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假面佛 > 第39章 配合

假面佛 第39章 配合

作者:陌上南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09:58:51 来源:文学城

翌日午后,二人以郑宣知府上门客的身份拜访了沈然府上,兴许是真的忙,又许是故意晾着,沈然一直让二人在堂前等了半个时辰才终于现身,出来时着的也是常服,面上不见颓色。

无视沈韫的见礼,沈然径直走向堂前主座,在二人对视一眼后低着头整理自己衣袖,漫不经心道:“郑宣知派你们来的?”

面纱之下,沈韫抿了抿唇角,见到的只有对方发顶,依旧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大人知晓沈参军近日为了水利一事太过劳苦,特意吩咐我二人前来送些茶叶犒劳一二。”

“茶叶?”沈然闻言抬眼一瞥,视线定在那人露出的眼睛上,继而看向另一人手中的食盒,讥讽道,“一面念着我劳苦,一面又上赶着送些提神醒脑的东西,怎么,你们郑大人是生怕我脑子不清醒,做事不认真吗?”

自然,沈韫腹诽道,要的就是沈然愈发看不上郑宣知,如此才好有机会唱红脸。

“沈参军误会了,郑大人知晓沈参军多年未曾喝家乡的茶,特派我二人从西川商贩手中买的,只是我二人不太懂茶叶,纵使商贩夸得天花乱坠,也不如沈参军亲自一品来得有用。”沈韫说着就看萧稹一眼,后者将食盒放在桌案上,打开后取出其中一包。

沈韫见对方神色一动,视线偏转向食盒,却又很快收了回来,继而多了几分愠怒:“以为一盒茶叶就能将我收买了?我以为郑宣知能装模作样多久,又能有多大能耐,想不到最终还是企图靠着投其所好的法子去百般贿赂,这就是长阳派来的官?”

沈韫面纱之下的嘴角微微扬起,两面派的墙头草他见过不少,在京都城与乔行砚打交道时也常能见到。这种小官,你说他廉洁大义,却也做不出什么实际有效的事情来,你说他不畏强权,那也只是因为强权还没压到头上来,彼时先杀鸡儆猴,再给些甜头丢到他面前,他会比以往各种时候都要迅速捡起。

可沈然似乎与那种人不同,又或者说,恰恰相反,沈然对京官有很大的意见。

“那依沈参军的意思,是不打算接受我们大人的茶叶了?”众人皆知,茶即示好。

沈然瞥一眼后移开视线,轻蔑一笑道:“茶叶是好茶叶,只可惜人非茶。”

沈韫没有第一时间接话,只是不动声色看一眼萧稹,二人对视后萧稹佯装不耐烦道:“行了沈韫,他爱收不收,到底郑大人也不缺他这一人,往后修建水坝的工程由着他去,到底累的不是郑大人。”

沈韫听完露出一副无奈的神色,眼眸暗下几分,又有些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被萧稹连同食盒一道带着就要往外走。

“等等——”

果然,二人对视一眼,沈韫满意地扬起嘴角,萧稹却只是沉了眼眸,松开握着对方手腕的手,与对方一同回身看向正朝他们来的沈然。

只见沈然不似先前那般斜眼看他们,眼中也清亮了几分,即便很快又被这神情的主人压下去,试探性看向戴着面纱的人:“你是,沈韫,沈少傅?”

沈韫故作惊讶:“沈参军认识我?”

片刻的沉默,沈然好似怔住了,盯着对方看了好久,直到听见身后传来食盒落桌声他才终于回神,勉强恢复正色:“你当真是沈少傅?”

没有证明自己的身份,也没有解开面纱,沈韫只是反问:“沈参军以为我应该是,或不是?这牵扯到在下此行的目的吗?”

沈然也好似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却还是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听闻沈少傅与南安王世子在凌栖山上遭遇伏击坠崖而亡,可太子坚信沈少傅并未死去,如今全城都贴满了他的画像,正在四处找寻。若你……若沈少傅当真没死,那凌栖山上的又是谁?”

