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姜源 > 第5章 第 5 章

姜源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花面小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29 15:03:15 来源:文学城

回来挂职干活的姜鳙拿个树枝蹲地上口中念念有词。

一个人一天吃一斤半小米,二百护卫出门三个月要领多少小米。

姜鲤猫在树上看着姜鳙慢慢加数字,树影子偏了两个角度还没算出来,答案含在嘴里又怕伤了兄弟自尊。

眼瞅着太阳快落山,姜鳙终于码完了数字。

“太好了,我们全部要带 ”话没出口。

一个小侍女怕跑来传话:“鳙护卫长,王姬说出行人太多,精选八十护卫足够。”

姜鳙长叹一口气低头寻找刚扔掉的树枝。

“一万零八百斤。”

“谁?谁在说话” 姜鳙感觉声音像自家兄弟。

姜鲤翻过墙头深藏功与名。

“哪位兄弟别急走啊,盐还没算呢!”

……

整个景福宫都忙的热火朝天。

姜白收拾夏秋装,另外两个贴身侍女菱角和慈菇检查药品和一应用具。

阿藻在厨房指挥小丫头们打包零食。

这个、这个还有那个都带上。

那梅子不要了今年产的格外酸。

瓷罐里头是桃干蜜饯,王姬路上要吃的先送车上去。

……

秋风送爽,很快到了卜师选好的吉祥日子。

辎重马车排成长龙在街边待命。

护卫们雄赳赳武装整齐,手持长枪磨的雪亮亮蓄势待发。

连出城的路都用黄土新垫了撒过水,平整不起灰。

Duang的一声锣响,姜源的“巡视”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程家兄弟身骑白马背插红旗在前引路,前排是仪仗旗队,中间是太后座驾,姜鳙驾车,姜鲤骑马侧后护驾,后方是护卫部队,辎重马车跟在最后。

车马悠悠,白云飘飘。

姜源心情非常好,像蓝星985学校已录取的准大学生出门旅游那样好。

车队行到庐阳城南门口停了下来。城门处设了百米长帐,摆了酒席,美酒飘香远远就能闻到。

吕牧带领臣下手捧清酒在城门等候送行:“阿母出门辛苦,儿子为您送行,祝您一路平安。”

姜源接过儿子的酒杯一饮而尽:“阿母出门逛逛,你在宫里保重自己别受委屈,别让人欺了。”说完若有所指的看向祁巨。

只是瞥一眼,姜源感到十分不对劲,祁巨背后那五六个背着包袱的青壮咋回事。

果然祁太师站出来走完送别流程,就开始介绍他身后的一排小伙子。

“这位是吏部考功司副司长陶无波,

这位是户部度支司副司长甲计,

这位是刑部都宫司殷康,

这位是工部屯田司井野,

这位是兵部职方司孔万钧,

这位是礼部礼部司汤和。

都是咱们焦国的青年才俊中流砥柱,正适合太后此次巡视用人。”

姜源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咱们焦国国力薄弱,巡视一次又所费甚多,顺带让年轻人出门涨涨见识,就当是太后培养人才了。”祁太师见姜源不接话开始哭穷。

“行吧,让他们跟到队伍后面别碍眼。” 姜源一向心软。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儿子给她的旅行套了个公差的壳子,祁巨老儿干脆就做实这是趟公差。既是祁太师精选美男,不用白不用,反正到了她手下都是牛马。

“太后圣明!为国为民实乃吾等典范。”

目的达成,祁太师不要钱的好话张口就来,还让人奉上一个宝盒。

盒子外部通体髹黑漆洒螺钿,色泽幽深氤氲出一片华贵之气。

姜源暗喜,抠门老头这是良心发现了,要送啥好东西呢?

侍者缓缓揭开盒盖,露出象牙底板,上面安放着一对好宝贝,精铁打就六棱金瓜头,手柄满金星火焰纹紫檀包银嵌红宝。

寒光隐隐大巧不工,真真是一对好锤子!

侍者介绍这对锤子用取自吕不获的八棱锤。那主料是天降陨铁十分稀有,有遇水不锈的特性,硬度还远胜普通金铁,最适合破甲断刃。

祁巨搓搓手:“这是太后您的战利品,败物不详便让工匠改制了,您留着收藏赏人都是极好的。”

“太师有心了。”

姜源表面微笑,内心再一次被穷到。

周界的冶炼水平还炼不出好铁,一两陨铁百两金,即使这个金指铜,那陨铁也是当值无愧的贵金属。

南瓜大的八棱锤头就剩俩鸡子大的小金瓜,目测这老头扣了大半的料,不过姜源确实喜欢金瓜宝锤,也不欲计较,只当是损耗了。

就这样,姜源多了几个伙伴和一件行李正式开始了她的旅途。

程家兄弟安排第一天到临湖郡望潮县离水乡驿站休息。送行耽误了一会,想天黑之前赶到就得加紧马力,大家都加快了速度。

出城先是石板路,慢慢过渡到碎石路,五里远开始正式是黄土路,车队过处扬起尘土一片。好在主路始终有三车宽,加上路上行人看到仪仗都主动避让,走的也不慢。

姜路上无事从车窗往外看去,到处是火热的收获场景。

正是小米成熟的时候,像大号狗尾巴草的米穗沉了头,黄澄澄的。

三三两两的农夫赤背赤脚,只裹条兜裆,手上拿个木头柄嵌的铜片或者石刀。

他们站在田里,一手把穗子拢到一起,一手用刀割断杆子,杆子绕个结,米穗子便被抛到田埂上。

男人割穗,孩童收集穗子聚到一起,妇人用篓子把聚好的的穗子背到晒场。

……

“把屯田司那个谁叫来。”姜源感觉跟她印象中的收割场景不太一样。

车队并未停止,一位青衣男子骑马跟上姜源的车驾,车窗外候命。

“井野见过太后陛下。”井野长方脸,面白微须带着书卷气。

姜源打量一番:“你是屯田司的,那可通农事。”

