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宁客 > 第4章 四

江宁客 第4章 四

作者:常文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30 20:48:56 来源:文学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一脑门的官司。

史泰第和任义村,在为城外散不去的灾民和洪水发愁;于霁尘在为和母亲之间,难以缓和的僵硬关系发愁;水图南回到家,面对老爹爹的指责和数落,也有自己的忧愁漫上心头。

在听了水图南转述的,衙门发生的事后,水德音气得摔茶杯,不再赶时兴讲官话,顺口的江宁话哒哒往外怼:

“史泰第和任义村,他两个老鳖成精的,凭么子张口要我五万匹绸缎?还有那个姓于的小王八蛋,打炮的甩子,阿有毛病啦,要我一成半的话事权,他想干么斯啊,啊?”

水老爷分明是在骂于霁尘,坐在他对面的水图南,却被他骂得狗血淋头,低头不敢出声,更不敢动筷吃饭。

水老爷大发雷霆,连前来打扫茶杯碎片的用人,亦不敢弄出声响,唯恐触到老爷霉头,老爷常发脾气,稍有不顺便是大吵大骂,用人们早已习惯。

盛粥的陆栖月看不下去,把调羹往砂锅里一扔,回怼丈夫:“你要干么斯啊,啊?我娃儿饭都不得吃,光听你在这里骂骂骂,你有好胆子,来斯去于霁尘面前骂,去藩台衙门口骂,去呀。”

“来斯你再讲我一遍?”水德音觉得自己被下了面子,愤怒地拍桌子,瞪大双眼。他一双大眼睛犹如铜铃,吓人吧啦,吓得陆栖月愣住。

小饭厅里气氛僵持起来,须臾,只见陆栖月眼眶一红,转过身去,低声抽噎起来。

“是我不好,”她责备着自己,浑身笼罩在浓重的懊悔与无奈中,“是我没能给你生个儿子,让你四十多岁还得自己顶门户,要是图南是个儿子,她就可以在面对当朝三品大员的逼迫时,宁死不屈地拒绝了,是我不好,是我对不起老爷,对不起水家,是我不好……”

说得漂亮,水图南在心里暗暗叫好,母亲的话实在是讽刺,一招以退为进,反倒让水德音无话可说。

“晓得错了就好,行了,莫要再哭哭啼啼,我又没死。”水德音像是没听出来那些话里的反讽般,顺着台阶下来,又碍于面子不给人道歉,悻悻把刚才的事一言带过,转而问水图南:“那个于霁尘,要我们家一成半话事权,他到底想干么斯?”

老爹爹在自己面前演戏,水图南也不戳破,故意拿出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怕得摇头:“不清楚,他那个人,瞧着嘴里么的半句实话的。”

“这还要你说,我又不是傻子,三年前,他搞孙邦民家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出来了的。”水德音在发妻面前吃瘪,便夹枪带棒同女儿说话,好像这样才能显出他作为父亲的威风:

“大通平素里出面办事的,是一个叫冯通的老杆子,和一个叫江逾白的小杆子,于霁尘没怎么露过面,我一直以为,他是个算盘成精的老杆子,手段那样子狠辣,么的想到,他竟然是个二十出头的小杆子,老孙一家栽得亏哦。”

讲到这里,水德音噙着烟袋笑出声,一副看好戏的样:“你们讲,我要是把这个事,告诉孙邦民,他会不会气得破口大骂?”

水家自己还有满脑门官司,谁有心情闲聊孙家,陆栖月和水图南纷纷沉默以对。

水德音想到朋友孙邦民可能出现的骂街反应,就觉得十分好笑,但再想到自家这摊子事,他就烦得头疼。

连抽两锅烟丝后,在青烟缭绕中,他淡淡决定道:“这样子,明日起,图南暂时不用去铺头里了,在家里好好歇息,那个于霁尘,我亲自去会会他,阿行啊?”

这样的决定,在水图南预估之中,却在陆栖月意料之外。

陆栖月气愤不已,转过身来同丈夫理论,脑袋一发热,言语就失了方寸:“图南为了织造,今日差点被拘押在衙门出不来,生丝的事刚有转机,你便迫不及待拿走她的掌事权,就这样怕图南立功吗?少在这里窝赖人,王嫖的肚子,可还没有大起来呢!”

妾王膘腹中的胎儿,现在是水德音的底线,不容任何人质疑,他拍桌起身,瞪大眼睛怒骂发妻:“阿老瓜子坏掉啦,我警告你哦,要是王膘的肚子有么斯,我就一纸休书休了你的!”