并不意外对方的问题,沈韫只是蹙着眉眼摆出一副无奈的神色,声音也低下去几分,显得有几分落寞:“那是因为张贴布告的人,就是要杀我的人。若非如此,我又怎会逃到这徭州来,落到郑宣知门下。”

一句话给出两个信息,前者告知杀他的人是太子,试探他与长阳城中的氏族是否有往来,后者诉苦,暗示他与郑宣知并非一道,成为郑宣知的门客只是无奈举措,再往下想,甚至可以理解为他是被郑宣知识破了身份,故意威胁他成为对方的棋子,以此拖住沈然。

面上摆出无奈下位者神色,可说出的话都是上位者才有机会做出来的事情,萧稹闻言也是看着对方示弱的模样,显然对方在出发前并未与他说这件事。

静默片刻等待沈然思忖,那人垂目后忽而抬眼,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模样,又看向站在桌案旁的另一人,打量一番对方模样与身量,像是在可惜什么,转而对着沈韫开口:“沈少傅可是坠崖时伤了脸?”

这是还不信任他,想要他以面容示之的意思。沈韫无奈低头,他觉得这事儿世子殿下不能算在他头上,毕竟他一开始是不打算摘下面纱的,可耐不住沈然不好骗,非得亲眼见过才能信服。

不过片刻,沈韫就解开了系带,轻薄面纱被摘下拿在手中,他抬头看对面的人,就见那人明显怔在了原地,半晌反应不过来。

他没有敬佩的人,也没有打定主意一定要亲眼见一面的人,是以不太能理解沈然那种僵在原地的反应,也不知这样算不算正常,或许坊间确实传得有些邪乎了,以至于对方迟迟回不了神。

身侧食盒与桌案摩擦发出轻响,沈韫余光瞥了一眼,见世子殿下悠闲地倚靠在了桌案边,就是不知面上神色如何,他不去看,现下若是对上视线,怕是会引得沈然怀疑。

沈然因身后动静回神,这才终于信了对方的身份,只是信了他的身份也只是信了他的身份,并不代表其他什么事情,转而又道:“若沈少傅安然,那你身边这位……”

说着二人就一同看向了桌案边的萧稹,只见那人回视沈然,开口就要说些什么,却被沈韫打断。

“沈参军想说南安王世子吗?且不说世子的死讯是陛下亲口言说,如今丧报都送到了南安,就单是世子的性子,你觉得他能够屈居在徭州巡查使门下?”沈韫说着就走到萧稹身边,故作随意地掐住对方的下颌,捏着朝向自己的方向,盯着对方的眼睛开口,“能够像这般,亲自送茶叶到沈参军的府上?说句不好听的话,长公主上山都未必能请得动世子,沈参军以为世子会给你送茶叶吗?”

自然不会,沈然腹诽,纵使他远在西北,这些年也没少听说长阳城里的事情,从南安王世子出家开始,到南安王世子刺杀长公主失败,他多多少少都有听说,也猜得出这位世子殿下不受皇帝待见,否则又何至于这么多年将人放在寺庙里不管?

可他听闻的也不仅仅是这些,他还知道,几个月前,也就是春闱放榜那段时日,南安王世子下山了,而他下山不是被长公主请下来的。

沈然还是不信,只警惕着打量二人,试探道:“我听闻世子久居昭阳寺,这些年修身礼佛鲜少有人见过他的模样。”

这是想试探萧稹是不是和尚?还是说沈然根本没见过萧稹,因此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到底还是信不过的意思。沈韫腹诽,却是看了一眼萧稹,似在询问他的想法。

萧稹见状也垂目看一眼,这还能怎么答,他只抬手将对方掐着他下颌的手移开,看向沈然:“沈参军既不信,又何苦追问下去。说到底我也只是听命办事,这一路不过护送沈少傅的安全。沈参军不信,我们也不必继续浪费口舌。郑大人交代了,此行若还是无法说动沈参军配合修建水坝,那他只能请朝廷继续派人下来监督查办。”

派朝廷的人来,意味着长阳城的官员将发现本该死去的沈韫会在此处,郑宣知不会轻易放沈韫离开,而新派来的官员也不好判断底细。

果不其然,这话一出,沈韫面色愈发沉重,好似真的很担心自己会暴露一般。

“想要我配合修建水坝,总得给个理由。”沈然忽而道,“郑宣知是有手段从赵佑他们手里拿到修建水坝的钱款,可不顾周遭田地与河流湖泊的状况就开启工程,未免有些太过着急?朝廷有这么急着修建水坝?据我所知,皇帝的旨意中只提到了开道一事,水利相关的半个字都不曾提及,为何郑宣知一来就是在这种没用的事情上花钱?”

