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70章 第十八章 孔雀无辜东南飞,五里有情一徘徊。

盛姑娘便住了下来,两个久别的小伙伴那是如胶似漆,是说不完的悄悄话。卿卿我我间也不时穿插着唠到那顶大草帽,义方把嘴凑到义妹的耳边,盛姑娘害羞地低头躲避着,“主啥?”

“妹呀,我在这儿好像是看到光叔啦,影影乎乎地叫不太准。”

盛山惊喜地睁大眼睛,也是悄声问道:“啥个?哈三喔四,光叔怎么敢回长安呢?”

“是啊,是不大可能,他这不是自投罗网吗?可那人的确是太像了,妹呀,你说,那个人会是光叔吗?”

“我倒勿晓得,勿搭界个!明朝阿拉出去寻伊好了。”

这不,第二天,两个心急的青年人就直奔十六宅,寻光叔来了。他俩穿过兴宁、大宁、长乐三坊,前面就是皇子们住的十六宅了,沿着巷子挨门搜索下去,这个宅子不是,下个也不是,从各个王府大门的装饰新旧、气派讲究上,可见主人在朝的权位高低,龙恩薄厚了。

正当他们几近心灰意冷放弃寻找时,忽然眼前一亮,在城墙根下偏僻处隐着一户不大的院落,宅门的木匾上刻着“光王府”三个字,匾的颜色是怎么也分辨不出来的,与其他王府截然不同的是门楼上的蒿草有一尺多高。

义方有些不相信地走上前去,小声和义妹嘀咕道:“光叔的家也真够寒酸的呀,人们常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是一点也不假啊。”

进入半开的府门,门洞里有个黄门俯在桌子上冲盹儿呢,可能没有睡实,听到来人的脚步声不情愿地睁开了眼睛。

“你们这两个人,鬼鬼祟祟的是干什么的呀?”

盛姑娘灵机一动,想起刚才在巷口看到有一户的大门楼上写着的“齐王府”,随口谎称道:“公公,我们是找齐王府的。”

“是寻齐王府的,走过头了,在巷口嘛。你这姑娘,这么大的眼睛怎么能看不见呢?”太监面无表情冷冷地说。

义方四下张望着这衰败的院落,“公公,这里是光王府吧?光王在家吗?”

大太监警惕地支起身子问,“你这小子问这干啥?看东看西的,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呀?”

“问路的!”盛山赶忙敷衍着,扯上义方转身向外就走。

“贼眉鼠眼的,要是几年前你们就别想走了。不问个青红皂白,来龙去脉,洒家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可是现如今啊,这几年的冷板凳都把屁股坐出茧子来了,洒家懒得管喽。”大太监不耐烦地夹了他们的背影一眼,又趴在桌上,拢起双肩闭上了眼睛。

两个人失望地走出巷口,心想这趟算是白来了,“卖金鱼!活蹦乱跳的小金鱼喽!”叫卖声从背后传来,这声音再熟悉不过啦!两人同时猛转身向后看去,一顶大草帽挑着担子颠颠地闪进了巷子,又是一声洪亮的吆喝。

“是他,真是他!”他们不约而同地撒脚追了过去,看那人已在光王府门外撂下担子,蹲下身子盯着门洞高喊着,“活蹦乱跳的小金鱼喽!快来看呀。”

义方正要上前相认,却被盛姑娘一把拉住了。

不多时,从府里哩哩啰啰地涌出来十几个孩子,大大小小,女孩子居多。跟在紧后面的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小子,蹒跚着翻过大门槛,勇敢无畏地就要沿台阶迈下去。

“小心!”那卖金鱼的呼地站起来,不顾一切地就要冲过去。

还好,孩子被身后赶来的奶妈婆子笑着抱了起来,嘴里还说着,“没事,小小子摔摔结实。”

另一个丫环取出手绢给孩子擦去脸上的污垢,看似太粘不能清除干净,“我去把它弄湿了。”

“费那个劲呢。”婆子泼辣地将手帕抢过去,“呸!”往小脸上吐了口吐沫,用力一擦。

“脏不脏啊?”鱼贩子埋怨地质疑道。

“没事,小小子不干不净,好养活。”婆子无所谓地把孩子放在水桶边,“大兄弟,你这金鱼多钱一条呀?”

卖金鱼的把草帽压得低低的,不错眼珠地瞅着孩子,“看着给吧,若是没闲钱随便拿两条,没关系的。”

“这么好啊!四少爷,你看好哪一条了?”

