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湖怨 > 第4章 丛家

江湖怨 第4章 丛家

作者:扬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5 06:44:29 来源:文学城

1,

丛员外是个小财主,广有田宅,又有买卖。虽不是大富之家,也算殷实之门。膝下有五女一子。其中四个女儿皆已出嫁。只第五女儿,唤作六丫头的,过继给了他妹妹薛丛氏。如今独子丛天赐也已十五岁了,聪明稳重,颇颇地教丛员外称心如意。说到婚嫁之事,丛员外更是不惜金银珠宝,广托冰人,立意要给爱子说一门好亲。

只可惜,好事多磨,事有意外。正在阖家给儿子忙着说亲这当头,他妹妹薛丛氏突然不远千里,登门造访。后面还领了两个生人。一问才知道,他那个六丫头因不满婚约,竟一声不吭,离家出走了。至今已有一月有余了。而那两个生人,就是男家。是一对父子。父唤作赵四爷,子唤作赵敦儒,又叫赵公子。人家跟着到此,就是要人的。本来这事妹丈薛洪可以自行主张,把婚退了便是。可一者妹丈想把六丫头送回,不想再教养了;二者就是男家给的彩礼丰厚,妹丈不想退回;三者,那赵四爷脾性强悍,因看上这准儿媳,也一口咬定,只要人不要钱。这一下正打中薛洪下怀。于是,勒逼着媳妇薛丛氏千里迢迢,带着赵家父子来到洛州要人。却不想,家里根本不见六丫头的面儿。薛丛氏就一口咬定是嫂嫂邢氏给藏匿起来,不让见面带走。于是,就连同男家赖在丛家不走了。并扬言一日不见六丫头,一日不离开丛家。丛家还得管饭。这一下,炸窝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丛家出了这一档子事儿,相邻认识的都不禁退避三舍,作壁上观,不敢给丛员外说亲了。面对这等局面,丛员外一时无可奈何,只能由她。并着人到处寻找六丫头。而爱子丛天赐见六姐如此任性胡闹,也抱怨起来道:“说她克我,以前还不信。今天看来,隔那么老远,都克了我的姻缘。真真晦气!”

当丛玉满心欢喜敲门时,姑姑薛丛氏已经赖在家里五六天了。

母亲邢氏连忙踏出门外,将大门关住,和女儿站在外面道:“我的好丫头,你去哪里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丛玉就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当然,她和邓亨玉之间同床共枕百般亲昵之事自是隐瞒不说的。并道:“多亏了这位邓公子,女儿才得平安归来。”并道,“娘,我不想嫁给那个赵公子。他懦弱无刚,我嫁过去肯定吃苦受气的。”

邢氏到底是母亲,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岂有不疼的道理。如今见孩子平安无事,又回来了,一切也就好说了。但邢氏自来没有主张,她自己想了一会儿,也没有个筹策。只好先将女儿领进门去,并将邓亨玉安排到前院,看茶看饭。然后找丛员外问怎么办才好。

丛员外一听说六丫头干巴巴回来了,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只说:“让我妹妹领回去就是。咱家虽算不上书香礼仪之家,可也是有头面的,不是那种心口不一的主儿。”

邢氏道:“六丫头就是不愿意这才跑回来的。这时节再逼她回去,能行嘛?”

丛员外道:“一个丫头,她能翻天不成?叫她跟她姑妈回去,要不我就把她轰出去,不认他这个女儿。”

邢氏无法,只能过来再劝劝女儿道:“丫头,我看那赵公子人物也不错。来了这些天,安安静静,举止都合规矩。你嫁了他,保准不受气……”

丛玉听了不对味儿,更知道母亲做不得主,乃打断道:“我爹他什么意思?”