知晓对方话里有话,沈韫反问道:“沈参军真的认为修建水坝是无用的事情吗?”

沈然眉眼微蹙,不答,似是在等对方的后话。

“还是说,沈参军只是担心郑大人以水利工程为由先行筹钱,再暗中吞款?”沈韫道,“要知道水坝这种东西,要么干脆不建,要么就将所有工程统筹安排好,确保其稳定。倘若水坝工程偷工减料,百姓觉得有蓄水的地方,江河湖泊的水源能够灌入农田,以此为考量进行耕作,最后却发现水坝工程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发挥不了任何功效,作物半道被毁,甚至发生水患还无法提前防备,如此只会适得其反。沈参军,这是你在担心的事情吗?”

对方只是瞳孔骤缩一瞬,没有回答,便是默认的意思。

半晌,在二人的注视下,沈然才终于开口,却是带着几分苦涩:“筹集钱款修建水坝?这些年做这种事情的又不止是他郑宣知一人,可人多又怎样,最终不都还是和赵佑他们一起坐在如月坊听曲玩乐?沈少傅,我知你博学,也知你与他们不同,可这种事情我看得实在太多了。且不说郑宣知是不是真的要将钱款全部投入到修建水坝的事情上去,就单他来的这段时间,他的一言一行,无一不与赵佑他们相同。说他从赵佑手里拿到钱,倒不如说是狗咬狗。郑宣知修建水坝从不考虑何处最为紧急,何处最需要水利工程去调节水源灌溉,只是一门心思放在靠近官道的地方,农田也从未看过一次,要我如何信他诚心为百姓着想?”

想来郑宣知将心思放在官道上与水利无关,只是在研究汀兰路线,毕竟开道只是名义上的任务,他此行的最终目标还是放在兵甲上,而兵甲统筹,又怎可能不事先排查好路线。沈韫腹诽,此事他知,萧稹知,可沈然不知,再加上郑宣知心高气傲,说话又咄咄逼人,在沈然的视角中,兴许郑宣知就是一个打着开道旗号前来敛财的人。

没有替郑宣知说话,沈韫只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道:“在下早年间也读了不少有关农事的书,只是长阳多商户,少有农户开垦,无处将所学用在实地,不知沈参军口中需要去看的农田在何处,又有什么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兴许是沈韫将姿态放得低,话语间也是请教的意味,又许是只因他是沈然敬佩的人,以至于沈然很快就松了口,态度也缓和了不少:“有问题的农田大多在河对岸,口说不如亲眼所见,若沈少傅见了之后还觉得郑宣知是一心为百姓,那沈某自当配合。”

“沈参军这是要亲自带我们去看农田?”

沈然摇摇头:“虽说我不乐得见郑宣知派来的人是真,可方才有事走不开也不假。郑宣知将事情办得风风火火,到头来百工寻的不还是我。一堆文书等着处理,恕沈某不能相陪。但沈少傅若是此刻就要动身,沈某也必当替你安排好船只。”

沈韫与萧稹对视一眼,眼眸微动,皆是同意此举的意思。

半个时辰后,二人一道站在了一艘画舫前。

临登船时,沈然已经离开,二人同船夫一道站在岸边,沈韫望着面前这艘华美的画舫,忽而眸中一动想到了什么,还没来得及说就听见身旁传来一声可谓酸涩的揶揄。

“许是我久不入世,想不到所谓的普通船只,竟是画舫,瞧着造价不菲。”

一听到有人在夸这艘画舫昂贵,一旁的船夫当即道:“可不是,这可是沈参军花了大价钱派工匠打造的画舫,专供他与农户一同前往对岸收粮,也可在每年岁暮之时免金供众人游玩。”

沈韫思绪被打断,却不去看萧稹,只是接过船夫的话:“想不到沈参军竟这般亲近百姓,还用自己的画舫去收粮?”