那孩子正拨弄着水,满嘴冒出泡沫呀呀地说:“要,要。”

“宝儿,要啊?捞两条。”小贩捞了两条大个的,用陶土钵子装好了。

“春丫头,你带钱了吗?”

那丫环四下摸索,“阮妈妈,我也没带钱。”

“不用给了,给孩子拿去玩吧。”卖家大方地递过去。

婆子一脸的正义公道,“那怎么行?你这是小本生意,不好占你的便宜,都白给好几次啦。”

正说着,她忽然看见从府内走出来两个年轻人,年纪相仿,高个子的是宫人打扮,文质彬彬,身体修长;相送的公子长的是甚为出众,器度沈厚,形貌瑰伟。

老婆子似看到了救星,亲热地喊着,“大公子,能借些钱吗?给滋儿买两条金鱼。”

那公子不耐烦地扫了这边一眼,没好气地呵斥道:“没礼貌,大呼小叫的,没看我在送客人吗?买什么金鱼?把王府门前当成东市啦,赶快离开。”他招呼着门里的太监马上赶人。

“快走吧!大公子李温可是不好惹啊,六亲不认,说一不二。”婆子好心督促道。

丫环小声埋怨她,“阮妈妈,你是刚来的,不知底细,就多余跟他张嘴。大公子整天沉湎游乐,心里只有他的仙韶院朋友,往外送的那个人就是伶官李可及。我进府一年多了,王爷下落不明不在家,做为老大,就没看见他照顾过弟弟妹妹们。”

鱼贩听后生气地一摔鱼捞子,伤心地长叹一声,气愤地低声骂道:“忤逆!”

他这一骂可吓坏了丫环,“大叔,别人家的事你激动个啥?快走吧,少要招惹是非。”

那太监也奉命趾高气扬地走出来,不住嘴地咋呼着,“快走啊,快走啊!洒家告诉你多少次了,王府门前禁止摆摊。”

大草帽起身收拾要走,不想那边两个女孩子为一条鱼争执起来,推推搡搡,互不谦让,倒是较她们小的姑娘大模大样地劝解着,并把自己的鱼儿让出来。

“大小姐、二小姐,你们别争了,这桶里不是还有吗?你们看人家四小姐多懂事呀!”婆子在中间拉着架,还一个劲地抱怨着,“这家里没个男人可真不行啊!孩子都放羊了。”

鱼贩子又伤心地叹了口气,挑起担子往巷口走去。

老婆子抱起小公子,冲着丫环莫名其妙地笑道:“这个怪人,别人家的事他老跟着唉声叹气什么?”

从王府里跑出个小丫环,她高声招呼道:“大夫人让把孩子们都带进来,得仁公子和宇文师傅已经把五姑奶送来的酿皮做好了,快回来吃吧!”

这一声喊像喂鸭人吹起的哨子,大大小小的孩子你挣我抢地往院子里跑,还兴奋地叫着,“有好东西吃喽!”

眼看着金鱼贩子走过来,义方正待张口呼喊,未曾料到那人歪歪斜斜,踉跄着就要摔倒。

义方和盛公子手急眼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将他扶住,可那人已是人事不醒了。

他们两个只好把其搀至墙根处,靠墙坐好,解开衣襟,摘下草帽,再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逃难的王叔李怡。

按人中,掐虎口,摩挲前胸,都无济于事,急得他俩大汗淋漓。

正当无计可施、焦急如焚之际,从前面几步远的齐王府里走出一位疾医来,他看到这一幕,二话没说,跑过来放下药箱,挽起病人的袖子,当即把脉断症。而后心有成竹地翻出银针,从头到脚是一顿猛扎,扎后从药箱里翻出一粒药丸,塞进光叔的嘴里。

药到病除,施救片刻,光叔渐渐苏醒过来,抬眼看着周围的人,“义方,这是百丈山吗?我好像在做梦啊。”

医生先开口了,“什么百丈、千丈的?这是长安十六宅,你中暑了,多亏遇见我,否则你就没命啦!”他冲两个小的嗤笑着,“这个人,大热天的捂得可够严实,不中暑才怪呢?你们和他认识?”

“朋友。”盛姑娘迎合地点着头回答道。

光叔已经完全明白过来,支撑着坐好,“谢谢疾医,敢问尊姓大名啊?”