邢氏道:“你爹能有什么意思。反正一片心都是为了你好。”

丛玉道:“既是一片心为了我好。就不应该违了我的心意。你告诉我爹,让他帮我回了我姑妈。她要是混赖不走,就拿棍子将他们打出去。”

邢氏一听,暗叫这父女俩都够刚狠的,只是苦了她。邢氏自然不敢拂逆老爷,但教训女儿的脾气还是有的,说道:“这世上,凡做儿女的,哪个不是顺着爹娘的。我生养了你这么些年,你就应该体谅为母的不容易。何苦来,这么使性子,闹得一家不欢乐。”

丛玉听了这话,心头凉了半截。进了家门,没有一句半句疼爱的话,倒是一味往外轰撵。不体谅她的委屈,反指责她不孝顺。若真论起来,是父母当初不慈爱她,一心送人。却不是她不要父母。只是这等话论起来除了费唾沫星子,没半点用处。丛玉性子虽刚,却不糊涂,很有条理。她略一思索,心想这事只能闹起来不可。若一味退缩,自己只能吃亏。于是道:“娘说得极是。我跟我姑妈回去便是。现在就走。”

一听女儿下了气,邢氏倒不好意思起来,很是歉仄。乃笑道:“不用忙。好容易回家。先住两天不迟,也叫我好好疼你一番。你姑妈那儿,我自给她说去。”又问,“跟你来到男子是……”

丛玉道:“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娘,你告诉爹,可得好好款待人家。”

邢氏道:“这是自然。”却又不禁狐疑起来,问道:“你和他没有首尾吧?他那个你没有?”

丛玉羞赧道:“娘,你想哪里去了!人家是赤诚的君子。再说,如果我俩有首尾,半路就成亲了,进家我就让他呼爹喊娘,哪用这么扭捏。”

邢氏一听在理,乃笑道:“也是。你在这里歇着。我这就告诉你爹去。让他好好款待小恩人。”说着,笑着就去了。

谁想,半路竟碰见她儿子丛天赐。原来丛天赐听说六姐到家了,远则想起那算命的言语,近则兀自抱怨六姐搅黄了他许多姻缘。十分不悦。立意要把六姐这个丧门星推出去。所以亲来打探情况。看怎么着。却半路碰到母亲,乃问道:“娘,听说六姐回来了。姑姑的事儿,她怎么说?”

邢氏道:“她答应娘,住两天就跟你姑妈回去。没事了。”

丛天赐一听没事,心头一稳,却兀自抱怨道:“没事就好。何苦来,闹这么一场。”

邢氏道:“她是你姐姐,闹一闹怎么了?再说,你是个男子汉,胸量应该大一些。小肚鸡肠的,可怎么好?”

丛天赐道:“我哪里小肚鸡肠了?我又没闹。再说,姑妈那么着,我不是怕爹娘闹出病来嘛?儿子一片孝心,娘竟不体谅。”

邢氏笑道:“我知道你孝顺。我就你这么一个孽障,岂有不体谅的?”又道,“对了,你六姐带来的那个小恩人,你快去款待款待去。人就在前院西屋里间。”

丛天赐道:“他和六姐没什么吧。”

邢氏道:“没有。”

丛天赐道:“真的没有?”

邢氏道:“真的没有。”见儿子一脸疑虑,问道,“怎么了?你担心什么?”

丛天赐道:“娘,你别说我多心。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六姐不远千里,孤身被这人送回家。若没有点什么,谁信呢?我们固然相信六姐,可外人呢?尤其是那两个。若那俩人不信,闹起来,玷污咱家门楣不说。就是六姐的终身大事也给毁了。今日好容易稳住六姐,可不能再生枝节!”

儿子这么一说,邢氏倒惶恐起来,还真怕赵家那父子俩闹,于是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丛天赐道:“未免夜长梦多,趁现在神不知,鬼不觉。我先打发了那人去。就是有人问,我只说是咱家一个远房亲戚就是。这种人,有钱就能打发。您放心。”

邢氏是个随风使舵没主见的,一听儿子说的是个道理,便道:“那成。你快去。我先去看你姑妈什么模样去。回头再给你爹说。”

丛天赐道:“那我去了。”说话就直接来到邓亨玉的屋里,笑道:“让您久等了。多有怠慢。”

邓亨玉道:“哪里哪里。”

丛天赐道:“在下丛天赐,字嘉爵。敢问兄台名讳?”

