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宁客 >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江宁客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作者:常文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3 20:33:29 来源:文学城

黄山堤决口,县城里的水漫过屋顶,没人顾得上到底淹死多少人,也没人在意粮价到底飙升到多高,布政使衙门里现在一团乱。

黄山县的知县、县丞和主簿尽数投在大狱里,监督黄山堤的太监,也跑得不见了踪影。

“人肯定在汤若固家里,你让我带兵去,一抓一个准!”任义村急得鼻子下出了个泡,呼出的热气正好打在泡上,疼得他只能龇着牙呼吸。

他本来就魁肥肤黑,又长着满脸络腮胡,龇起牙说话时像是要当场吃人,和那天水图南梦里的黑猪精极其相似。

方才的议事没讨论出结果,两人暂时退到后面来喘口气。

史泰第愁云惨淡地坐在椅子里,额头上缠着病中的抹额,无力地摆手:“十来位县官此刻正在外面坐着,眼巴巴等着你我的应灾安排,你这个时候带兵去织造局抓人,五十万匹丝绸我们还产不产?!”

“又关丝绸什么事!”本就烦躁的任义村感觉脑袋都大了,不耐烦地跺脚,扯起嗓门一挥手:“那你说,到底该怎么办!”

他这一嗓子,差点没把史泰第嚎得直接厥过去。

史泰第捧着心口,虚弱道:“老任,你小点声,我现在听不得大动静!”

几日前,黄山堤天快亮时决水,消息一大早传来,才起床的他当场昏厥过去,犯了心悸的老毛病。

暴雨连绵,大水肆虐,几十万的百姓卖了耕地,又到处买不到粮,生乱是迟早的事,江宁注定兜不住。

“事到如今,仅凭你我之力,已然是控制不住了,”在任义村讪讪安静后,史泰第撑着额头道:“给大邑递急报吧,越是拖的晚,对我们越不利。”

“不行!”任义村有自己的算盘,反对道:“黄山县被淹这才第六天,我们什么还没做,便等着大邑派人来救,这不是当这满朝文武的面,啪啪抽季相大耳刮子嘛!”

是了,曹汝城因为反对改稻为桑,被撤了江州总督之职,史泰第在季相力荐下做上江州的代总督,而今发了水,他这个代总督就这只会向朝廷求救?

若史泰第升不上总督,或者调不去大邑,那么压在他下面的任义村,又哪里等得到出头之日?

他可是花了大价钱在大邑上下打点的,不能白白浪费这个好机会。

“还考虑那些做什么呢,”史泰第眉头拧得能夹死苍蝇,“江水江水退不去,粮食粮食不够吃,不向大邑求救,难道等着那些暴民冲进来,砍了你我的脑袋去平息众怒?”

说完他重重拍椅子扶手,无比后悔:“不该答应于铁驴给那些卖田的人补粮食的,这下倒好,五十万亩种桑的地备齐,周围所有地方的粮食,也让他买来发了个精光,我向隔壁几个州赊都赊不来!”

“啧,”话赶话的,史泰第嘀咕问:“买那么多粮食回来,你说于铁驴真的发完了?”

任义村坐在椅子里,听到这番话,心里有些发虚,沉默片刻,他的眼尾忽然抽动起来:“你方才说的,未尝不可一试。”

老任动杀心的样子,史泰第还是见过的,他登时愕住,往屋门方向瞄一眼,确保没人,两手按住椅子扶手压低声音喝问:“我说的那句话?你什么意思?!”

任义村没有立马答话,他端坐在椅子里,胸膛大起大伏着,外间落雨声盖不住他粗重的呼吸声,像是在做最后决定。

良久,就在史泰第想要开口催问时,任义村咬着牙低声道:“等那些暴民冲进衙门,平乱的功劳,不就主动送上门了?”

温顺的江州百姓世代不曾造过反,但暴乱确然有过,发水后有人蛊惑百姓发起暴?动并不罕见。

“我的后土娘娘,听听你在说什么!”史泰第简直要原地炸膛了,急到不得不用力呼吸,脑袋发懵着阻止任义村。

他道:“你怎知朝廷不会追究你我的责任!官逼民反,这是掉脑袋的大罪!我还不想死呢!”