“噢呦,那好的呀!”陆栖月不甘示弱,水德音对王嫖不由分说的维护,彻底激怒了她,“你休书写写好,我立马带着图南,分了水氏织造去!”

水德音听不得半句顶撞,暴脾气上来,毫无征兆掀翻饭桌,东西稀里哗啦碎满地,他的嘶吼咆哮响彻小饭厅:

“少在这里假嘛日鬼,织造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来斯你跳宣武湖去!没人拦你,你和图南在织坊的话事权,归根到底是我的!我的!”

饭桌子没了,被吼声吓一跳的水图南,光秃秃坐在凳上,甚至没有起身躲避,多年来,她已经在忍耐中,逐渐习惯了娘和爹花样百出的争吵。

在吵嘴这方面,陆栖月不肯认输,又红了眼眶:“水德音,做人不能么的良心的,你欺负我也就算了,今朝当着图南的面,你恩正些,梗直讲,我女儿手里两成半的话事权,究竟是谁给的?”

话事权是谁给的?水图南听母亲父亲吵过不下百次,却是第一次听二人这样子讲,话事权不是老爹爹给的么?还能是谁给的,莫非是老太太?那不可能。

她有些好奇,小心翼翼地朝娘和爹看过去。

熟料刚看见阿娘带着泪痕的侧脸,爹爹的斥责就劈头盖脸砸过来:“水图南回你自己院子去,快些,滚!”

水图南飞快看亲长一眼,识相地离开这个是非地。

紧接着,水德音把所有人都赶出去小饭厅,老爷和夫人有话要说。

周围人被辇得干净,水图南在陈妈妈注视下,听话地带着秀秀离开,结果一转头,这小姑奶奶就绕到小饭厅后面去翻墙。

大雨倾盆,后窗的屋檐下并不能遮风挡雨,秀秀脱了自己外披,给小姐搭在头上,水图南把两人脑袋一块盖起,耳朵贴上窗根。

风雨声很吵,几乎盖过屋里人的争执,水图南耳朵紧贴在窗缝上,勉强听个模糊。

“你怎么能当着图南面,讲出这种话来!”

当时商量好谁也不提的,而今脑子一热,口无遮拦把话讲出来,是陆栖月违背约定在先,水德音占了优势,理直气壮怒斥陆栖月。

陆栖月被丈夫不由分说的偏袒气急了,也被丈夫对那个男胎亳无原则的维护吓到了,口不择言才讲出那些话来。

她也有点后悔,但水德音越是数落她,她就越觉得生气,不肯就此向丈夫低头,倔犟又委屈:“你们江宁有老话讲的哦,‘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所以我理解你爱护儿子的心,我没有儿子,只有图南一个娃儿,她这几年,为水家殚精竭虑,连婚事都耽误了,可是,王嫖的孩子不及诞生,你就开始架空我女儿,”

陆栖月越讲越失望,眼里双泪流:“我以为,你把同付雪妍签好单子的事,主动告诉史泰第,是在暗中帮图南撑腰,谁晓得你是在落井下石,水德音,你有脸开口责怪我?”

水德音不肯承认陆栖月的指责,脸红脖子粗地继续嘴硬:“夫字天出头,我是你男人,数落你两句能怎么的,要你寡讲我唠,儿子是我的命,图南也是我的命,都是我的孩子,我偏心哪个了?”

水德音反而越讲越委屈,声音越吼越大:“西北的武卫人没有讲错哦,‘打得到的媳妇,揉得到的面’【1】,我就是对你太好,对图南太好,才让你们这样子不知分寸。”

他挥舞着双手,在屋里走来走去,破碎的碗碟碎渣踩在脚下:“今天要不是那个姓于的小杆子,跳出来截胡生丝的事,你的宝贝女儿,就被扣在衙门出不来了,还能让你同我在这块吵架,你谢谢于霁尘去吧!”

二十余年同床共枕,陆栖月实在了解水德音,他此刻这样子讲,表明这男人是铁下心,要趁此机会,开始为儿子继承家业做准备了。

往昔种种如走马灯过,陆栖月冷笑出声,忽就没了同水德音争吵的力气。

用手帕擦擦已经洇进衣料的菜汤,她轻蔑道:“你莫里十菇是你的事,烦不了,你现在就把作坊铺子全传给那个胎儿,我的话事权你也尽管收回去,但我女儿的财产,你是十万个动不得,两成半的话事权——不,应该是三成,和泰湖沿岸的产业,是那个娃儿留给图南的,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动!”