邓亨玉道:“在下邓珠,字亨玉。”

丛天赐道:“原来是邓大哥。家姊得蒙兄长千里护送,实是她三生之幸。也是我们阖家之福。”

邓亨玉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说到这里,丛天赐就从袖里摆出一颗二十两的大银,放在桌儿上,推给邓亨玉,道:“所谓大恩不言谢。区区薄礼,还望兄长不要嫌少。无奈近来家里俗务冗杂,脱身不得。我们就不挽留了。他日有闲,小弟一定亲造青州,相报涌泉。”

邓亨玉见这厮年纪轻轻,说话老气横秋,硬邦邦的,本就不悦。又见他拿银子来侮辱人。丝毫没有他姐姐的慷慨真率。于是道:“在下护送令姐,是义气所在,非为这个。既然令姐已经安全到家,在下这就告辞。至于这个,还请收回。别玷辱了你姐姐。”最后一句是气话,不过不吐不快。人刚出了屋子,又踅回来道,“请转告令姐,我走了。勿要担心。”说完,牵马出门,走到街上,骑上马如飞而去。

丛玉在里屋呆了一个时辰,不见有人唤她去拜谢邓亨玉。急了,刚欲出门。母亲却回来了。丛玉道:“娘,他呢?”

邢氏道:“他?你指的谁?”

丛玉道:“我那恩人。”

邢氏道:“他已经离去了。你弟弟再三挽留都留不住。只说让你弟弟转告你一声就是。”

丛玉听了母亲这话,半信不信。只叹自己后面还有一场暴风雨,想不到他竟先去了。独留自己受这一场灾难。又想起来这几日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刺激、热闹、开心、无忧无虑,真真难以忘怀。然而这一切,都仿佛是过眼云烟。再真的情义,也没能换来一句当面告别。

第二天上午,姑妈薛丛氏就来到丛玉屋里看她。薛丛氏已听说丛玉回心转意,过几日就跟她去。余者也就不理论了。只打叠着一片温言慰问丛玉。却不料她还没开口,丛玉却开口了:“姑妈,你今日来,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劝你,趁早收回去别说。我只告诉你,男家我是不愿意的。你趁早把彩礼退了两清。还有,你也别混赖在这里不走。真闹起来,我爹拿擀面杖轰你,我可不管。”

这话全不是昨日之语。薛丛氏听说,懵了,看看邢氏,用眼睛问怎么回事。

邢氏更是尴尬,呆了半晌道:“丫头,你昨日可不是这话!你这样,是打娘的脸不是?叫娘两头不是人不是?”

丛玉道:“女儿哪儿敢?只是当娘要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却不知是女儿的不是,还是当娘的不是?”

邢氏听了这话,也急了道:“你爹可说了。你要是胡闹。就把你赶出去,不认你这个女儿!”

丛玉笑道:“不认我这个女儿?我倒问问,他认过吗?他是亲过我,还是抱过我?还是喂过我一口饭吃?如今,当女的出了事,他不仅不护着,还拿出父亲的款儿来,把我赶出去。好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要赶我,我没办法。出了这门儿,我就到姑子庙当姑子去,我到勾栏瓦舍去当暗门子去。我饶世界嚷嚷去,说堂堂的丛员外把她亲生女儿往绝路上逼。”说完,气堵填膺,止不住滚下泪来。

邢氏听了这些话,又是急,又是怕,又是悔,又不知说什么是。见女儿掉了泪,又是心疼。

当姑妈的则又是嫌弃,又是无奈,又是冷笑道:“丫头,可不能这么说话。人家当女孩的,急了,都争当烈女,给家里争光。哪有往那种地方去的,白白玷污了名儿不说,还丢家里的人。”

丛玉笑道:“我凭什么当烈女?我当烈女,我死,让你们脸上有光,有那便宜的事儿么?既然是一家子,要有光就一块有光,要丢脸就一块丢脸,同声共气,荣辱与共,那才叫一家子。”

薛丛氏听了,冷笑道:“好一张利嘴!当姑姑的养你那么些年,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真不知道哪儿得罪了姑娘,竟然教姑娘这样恨我,说这样恶毒话!”

