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假面佛 > 第8章 名录

假面佛 第8章 名录

作者:陌上南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9:27:11 来源:文学城

四月十一这日,沈府一大早就忙了起来。

其实这事早在两月前就已经有些苗头,那时乔瑾霜同沈鄯说,若脚程快些,君容能够赶在生辰前回来,就大办一场,也不管是否有必要大办,就当祛灾,讨个好彩头。

可时至今日,旁人瞧不出,他们父子二人却是明白得很。今日只要萧稹应邀下山赴宴,那这事就算是成了,往后即便对方无意与沈氏往来,至少在外人眼里他沈氏是不同。与南安王世子靠得近了,便是与南安王靠得近,与长公主靠得近。

约莫巳时,沈府前厅正由乔瑾霜带人接待着今日赴宴的世家子弟,未见沈鄯倒是不稀奇,毕竟如今春闱放榜在即,不止是他,在场许多公子的父亲亦是忙于政务,因此无人去计较。

只是令他们疑惑的是,吏部尚书不在便罢了,为何今日宴席的主人也迟迟未到场?自打他们入了沈府,进了前厅,甚至不久就要开宴,他们依旧没有见到沈韫的身影。

“你家公子怎还未出来,也不怕得罪了在场的宾客。”林策见无人看着,便小心凑到瀛澈跟前打探消息。

瀛澈见状也只是瞥一眼,怀中仍抱着他常握在手中的长剑,道:“公子还有事需要处理,堂前宾客自有夫人招待,不劳林公子费心。”

林策很早就发现沈韫这下属极不待见自己,而对方显然也不怕他发现。不过这点沈韫也同他解释过,瀛澈虽不似他们这般深陷朝局,但也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当初沈凌与林锦枫一道谋逆,可死的却只有沈凌一人,被辱门楣的也只是沈氏,而林氏还是如往日一样光辉。

瀛澈脑子一根筋,自然而然也就看林氏不顺眼,即便他家公子看起来倒是一点恨意都无,甚至在学宫时就与林策走得很近,虽然二人私下说的更多的还是斗嘴的话,林策无礼居多。

就在林策不满对方态度想要与之理论打发时间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动静。那人来得无声无息,进府后也没同旁人打招呼,可单凭一个身影就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去。

瀛澈看到着僧袍束发的萧稹被门外的家仆引了进来,此刻正站在廊道上,他见那人点了点头,似是隔着廊道正同对面的人见礼,可萧稹能同府上的哪位见礼?

瀛澈随之调转视线,原是在同乔瑾霜见礼,只见对方也朝他点了点头,像对其他世家公子一样抿唇一笑,却没说什么。

瀛澈当即不管身边林策的聒噪声,绕过一众世家公子寻着廊道走到萧稹身边,低声道:“公子此刻正在后院,殿下可随我前来。”

萧稹颔首,没有多余的视线去管正对着他议论纷纷的世家公子们,只跟着前面的人一起往后院走去了。

至于前厅,若非还有乔瑾霜在场,怕是早就要乱成一锅粥了,好在此刻众人都碍于礼节,只面面相觑,最多不过附耳小声议论。

沈府后院,瀛澈将人带到一棵桃花树旁就登上两三节台阶去敲门,不一会儿门就开了,可开门后却不见人。

萧稹不动声色偏头朝里面望,企图看一眼被瀛澈遮挡住的开门之人,结果就发现与之视线平行的地方根本不见人影,反倒是瀛澈腿边突然冒出一个披着头发的小姑娘,眼睛大大的,像两颗明珠,此刻就这么朝他眨巴几下,然后回头,留给对方一个后脑勺。

“兄长——是个和尚——”

萧稹:……

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走了出来。

沈韫今日穿的是碧水云雁浣花锦长袍,腰间坠着两块玉环,环环相扣,抬脚跨过门槛时可以听见玉环相撞发出响声。他如往常一样束着发冠,只是今日冠上的簪子换了样式,今日并非白玉,乃青玉,大抵是为了配身上的华服。

萧稹看到小姑娘拽了拽沈韫的衣袖,见对方没回应又晃了晃,什么话也没说,可对方很快就蹲下将人抱了起来。

不远处,萧稹听见对方开口,话是看着小姑娘说的,语气十分温和:“不是和尚,是世子殿下,你瞧了该见礼喊人的。”

于是该喊人的小姑娘和着僧袍的世子殿下,在沈韫的帮助下平视了彼此。

沈汋清还是眨巴着眼睛打量面前之人,像是想不通为什么世子殿下要着僧袍,又像是想不通为什么和尚也有头发,只是看了好久,最终在沈韫的催促下小声开口:“世子殿下。”