“刘集。你真得感谢我,若没有我你就完了。”这位还真不谦虚,心直口快地夸赞着自己,“今天也算你命大,我正好来给齐王妃瞧病的。说起这齐王妃的病,可是老病了,不好根治呀,全因愁苦思念而起。这齐王死的早,你们是京城老住户吧?一定也知道,齐王,也就是怀懿太子漳王李凑。当年被宦官王守澄、郑注陷害的那位,早早就抑郁死了。后来甘露之变,郑注因罪被诛,文宗反省自己不英明,哀痛李凑被谗而死,追赠李凑为怀懿太子,也算是给了这位六兄弟一个交代吧。这王妃孤儿寡母地虽说日子不愁了,可心里的病根却解不开,多少良药偏方也调理不顺。哎,宫墙深似海,龙泽喜无常啊!”

光叔也深有感触地说:“是啊,为官为王的外表是光鲜艳丽,可骨子里却活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像先生您,有一技之长,靠本事吃饭,吃的是心安理得,睡的是踏踏实实。”

那疾医先生毫不遮掩地放声大笑,“你这伙计不说实话,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王公日子我也愿意,总比整天走街串巷,给人看病,好了坏了受些鸟气好吧?哪怕是个小小的芝麻官,有顶乌纱帽就行,有没有玉饰不在乎,管上他几个人,拿着俸禄,吃着皇粮,往公案后一坐,惊堂木一拍,那才叫威风。走啦,不跟你白日做梦了,你还是去卖你的金鱼,我去号脉给人瞧病吧。记住,这么热的天,别捂得太严实啊。”疾医提起箱子笑呵呵地走了。

“先生,给您治病钱。”李怡感激地喊着。

“留着吧,买些绿豆煮水喝。”

“义方,你也来长安了?这位姑娘是?”光叔聚目打量后惊讶道,“是盛公子?你是个姑娘啊!我说当年看你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呢。”

义方把前来京城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又问李怡不是在黄檗山吗?怎么也回长安了?

光王长叹一声,“一言难尽呀,原本我是和道明师兄去了高安黄檗山,可没过多久衙役就上山了。这回倒不是冲我来的,是奉命强迫僧尼还俗,寺院财产充公的。逼得我们师兄弟四下遣散,我更是无落脚之地,但我始终牢记希运大师的教诲‘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总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是汝自己,何处有许多般。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虚空世界,皎皎地无丝发许与汝作见解。一切声色尽是佛事,若学道者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为道场’。我便开始云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相信自己就是佛,不再向外驰求,不再崇拜经典,坚信在我的心外没有什么佛在、祖在,信自己就能自作主宰。后来走到舒州八面山驻脚隐居起来,每当站在山岗之上,遥望孔雀坟就徒添思乡之情。”

光王满怀感情地低吟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想家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所以我去年初毅然决然地走上返家的路。家是不可能贸然回去的,环顾京城亲戚故旧,位高权重的仇士良已经告病回乡,故去一年了,唯一能安全落脚的是仇公武那里。我平时闲来无事,便假扮卖鱼郎悄悄回来看看孩子们,有时趁机潜进府去。”

盛姑娘意外地重复道:“你还能潜进府去?”

“那当然了,要不我那小四滋儿是怎么生出来的?那孩子聪明伶俐,懂事乖巧,和我小的时候是一模一样,讨人喜欢。”

义方点头称是,“那小孩子确实是招人爱。光叔,你大儿子也不错呀,气宇轩昂,英俊非凡啊。好像同我年纪相仿吧?”

提到大儿子,李怡的脸色立马阴沉下来,紧皱眉头,恨铁不成钢地数落着,“你说李温呀,比你小两岁。别提那小子,忤逆!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整天沉迷于歌舞声色中,不思进取,没有亲情。”

“卖金鱼的!”从巷子里追出来那个叫春的丫头,“卖金鱼的,我们吴夫人让你进府去,说要挑几条金鱼。”

光王向两个小朋友使了个眼色,挑起担子不声不响地随丫环进府了。

“吴夫人让他进去。”经过大门口时丫环理直气壮地命令道。

那把门的太监没精打采地看了一眼,自言自语地嘟囔着,“神神秘秘的,要是几年前你们就别想进府。府里都成什么样子啦?乌烟瘴气的,王爷不在家还弄出个四少爷来,真是笑死个人。可是现如今啊,这几年的冷板凳都把屁股坐出茧子来了,洒家懒得管喽。”守门太监不耐烦地夹了他们的背影一眼,习惯地就势一趴,拢起双肩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