丛玉道:“我也纳闷儿呢,姑姑养了我那么些年,竟没养住我的心,竟让我不得不恨起姑姑来?哼,您要是有心,就别拿我换钱;您要是没心,就少诉苦索恩。没的白白生气。”

薛丛氏见说不过,就向邢氏抱怨道:“嫂子,这就是你当初扔给我的好闺女!我算是瞎了眼了。这事儿,咱们没完。我的命怎么那么苦啊!”说完,就抹着眼泪去了。

邢氏也无奈道:“你这丫头,非得教你父亲来嘛?”说着,又出去追薛丛氏去了,口里还喊道,“我说她姑,这事咱们再商量……”

丛员外听说这事,气得差点没有背过气去,手里拿着拐杖不停地击地道:“她这不仅是要克她弟弟,她这是要克我,克咱全家!我非打死这个混账丫头不可!”说着就怒气冲冲地来到丛玉房里。老婆邢氏再三劝不住,也不敢怎样劝。

丛员外一到屋里,本要不由分说,举起拐杖就打死那个六丫头。可六丫头早在屋里当中跪着,双手碰着一把菜刀,高高举过头顶,刀把儿冲着丛员外。丛员外看见这一出,呆了,搞不明白六丫头这唱的是哪一出,不由得,这烧天的气性就委了一半儿。

丛玉道:“爹爹在上,您若是真的认为,杀了女儿,就是祛除灾星,扫灭晦气;杀了女儿,就是积德行善;杀了女儿,就能给家里带来福气;杀了女儿,弟弟就能一辈子平安康泰,无灾无难,顺风顺水。那您就动手吧。女儿绝不反抗,绝不躲避,绝无怨言。女儿走后,只会每日祝愿爹爹今日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只有这样,爹爹才能心静平和,没有悔恨;女儿才能死得其所,不会怨恨。”丛玉见爹爹没有反应,就知父亲被说松动了,于是接着道,“我也知道爹爹置下偌大的家业不容易,养活我们六个儿女不容易。可是爹爹,丫头是您的亲身骨肉,丫头只是不同意一门子亲事,难道就违逆了天理?难道就犯了哪门子王法?就这样不可饶恕?女儿也知道爹爹是爱护女儿的。爹爹只是怕惹恼了神明,给家里带来灾祸。可是,女儿不是不孝顺的女儿,不是想赖在家里不去。女儿只是想嫁得称心如意一些,难道也错了?爹爹外头人面那么广阔,这件事不难吧?爹爹如果不体谅女儿,就动手吧。”说着就痛哭起来。

丛玉一口一个爹爹,一口一个女儿的解说,把丛员外说得一愣一愣的。丛员外不是狠心之人,却也很信命。他不敢不遵从大人之言。也就那个算命的说的。毕竟,人家说,你把五女儿当六丫头来养,就能生儿子了;还说把六丫头过继给人,儿子就会无灾无难。到今日,这些话都应验了,老员外不能不信。可六丫头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如此狠心绝义地对待亲生骨肉,是对的嘛?虎毒还不食子,何况他还是人,得讲天理人伦,得讲仁义道德。他之所以这么恨这个六丫头,一是那个算命的有言在先,他就有先入为主的念头;二就是他那个妹子闹得,闹得他头昏脑胀。老员外不胜其烦,也就一心想把这件事快点了了再说。所以,六丫头一闹,老员外就昏了头,气得只要处死这丫头。一了百了。等六丫头演了这出,说了这话。老员外才心神大动。知道不是出在哪里了。

女儿不就是想嫁的好点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想到这一层,老员外就变成了精明的丛员外。他一句话没说,一拐杖就六丫头把菜刀给打掉了。转身就出去了。菜刀哐啷哐啷在地上蹦了几下,落在墙角。吓得人直躲。

丛员外出去后,就找到他妹子。让她把那婚事推了,彩礼退了。薛丛氏自是不愿意,抱怨道:“哥,这事儿不是玩的。你不知道为了这门子亲事,我费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腿,花了多少钱,求爷爷告奶奶的准了这门子亲,她一句不愿意,我全白费!”

丛员外道:“你花费多少,这几日你计算一下,我给你报账。”

薛丛氏笑道:“哥,赵家那父子厉害得很。人家……”

丛员外道:“赵家那对儿父子你说去。他们的损失我来补就是。不叫你吃亏为难。怎样?”

薛丛氏道:“我养了她那么多年,她就这么待我。我委屈,我……”

丛员外道:“你还说,你养了她这么些年,竟没拿住她的心。你说你这个姑姑是怎么当的?”