“不,这件事反而越快越好,”任义村像是打定了什么主意,这时反而比史泰第还要冷静,还要头脑清晰:

“黄山堤决堤到今日,不到十天,我们已追责黄山知县等人,虽堤坝监督官在逃,但他是阉人,不是我们处理得了的,

还有,我们已经在尽力筹措粮食了,只是受五十万匹丝绸生产的影响,粮食筹措的慢了些。”

听着他这些话,史泰第头脑里,竟也慢慢跟着形成想法。

见史泰第容颜稍动,任义村继续道:“可是那些暴民趁机生事,冲进总督衙门要造反,这个时候我们出兵平乱,只会有果决之功,不会有延误之过,”

他以手比刀,说得简单如杀鱼:“届时,不但能在朝廷上遮掩一二水灾的影响,而且我们不说能得到嘉奖,至少先不被责罚,再者,此举也能杀鸡儆猴,弄死一波乱民,让想乱的不敢乱,稳住江州局势,岂不是一箭三雕?”

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

“可那个逃跑的黄山堤督工,”史泰第有点心动了,琢磨道:“若是他把堤坝上当时的真实情况,告诉大邑那位大总管,我们不就是在玩火**了么。”

黄山堤的真实情况,哪里经得起层层盘查!这里面有多水,史任二人和黄山堤督工太监,同样的心里有数。

任义村冷声一笑,胸有成竹:“他不会的,你让于霁尘去趟汤若固那里,那个督工太监若还能活着走出江宁,我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给你下酒。”

“行了行了行了,”这赌的什么血腥毒誓,听得史泰第害怕,连连摆手,偏过头时眼珠子转得贼精,“这种打打杀杀的事,还是得你这位带过兵的刑名来,一切听你安排就是!”

任义村笑开,神色让人琢磨不透,似乎是看穿了史泰第的小算盘,不过他不计较:“既然如此,咱们便继续‘努力救灾’,一面治水,一面赈济,追究黄山堤决堤的事,稍往后缓缓?”

见任义村没发现自己的小心思,史泰第自是欣然答应,二人一拍即合,起身继续去应付外面堂里的十几位知县。

事到如今,进退维谷,任义村的办法不失为一条路,史泰第不插手,只让任义村去干,若成,那便是他二人的共同功劳,若东窗事发,他则能轻易把自己摘干净。

这种事,足够他们死去活来八百遍,太冒险。

.

经过几日发酵,事态已然不可逆转。

水图南在茗县受风寒发热,回到江宁城后,昏昏沉沉一病许多日,也渐渐清醒过来。

状元巷,于家:

“你对我做了什么?”她坐靠在床头,感觉三魂七魄还没有尽数回到身体里,脑袋晕得不行,勉力支撑着才能和人对话。

昏沉几日,她模模糊糊感觉出来,于霁尘对她做了什么手脚,思来想去,只可能是入口的东西有问题,故才有此一问。

床前,于霁尘坐在凳子上,默默把床边的茶杯挪远些,怕被照脸泼水:“你自己着凉发热,病了好几日。”

水图南沉默下来。

她确实初初清醒,甚至还没彻底从虚实难辨的梦境中抽身,又不敢尽信于霁尘,遂抱头侧身向里偏去,只留大半个后背给床边。

她说不过于霁尘,却又不服气时,常会有这般行为。

于霁尘眸光闪了闪,有些失方寸,千言万语堵在喉咙,最后本能道了声:“对不起。”

“……”抱着头的人沉默片刻,哑声嗫嚅:“什么?”