萧稹怔了一瞬,却也只是默许这般称呼,点了点头,继而将目光转向沈韫,那神情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在问这是谁。

“未曾亲自相迎,怠慢了世子殿下。”沈韫客套话不少,继而道,“此乃在下一母同胞的妹妹,名唤沈汋清,小孩不太会说话,若冒犯了殿下,还望海涵。”

“不会。”萧稹沉默一瞬,又道,“生辰吉乐。”

沈韫闻言怔了一瞬,像是没想到对方先说的会是这句话,想至此处又觉得自己似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不怀好意将人请来,却不准对方只是来赴宴庆贺他生辰的,当即笑了笑:“多谢。”

再之后三人就在家仆的传话中一同入了席,沈鄯不在府上,便由宴席的主人沈韫与其母居主位,而那昭阳寺来的南安王世子,自然也是此番宴席的座上宾。

所谓的生辰宴只在一开始引起了小小的哄闹,之后就全是再普通不过的宴席,纵使在场其他人心中有再多疑虑,也全都先咽回了肚子里,只安安心心将宴席吃完。

待到宴席散去,沈韫将所有人都送走,却在萧稹同他告别的那刻伸手将人抬起的手摁下去,即便很快又松开,他道:“天色尚早,殿下何不留下将晚膳用了再走,若是天黑路难走,沈府也不是缺一间屋子的地方。”

萧稹似是有些疑惑,看了对方好一会儿都没说话。

“今夜城中有灯会,许是临近春闱放榜,学子都想讨个好彩头,河边会有不少卖花灯的商贩,还有一些庙里求来的经书签文。”沈韫面色如常,就好像他二人早已熟知,关系匪浅,“只是我许久不在城中,早已忘了在河畔放花灯是什么模样,对经书也不甚了解,不知可否劳烦殿下停留一二,与我一道赏花灯去?”

萧稹喉结微动,抬眼一瞬闪过一丝不知名的情绪,只是合掌道:“我也许多年未曾下山,对此事的了解同公子一般无二,怕是帮不到公子什么。”

“听闻近些年百姓常在铃南河放花灯祈福请愿,有的人说,铃南河放的花灯,保平安喜乐最为灵验,尤其遇上喜事的时候,福泽更甚。”沈韫好似没有听见对方拒绝的话,只是平铺直叙地说着听来的传言。

沉默片刻,萧稹才再次开口:“铃南河上游有一座土地庙,土地庙旁有一棵百年的参天树,树上每年都会有许多写有所求之愿的红绸。因为就在城中,周边住着许多百姓,加之确有祈福保平安之效,那儿的红绸比昭阳寺中的还要多。”

两个人一人说一段话,好似都对上了,又好似都在自说自话,两个人面前都搭了台阶,只是没有一个人想要先一步走下去。

直到萧稹半晌后再度开口:“权当作萧稹送给沈公子的生辰礼,不走了。”

沈韫因对方的话反应了一瞬,才抿唇笑道:“那就有劳世子殿下了。”

萧稹眼中淡下几分,最终只是颔首,不再多说什么。

用过晚膳后,萧稹就同沈韫一道出了府,只是不知二人究竟谁是主谁是客,并排走着却没个准确的方向,就好像都想走在后头等着对方带路,却没有谁真的先一步往前,到头来二人走的速度越来越慢,倒真有几分闲暇之余来逛灯会的意思了。

其实沈韫并不喜欢灯会,两年前有一次就是萧茗求着要去街上看灯会,结果方走了没几步,就被不知何处来的地痞流氓给拦了路,虽说他最后将那地痞一刀刺死,但到底他还带着一个小孩,那地痞力气又大,二人险些死于小道之上。

如今长阳的灯会倒是比那夜小道上的人多,灯火通明也算繁荣,身边没有一个需要时刻护着的人,反倒变成了一位他处心积虑接触的世子殿下,可这世子殿下的心思不好猜,路也不好走。

沈韫不禁感叹世风日下,这感叹着感叹着,有些走神,竟将路都走歪了。倏忽间,他感受到左侧肩头有一股力,偏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何时已然与对方并肩而行,对视那瞬两个人眼中都带着几分疑惑和诧异,继而是不动声色地一同往两边移了一小步。