薛丛氏道:“还是我的不是了?”

丛员外道:“你说呢?孩子就想找个称心如意的,你偏拗着,还拗到这步田地!”

薛丛氏道:“哥,不是我说。就六丫头那脾气,称心如意不了。”

丛员外道:“那我也不能一开头就拗着她。”

到了晚上,丛员外单独把丛玉叫到书房,道:“丫头,你的心思我是明白的。但我要明白告诉你,这日子是过好的。一旦你自己点了头,你就得认!不准你这闹。知道嘛?”

丛玉点点头。道:“我知道,爹爹。”说到这里,丛玉蓦然想到了邓亨玉。他若是晚走几日该多好。哪怕最终有缘无分,但努力过也就不枉了。可是他走了。姻缘就这么阴错阳差的断了。

丛员外见女儿点了头,眼色缓和了不少,乃叹道:“唉,命!”又笑道,“你们姊妹七个,如今看来,你最像我!可你的命怎么是这个样子呢?”

次日,丛员外就广托媒人给他六丫头找男家。并扬言嫁妆丰厚。这话一传出去,就似炸了锅。媒人们没有一个不尽心的。只是嫁资丰厚,却惹恼了其他四个女儿。于是四个女儿不时地回到娘家,逮到机会,就对邢氏透话,说自己的少了。丛员外听说这事,骂道:“我和你妈妈过事儿的时候,家里什么没有。这都是我和你妈妈一点一滴挣来的。这倒不是说你爹有能耐。但是自己没志气,又不争气,靠谁都没用。日子是过好的。谁在提三道二,就滚出去!”这话一出,这才都渐渐不言语了。

2,

邓亨玉离了河南洛州,独自一人往青州驰骤。一个人虽然快捷,没有牵绊,却也空落落。一路上,邓亨玉时不时想起丛玉,却不怎样想起石双华。也难怪,他到底和丛玉经历多一些,交往深一些,关系自然近一些。和石双华只是一面之缘。虽说有这诗文唱和,但隔靴搔痒。没多大劲头。过后也就淡了,然后忘了。

不日间,傍晚时分,清空高湛,夕阳没入西山的云彩,漫天的云霞,红灿灿的,极是怡人心魄。邓亨玉正走马间。遥遥看见道旁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走近了看时,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逍遥镇。再走五六里,看见正前方矗立着一座门牌,门派上写着“极乐林”三个字。看见这三个字,且想着:“敢用极乐这两个字,看来这逍遥镇是个大市井。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天年者。那得有滔天的福气,泼天的富贵才可以。唉,偶值这样的好地方。却是囊中羞涩。满打满算,也不过四十两。钱不算少。但在这样的地方。四十两都不够丢丑的。算了,老天让我当好人,我只好从命了。唉,丛天赐那厮要给我二十两当谢仪。我他妈理正词严地给拒绝了。当时有多潇洒,今日就有多窘迫。真他娘有点后悔。”

进了极乐林,太阳已经严严实实下到夜幕里去了。给辉煌的灯火腾出了地方。这里面还真热闹。场面也足。酒店肉店林立,赌坊兑坊目及即是。青楼客店里招呼客人的声音不绝于耳。邓亨玉早下了马,一面走一面看,舔着嘴唇,咽着唾沫,眼珠子瞪得都快掉下来了。真想豁出命去在这里逗留一番,极乐一把。不过,他到底没糊涂。知道这种地方是银子当家做主的地方,不认人的。什么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统统靠边站。钱拿来,什么都有;钱没有,就什么都没有。有好几个烟花女子看见了他。见他穿卓不凡,行动不凡,还牵着一匹骏马。看上去虽然青涩了些,但一定有不少油水的。于是纷纷上来拉他逗他,请他快活快活去。邓亨玉心里洋洋得很,但还是低着头跑开了。