“可不。”船夫语气愈发激动,可见其对沈然的敬佩与感恩,“不止如此,沈参军每年还会在府门前布善施粥,据说是学那长阳城中的沈……沈什么来着,总之也是一位大善人……”

船夫的话滔滔不绝,好似花上一整天都不能将沈然的善举说完,他在前头说得起劲,一边说一边弯腰解开画舫系绳,倒是将身后的两人听得面色愈发精彩。

沈韫附和着笑得精彩,萧稹却是一直盯着对方那面纱之上始终未睁全的眼眸,对方好似真的在为沈然的善举欣喜敬佩,而他神色愈发阴沉。

沈韫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萧稹的反应,可他暂时不打算回应,也不打算去揶揄一番,只是在船夫直起腰准备踏上画舫的那一刻开口:“老先生,江上风大天寒,晚些可能会落雪,我们说不准会在那儿待多久,就不劳烦您与我们一道去了。”

“不用我去?可沈参军说……”船夫意外道,手中还握着系绳。

“事后我自会同沈参军解释。”沈韫顺着对方方才的话说,“我想以沈参军的性子,也不会希望您在这种天与我们一道出去的。”

“这……”

“无妨。”沈韫说着就上前接过对方手中的系绳,望向画舫,“这样,您替我们将风帆支起即可。”

犹豫半晌,船夫看一眼沈韫又看萧稹,最后看向画舫,终是点了头,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又去支船帆,等到看见二人都成功上了画舫且画舫正常运行后才终于转身离开。

画舫上,二人看着船夫离开的背影。

萧稹忽而道:“将他支走做什么?”

沈韫像是意外对方的话,又觉得对方其实是明知故问,只顺着话道:“又是夸赞沈然,又是全程同我们一道,殿下不觉得他其实是沈然派来的眼睛吗?”

“我以为你不知道。”萧稹话说得阴沉,听起来像是心情不太好。

沈韫偏头瞥他一眼,见对方嘴角微平,眼底也好似无光的样子,终是没忍住带了点笑意开口:“殿下怎能这般小瞧我。”

“我小瞧你吗?”萧稹也转头看他,依旧面色平平,“瞧沈少傅方才乐不思蜀的神情,我以为你马上就要同船夫推心置腹,将沈然的事迹做成话本了。”

“我都戴着面纱,殿下是如何看出我神情的?”沈韫故意凑上前,伏在对方胸口,耳边是呼啸的风声与船帆飘摇声,“莫非仅凭这双眼睛,就能瞧出我心中欢喜?”

萧稹垂目看对方,他很早就发现沈韫喜欢故意逗他,在学宫时就这样,随意撩拨,然后抬腿走人,根本不管他面色如何,思绪怎样。

“你现下欢喜?”萧稹只是这么问。

“欢喜。”

“缘何欢喜?”

沈韫眨了眨眼睛,长睫微垂,继而抬起,却是答非所问:“殿下真打算去看农田?”

对于对方生硬的转移话题有些不满,萧稹虽面上蹙眉一瞬,却还是很快就纵容对方的行为,只正色道:“别说你没考虑过屯田。”

“殿下英明。”沈韫松开对方,往船舱里走。

待到二人都躲进船舱避风时,沈韫又道:“郑宣知手段干脆无需考虑农田的事情,可我们却不能一无所知,到底最初就是为了在开道时调整工兵,若无农田,粮食自何取,工兵又上哪儿讨生活。”

“以画舫的速度,此处到江对岸还需要一些时间。”萧稹道,“江上风大,方才应当走陆路才对。”

“可陆路也不方便。”沈韫意味不明道。

二人心知肚明,正是因为水路陆路都不方便,江对岸的农田才正好能够成为之后屯田的主要田地来源,那里有大量耕地,且相较别处而言无太多人看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