“回陛下,屯田司掌管天下公田,收粮分配为主职,自然要略通一二。”

“那些农夫为何不用大点的镰刀。那巴掌小刀只能割一点,拿个长刀一挥一片岂不利索。”

“铜铁昂贵,一把长刀能换一个奴隶的身价,农夫如何舍得。”

姜源意识到自己的话跟“何不食肉糜”有的一比,尴尬的打个哈哈。

“那他们如何处理秸秆,要挖掉吗。”姜源赶紧话题岔开。

井野翻身下马从田埂抓了把土捻了下,又尝一口,吐掉土回道:“这是中土,现在割过的地荒一年不用管,隔年要种了再冬日烧掉。”

通过井野一路科普姜源才知道土质分上中下,焦国大部分耕地是中土,可以两年耕种一茬粮食,土更瘦的下土耕种三年一茬粮食。只有极少的上土可以年年复耕。

随着人口增多,近年来也有头铁不休耕的,只是产量极差不如荒着的。

田不够种,没有大牲口,没有肥料,甚至没有一把长镰刀。

出游第一天,农夫的艰难映在姜源心里。她在巡游日记里写下:要实现每户农夫一把镰刀。

夜未深,阿藻当值,她的同事们在隔壁“忙碌”。

姜白自厨房引火点燃橄榄精碳,架起一座小炉。

慈菇给井水慢煮到冒蟹眼小泡,冲开茶粉放入酪块。

菱角给栗子划十字放到炉上烘熟。

三人正是高中生的年纪,因出游兴奋的睡不着,凑了个小型茶话会。

从路上见闻到姜家兄弟谁武功更好,再到今天加入的官员谁最好看。

“汤大人个头最高肩膀又宽,很英武呢。”

“要我说,还是井大人秀气,今天他回王姬一路说话声音特别好听。”

“你们可错了,兵部那位大人鼻梁高挺臀又翘,阿嬷嬷说那样的才是好男人呢。”

正聊的热闹,阿藻板着脸推门而入。

“你们小点声,这里四处漏风不比景福宫。”

唬的三人低头认错,吓成鹌鹑。

“王姬可都听见了,让我来说一声。”阿藻刻意清清嗓子,接着道:“王姬说,毛丫头们懂个屁,殷大人才是最好的。”

几人面面相觑,旋即都笑起来。

月亮高悬,次日还得接着上路,便都歇下了。

次日队伍往望潮县县城方向前行。

望潮县令刘旭带着下属提前十里地在大道迎接。

见到车队,刘县令一路小跑迎上来:“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太后您啊,您到了望潮,望潮就有了太阳有了光。”

刘县令生得瘦小,高颧骨尖下巴,鼠里鼠气稍显滑稽,他说到激动处甚至掏出锦帕擦拭眼角。

可惜刘旭用力过猛,成功激发了姜源的社交焦虑。

“行了,进城再说。”

姜源面上淡淡的打断刘旭的马屁输出,坐回马车里。

自从和井野聊过,姜源发现祁太师选人确实好,是各个领域的人形百度,便把他们定位成智库,随时取用。

“陶大人,来我们继续聊。先简单介绍这个县令吧。”

“刘旭,年四十六,天成三年起担任望潮县令,至今二十年,近三年考核为中中、中下、中中 。”

“怎的那么年轻就当上县令。”

“他运道好,原先只能做个乡长。嫡长兄弟去世的早,他是嫡次子,县令是从他父亲那顶岗来的。”

陶无波不过三十便出任吏部考功司副司长,更是祁太师属意内定的下一任司长。他出生世家,业务能力更是过硬,各地官员履历记得清楚。

入城里的十里路上,陶无波给姜源细述了焦国选官制度,即世卿世禄制:官职大都依据血缘为唯一标准 ,父死子继世代相传。

“既然以血缘作为选拔标准,那考功司考评存在意义何在。”姜源不解。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父亲精干儿子则未必。有些不识字的,甚至痴傻的,实在不堪为用便要另行选调官员任用。

当地长官推荐的人才我们会考评后选用。再有各部司的职位也是从现有官员中考评选优任用。”

陶无波细细介绍,两人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这就到了县城。

嚯,城门场面真热闹,上千百姓手捧鲜花鲜果夹道相迎,口中高呼太后千岁。

城门是新粉的,百姓穿的过于整齐干净,比庐阳城的百姓显得还要富庶。

欢迎队伍前排尽是青少男子,面涂铅粉眉画绿黛头上簪花,穿的那叫一个欲拒还迎。姜源怀疑自己要是多看了谁两眼,晚宴后准能见着打包好的。

这口味,吃不消实在吃不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