这一步挨一步,好容易走出了极乐林。邓亨玉也舍不得方快脚步,或者骑上马狂奔,远离诱惑。还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回首,心心念念,摇头叹息。恨自己无福消受。又走了不到二里地,忽见道路旁边有一个小酒肆。邓亨玉心头一乐,何不讨几杯酒吃,顺便打听一下奇闻乐事。这极乐林,藏污纳垢,一定有许多沁人心脾的好玩儿的典故,不听一听,实在教人后悔。于是,把马拴过一边,就进了酒肆。酒肆面积不大,七八张桌子,都坐满了人。每一张桌子都坐着四五个人,一个粉头相陪,都喝得醉醺醺的。这形景,乱哄哄,人又粗鄙,味道又呛鼻子,很不成样子。邓亨玉很感觉这地方不适合自己,又出来了。里面掌柜的见客人跑了,使个眼色,一个粉头就噔噔追出来,拦住就拽手摸腕道:“客人哪里去?”

邓亨玉见这粉头上了年纪,虽涂脂抹粉,但不见其美,只见其俗。邓亨玉嫌恶,把胳膊一抬道:“你这儿客人满了,我去别的地方看看。”

粉头道:“看什么看啊。往前十五里路才是逍遥镇,往那儿去是极乐林。没个腰缠万贯,谁去哪儿吃去。我们这个小店真好担着这两个地方。别看小,却是五脏俱全。包您满意,而价钱又规矩。不比那里,净花冤枉钱。”

邓亨玉对这粉头的花言巧语自是不信。笑道:“改日改日。”

粉头拦着只不让去,道:“现在又不是深秋腊月。我给您在外面支个桌子,好酒好菜上着。再给您找个小丫头服侍您。就要您十两银子,成吗?”

邓亨玉一听十两银子,心想你还真敢开口。你这小店值十两嘛?但听说还有丫头伺候。邓亨玉心痒了,道:“这丫头在这十两银子里面嘛?”

粉头见客人松动,保险了,便道:“在。我们正经生意,不会讹人的。”于是举着脑袋叫道,“那个谁,支张桌子,快点!竟吃干饭!还有那个,死丫头,出来啊!来客人了。还不勤快点,慢吞吞的,白养了你了。”

只见里面跳出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厮,从里面搬出一张小桌子,摆放在酒肆门口旁边。然后就忙活着支凳子,端酒菜。而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也从里面笑悠悠跑出来,满面春风对邓亨玉道:“这位哥哥,我来扶您坐好。咱俩来吃一杯。”口里说着,早拉着邓亨玉过去坐下了。

邓亨玉见这小姑娘长得还挺招人喜欢。但四下一望,道:“咱俩这样吃酒,好嘛?”

小姑娘道:“要不拿上酒菜,到我家里去吃?我那里不大,却也雅致清净!”

邓亨玉道:“你家在哪里啊?”

小姑娘道:“就在逍遥镇西面,很近的。”

邓亨玉看她的眼睛满是期望,心里一软,又想到这小丫头穿得不怎样,能花几个钱,又能耍什么花招。且去看看。就这么一想,就笑着点点头。

小姑娘忙笑道:“妈妈,会账!”

那粉头出来道:“客官好福气!十五两银子。”

邓亨玉听了,愣了。道:“十五两?这怎么说?”

粉头道:“您要是只在这里吃喝,就十两。可您要去姑娘家去。就是十五两。姑娘的钱还另算。”

小姑娘满眼期待地说:“哥哥。就给她吧。他们还给送酒菜呢!咱俩的,好商量。”说着就用两根手指在邓亨玉的手心上摁摁。意思只要他二两银子。

邓亨玉笑道:“好。既是有缘,岂有不叫人称心如意的道理!”于是就拿了十五两银子都给那粉头。

粉头见邓亨玉出手阔绰,一点也不含糊,欢天喜地之余,又觉要的少了。但面上笑道:“您福星高照,将来一定财运亨通!”

邓亨玉没心思理会这等虚情假意的话。只把马牵过来,道:“过来,我抱你上马。”

小姑娘喜上眉梢,刚要跑过去。那粉头却拉住她胳膊笑道:“你发财了!”

小姑娘把手一甩,不理她。只跑过去,教邓亨玉抱着上了马背。她第一次骑马,很是激动,在马上环视一遭又一遭,才低头道:“哥哥,你不上来嘛?”

邓亨玉道:“那你叫我上去嘛?”

小姑娘道:“人家是第一次。你不仔细招呼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