于霁尘坐在那里,还算平静:“黄山堤决口了,是我把你带出的黄山县,也是我决堤引水淹县城,这样做……”

“不要告诉我,我听不见,”水图南打断她,抗拒着那些她掌控不了的事,“不晓得你在说什么做什么,你只是听从衙门的吩咐办事,无论外面发生何事……”

“尽皆和我没有关系,我什么都不晓得。”她久久停顿,不忍把自己摘出去,又不得不努力撇清,她不想听那些事实。

有些话,出了于霁尘的口,进了她的耳,那便是确凿证据,她不想也不愿做那个证人,或许归根到底,她想,大约是她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于霁尘。

自己在水园那般环境下长大,受着母亲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哪里懂得什么是爱一个人,她想,自己大约,只是贪恋于霁尘给的好罢了。

是吧,从最初的刻意接近,到后来小有心动时的主动欢好,至而今的撇清关系事不关己,分道扬镳是她和于霁尘注定好的结局。

她要把于霁尘当成垫脚石,还算是成功的。

“不想听便暂且罢了,织造那边有姬代贤在,家里有秧秧和其她人在,你身体刚转好,先歇歇。”于霁尘低声说罢,瞥见毕税的身影在门外晃,是来找她的。

这个关口,诸事缠身,她腾不出过多精力来说服水图南。

水图南那样聪明,肯定能明白她的苦心,能懂她的赔偿。

于霁尘的声音落下,继而脚步声响起,由近至远,屋门被带上,卧房里恢复针落可闻的寂静。

水图南定定靠在床头许久,久到坐麻了双腿,她屈腿抱住双膝,只觉得束手无策。

片刻后,她起身收拾仪容,躲开坐在屋檐下看雨发呆的秧秧,以及几个陌生的仆下,悄摸从鲜少踏足的后门溜出去。

·

毕税来找于霁尘,二人说了几句悄悄话,一前一后离开家,是奔织造局汤若固这里来了。

有小太监侍奉上热茶水,说汤总管在忙,“请于老板在此稍后片刻,总管忙完手头事,定然第一个见您。”

小太监言罢退下,装饰华丽的厅堂里没了旁人,整间屋子幽幽散发着上等木制家具的清香,本是好的,却在阴雨天里莫名有点瘆人。

于霁尘闻闻杯里的茶,是去年陈茶,摆手给毕税:“你也坐,尝尝汤总管府上的香茶,左右没有个把时辰见不到人,站着多累。”

毕税依言坐下,自己倒杯茶喝,茶水竟然又苦又涩,还似有若无的带点霉味。

二十出头的姑娘喝得直撇嘴,一板一眼直言不讳道:“五十万匹丝绸压着,商号里几大堆事等着你处理,哪容来个把时辰让你在这里品茗等人,东家,汤总管也忙,反正你也来过了,衙门那边不是没法交差,坐半盏茶时间就回如何?很忙诶!”

这是来前她两个套好的话,千山说汤若固定然不会轻易露面,这不,说中了。

“啧,听你说的是什么话,”于霁尘佯嗔她,“再乱讲话丢我人,以后不带你出门了,我们等的是总管,再久也能等。”

毕税仍旧有些不平,梗着脖子道:“本来就是,衙门里走脱督坝者,当官的自己不来,怕得罪织造局,竟然使唤你出面,那我们大通的织造还在汤总管手底下讨活路呢,衙门这不是让人难做么!”

于霁尘耐心解释:“你懂什么,衙门并非真心想抓那督工,而是想利用走脱的督工,趁机让汤······”

意识到差点说漏嘴,于霁尘停下话头,改口教训道:“你看到的只是皮毛,以后遇事切莫乱评价,祸从口出记下啊。”

“啊,记下了。”毕税撇嘴,低头去喝那并不香的香茶。

不多时,汤若固的声音从太师壁后面响起,人也跟着走出来,一副才急匆匆赶过来的样子:“哎呀霁尘久等了久等了!”