话音至此,屋里骤然响起摔砸东西的声音,是水德音又在发疯,和陆栖月动起手来,把贴在窗户上偷听的水图南吓得打激灵。

陆栖月的话,像是把烧红的烙铁,趁热怼在水德音胸口,烫得他血肉模糊,恼得他和陆栖月动起手来,周围没人,水图南也不敢进去拦架。

二人边打架,边听水德音骂骂咧咧:“我早讲过,家里不准提起那家人半个字,不得命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夫妻两个互揭老底,越是难听的话越吵得起劲。

陆栖月尖叫着,拳打脚踢反抗:“你要怪谁,当初若非你么的担当,把钱花得狗二干净,十二年前,水家能被你大哥,勾结外人坑成那样子?你二胡卵子做逼倒怪,卖了我丫头才换来织造的今天,现在你要有儿子了,要过河拆桥,你敢对不起我丫头,我挨地蛮要同你拼命!”

“够了!”水德音手里扯着陆栖月的头发,被陆栖月用凳子不停砸在腿上,疼得他哎呦喊叫,试图停手,“我快要被你砸死了的,你住手,我也松手!”

一般的,两个人打架吵架时,大多是仗人势的,身边越是有人阻拦,他们打得越起劲,反而没人在场时,打架的下手有分寸,吵架的也懂适可而止。

夫妻二人就这么丁玲当啷打一架,吵一顿,到最后,陆栖月披头散发,水德音浑身疼痛,坐立不得,谁也没捞到好处。

两个人终于能继续说话了,并未完全占上风的水德音,伸出一根手指,咬牙切齿警告:“我最后再讲下,那家的事,你要是再口无遮拦提起,尤其是当着图南的面瞎讲,我把你杀了吃!”

杀妻吃肉,水德音竟然讲得出这种话。

陆栖月听得浑身汗毛倒立,两手止不住的颤抖,却仍要倔犟地昂起头颅,不露半分胆怯:“你要是敢打我丫头的傍身钱的主意,我要水家全家赔命,不信来试试!”

在这种互放狠话的关口,水德音脑子一振,刷然收起浑身尖刺,疑神疑鬼问发妻:“大通的于霁尘,不会和那家人,有什么关系吧?”

陆栖月微顿,像是听到个惊天大笑话,冷哂:“乖乖隆地咚,那家的祖坟都让你给平掉了,哪里来的后人,还是带茶壶嘴嘴的?他家仅有那一个小丫头,还是你去官府给认的尸,神头鬼脑,是你终于晓得亏心了,还是于霁尘姓于姓错啦?”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方才陆栖月提起那个事,反倒给水德音提了个醒,他念反复叨着“不行”二字,碎步来到发妻面前,不小心停步近了,又警惕地往后退两步,怕被偷袭:

“这个于霁尘,出现的太是关要时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大通搞茶叶,和我们么的交集,这些年来,我也么的留意过那个小杆子,”

水德音的大眼睛滴溜溜转着,想办法道:“他一个搞茶叶的,能一气拿出二十万匹生丝,绝对有猫腻,明朝,你派人去仔细探探那小杆子的底细,我去找孙邦民那个活闹鬼,向他再打听打听。”

“万一要真是那家的哪条漏网之鱼来报仇,事情可就不妙了。”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陆栖月手里有,他羡慕不来的情报网,难得找到个合适的说法,能让陆栖月尽心尽力帮他把于霁尘查个彻底,他等这个机会蛮久了。

陆栖月不晓得,丈夫与她人心隔肚皮地在耍什么心眼,她习惯性地和丈夫床头打架床尾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对策。

后窗外,满头疑惑的水图南,带着秀秀蹑手蹑脚翻墙离开。

水图南满脑子疑问,十二年前,倒底发生过什么事?

·

十二年前,水图南七岁,对许多事情记得并不清楚,长大后才晓得,那年春天,大伯父勾结外人,和家里闹翻,分了家,水氏织造经历了扒皮抽筋般的难关,险死还生。

可是当时,年幼的小丫头只晓得,终日不见身影的爹爹,那阵子天天出现在家里,澈州的舅舅也住进了水家。

七岁的水图南,高兴于天天能见到爹爹,和爹爹坐在一起吃饭,但不知为何,爹爹天天沉着脸,进进出出的,也总是不耐烦,动辄打骂下人。

敏感的小图南觉得家里发生了大事,她当时还不懂什么是爱,但她感觉得出来,爹爹总是骂她,不喜欢她。

直到后来有一天。

那日,天温酷热,像神话故事里的祝融在向大地下火,炙烤得人无法出屋,午饭后,五岁的秀秀吃了两牙凉瓜,腆着小肚子躺在凉席上睡,陈妈妈浑身冒着热气,来找小图南。

“南南,家里来了非常重要的客人,”陈妈妈翻出柜子里的漂亮衣裙,把她从偷凉的水车前拉进屋梳妆,蛮高兴地讲,“老爷和夫人正在前厅招待,客人带了个和你一边大的小娃儿,你去找她耍,好不好?”