将神色回转过来后,沈韫回头看对方,就见对方也同样看了他一眼,随后指了指路边的一个小摊贩,确切地说是他的摊子。

沈韫见状跟着一起走过去,摊子上卖的是花灯,与其他地方的并无太大区别,但他很快就知道了对方为何要在此处停留,因为摊贩所处位置十步远的身后,就是铃南河,此刻正有人在河边放花灯。

沈韫最后挑了一个最普通的莲花灯,这本就只是一个借口,他也从不信这种东西,因而当萧稹让他将所求之事写在纸上藏进花灯最深处的时候,他也只是随手写了一个“平安”。

就在他将字条折起要放进花灯里的时候,身旁的人突然摁住他的手腕,不等反应又将他手中的字条取下。萧稹未将字条展开,却接过对方用过的毛笔,在上面轻轻画了两笔,随后将字条藏进花灯中,递给对方。

沈韫没有问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大抵和他礼佛有关,可能在上面写了什么符也说不准。他走到河边,弯腰将花灯放入水中。

再之后二人又沿着河道一直走,像是漫无目的,又好像只是在寻着河道去找土地庙,但最终二人并没有走到土地庙,因为他们在路上遇到了梁清偃,而梁清偃将沈韫单独叫走了。

此刻萧稹站在一家玉器摊前,而沈韫则被梁清偃带到了路边人少的一个角落。

梁清偃面上的诧异还未消散,只是看一眼萧稹的背影,又看嘴角微扬的沈韫,压低嗓音道:“怎么回事?你怎么同他走在一起?”

“我以为父亲前几日去了太傅府,你就应该猜到了才对。”沈韫缓缓眨了眨眼,面上看起来满不在意。

“你就不怕宫里那位朝你发难?”

“发难?”沈韫轻笑一声,“前几日不是才发过难。如今春闱放榜在即,他纵使真有那个心思,也不会在此刻动手,除非他真的想要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

梁清偃只是看着对方没说话。

“说起来,太子近日可还安好?”沈韫眉眼微弯,话说得柔和,“午间办的宴,夜间想必也该收到消息了,梁公子若是得空,最好还是同老师说一声,让太子千万不要在此刻坐不住,轻易动手。好说沈氏面上也是太子这边的人,能提醒的我自然不会忘记。此次春闱不似往年那般,他若当真有养门客的心,最好也收一收,小心被他父皇一道发落了。届时林知康不会替他说话,我父亲作为辅理此事的官员,自然也不能替他说话,那么这个事情想必就要落到老师手里去了。梁氏若不想沾染一身腥,最好即刻制止。”

“那你呢?”梁清偃沉声道,“朝中何人不知他是长公主府中的人,长公主花了几年都没能请得下山的人,你却大张旗鼓地又是宴请人家当座上宾,又是与人一道逛灯会,你就不怕沾染一身腥?”

沈韫闻言抬眼看对方,眼中不知何时染上了几分阴鸷,分神看一眼远处的萧稹,就见那人似乎也正在同摊子老板说着什么,瞧不清神情,可他猜不到对方会对什么感兴趣,再者他不认为对方身上会带着银两。

没有过多观察萧稹,沈韫的思绪重回梁清偃身上,道:“你觉得萧茗和萧稹,我会更厌恶谁多一些?”

梁清偃没有说话,可他已经猜到了对方要说什么。

“一个是杀我叔父诋我沈氏的文康帝之子,一个是被文康帝视为眼中钉的南安王之子,我连前者都能陪着一起在京都城逃命六年,又何况是后者?”沈韫道,“今天这些话往后还是不要说了,梁清偃,看在你我曾同窗的份上,春闱贡生的事情还是不要插手为好。”

沈韫言罢转身就走,临了又回了头,抿唇后道:“对了,替我同老师问声好,多谢。”

不等对方回复,沈韫就握着手中方才梁清偃递给他的信纸朝萧稹走去。

二人与梁清偃分开后没多久就回了府,只是萧稹并未留在沈府,走这一趟好像只是刻意将沈韫送回府一般,只说寺中晚间敲钟,他从未缺席过一次,今夜也得赶在敲钟前回寺庙。

沈韫对于对方的话半信半疑,却也没有执意要留人,只是命瀛澈替他安排了一匹快马,又让瀛澈送他回寺庙,这才独自回了自己的屋子。

外头的月光打在窗棂上,里屋的烛火也将窗前的人影映照出来,沈韫站在窗边,手中拿着的是梁清偃递给他的那张信纸,信上写了不少人的姓名,虽不完整,但却都是名列前茅的人。

这是春闱入榜贡生名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