于霁尘忙起身施礼:“见过汤总管,您安康。”

“这么客气做什么,坐,”汤若固自行坐到正堂的八仙桌旁,喝口茶叹道:“方才在接待一个洋猴子,人傻钱多的,约莫来年又是十来万匹的订单,不过我没立马应允,主要是不知来年你那里,是否腾得出手······”

说到这里,他才恍然一悟,纠正话题道:“忘记问了,霁尘这个时候正该在忙五十万匹丝绸的事,怎么忽然来找我,是织造上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

太监这几句话讲的倒是客套,于霁尘虚与委蛇,脸上讪讪假笑:“这不是正在推进度么,来给您汇报一声。”

汤若固:“这种小事哪值得你亲自跑一趟,打发个伙计来就好,对了,弟妹的病可好些?”

他也知道于霁尘来不是什么汇报,方才他在太师壁后面都听到了。

“哎呀,说到这个,还要感谢总管才是,”于霁尘感恩戴德道:“吃了您送过去的药,烧热很快就退下去,我家里那位老大夫说,那实在是难得一见的良药!总管的恩情,我都不知该怎么偿还了。”

汤若固摆摆手,很大方:“你我之间不讲那些虚情假意,我是管织造的,你是干织造的,你我上下一心,为朝廷分忧,这才是最重要的。”

几句话说得于霁尘感激涕零。

寒暄得差不多了,汤若固叹道:“只是织造局最近被衙门盯的紧,不然我让人去趟隔壁单州,取了更有效的药来,保管一剂服下,还你一个生龙活虎的水老板。”

他惋叹着摇头:“你进来时应该也见了吧,我家门外,到处都是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的眼线。”

于霁尘抿抿嘴,似乎有些不敢提,犹豫须臾,问:“我听说,是因为衙门走脱了黄山堤的督工?”

“那可不是,”汤若固很好说话,甚至毫不隐瞒,“人现在就在后院躲着,他好歹唤我声干爹,出了事,我岂能袖手旁观?”

“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黄山堤出了事,那边不管不顾先拿了黄山县衙三官出来顶罪,可我的人清楚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便不能就这样让他稀里糊涂替人去死。”

汤若固说得义正言辞,义薄云天,听得人心里浩气激荡:“我们这些人,虽比常人多挨一刀,但心里的是非曲直反而比别人更清楚,衙门想把人抓去,我第一个不同意!我要等朝廷派钦差来,这个公道,我守定了!”

于霁尘免不了一番恭维,及时让毕税到外面候着,低声问:“总管这里说话可方便?”

汤若一副板荡见忠臣的坦率:“但讲无妨!”

于霁尘:“总管义薄云天,但要准备拿自己的性命,去为那些人弥补过错么?”

“什么意思?”汤若固循循善诱,一步步诱导于霁尘掉进他的陷阱,对他说实话。

于霁尘果然中了他的计,道:“小人相比来说算是了解衙门那二位的想法,他们让我来说服总管,把人交出去,说的是五十万匹丝绸任务还没完成,他们不能和总管生龃龉。”

汤若固沉默下来,思考良久,问:“霁尘认为我该交人吗?若是交出去,谁敢保证衙门不会严刑逼供,让我那干儿子反咬我一口?”

要是汤若固在这个时候倒台,衙门不敢招惹内廷的大太监,不能查出汤若固贪污受贿向皇帝大伴送脏银。

是故顶多只追究汤若固包庇失察罪,也要受牢狱之苦,那么他辛辛苦苦从五十万匹丝绸生产里刮下来的油水,可就全部落进史任二人的口袋了。

以后的油水,也没了他的份。

“事情现在确实对总管不利,”于霁尘道:“所以说,总管无论如何不能交人。”

汤若固满是为难:“不交人?你看门外给我围成什么样,我现在是上个茅厕都有人暗中盯着,简直快要疯了。”

说到这一步,于霁尘不再犹豫,道:“我说的是不交活人。”

年轻人清亮的眼睛深处,闪动着商贾特有的狡猾狠辣:“总管何妨留够证据,再交给他们一个不能乱攀咬的人?能为总管挡一劫,想来那位督工公公也是很乐意的。”

这姓于的,巧舌如簧:“届时若那边还不老实,总管大可把证据送回大邑,江宁是个聚宝盆,寻常人没有总管这份能耐,可以压得住江宁织造,届时,自有上面人会为总管主持公道。”

她指的上面人,是汤若固干爹,皇帝大伴,大内总管,内廷总管太监吴用。

汤若固笑了,心里暗暗松出口气:“不瞒霁尘呐,你的这个想法,正与我不谋而合!”

