壮逃了荒,俺儿媳卖了自个换了半年口粮留给孩子。可怜我那两个孙孙,俺老太太要是早舍得卖掉就好了,也不用挨饿。总盼着万一不发水了呢,等来等去等到这步光景。”

老太太说泪涟涟,姜源冷了脸沉默。

井野又问:“那为何不找乡老,你们这种情况应该能换块地啊。”

“俺男人还活着那会就去找,内堤外也不止俺们这一户,都想换。俺们家人口少排到后面总也轮不到,俺儿逃荒少了男人就更换不着。俺现在也不想着换了,就求贵人收了俺两个孙孙。”

章采女两个孙梳洗过带来,九岁男孩大丫和五岁女孩二丫。

姜源问大丫:“你可愿意跟我走,能吃饱就是辛苦活计多。”

大丫瘦的皮贴骨头,边回话边把滑下去的衣服往身上拢,二丫藏在他身后。

“俺不想走,求贵人把俺妹妹带走吧。”

“那不行,你妹妹太瘦太小,养到能用费粮食。”

姜源挑肥拣瘦像个真正的奴隶贩子。

大丫急了,把二丫薅到身前掰开妹妹的嘴展示给姜源看。

“贵人您看俺妹长的多周正,一袋粮食催下去就高了。求求您收了她,俺真的不能走,俺一走俺奶指定不得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