——回忆至此变得模糊,后来发生过的事,水图南早已记不真切。

秀秀去烧热水了,水图南简单抹抹身上雨水,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被她常年压在衣箱最深处的,酸枣木的朱漆盒。

盒子久未动过,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木潮味,以及衣箱里的防霉药丸味,小心翼翼打开来,里面只装张卷起来的,蜡封的文书。

已经过去十二年了,水图南记得这里面放着份官府发放的,有她画押按手印的文书,但文书内容她并不晓得,也一直没想过打开看。

不知为何,娘和爹在小饭厅的争吵,让她第一时间想到这份文书。

准备把它拿出来,没擦干的头发又滴下水,她怕不慎损坏纸质文书,干脆用干巾子把头发包起。

小小的院子没别人,只有秀秀在烧水,水图南把双手彻底擦晾干,坐在桌前,一点点拆掉文书的蜡封。

十二载春秋轮转,让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娃儿,出落成如今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同样无声无息地,也在这份官府文书上,留下泛黄的岁月痕迹。

将文书铺开细看,抬头便是让水图南心中一揪的三个字——“同老契”。

直到逐字逐句把内容看到最后,看到字迹稚嫩却熟悉的落款,和怎么看怎么透着高兴气息的小红手印,水图南的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当她轻轻抚摸过,那与她名字并排的另一个落款,眼泪不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于粱”,两个字写得干净又秀气,就连按在名字上的拇指印,也是规矩工整的,和小水图南夸张的巴掌印,形成鲜明对比。

眼泪愈发汹涌,悲伤却不知从何而来。

根据这上面的记载,水图南确定,在自己七岁那年的夏末秋初,同一个名为于粱的同龄女娃儿,结为了同老。

可是,做为当事人,水图南为何对此毫无印象?

水图南收起文书,不管不顾地冲到小小的厨房里,把正在拉风箱的秀秀吓一跳:“热水快烧好了,急着洗澡呐?”

“不是,”水图南拽下裹头发的巾布,借着滂沱大雨的声响,直白问:“十多年前,在我们院子扫地的那个老妈妈,阿记得她啊?”

秀秀满脸疑惑,半边脸映着灶台下的火光,努力想了想,点头:“记得呐,她儿子在幽北打仗,死了,她哭瞎眼睛,么的办法再扫地,夫人把她送到乡下庄子养老了。”

“在哪个乡下的庄子?”水图南莫名紧张,声音跟着颤抖起来。

秀秀不解,担心她打颤是冷,把她往灶台前拽了拽:“好像是甘柠县的农庄,我不确定,你急着知道啊,我去问问陈妈妈?”

“不用,别问她,”要是问了陈妈妈,阿娘不就晓得了。娘和爹避之不及的态度,让水图南一边害怕去深究,一边又忍不住想搞明白。

自己手里的话事权,据说原本是三成,后被老爹爹找借口拿走一点,只转给她两成半,没让她成为,可以和他拥有同样决定权的大东家。

家里人对此不曾提过只言片字,水图南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手里的两成半话事权,是阿娘为她,从爹爹手里争取来的。

家里没有深宅大院的肮脏争斗,故而水图南也从未曾想过,为何只有她拥有织坊的话事权,其她妹妹则没有,如今看来,这两成半的话事权,是老爹爹水德音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归还给她的。

两成半的水氏织坊话事权,以及泰湖沿岸的十几家产业,是阿娘口中所言的,“那个娃儿留给图南的”。

国朝良民除去从娘爹亲人手里继承家业,其他受官府认可,以及受律法世俗保护的关系,就只剩下同老和契兄弟--两种国南特有的关系,如此推来,阿娘口中的“那个娃儿”,只能是那张同老契上的“于粱”。

这个于粱,到底是谁?亲长又为何对她如此忌讳?于粱和阿娘口中所说的,被老爹爹平了祖坟的那家人,又是什么关系?

老爹爹夺走自己的东家大权,这事发生的虽在意料之内,却也在情理之外,水氏织坊正在度难关,正常来讲保持稳定是第一要务,老爹爹深谙生意之道,却为何还要如此着急把她换下?

还有,还有——

心思纷乱之中,水图南头疼地想,在衙门里时,那个半路杀出来的于霁尘,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1】“打的到的媳妇,揉得到的面”:是典型的糟粕习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面团越揉越筋道,媳妇越打越听话。

平静地发疯就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