方才于霁尘和毕税的对话,他都听到了,想要试探于霁尘,结果也令他满意,不由拊掌而喜:“我果然没有看错霁尘。”

“还有一个事,”于霁尘脸色反而变得凝重,起身过来,蹲在了汤若固身边,低声道:“实在事关重大,我不敢不告诉总管。”

“哦?”汤若固挑起眉毛,弯下腰来附耳,“何事,你说。”

于霁尘压低声音,把史泰第和任义村准备制造暴·乱,为自己博功劳的事,尽数说了出来。

听得汤若固坐在椅子里,久久未敢相信。

“粮价今日已涨到四两六钱一石,任义村手里,还扣贪我七万斤购地的粮,”于霁尘满脸无辜蹲在地上,愤愤不平又无计可施,像是赌气,“总管想想办法吧,我不想再这样被他们宰割了。”

怕汤若固还犹豫,于霁尘接连扔出几个炸雷:“上回任义村妻弟和簿裈小公公的事······”

“怎么了,你说!”汤若固最重用的干孙子就是薄裈了,上回虽经于霁尘从中调停,他暂时放过了任义村妻弟,但太监还没咽下那口恶气。

汤若固在江宁这七年,连之前的总督曹汝城都得看他脸色说话,曹汝城从不赴宴,但只要他去请,曹汝城从来没说过不,可他的干孙子,却在任义村这里栽了个大跟头,他不服。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汤若固后槽牙紧了又松,像拍小狗般拍了拍于霁尘的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再跑一趟衙门,告诉史任两个,就说黄山堤督工乔和逃回来时,受了重伤,等三日后,他情况稍有好转,我亲自把人送到提刑衙门。”

于霁尘无不欣然。

任务完成。

走出总管府,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才能乘车。

毕税扶着被雨砸歪的斗笠,回头看了眼消失在雨幕中的气派宅门,问:“姓汤的老狗这么容易上当?”

于霁尘刚才出来时踩到水洼,布鞋湿了个透,正在蓑衣下提着衣摆小心走路,闻言冷哼一声,在噼里啪啦的雨声掩盖下,嗤笑道:“不是我看不起人,你以为他很厉害么?不过是只仗势犬。”

“史泰第任义村之辈不值一提,季由衷吴用之流心计尚可,我未尝不可与之一搏;九大丞相,满朝文武,文韬武略列出阵来,未必敌得过一个幽北杨严齐。”

毕税继续撇嘴,千山她又狂起来了,但狂的不是没有道理。

大雨滂沱,千山的话响在耳边,简直像发疯:“那些人有如今成就,不过因其是男儿身,稍有能耐就不得了。

当年季由衷进士及第的文章,什么经世治国笔墨通透,被人吹捧得天花乱坠,其实不如杨严齐十六时写过的策论更鞭辟入里。”

之所以没人承认杨严齐的文章,不过是因为她是个女人。

读书人把天下文章排名,杨严齐的被故意排在榜单最后几位,大儒不举之,名师不荐之。据说还是看在其父幽北王杨玄策的面子上,才勉强让杨严齐入榜。

彼时,于霁尘建议杨严齐去结交名师文士,主动让那些人切实看到她的文章。

经历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人肯为杨严齐的文章背书时,又有人跳出来造谣,说杨严齐和那几个推荐她文章的人有不正当关系,不然人家凭什么替她背书?

那些男的,连幽北王府的杨严齐都敢肆意造谣诋毁,连季后代政都敢假借天象拼命抨击,一旦惹怒季后,人头落地,反而还能名垂青史,被史官提笔纪传。

着实可笑!

“掀了吧,”千山抹把脸上雨水,在肆虐的大雨中嗤嗤笑,“这烂遭的尊卑!”

等秋高观山时,再去探故交……那可是小二百元的门票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